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罢判决,刘青山全身一颤,张子善则触电般双膝一软……之后,刘、张二犯放声大哭。
这是中国共产党果断地挥向腐败的“开国第一刀”。
“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我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
“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一条!”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但这血的教训却没有被后来的成克杰、胡长清等贪官所汲取。
如今,又有一些大小贪官在重复他们的悲剧。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像堂?吉诃德拿着吓人的长矛,向风车不断发起进攻吗?
这种宿命论是错误的,因为一切都在变。
生物学家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不断地电击黑猩猩,它的神经系统就会逐渐适应这种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使被电击的黑猩猩再达到同样的痛苦程度,就必须提高电压。几周之后,一只黑猩猩便能够承受最开始能将它一击毙命的电压了。由此想到对经过反复较量仍不见退势的腐败现象,我们只有加大、不断加大、持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致力于这样做,并永远会这样做。
是为序。
《赶考》 彪炳史册的成功之举引子
电影《开国大典》第一组画面就如此波澜壮阔:
北国辽阔的旷野,沙尘飞扬,远处是隐约的太行山脉。
毛泽东身着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棉军装,高大魁伟、气宇轩昂。他迎着寒风,站在军用大卡车上,以独有的深邃目光凝视着远方。
站在毛泽东两旁的,一个是警卫战士李德华,他怀抱一个大座钟,另一个是毛泽东时年8岁的小女儿李讷。这是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亲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往北平进发的历史画面的重现。下面是毛泽东父女俩的历史性对话:
“爸爸,我们这是去哪里呀?”
“我们去北平!”
“去北平干什么呀?”
“我们去赶考。”
……
这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正像大自然的冬天毫无痕迹地过渡到春天一样,没有一点突然。然而,这一天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它将永载史册。从这一天起,西柏坡——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胜利完成了她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的历史使命,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革命圣地。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多次迁都,而这次迁都已今非昔比。
从东北野战军派来的一百多辆美国制造的十轮卡车和十几辆吉普车载着毛泽东和他身经百战的战友们,在颠簸中前进。3月23日晚在保定露宿,24日到达河北涿县,在那里换乘由首任北平市长叶剑英安排的火车专列,25日到达北平清华园车站。几乎与3月25日的太阳同步踏上北平土地的毛泽东,一步一步走下专列时,两行热泪缓缓流下。
北平,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离开30年了!毛泽东和他的追随者一直奔波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沟里,努力着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大胆憧憬。多少腥风血雨!多少惊涛骇浪!而如今,像黄河终究入海一样,中国的红色政权坐上了现代化的火车追风赶月驶进了北平。从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从在野党一跃成为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上的执政党,尽管这时南京的蒋介石还怀抱着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但是兵败如山倒的趋势连西半球的美国都已看清,蒋介石必败无疑,神仙也挽救不了蒋家王朝覆灭的命运了。
3月25日下午北平西苑机场举行了阅兵式。随着一发白色照明弹的腾空升起,阅兵开始,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检阅了驻北平部队。
眼望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战旗,一排排高射炮、榴弹炮、重炮,一队队摩托化步兵,毛泽东想起了人民革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想起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光荣牺牲的烈士,毛泽东举起手向英雄的战士敬礼。
阅兵式完毕,毛泽东高兴地说:“从现在起就可以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已经进驻北平。”
北平这一天的太阳格外灿烂,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北平的太阳就破天荒地属于人民了!但毛泽东和他率领的党还要面临一场场严峻的考试。
《赶考》 彪炳史册的成功之举第一节 魂系西柏坡(1)
在太行山下,在滹沱河边,有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叫西柏坡。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荣获“抗日模范村”的称号。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从陕北的到来,使这里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1973年,周恩来总理曾无限深情地说道:“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这是对西柏坡历史地位的最权威评价。在中国历史上,西柏坡与井冈山、瑞金、延安齐名,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四个“红色大本营”之一。
西柏坡,在河北平山县境内,位于太行山东麓,具有悠久的历史。平山东部为平原、丘陵,西部万山嵯峨,有古长城断垣和多处关口,易守难攻,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
平山县属于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有共产党人活动,著名的革命小说、后改编成电影、戏曲的《红旗谱》的故事就发生在冀中一带,小说中的朱老忠就是滹沱河边的第一批共产党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在太行山建立了总部,晋察冀中央局和军区的总部就设在平山县附近,长期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抗日斗争的聂荣臻曾把平山县称为“我们晋察冀的乌克兰”。乌克兰是前苏联的粮仓,加盟共和国之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时,经常在乌克兰从事革命活动,使乌克兰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革命大本营。
让平山县扬名的还有被晋察冀军区命名为“子弟兵母亲”的戎冠秀(她的事迹在解放后曾被编成电影、话剧),就是平山县人。1943年日军对平山实行“篦梳扫荡”,一位八路军战士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戎冠秀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转移到一个陡壁的山洞中。她以慈母般的心肠,甚至用自己的奶水救治了许多生命垂危的八路军伤病员,与人民子弟兵建立了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纯真感情,被伤病员称为“亲娘”和“再生父母”。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她还把三个孩子送到了抗日部队。
平山的人民节衣缩食,把粮食送给子弟兵。
平山的人民顶风冒雪,把棉衣送到抗日前线。
……
平山人民的抗日事迹引起人们的关注。1938年7月,《新华日报》发表了《一个不平凡的县》的长篇通讯。
平山的情况传到了延安。
平山人民的事迹给毛泽东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件事,使平山县再度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注意。
1938年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应邀观看了歌剧《白毛女》。故事就发生在平山县境内的天桂山下的一个小山村,贫苦农民杨白劳为了躲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到家中,为女儿喜儿买了二尺红头绳,喜儿非常高兴。正在这时,地主黄世仁带着狗腿子穆仁志又来逼债。他们打死了杨白劳,抢走了喜儿。喜儿宁死不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逃到山上,躲进了一个山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野外生活,使喜儿的头发变白,成为了“白毛女”。后来这里成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人们才把“白毛女”从山上找回来,使她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毛泽东深深为剧情所打动,一边看戏,一边流泪。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接见了全体演员,毛泽东同其他演员都握了手后,却拒绝同扮演黄世仁的演员握手,可见毛泽东还未从剧情中走出来。这件事一时曾在解放区传为美谈。从此,平山县的名字连同“白毛女”的故事就深深留在毛泽东的脑海中,因为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在平山县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1947年5月毛泽东选择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作为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如果仅仅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也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多次强调,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必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毛泽东到西柏坡之前,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委先于毛泽东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就对刘少奇建议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历时一年多,以区区两万人的兵力打败了号称国民党“西北王”的胡宗南20多万军队。之后,东渡黄河,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柏坡,与先期到达的刘少奇、朱德胜利会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当时被称为中央五书记,他们在西柏坡长达10个多月的日子里,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每天生活在群众之中。然而正是这群吃着粗茶淡饭,衣着朴素,说话和气的人,却在那简陋的小平房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党中央在这里成功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筹划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我们党在革命年代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这些都不能不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5日下午召开的,即在会议召开之后半个月,党中央就告别了西柏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