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音老人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撬屯短チ恕K砸松溃匦胍铣摹O衷诖蠹叶冀部牛步病钥拧业煤堋N铱匆幕故遣荒芸牛颐遣荒芟裎鞣焦乙谎阈钥牛伊瞬缓谩;故侵泄男员J匾靡恍S缭礁撸脑降S缃鎏旖缇陀辛悖喑屏臁R南嘤σ灿辛郑矗菏苡⒔弧⒈А⑽铡⑿Α⑹印5谝徊闶撬奶焱跆欤奶焱跆煸诜鹁道词窃谛朊稚窖P朊稚绞歉龃笊剑馐切蜗袼捣ǎ皇谴蚋霰确健L艉驮铝炼荚谛朊稚窖K奶焱跆旆侄衔鞅彼奶焱酢U饫锏奶烊嘶故怯幸模础苡J苡褪墙邮芤模臀颐侨瞬畈欢啵幕购芘ǎ皇巧晕⒌恍5诙闶氢崂臁b崂炀褪怯窕蚀蟮圩〉牡胤健!崂礁鲎址芍形木褪侨砸步腥臁U獠闾觳皇撬涤腥悖欠侄衔鞅敝形宸健6衔鞅泵恳环胶嵯蛴邪颂欤某税说萌又醒胍环骄褪侨S窕蚀蟮劬妥≡谥醒胍环酵持味衔鞅彼姆剑补芾砦颐侨思洹U獠闾斓囊谋人奶焱跆煊旨跎倭耍信故且嘟坏模础弧L粼谒奶焱跆欤ḿ葱朊稚窖┫抡杖思洌险这崂臁T谡庑┑胤教羯鹄词前滋欤湎氯ナ呛谝梗簧宦渚褪且惶欤奔浣隙獭5谌闶且鼓μ欤谝鼓μ觳宦廴找苟际橇恋模且粤ǹ俗鑫滋欤ê掀鹄醋鑫谝梗哉饫锏囊惶炀秃艹ぁR鼓μ斓囊谋惹傲讲闾煊旨跎倭耍俚绞裁闯潭饶兀恐皇怯当б幌戮托辛耍础А>拖裎鞣饺艘茫嬗当б幌隆5谒牟闶嵌德侍欤挠值艘恍D信饺酥恍枥志托辛耍础铡>拖裎颐羌嫖帐忠谎б膊挥帽Я恕5谖宀闶腔痔欤木透耍皇窍喽砸恍托辛耍础ΑD信饺讼喽砸恍Γs都不用踫,手也不用拉了。第六层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是天顶,这地方男女两人笑也不用笑了,只是相对一看就好了,即‘视’。所以受欲、交、抱、握、笑、视都是淫欲心。这些淫欲心都断了就生色界天了。

    色界比欲界要好,有很妙的色相,只是形像稀薄,我们肉眼看不见。色界有四禅天:即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在达摩祖师未来之前,中国禅宗讲的都是‘四禅八定’。在初禅天就能升腾放光;到二禅天就是喜悦无穷,即人们所说的法喜充满;三禅天则快乐无比,这个快乐是世间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功夫做得好就可以尝到这个味道,快乐得很;四禅天叫舍念清净地,就是禅定功夫深了,乐也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极乐’就是指都化空了,乐也不可得。假如你还有乐在,还是有心,还是有妄想妄念,还是没有成道。到了四禅天就连色也不住了。有的人说,我淫欲心没有了,但踫到好看的人还是想看一看。这就是色心还在。所以淫欲心是粗妄,色比较微细。我们除习气要先断淫欲,后断色相。假如没有什么美,没有什么丑,都平等了,那么我们就出色界到无色界了。

    无色界并不是什么形像都没有,只是越高越微妙。越高越微薄。无色界即四空天,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如果我们认为有空可得,住在空上还是出不了空界。所以要无所住,空也不可得,那么就出了空界,即出无色界了。

    假如欲断了,色断了,空也不住了,这样就竖出三界了。由于竖出三界很难,因此有一个方便法门净土宗可以横超三界。不用这么一层层地竖出。比如破竹子,竹节很多,竖著一节一节地破开很难。横著只要破一层就行了。修净土就是要破开这一层,横超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不论竖出三界还是横超三界,都要做功夫。即使是一层也要破开才行,不然还是出不了三界的牢狱。现在的净宗行人不好好用功,以为敲敲唱唱就行了。连这一层也破不开怎么能生西方,出三界呢?所以修净土的人还是要做到‘一心不乱’,要得‘念佛三昧’才行。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得很清楚:‘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样才能往生啊!另外密宗的‘颇哇法’也是教我们横超的。它是假佛力加持的一个方便法,比较简单,只要我们把脉管明点观想成功就行了(关于‘颇哇法’在本书54页作了详细介绍)。修‘颇哇法’用心痛切的人七天就能修成。假使我们不好好用功,七十天也不行。所以要好好用功才行。

    假如功夫做得好就应当有空、乐、明三种妙明境界现前。但是我们不能著相,如果著空相就不能出空界,著乐相就不能出欲界(这个乐就是淫欲心的乐),著光明相就不能出色界。禅宗有个公案讲:一个和尚修法修的很好,时时刻刻如朗月当头。就是时时刻刻头上像有一个明亮的月亮大放光明。他去请教曹山祖师(洞山的徒弟叫曹山—即曹洞宗):‘朗月当头如何?’曹山祖师答道:‘犹是阶下汉’。就是说他还在色界之下。他又请求曹山说:‘请师父慈悲接引我上阶’。曹山答道:‘月落时相见’。这个公案讲得很好。那么‘月落时’,是不是指月亮没有了,黑暗了呢?不是!而是说我们在光中要不觉得有光。就像鱼在水里不觉得有水,我们人在空气当中不觉得有空气一样,就是要求我们既不住著身体化空,也不住著快乐无比,更不住著大放光明。如果事事无住,那就成就了。一有住著就落窠臼而不能圆证佛果。

    佛在《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人理解为凡所有相都是空。其实空并不是没有相,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对于空的理解有很多种:凡夫认为是相对空,也叫顽空;外道认为是断灭空;二乘认为是析法真空,也叫偏空;初入门菩萨认为是体法真空;而佛所证得的是妙有真空。下面我们分别解释:

    凡夫认为空是针对有来讲的。杯子放在这里是有,拿走了就是空;杯子里装水是有,水倒掉了就是空;人活著就是有,人死了就是空。机械地将空和有对立起来,这就是凡夫对空的理解,就是相对空。外道认为凡有相的都是虚妄,任何相都不要,认为这就是空,死在那里了。要是这样的话,房子不要烧掉算了,衣裳不穿脱掉算了,连饭也不用吃了,都空掉好了。所以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这就是断灭空。二乘人所证的空是析法真空(析就是分析)。他们经过分析认为:所有事相都是假的,只有我们的法身是真的。离开了相另外有个法我在,这样就把色法和心法分成两个部分。认为色法是色法,心法是心法,要证成妙体,就要离开色相。这就好比镜子和影子,他们要避开影子而执取镜光,实际是偏空了。我们知道色法有形体、颜色、有相可见,心法没有形体无相可见(比如我们的思想)。两者可以分别,但不可分开。他们不知道色法就是心法所显现的,偏执心法,执取法我,这样就偏空了。所以二乘人逃避世法,躲到深山里修行,这样就不能圆满。初地菩萨(又称初入门菩萨。天台宗和华严宗均分五教。天台宗分:藏、通、别、圆、小乘;华严宗分:始、终、顿、圆、小乘。天台宗的通教和华严宗的始教都是指初地菩萨。)认识到任何事相本来没有自体,当下即空。不用离开事相就是空。杯子放在这里,不需要把杯子拿掉就是空。因这这个杯子本身并没有,它是由因缘合和而成。比如这个保温杯是由塑料壳和玻璃胆合起来做成的。杯子本身并没有,房子本身也没有,就连我们的身体本身也没有(也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一切相都是因缘合成的。所以不用离开事相方能修行,事相本身就是空。虽然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需要离开世间就能修行圆满,但他们还不知道这个色相妙用无边,这就叫体法真空。佛所证得的是妙有真空。初入门菩萨虽然知道色法与心法不二,但还不知道有妙用。如能知道色相妙用无边,利用色相就是真空妙有了,比如五蕴(色、受、想、行、识)是遮蔽我们本性光明的坏东西,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但反过来五蕴又是妙用。成所作智就是利用五蕴来成就一切事业。比如,释迦牟尼佛降生,投胎王子,现了一个妙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色身(这就是色)。他为救度众生,不离开众生,不放手众生,就要摄受广大众生(这就是受)。众生的根基不同,要说不同的法,所以他要思考怎样说法能才对机(这就是想)。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度脱众生,就要具体去做。还有的众生与佛无缘,佛就让另外有缘的众生与他说法。有一个城东老母,佛给她说法(佛说法说的最好),她却不听。还把耳朵捂起来说:‘不听,不听’。佛说:‘那我现神通给你看’。她把眼睛闭起来说:‘不看,不看’。佛知道与她无缘,就叫一个同她有缘的童子来给她说法,她倒接受了。所以佛为救度众生行持也有所不同(这就是行)。识就是知识,积累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转识成智,识和智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比水起波浪,水就是波浪,波浪就是水。波浪就像识,水就像智。佛的智慧最圆满,知识最渊博,他识得各种众生的根基(这就是识)。佛正是利用色、受、想、行、识来度脱众生,这样五蕴反过来就成妙用了。初入门菩萨对空的理悟上还差这么一层,所以还不究竟。要到佛所证得的妙有真空,真空妙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这才究竟。

    真空妙有就是说既然有佛性,就应该起妙用,妙用就是指所现的各种差别相;妙有真空就是说这些相都是由法身所显现的,本身并没有,本身就是空。所以体(佛性)、相(色相)、用(妙用)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