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 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即阿兰若,华译远离处,或空闭处,即住于远离人家的空闭处)。3.指信、解、行、证。
'7'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8'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参见第31页般涅槃条与第32页灭条。
※神通不是修行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增.二三三)
三、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1',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忧,不饮不食,不理王事。尊者那罗陀告王曰:夫物应尽'2',欲使不尽者'3';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我今所失、所灭、所老、所病、死者,非独一已,余人'4'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5',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增.二八二)
'1'而取命终: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寿已尽,命终逝世。
'2'夫物应尽:凡世间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3'欲使不尽者:想要使它永恒不灭。‘者’是语气词。
'4'余人:其他人。
'5'缘本:皆由于这个缘故。
四、一切众生归于死,一切变易之法,欲令不变易者,终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犹如雪揣'1',当要归坏;亦如土坏'2',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3',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是故,莫怀愁忧,恃怙'4'此身。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5',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6'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二三一)
'1'雪揣:雪积聚成团。揣,与‘团’古字相通,音团。
'2'土坏:土器尚未烧时的名称。坏,音胚。
'3'野马幻化: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热时炎’(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以喻一切有为法之虚假不实。
'4'恃怙:依赖、倚靠。
'5'障护:提防保护。
'6'符书:道士用来驱邪、治病、护身的秘密文书。
五、云何?世尊!诸佛形体,皆金刚'1'数,亦当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2'种。(增 .二三0)
'1'金刚:比喻坚固不败坏。参见第39页金刚际条。
'2'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六、生死长远,多诸畏难,无有救者。有此之难,谁堪代者'1'?
唯有布施'2'、持戒'3'、语常和悦'4',不伤人意,作众功德'5',行诸善本'6'。(增.四七一)
'1'谁堪代者:有谁能够替代?堪,音刊。
'2'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3'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语常和悦:言语经常是温和喜悦的。
'5'作众功德:广植福田,作种种功德。
'6'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七、随人所作业'1',则受其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2'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碱叵'3'饮。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碱叵饮。(中.一一)(盐喻经)
'1'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却叫做恶业。‘业力’指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业风’是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或(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业因’是故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业果’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感’是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业海’指像大海一样的种种恶因。‘业识’是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业通’又名报通,即依宿业自然而得的神通。‘业障’是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业轮’比喻善恶业能使人轮转于六趣。‘业缘’是善恶果报的因缘。善业是招感乐果的因缘,恶业是招感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是由业缘而生的。维摩经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生。’‘业系’(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业报’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
'2'地狱: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2.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3'叵:‘不可’二字的合音。
八、阿难:如世尊说三受'1'—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世尊: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以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四七三)
'1'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见第30页三受条。
九、色、痛(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十、当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非我。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1';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2',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3'。(杂.一)
'1'厌离:厌倦世俗的欲望,远离世间的杂染。
'2'自证:指由自力证悟究竟的真理。
'3'后有:1.未来的果报。2.后世的心身。
十一、于无常、变易、不安隐'1'色、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色、受、想、行、识为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当知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2'、离欲'3'、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4'。(杂.三0)
'1'安隐:即安稳。
'2'生厌:生起不执著五蕴为实有的心。
'3'离欲:远离一切贪爱的欲求。
'4'‘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句成道’:(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我胜我等我劣’是指比较高下的执著意图。学佛者,不当把五蕴当成‘是我’、‘异我’、‘相在’。
十二、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七七)
※五蕴无常,人们不应当想要五蕴,这样变,那样变的。
十三、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1'、慢、无明。
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2'想。
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四七)
'1'掉:(术语)掉举也。令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也。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十四、过去、未来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况现在五蕴。
如是观者,不顾过去五蕴,不欣未来五蕴,于现在五蕴厌'1'、离欲、正向灭尽'2'。(杂.八)
'1'五蕴‘厌’:不执著。
'2'正向灭尽:度脱生死烦恼,进入寂静无为的境地。
十五、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厌、不乐、离欲、向厌(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二一0)
十六、跋地罗帝偈'1':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将来;
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