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梦蝶恋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身支柱东南半壁的决心,可总似被缚住了手脚的苍龙,欲飞还敛。 
  稼轩词中爱用典,可他真是用得好。对他有信心,所以读来再生涩也会老老实实地去把那典故弄明白,否则会觉得对不住他、对不住自己。这首词里就有一个关于龙泉宝剑的故事。据说龙泉剑是春秋时期的铸剑神匠欧冶子在浙江龙泉那个地方锻造而成,剑身奇薄、异常锋利。剑身上铸有龙纹。《晋书·张华传》也记载有一段龙泉剑的故事,说的是,宰相张华有一天看到一股紫光从地面直冲到天上的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张华找来他的朋友雷焕,雷焕懂天象,说这是豫章一带丰城那个地方有宝剑之气上冲于天。于是张华就把雷焕派到了丰城作了县令,后来果然在豫章的丰城地下掘出了两把宝剑,就是传说中的龙泉和太阿两剑。雷焕把一把剑总给张华,自己留了一把。后来发生晋朝的八王之乱,张华被杀,他的剑不知所终,雷焕的剑传给儿子。有一天,他儿子经过南平,过河的时候,佩在腰间的宝剑突然从剑套中跳出,跃入水中。手下人赶紧下水去寻,可哪有宝剑,只看到两条五彩斑斓的龙转眼间消失无踪。后来那个潭就成了剑潭。 
  宝剑就这样跟龙连在了一起,《水龙吟》也和辛稼轩连在了一起,这是他兵家词心交织的异彩。我固执地认为这样的词牌就应该有这样的来历。 
  《水龙吟》其实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后来到了唐代,被改编成了笛曲,这还得算在唐玄宗的名下。唐玄宗最擅长的乐器就是笛子,从李白为他写的《宫中行乐词》中可以明白地看出,“笛奏龙吟水,萧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李白歌颂起明主盛世来也是一点不含糊,唐玄宗是非常喜爱这首笛曲的,有可能就是他亲自改编的也未可知。龙是水中之王,龙吟而风生水起,也投了天子之好。只是这样一位少年时候英气逼人,能在混乱的时局下一定乾坤的少年天子老到最后,不忍卒看。盛唐的龙吟之气到他这儿算是消散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终于辛弃疾六十五岁了,他听到了北伐的号角,可是这时早已经不是他当年高举大旗义军纷起的大好时机了,议和偷安的代价是兵力一弱再弱,人心即散且乱。君王只有在危难时候才会“思复得廉颇”,可他仍然有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决绝。这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成了他的绝唱。 
  《永遇乐》和《水龙吟》都是长调中以诗入词或说以文入词的句式,四字一句,作得不好,容易像在说大白话。所以稼轩用典也有道理,如果平铺直叙就更少了词的委婉幽深的好处,否则也只能以情取胜了。关于《永遇乐》有一个传说。唐代有一个姓杜的书生,诗词作得好,家里经常有文人雅士聚会吟唱的事。隔壁有一个名叫酥香的女孩儿非常喜欢他的诗词,凡是他的诗词她都能背下来。日复一日,心生爱恋。终于有一天,她与他相见,遂成“踰墙之好”,以身相许了。没有媒妁之言,也可能家人断断不许,书生被告了官发配到遥远的河朔。临行前,他为她写《永遇乐》,女孩儿手拿词谱连唱三遍而亡。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唐代,放在理教森严的宋倒还合适些。况且唐时还没有兴起长词慢调。不过因为一首诗词一幅画而爱上一个人的故事也只能发生在遥远的年代了,不管是唐时的莺莺还是南宋《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天真无邪的勇气和纯粹的爱,明明知道换来的不可能是永远的欢乐,而只是爱情乍现,落花飘坠时那最美的一个姿态。《永遇乐》三个字倒有着天真的欢喜,如果真的来自这样的故事,那它的曲调一定是在无限的低婉惆怅与不舍中仍有无悔无怨的喜乐。 
  想起辛弃疾的前辈同乡。小小的济南城里,南宋两位最夺目的词人都出自那里。他是英雄,而她不仅是佳人更有蕴玉之才。同样是南渡,那条淮水将他们的人生同样地划作了两段。四十四岁的李清照跨过那条河,也从她前半生的幸福快乐跨入了此后无边的流离孤寂。有时候会残忍地想,命运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一个了不起的词人,就像让辛弃疾的生命高潮结束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一样,而此后的岁月是留给我们的、留给宋词的,没有他的抑郁不展,没有她的离愁别恨,哪里有我们现在的诸多感慨。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读易安的这首《永遇乐》真是心酸。美人老去,诗词不老。可依然不能想像她满头白发下的那一颗玲珑心是如何捱过那茫茫的岁月。而她兀自还有笑意,那时候她想起了谁,那曾经铺满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欢喜,永远地不在了。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南宋末年刘辰翁专门写了一首《永遇乐》来和易安。他在题序中说,他这首词虽然“辞情不及,但悲苦过之”。宋亡之际,刘辰翁曾参加过文天祥的抗元活动,后隐居不仕。刘辰翁的时代是宋的末年,也是词的末世了,不是赋词最苦,人生本来就苦。   
  满江红与减字木兰花(1)   
  《射雕英雄传》里完颜洪烈初遇包惜弱的那双眼睛,命运就此改变。这就是江南吗?他见过了临安城里的烟柳画桥,吹过西湖边的暖风如酒,听过了酒宴席间的吴侬软语,可没有见过这样烟水朦胧的眼睛。当年金主完颜亮读过柳永的《望海潮》之后,对江南美景生出无限向往,立下“提师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野心。那些穿着华丽官服的宋朝的官员们,满腹文采出口成章,却有着卑微的嘴脸,脑子里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官位、家财,只要能让他们在歌舞酒宴中多享乐一刻,让他们干什么都行,可惜了这大好的河山。自从完颜洪烈看到了那双眼睛,他也立下了一个决心,他要让这双江南的眼睛一直闪烁在他的身边。有时候男人的动机就是这么简单,一念之间血流成河的事情不是没有,雄心霸业也可以源于一首诗词,一双明媚的眼睛。 
  可怜的惜弱,她要安稳的生活,要丈夫的呵护,要自己的孩子平安地长大,离乱中的女人能有什么选择。一个女人的软弱多情换个角度就被理解成无情无义,不忠不义,金大侠不忍她背骂名,让她死得那样惨烈,成全她最后的忠义。其实金大侠心里对她未尝没有怜惜,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像胡一刀的妻子那样刚烈,生命的隐忍委屈情不得已,人心的软弱退缩本来也是真实的一面,在国亡家破的时刻是不是每个人都要以身殉国,死而后已呢? 
  太液 
  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姮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至元十三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灭亡。三千嫔妃被俘虏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时,嫔妃中一个叫王清惠的昭仪在驿站墙壁上写下了这首《满江红》。如果不是这首词,我们再不会知道在弱智儿宋度宗的后宫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才貌出众的嫔妃。大宋朝实际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度宗赵基先天智障,可照样荒淫,朝政完全把持在流氓奸臣贾似道手中,不亡才怪。虽然我是一点都不喜欢王清惠词中的“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这两句,想一想,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子费尽心思地去讨好一个弱智昏庸的男人,只因为他是皇帝,真是不堪。但是,我录下这首《满江红》是因为后来她这首词流传出去后引起的风波,她到底只是一个女子,不幸生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她应该怎么做呢? 
  事情由文天祥而起。如果没有文天祥,王清惠的这首《满江红》也不会流传至今。文天祥兵败被北上途中,读到了王清惠的这首《满江红》,认为最后一句“问姮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立场不够明确,态度不鲜明,好像随遇而安,存了侥幸偷生的念头。于是他模仿王清惠的口吻,步其韵,作了两首和词,后来更有多人作和词。文天祥的一首这样说: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銮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文天祥在题序说,这首词用了北宋年间陈后山的故事。师傅曾南丰对陈后山特殊赏识并有知遇之恩,苏东坡也曾想收陈后山到门下。曾南丰死后,陈后山写诗《妾薄命》表示自己对曾南丰无限忠诚,绝不会改从他师。文天祥用这个故事的意思一是觉得王清惠应该学陈后山,不侍二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借王清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