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将此文作了如下赏析:
在这不足三百字的文章里,作者清楚地记述了钓鱼台的方位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首先、作者概述园亭因流泉而建,园亭的名字又因亭主的变换而变换的情况,接下来就较详细地讲述了自金代以来,钓鱼台的得名及演变过程。金代王郁曾居住在此,因常有人来此垂钓,故称钓鱼台;元朝丁氏在此建园以后,又以玉渊命名其亭;到了明代又成为李戚畹的别墅。钓鱼台小史清晰、明确,读来又不给人流水帐之感,这是在写法上,作者以多变对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园亭主和园亭的名字怎样变换,泉流则总是不变,自流自淌,长流不息。到了明代,虽说“不台亦不亭矣”,但泉水仍有,因此才有这“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人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的江南景色,清新,幽深,秀美。只可惜这景赛江南之地,不能为游人所有,而被李戚畹所独占。这里又与第二段的感慨遥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主旨。园亭虽多因主人而易名,但不管什么名字,一般百姓是无缘涉足的。所以景致虽美,只不过徒增惆怅而己。但作者是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名听士人、游听游者”,还园亭以本来面目,听任游者自由地游玩。很显然,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很容易破灭的梦想。作者尽管如此的这种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萌芽在当时还是相当可贵的。
本文以泉起笔,以水作结,首尾呼应,结构紧凑,不失为一篇上乘小作。
第二部分 钓鱼台的疑案轶闻第14节 钓鱼台的皇家民俗
乾隆帝的母亲喜好热闹,乾隆便常带其母到钓鱼台看杂耍表演,由此“老爷磨刀”闻名京城。钓鱼台的“养源斋”建成之后,成为清代风景胜地,不少民俗活动便在这里兴起,七月十五放河灯,九月初九封台登高,一派热闹景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东钓鱼台是北京西郊一处很有名气的地方。从玉渊潭流出的河水斜向东南,经东钓鱼台流入护城河。这里水溪环绕,把个三里河村变成了水乡。
乾隆的母亲很喜欢热闹,乾隆便常带着他的母亲到玉渊潭钓鱼台观看杂耍表演。途经东钓鱼台,见东钓鱼台附近冷冷清清,乾隆的母亲很不高兴。乾隆为讨母亲的欢心,便在三里河路北圆觉观一带办起庙会,每年五月初—至十五举办一次。
圆觉观内供奉的是关公,据说关公当年单刀赴会是在五月十三日,因而庙会的正期也就定在这一天。乾隆把这个庙会叫“单刀会”,当地居民称为“老爷磨刀”,简称“磨刀”。
庙会,俗称庙市,是我国城乡特有的一种集市形式。它往往结合佛、道两教的宗教活动进行。每逢寺庙开放的日期,善男信女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在寺庙附近设摊售货,民间艺人也来表演杂艺。久之,便形成定例。
庙会的起源,据说始于古代的“礼祭”。礼,是祀土神的地方,即古代的土谷祠,又叫土地庙,庙会由此而得名。
北京的庙会相传起源于辽代,称为“上祀春游”。元、明两代,定都北京,庙会进—步兴起,到了清代更为发达。
乾隆在这里办庙会,高兴了他的母亲,也热闹了这一带。从三里河村的东钓鱼台到玉渊潭钓鱼台,一路上热热闹闹,茶馆、饭铺、杂耍场、戏棚栉次林立。庙会正期,城内外的秧歌会、中幡会、五虎棒等文香武会,相继到这里演技酬神。从乾隆到同治年间,庙会常常连续举行半个月。到光绪年间,又增加到两个月,把“单刀会”改称“三里河避暑”。这原先带有宗教色彩的庙会,渐渐变成夏日避暑纳凉的地方,三里河东钓鱼台也因此而闻名京城。
乾隆三十九年,开挖玉渊潭,使玉渊潭变成了一座水面广阔的大湖泊,在大湖四周堆山石,栽花木,建亭阁殿堂,玉渊潭钓鱼台再度繁华起来,乾隆赐以别名“养源斋”。由于风景秀丽,凉爽怡人,“养源斋”成为清代风景胜地之一,不少民俗活动也常在这里举行,如放河灯,登高、封台等。
在封建时代,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人们要在水中放灯赶鬼净邪。
中元节乃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二元”乃“三官”之别称,上元节称为“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统摄”。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外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循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炁赦罪洞灵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谓之“庆贺朝科”,从此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度十方孤魂。
佛教徒在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梵语为乌兰婆拿,意为“救倒悬”。盆为食器。据《佛说盂兰盆经》云,目连之母青提因私自隐藏设斋供奉诸佛的财宝而堕入地狱,目连成正果后,至冥间寻母,始知青提已入地狱。目连于阿鼻地狱见母受倒悬之苦,遂求如来救度,如来命“八部龙天”打开地狱,救出青提。其时青提已堕为饿鬼,目连去王舍城乞得饭食,但其母贪性未除,饭食入口皆化为烈火。目连乃再次叩佛祖求救,如来遂令目连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旧历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和桃、李、杏、栗、枣五果置盂兰盆中,供养十方佛僧,仰佛僧之恩光,遂解脱了青提等饿鬼倒悬之苦。最后,目连与父母同得正果,成为地藏王之护法。于是后世人们就都在每年七月十五日遵礼如仪,以奉施佛僧之功德,来救先亡倒悬之苦,解脱七世父母之厄难,循例祈建盂兰盆会。
在中国最初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汉武帝大同四年。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唐太宗大历元年,在宫中内道场祈建盂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树建巨幡,书帝名号。自太庙迎入内道场,梵乐悠扬,旌幢蔽日。百官于光顺门外迎拜导从。此后历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之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采取道教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的传说,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的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寺僧又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至清,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荷灯,使小太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焚乐,作禅诵,自瀛台过金鳌玉蝀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
晚清时,凡略有条件的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
放荷灯,是中元夜的重要活动。荷灯形式很多,一般是用彩纸做成的朵朵莲花,底下用半个茄子做托,在中心插上点着的蜡烛,使其飘浮水面。荷灯自然顺水飘流而下,排成一队“水灯”,随波荡漾,灿若繁星。与河里倒影相映成上下双灯,缓缓移动,蔚为奇景。清宗室文昭《京师竹枝词》云:“绕城秋水河火满,今夜中元似上元。”
在玉渊潭钓鱼台,因“养源斋”一带湖水宽阔,正是放河灯的好地方,每当七月十五,王公大臣们都来到这里观看河灯,因而钓鱼台又有“望海楼”、“望河楼”之名。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是北京例行的登高日。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易经》云“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古时,重阳节活动内容很丰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陶渊明亦说此日“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
明代皇宫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每逢重阳,人们便带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灵显宫、报国寺的高阁上饮宴作乐。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石台高五丈,有石阶蜗旋而上。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去登高,塔高十丈。此外,西便门天宁寺殿宇虽破,但塔犹存。因这里地势高,不但可以远眺,且可赏菊。据清人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诗云:
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
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
其中游人较盛的是玉渊潭钓鱼台。
当年,在重阳节这一天,“养源斋”一带十分热闹。在钓鱼台城门西面和南面以及附近会城门村箭沟一带,都有跑马、赛车之会。
清代,以骑射著称的八旗兵丁驻扎京城,骑射技术逐渐普及民间。每遇庙会和令节,各族民众,尤其是满、蒙两族的居民,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