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一种恶作剧就是蹑手蹑脚地跑到赤身的朋友或仇人的后边,猛然将他推下水去。丘吉尔常常做这种讨人嫌的事情。
温斯顿·丘吉尔在学校的表现,使他的父母非常苦恼。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既玩皮又愚蠢,看来搞法律是不行的。可是如果不搞政治又能干什么呢?传记作者说,一件偶然的事情帮他做出了决定。温斯顿喜欢同自己的小弟弟约翰玩打仗。他有1500个锡兵,会独出心裁、花样翻新地指挥锡兵打仗。有一次父亲走进孩子们正在玩打仗的房间,看到这种情形就问温斯顿:“你想将来干什么?”儿子回答说:“当兵,那还有说的!”这就使父母下了决心,他们让温斯顿在哈罗的最后几年转到军校预备班里读书。
温斯顿虽然有目的地做了准备,但他在报考英国有名的桑赫斯特军事学校时,还是两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落榜之后,父母为了把他弄进桑赫斯特军校,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在他离开哈罗后,父母把他托付给当时主办一所特殊学校的詹姆士上尉。这是一所补习学校,是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合考取军校的临阵磨枪的地方。丘吉尔曾经回忆说:“听说只要不是十足的白痴,就准保能从那里考入军校。”詹姆士的学校能准确了解军校对考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填鸭式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但是,正当丘吉尔积极准备第三次考试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这年秋后,温斯顿的姑母维伯恩夫人,把她在伯恩莫斯的宽大别墅借给丘吉尔家过冬用。在这里,近300亩地的大松林一直延伸在山崖上,下边就是英国海峡的平坦沙滩。这是一块荒野地带中的深洼,经过这个深洼有一座长约15米的简易桥梁。那年丘吉尔刚交18岁,正在这里度寒假。一天,他同12岁的弟弟和14岁的表弟做追逐游戏。他被追赶了20分钟之后,累得气喘吁吁地喘不过气来。这时他决意穿过那座桥梁。但是,他刚走到桥梁中间,就惊恐地发现两个弟弟已经悄悄地分别站在桥头的两端,丘吉尔无路可逃,无疑要做他们的俘虏了。在那一瞬间,他忽然心生一计。桥底下的深洼中长着的全是小杉木,它们的树梢正接近桥板上,从这里跳下去就可以逃脱他们的追赶了。结果他这一着失算了,慌急之下,跌进一个深达9米的山沟里,腿折断了,头摔破了,三天之后才恢复知觉。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带着医生开着救护车去营救儿子。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温斯顿才从床上爬起来。老丘吉尔的政敌兴灾乐祸地说:“听说伦道夫的儿子玩了一场追随领袖的游戏,不知伦道夫是否也像他的儿子那样跌进深谷里!”
在养伤期间,温斯顿和父母住在一起,有机会看到许多上层政治活动家。他们都是丘吉尔家的常客,他们的话题几乎总是政治问题。这时温斯顿对政治发生了一些兴趣。伤好之后,他常去下院听会,注意倾听那里进行的辩论情况。他思考着父亲的不能令人羡慕的地位。温斯顿听到的那些谈话可能对他产生了影响,所以他认为父亲辞去索尔兹伯里政府的职务是个悲剧,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年轻的丘吉尔模糊地幻想着,有朝一日伦道夫重返政坛,他也将跟着父亲从事政治活动,并将支持父亲的一切斗争。温斯顿·丘吉尔痊愈后,继续跟詹姆士上尉学习,课程结束之后,第三次投考桑赫斯特军校。1893年8月他终于被录取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进入步兵学科。尽管詹姆士上尉煞费苦心,温斯顿的考试成绩还是只够进入骑兵学科。步兵学科的军官生只需自己出生活费,而骑兵学科的军官生除了需要付出较高的生活费外,还必须准备马匹、运动器械和狩猎工具。因此,报考骑兵学科的人要少得多,而且能否被录取实质上只取决于未来的骑兵军官是否出得起学费。原来父亲满心指望儿子能考取步兵学校,并曾事先请求第六十步兵团团长康诺斯基公爵在他的团里为温斯顿保留一个位置。公爵已表示同意,但现在却由于儿子没有能力通过步兵考试这种不光彩的原因而作罢了。为此,父亲十分生气,给温斯顿写了一封怒气冲冲的信,警告他今后必须刻苦努力,否则有可能堕落成“社会废物”的危险!
这一年夏天,伦道夫勋爵为了培养儿子的吃苦精神,特地把温斯顿和他的弟弟送到瑞士参加一种竞走旅行,并请了一位体育教师陪同指导他们。在瑞士,他们先后攀登了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在阿尔卑斯山峰上观赏了日出,五光十色的夺目景观,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洛桑湖,温斯顿还背着体育导师,做了一次惊险之游。一天,他约当地一个男孩同去划船,船到湖中,温斯顿灵机一动,建议到水中游泳,正当他们游得十分惬意的时候,湖面上吹来一阵风浪,船帆张起来了,船随风漂去。温斯顿见势不妙,拼命直追,待到游了约一千米后,船仍距他有50多米远。这时丘吉尔和他的同伴都已筋疲力尽,实在游不动了。他想:“难道今天是我的丧生之日吗?不,决不!”在生的愿望强烈驱使下,丘吉尔又鼓起勇气,奋力游去,终于把船抓住了。这时他的同伴远远地被抛在后面,已经奄奄一息了。丘吉尔急忙拨转船头,从水中救出了生命垂危的伙伴。30年后,丘吉尔成了英国最大的国务活动家之一,每当谈起这件事,他还是心有余悸:“那次险些丧命,如果不是上帝保佑,我就永远被丢进水晶宫了。”丘吉尔来到桑赫斯特军事学校之后,烦恼、苦闷之态为之一扫。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像在哈罗那样令人讨厌的拉丁文、希腊文及其他课程。况且这里不是参谋学院,而仅仅是一所学习时间仅为18个月的骑士学校。跑马场上的训练给丘吉尔带来很大的乐趣。他多年来一直喜欢骑射,渴望像他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即马尔巴罗第一代公爵那样,从事戎马生涯。这位未来的骑兵军官惟一感到不安的是,世界上尚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他无法大显身手、出人头地。他希望有朝一日到印度或非洲去进行征战,像英国殖民大臣和军事统帅克莱武当年青云直上那样,一直爬上最高统帅的高峰,指挥千军万马,让温斯顿·丘吉尔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英帝国的纪念碑上。温斯顿·丘吉尔在军校学习期间,他父亲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了。1895年1月24日,因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父亲的死,对儿子是个沉重的打击。同年7月,温斯顿又遭到一个不幸,他依恋不舍的保姆埃弗雷斯特夫人也死去了。在这一年中温斯顿变得懂事多了。他觉得父亲这个大靠山倒了,今后应当奋发图强,走自己的路。他在桑赫斯特的最后一次考试成绩在15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八名,这对丘吉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骑兵学科毕业后,温斯顿认定他最理想的服务地点是第四骠骑兵团。他的母亲经过周旋,使英国陆军总司令坎布里奇公爵和团长布拉巴宗上校同意她儿子在这个团任职。就这样,这位年轻的中尉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第一部分 公爵之后第3节 军旅记者(1)
丘吉尔离开军校来到骑兵团不久,就发现在军队内循规蹈矩地服役,缓慢地逐级晋升不是他要走的道路。慢腾腾地前进是他的天性所不能接受的。他是一个求取功名心切的人,他急不可耐地要尽快获得权势。
正如丘吉尔后来所写的那样,“要想在英国陆军中获得军事经验并过上传奇般的生活极为困难”。他为此而发愁。看不到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迹象,这样的战争似乎不会很快发生,至少1895年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那一年只在古巴能够听到枪声。古巴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西班牙的马丁内斯·坎波元帅奉命率兵前去镇压。这时,丘吉尔正好有五个月的例行假期,决定同他的伙伴巴恩斯中尉一起到古巴闻闻火药味。在他以马尔巴罗公爵的孙子的特权地位获得英国政府和西班牙当局的许诺后,就到古巴前线镀金去了。
丘吉尔在去古巴之前,特向伦敦《每日写真报》表示,想作为随军记者为其写稿。金钱对他来说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想借记者之笔扬名四海。当时古巴的起义虽未引起英国公众的广泛注意,但是丘吉尔的建议还是被接受了。报社答应每写一篇文章给他稿酬5英镑。这同丘吉尔后来所得到的钱相比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点也不低于有经验的记者所得到的一般稿酬。
1895年11月,丘吉尔和巴恩斯乘轮船抵达纽约,又从纽约转道来到哈瓦那。丘吉尔一上岸就被这里的奇异风光吸引住了。古巴是一个可爱的岛国,西班牙人叫它“西印度群岛的珍珠”。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植物繁茂,土地肥沃,景色秀丽,这一切都给丘吉尔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于是他的贪欲心大发,他毫不掩饰地对巴恩斯说:“这样一个好地方,怎会从大英帝国的手缝中漏过去呢?!”
丘吉尔在古巴受到热情的接待。他和巴恩斯被安置在一家豪华的饭店里,大吃蜜柑桔,足吸雪茄烟。当他把证件呈交西班牙殖民当局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立刻受到款待并被认为是“一个强大的老盟邦在紧急之际派来的虽非正式,但却非常重要的军事使节团”。马丁内斯·坎波元帅接受了丘吉尔的要求,同意他们随西班牙的一个后备纵队一道在古巴丛林中进行“清剿”活动。该纵队没有参加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但年轻的骠骑兵中尉遇上了一次小小的交火。丘吉尔在11月30日他的21岁生日那天,经受了第一次战斗洗礼。11月29日夜晚,丘吉尔一行住宿在没有防御的古巴布兰可村。西班牙殖民当局派出两个团和一个联队随同护送大队给各驻防兵营送给养,其余的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