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搜索条目达数亿条,使用32个国家的74种语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公司还不足够大吗?
同样被Interbrand公司排为第二大品牌的公司是欧洲的家居零售商宜家。这家公司只有不到60年历史,向全世界销售大众化的家居用品,销售额超过110亿欧元。全世界有多少大众需要有在宜家商店购物休息的感觉?需要购买价廉物美的KLIPPAN沙发和BILLY书柜?需要体验“平板包装”的经济实惠?需要在购物之余品尝宜家餐厅里北欧风味的小食品?尤其关键的是,宜家影响着全世界2000多家家居产品供应商的命运和长大的机会。
当然,也必须承认在新经济泡沫时期,无数公司都被坑害了,它们大多数现在已经消失,但是这些公司有一种精神很值得鼓励—长大经营。它们失败了,并不是因为“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因为它们没掌握“长大的原理”,这正是本书在以后几章需要探讨的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新经济公司都没有掌握“长大原理”,eBay公司就是一例。这家创立于1995年的公司主业是网上拍卖,初期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糟糕的主意,他们认为没有人愿意从一个陌生人手里买一样看不到实物的商品。但是,eBay获得了成功,营业净利润就超过了2亿美元,市值接近200亿美元,公司股价稳稳地高居于80美元以上。全球目前已经有27个eBay社区。仅仅在英国,eBay就有200万用户,去年在英国eBay列出的拍卖商品就有1。95亿件。数万名美国人辞去工作,全职在eBay网上进行交易活动。谁能说它不是一家大公司呢?
即使被“新经济泡沫”或任何时期的商业悲剧和商业危机重创的公司,都不应该把失败归罪于“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需要揭开新篇章,接下来研究如何让公司不断长大的原理,这就是本书接下来的话题。
望到更远处第9节:请向前看!看远些!(1)
观察一下:优秀的保龄球选手在投球时,眼睛望向哪里?肯定不是手里的球,也不会是两边的球槽,而是最前方,前方的球瓶。优秀的赛车手呢?他在努力超越对手时,眼睛望向哪里?肯定不是手里的方向盘,也不会是两边穷追不舍的法拉利,而是正前方的车道。马拉松冠军也一样,他也是眼睛紧望着前方的目标,毫不松懈……好了,请研究一下,任何需要经过直线运动,而到达远距离目标的竞争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眼睛向前看!
我们把这个原则叫做“公司态度”,因为它和我们探讨的“长大经营”信念非常贴切,就像人对待事物一样,公司也有对待事物(市场、竞争、产品、服务等等一切)所特有的“公司态度”。
“长大经营”的公司该有什么样的“公司态度”呢?答案很简单:眼睛向前看!
先说一个身边的事情:比如前几年发生的媒体投资热潮,自从发现媒体是个暴利行业以后,许多现金有余的公司、不知何为的公司、善于投机的公司,都准备在这个行业里尝试一下,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中国媒体投资长盛不衰。我曾经问一个打算投资新闻报刊的公司:为什么要投资媒体?投资什么样的媒体?希望所投资的媒体在新闻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管理团队认真回答了这些问题,核心答案是“希望赶紧赚钱”。但是,其中一个管理者接着反问我:“为什么这么当真?只是乘机赚钱而已。”大多创业者都没有理由对这个答案抱怨什么,公司当然要赚钱。问题是:这个投资者没有远大抱负,他的“公司态度”有问题,我们认为它是“延续经营”的“公司态度”,它没有向前看的理想。
我们就以媒体领域的公司来探讨向前看的“公司态度”问题。
没有必要要求每一家媒体都要像《华盛顿邮报》或《纽约时报》那样在新闻领域中极其出色,但是“趁机赚点钱,不必当真”的“公司态度”肯定不会出现在立志长大的媒体公司之中,比如安嫩柏格花费了巨大心思创办《电视指南》杂志时,就立志使它成为“美国受众最多的媒体”。后来它迅速长大成为全球第一份年发行量超过10亿份的杂志,至今仍然在全球首屈一指,这才使得安嫩柏格能够在80年代以30亿美元的天价把他创立的三角集团(主要出版《电视指南》)出售给新闻集团。新闻集团呢?默多克从澳大利亚的小报纸开始,近乎贪婪地在40多年时间里,把新闻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当这家公司冒着破产的风险收购《泰晤士报》、《电视指南》,或者福克斯电影公司时,都不会抱着“玩一把而已”的态度。
国家地理公司绝对是全球不多见的顶尖媒体公司之一,它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开始于发明家贝尔先生。从创办黑白色的《国家地理杂志》开始起步,这家杂志一直是全球自然地理领域最好的媒体,公司遵守“创办值得收藏的新闻艺术品”的远大目标,在后期同样创办了“国家地理电视频道”。迄今为止,《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家地理频道”都一丝不苟地贯彻着公司的经营理念。它们的摄影师穿越全世界的深山丛林,花费数年时间、数万卷胶片,制作“关于一只蚂蚁如何求偶”的记录短片,这使它数十年来保持自然地理媒体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够超越它。
花花公子集团又如何?50年前,海夫纳因为少年时在洛杉矶校园门口,看到少女的裙子被风掀起来,而流连忘返,创办了《花花公子》杂志,但是他同样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不愿意人们称《花花公子》为色情杂志,而是立志于通过一份杂志的大量传播,来改变传统的性观念和性审美。这有点像迪斯尼公司,该公司之所以能够长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与它树立的“公司态度”直接有关:带给千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向前看说起来是个非常简单的原则,但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够执行得很好。中国有两家以出版IT报刊为主业的公司,计算机世界出版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家。这家公司最初是向前看的,它比任何中国媒体公司都更早地进入IT报刊出版领域,并且采用与美国合资的方式。“合资公司模式”和“IT报刊出版”这两个方向都发生在1980年,显然对很多当时的公司来说是“遥远而模糊”的。就因为如此,该公司一直是中国最大的IT报刊出版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没有坚持向前看的长大经营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大量的IT报刊出版公司,IT行业也开始不景气,该公司却仍然不断投资新的IT报纸和IT杂志,公司旗下所有的子公司都面临同样的业务、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机会,并且彼此竞争。“我们必须保持公司在IT领域的位置”成为管理者始终的口号,这就是“延续经营”的信念。
现在有一本名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书非常流行,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当时,加西亚在古巴丛林里,并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然而,美国总统急需尽快与他取得联系,以获得支持。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对总统说:“在华盛顿有个名叫罗文的中尉,他一定能给你把信送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既没有推委,也没有问加西亚具体在什么地方,就踏上了征程。他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古巴岛国,历时三周,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他奇迹般地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向前看的公司就应该像罗文那样,首先想到的不是眼前利益和公司面临的困境,而是公司如何达到更远的目标,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许多“长大公司”都在自己的经营目标中,保持向前看的精神。美国运通公司希望它不断为全球的顾客提供创造性服务;花旗银行则是推崇“扩张主义”,并且保持遥遥领先;默克公司则要求在公司的所有层面明确追求完美;摩托罗拉公司则提出要光荣地服务于社会;索尼公司提倡永远比别人看得更远,不事模仿,体验科技进步和应用创新,做前行的先驱,而不追随别人。
长大经营的“公司态度”是怎样的呢?下面是一家向前看公司的“倒金字塔”。并不是每家公司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关键是每一家立志长大的公司必须有这样的“公司态度”。
认真恪守所制定的远景目标
严肃执行公司的长大信念
保持果敢行动的勇气
永远坚持向前看
许多人可能会有切身感受,当你忙于工作,盯住电脑久了,视力开始下降,然后必须离电脑屏幕更近一些,才能工作,否则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开始头晕,然后必须离屏幕更近……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到高山或旷野中,眼睛会突然一亮:你看到了远方。每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就会把重心放在解决眼前麻烦上,开始“短视”。由于看不到前面可能的危机,使得麻烦越来越大,陷入重复解决眼前问题的“短视循环”中。最终却难以体验眼前一亮的快感。
望到更远处第10节:请向前看!看远些!(2)
许多创立长大公司的经营者,用实践告诉我们向远看的价值所在。壳牌石油公司(现在是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创立源于马库斯·塞缪尔的远景意识。他在13岁时就与父亲一起闯荡远东,把贝壳卖给箱包制造厂,用作装饰之用,然后再运到伦敦销售。但是,在许多次的航程中,塞缪尔总是能够看到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家族的油轮,这个无名小卒竟然从这些冒着浓烟的油轮看到了前途,并且产生巨大的野心:石油真是个不错的生意!这让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