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老子的大智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大地生。虽生而未割,因为随缘不变嘛!所以,在器世间只要转正觉,不著极性的识心识念,就不朴散为器,当下就“复归无极”、“复归于朴”。   
  另外,“大制”是指转正觉转到“圣智现量”之境界,到此境地,周遍法界,无量无际,一相无相,你怎么割呢?无法割了。达到八地无生境地,就不割了。因为识心分别再不复起,不生一切极性观念了,这也叫“大制”不割。   
  “大制”者大治也。治啥呢?治妄心不起,极性观念不生,再没有相界了,没有外境,契入无量无边了,那你割什么?无法割,是不是?只有达到“不割”的时候,就是究竟一相,有割就是有分裂,有分裂就是有极性,有极性当然就不是朴了,必在器中。你看,我们现在是在器世间,是不是?   
  刚才,咱们从修法来讲。现在从状态来讲,“大制”就是实相本体,你能把它分割吗?不能分割。真如不守自性,遇缘就变,但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实相本体无量无边的状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就是“大制”,你能割它吗?它可以真空妙有,但是妙有犹如镜像,随缘不变,镜体不变,镜体因镜像会分割吗?不能分割。正就是这么一种属性,“大制”不能分割。所以,我们知道一切都是幻妄。既然知道都是朴散为器的幻妄相,圣人就在这个妄相中,透过表象,心地不迷,了了分明,般若智开显,从转正觉上来说,就是“官长”。“官长”才有能力自在支配,也就是能自在转正觉。   
  再看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前面讲的理解了,这一段我不讲,你也应该能懂。你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清净本然,无意无作,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随缘不变,故无为。但道周遍法界,不变随缘,如镜显像,无为而无不为。真如不守自性,遇缘就变,本体真空无相,但可妙有。妙有达到“愿意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的自在时,可谓“无不为”也。是不是?!   
  “侯王若能守之”,“侯王”是什么?侯王是主宰我们的心啊!“侯王”能守住啥?能守住“无为”啊!能不被有为所迷惑,就是能守。因“无为”的自性本体(道)常住妙明,摸不得,动不得,遇缘就变,如影随形,如响随声,这就是道的真空妙有属性,亦是“谷神不死”和“用之不勤”的无不为啊!正因为有遇缘就变的妙明属性,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至关重要。如若我们的心(侯王)能虚极静笃,知常曰明,无为而无不为,当然“万物将自化”。心地清净,智慧朗然,无烦无恼,无有“大患”。心这个“侯王”能转正觉、转心态就叫“能守”。能守住,一切妄心、妄念就自然消亡,这就是“万物将自化”。“万物”就是我们的一切烦恼业障和一切众生心。你看,真正转正觉,一切烦恼业障、痛苦灾难都会自然地消失。转正觉了,一切“大患”、烦恼还有没有?“知幻即离”嘛!烦恼痛苦一切都没有了,这就叫“自化”嘛!   
  “化而欲作”,转正觉能不能一转就成和一劳永逸呢?不行!未达到究竟三昧,未修德符道、唯道是从时,无量劫形成的识心识念顽固反扑,这就是“化而欲作”。你看,我们连一阵子的清净心都难以守住,就一阵子都不行,想进入一心不乱的清净境界,偏偏财色名食睡又来啦!“化而欲作”,怎么办啊?老子说极性观念一生,贪五欲心一起,“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是什么?“朴”就是本来的面目,“无名之朴”就是没有极性观念和分别识心的境界。“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当下转正觉,截断我们的识心分别,这和惠能禅法讲的“不思善,不思恶”的直下契入是一个道理。所以,老子主张的修法是顿悟顿契,时刻以真如实相、妙明真心的“无名之朴”而直指,直契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无名之朴”,这正是时时见性的转正觉。禅宗直指“涅槃妙心”的转正觉,老子称为“镇之以无名之朴”。   
  识心识念刚一起来,转正觉就镇住了。是不是?贪财色的欲心“欲作”时,不放纵,知幻即离;各种欲念起来时就要转,“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现在看一看,我们的尘念一起来,就导致六根攀缘六尘;六根一攀缘六尘,就产生六识,这就必然“天下大乱”!所以,防患于未然,识心欲念一起,当即“镇之以无名之朴”,契入清净本然的实相本体。“无名之朴”就是清净本然的自性,也称如如不动的本来面目。进入了我们自性本体的这个境地,自然心量周遍、旷豁无涯、坦然无际。此时,极性“欲作”的小心眼自然消沉,不欲啦!欲念没有了,就风平浪静。念头起来,就会掀起波浪,就看是几级台风。最紊乱信息结构的台风是十二级,我们人道的台风至少也是五级吧!所以我们时时有欲望,当然就需要时时“镇之以无名之朴”,才能“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只有佛陀这一层次的圣人才是零级台风,故佛陀让我们三解脱,空、无相、无愿。你三解脱了,就不欲了;不欲了,就无台风了。狂心一歇,菩提即现。“不欲以静”了,清净本然,“天下将自定”。   
  “天下”是啥呢?天下就包括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循业发现,因我们有无量的妄心妄业,便展现出无量的妄境,心是境,境是心。“天下自定”,就是心净土净,妄心没了,就没妄业,当然妄境也就没有啦!是不是?所以转正觉,天下就自定。老子讲得深得很,凡夫尽是按自己的知见解老子的意境,把老子也变成他的层次了。太深了就是难以理解,非证不知。   
  我们再看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这说的是啥?说的都是“大”。你看,你在佛经上也常看到,什么优波罗华,摩诃优波罗华;慈悲音,大慈悲音;喜舍音,大喜舍音;大圆满光明云等等。说一个慈悲音,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讲一个大慈悲音?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你能懂得这是一个啥意思吗?先说“白毫相光”,就是咱们说的白色一样的毫相光。“大白毫相光”,可不是那个,是什么?这里讲的是性空真色,性色真空!加上“大”呢,就不是讲相,而是讲性,是讲本体啦!加上“大”是讲自性本体。这里老子讲的“大”亦是同一个道理,是讲道体状态的属性。道是无形无象、无量无际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状态即非状态,是名状态,老子用一个“大”字概括了。实际上“大”是“非极性”的意思,因为这里的“大”是大而无外的大。大而无外了,就没大小的极性了,就成非极性非对待的属性了,哪有大的分别呢?!所以,老子讲的这个“大”是非极性的意思!非极性了,就“无”极性,所以“大”就是“无”的意思。懂得这个道理了,问题就解决了。   
  “大方无隅”,大而无外的那个“方”,姑且称为最大的那个方。你看(用一个立方体演示),这个是不是正方形呢?这不是大方,这是小方。小方有四个隅,四隅就是四个角,小方有四个角。那么,老子说的大方呢?大的无外了,无边无际了,你说有没有这四个角呢?(答:没有!)大到什么时候就没有这四个角啦?这是什么“大”?只能是大而无外的状态。从修法来讲,这是老子扩开我们心量的一种操作。我们在极性世界,我们的见闻觉知接触处理的事物都是有限的,但道的本体却是无量无边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器世间的有限中领略自己的世界,但“大制”不割,虽然“朴散为器”,道体“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仍是“不二”的非极性属性,无量、无边、无限。实际上,我们犹如有限的水泡处在无限的大海中一样,故称“有限无边”的存在。老子讲的这种修法是将我们有限有量的心扩到无限无量的境地,就完成了“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目的。这只有老子这样的圣者,才有这种大智慧。现在大家看,这个水晶球上什么时候就无像了?只要水晶球有限,球面上必然有影像,只有当它无量无边“大”的时候,才能无像。因为大而无外了,球上哪有外境之相可成像呢?!所以,“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晚者免也。做陶器的,今天做了个瓦罐罐,明天做了个瓷盆盆,成了没有?成啦!那是什么器?那是具体的器,小器。大器是什么器呢?最大的那个器是什么器?最大的碗是哪个碗?你说我的碗的直径一百米,那还没达到一百零一米,更没有达到一万米;你一万米了,还有个一亿米未达到。啥时候是最大?最大的碗是什么形状?只有无量无边的那个碗才是最大。凡是无量无边的存在必然是无形无相的状态,因为有形有相的事物不能无量无边。所以,最大的碗是“免成”的碗,这就是“大器免成”的道理!器世间的一切都是有限有量的,只有“朴”的非极性状态才是无限无量。“朴”是本来面目,是如如不动的本来;既是本来面目,那一定是自然无为,无作无做的本有。所以,不要有为做“器”,就是本来的无为之“朴”。从修法上讲,只要不“有为”,当下就是“无为”。得道成道是成“大器”,只要你处于“免成”无为的心态,当下就契合道;“唯道是从”了,就是“孔德”之人,怎么能不是“大器”呢?!曾有人把“大器免成”当作“大器晚成”讲,那就大错了!常言讲的成才晚的“大器晚成”,那是俗解!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哪个声音?没声音的那个是最大的声音。最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