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0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大众“常识”阶段,即“知识”的市场推广、零售消费阶段
  知识界小众达成“共识”后,“新知”就开始向知识界以外广泛传播,直到成为大众皆知的“常识”,融入已有知识存量为止,其重要标志是进入大、中、小学教材,类似于进入百货公司、超市、专卖店。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受教育者普及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部分,使之成为全民“常识”,通常不注重对“常识”提出补充、修正、质疑、挑战,但完善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培养质疑精神,不能让受教育者盲信“常识”。大学教育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向受教育者进一步普及“常识”的纵深部分,又须着重训练受教育者补充、修正、质疑、挑战“常识”的能力,为知识界培养新成员。
  每一位知识界成员,既是有权批评其他成员提交的“新知”提案的议员,又是有权提交“新知”提案的论者——不难发现,“论者”与“议员”实为同义词。知识议会的新陈代谢,促进着知识生产的升级换代和良性循环,兼顾传承文明的知识生产和推进文明的知识再生产。不直接从事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人们,是知识产业的消费者和受益者,也是知识议员的选民和监督者,同时又从事着其他物质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与知识产业形成有机互动和良性循环。
  人类知识日益丰富和准确,人类文明日趋完善和高级,循环往复地传承,永无休止地推进。人类就这样成为万物之灵长,造化之奇迹。
  二、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知识”生产分三个阶段,然而处于三个阶段的三种“知识”都有可能被视为“时代精神”,因此每一时代都有三种未必相容乃至相互冲突的“时代精神”。
  知识生产第一阶段的“新知”提案,通常保存在个人著作里,不仅大众不知,连知识界也少有人知。在无数的个人著作中,极少数“新知”提案将会或顺利或艰难地通过后面两个阶段,在后一时代成为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界小众“共识”,并在更后时代成为受过中小学教育的大众“常识”。然而这些个人“新知”在问世之初就会被极少数人大大提前地命名为“时代精神”,其后时代的共鸣者也会追认其为当时的“时代精神”。其实那仅仅是当时的“先知的时代精神”。
  知识生产第二阶段的知识界小众“共识”,通常保存在大学教材里,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界小众已不陌生,但未受大学以上教育的大众还很陌生。这些知识界小众“共识”之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在后一时代会成为受过中小学教育的大众“常识”,然而这些知识界小众“共识”,却会被知识界小众稍稍提前地命名为“时代精神”,其后时代的共鸣者也会追认其为当时的“时代精神”。其实那仅仅是当时的“学院的时代精神”。
  知识生产第三阶段的大众“常识”,通常保存在中小学教材里,受过中小学教育的大众已不陌生。无须超前命名,也无须事后追认,每个时代的大众“常识”,就是真正的时代精神——“大众的时代精神”。
  “先知时代精神”的基本品性是激进和反叛,由于站在人类知识最前沿,所以全盘批判“学院时代精神”和“大众时代精神”,但学院把“新知”转化为“共识”时,将充分过滤其激进性,大众把“共识”接受为“常识”时,又将充分过滤其反叛性。世上没有激进反叛的“常识”,更没有激进反叛的“时代精神”。激进反叛的“时代精神”一定不是真正的“时代精神”,而一定是“先知时代精神”,是时代的精神制高点。
  “学院时代精神”的基本品性是激进与保守的折衷,由于已经部分吸纳了前一时代的“先知时代精神”,并致力于补充、修正、完善、发挥、传播、普及,所以不自知保守,反而以进步自居。在社会变革期,“学院时代精神”会暂时具有貌似“先知时代精神”的激进反叛表象,甚至比社会稳定期的“先知时代精神”更激进更反叛,一旦社会变革期过去,“学院时代精神”就会复归其保守品性,处于精神制高点和精神最低点之间的中点。
  “大众时代精神”的基本品性是怠惰和顽固,由于其知识结构落后于“先知时代精神”两个阶段,落后于“学院时代精神”一个阶段,因此不加批判地反感“先知时代精神”,又不加批判地仰慕“学院时代精神”。“大众时代精神”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然而最缺乏精神内涵,处于时代精神的最低点。
  “先知时代精神”与“学院时代精神”相较,显得离经叛道;与“大众时代精神”相较,显得大逆不道。“学院时代精神”与“先知时代精神”相较,显得保守落后;与“大众时代精神”相较,显得绝对权威。“大众时代精神”与“先知时代精神”相较,显得愚昧无知;与“学院时代精神”相较,显得纯朴可爱。
  三、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有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但不同时代会把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一,视为本时代的“时代精神”。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视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哪一种为“时代精神”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下个定义:大众传媒时代。大众传媒最喜欢高举“时代精神”大旗,而其宣扬的“时代精神”,一定属于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一。只要弄明白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属于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哪一种,也就弄明白了大众传媒所宣扬的“时代精神”,属于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哪一种。
  人类精神史可分为三大时代:前传媒时代、小众传媒时代、大众传媒时代。这三大时代,对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之所取,完全不同,依次递降,而且正好与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一一对应。
  在前传媒时代,个别先知的“新知”就是“时代精神”,其他人要么没有“精神”,要么是先知精神的无条件追随者——也相当于没有“精神”,所以前传媒时代就是先知时代。
  在小众传媒时代,小众或精英的“共识”就是“时代精神”,其他人要么没有“精神”,要么是小众精神的无条件追随者——也相当于没有“精神”,所以小众传媒时代就是精英时代。
  在大众传媒时代,大众的“常识”就是“时代精神”,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精神”,整个时代都没有“精神”。
  先知时代没有传媒,然而尽人皆知谁是先知。
  精英时代有了小众传媒,然而不仅大众不知道谁是先知,连精英也不知道谁是先知,即使知道也视为有病,因为先知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也就是不符合精英精神,所以先知被边缘化了。
  大众传媒时代的传媒已经彻底大众化,然而大众不仅不知道谁是先知,而且连谁是精英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也视为有病,因为精英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也就是不符合大众精神,所以精英也被边缘化了。
  任何时代都有先知和精英,而且任何时代都需要先知和精英。然而精英时代却是先知时代的精神递降,大众传媒时代又是精英时代的精神递降。由于先知在精英时代被边缘化,因此精英时代的先知由精英扮演——当然是伪先知。而精英在大众传媒时代也被边缘化,因此大众传媒时代的先知和精英由庸人扮演——当然是伪先知和伪精英。
  在大众传媒时代,伪先知成了大众的精神医生,伪精英成了大众的精神牧师。然而伪先知和伪精英像大众一样毫无“精神”。大众固然无条件追随伪先知和伪精英,竭尽全力媚雅,但伪先知和伪精英却无条件追随大众,竭尽全力媚俗。三者互相无条件追随,像无头苍蝇一样六神无主。大众传媒所宣扬的“时代精神”,就是“大众精神”。大众传媒高举的“时代精神”大旗,就是没有“精神”。
  大众传媒时代的“时代精神”状况是:前面猪头三,后面三头猪。
  四、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
  “常识”同样分为三个层次:对精神先知而言属于常识者,对知识小众未必是常识。对知识小众而言属于常识者,对普通大众未必是常识。甚至对普通大众而言属于常识者,对知识小众、精神先知而言也未必是常识——但他们并非不知道,而是视为“迷信”。
  “常识”就是一切迷信的大杂烩。每个时代的大众常识,都包含着自古以来的迷信和最新时代的迷信。迷信与已有知识存量几乎是等价物。尽管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已有知识存量,但每个人的知识都是已有知识存量的一部分,因此每个人掌握的“常识”,就是每个人固守的“迷信”。
  与常识分为三个层次一样,迷信也分为三个层次。普通大众的“常识”,其核心是古老的“迷信”。知识小众的“共识”,其核心是流行的“迷信”。而少数先知的“新知”,将融入未来的“迷信”。
  “迷信”并非贬义词,正如“常识”并非褒义词。两者互为对词,且互相转换,是知识史之不同阶段对同一知识的不同判断。先知的“新知”,尚未被视为“知识”,仅仅被视为“独到见解”,甚至被视为“奇谈怪论”。先知的“新知”一旦推广为小众“共识”,就成了“知识”。小众的“知识”一旦普及为大众“常识”,就成了“迷信”——但此时尚未被视为“迷信”,要到后一时代才会被视为“迷信”,尽管它已经具备了迷信的全部特征:不可质疑,不许挑战。
  大众常识,是时代性迷信的总和。小众常识,是时代性知识的总和。先知常识,是时代性反叛的总和。由于知识小众的知识比大众领先一个时代,先知的知识又比知识小众领先一个时代,因此大众信奉的常识,往往被知识小众视为迷信,认为应该破除迷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