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测量的老师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位老师曾在普鲁士炮兵部队服过役,
了解普鲁士的情况。他劝维尔纳设法进入普鲁士王国的工兵部队,然后便可
进入炮兵工程学校,因为在那里可以学到建筑学院中同样的科目,而且不需
缴纳学费,退役后照样可以从事建筑专业。
真是绝路逢生。维尔纳被曲线求学的主意鼓起了信心,他马上把这一计
划告诉了他的父亲。斐迪南·西门子对儿子的打算完全赞同,并且认为,德
国目前分裂、混乱的状况不可能持久下去,德意志统一的希望在普鲁士。因
此,在这种时刻加入普鲁士军队,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834年夏天,维尔纳·西门子告别了卡特琳文科中学,告别了父母和兄
弟姐妹,只身前往普鲁士首都柏林。
… Page 6…
二、曲线求学
那时的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官吏国家,从军是普通百姓获得地位和
财富的捷径,因此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西门子的从军之路就是一波三折的,
其中甚至有一些戏剧色彩。
西门子到达柏林后,先找到了一位服役的远亲。这位远亲是名军官,他
热情地接待了西门子,并带他去拜访了一位工兵团长。但团长对西门子先参
加工兵,然后进入炮兵工程学校的计划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因为有许多候补
士官正等待着炮兵工程学校的征召,他要想走这条路,至少要等上四五年。
因此,团长劝他加入普鲁士炮兵队,因为炮兵队和候补士官可以进同一所学
校,而且前程更好。于是,西门子的远亲又热情地为他写了一封给炮兵旅长
的推荐信。怀揣着推荐信,西门子又兴冲冲地赶往炮兵旅所在地马格德堡。
也许是因为推荐信的缘故,旅长接见了西门子,但同时告诉他要加入炮
兵队也不容易。因为已有14位青年报名参加军官考试,而最后只招收4名;
另外,他不是普鲁士人,要加入普鲁士军队需要得到国王的批准。不过在西
门子的一再请求下,旅长作了让步,同意他先参加考试,然后再等候国王的
裁决。
考试在10月底进行,主要考数学、历史、德语及地理四门课。西门子的
数学成绩非常出众,远远超过了其他人;历史成绩也不错;德语考试分现代
语言及古代语言两部分,他的现代语言考试不理想,但古代语言考得不错,
这样一平均,语言考试也就过了关;但他的地理知识很欠缺,因此考得很差。
最后是面试。真是好事多磨,西门子原本担心地理考试会影响他的成绩,谁
知面试时他却给地理主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位主考官是一个博学多才
而又性情古怪的人,他对考生提的一个问题是:“涛开尔在什么地方?”考
生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最后轮到西门子回答时,他忽然想起母亲治病时
曾用过一种涛开尔酒,也被称为匈牙利酒,于是他坚定地答道:“涛开尔在
匈牙利,先生。”这一回答让主考官感到满意,一直紧绷的脸也随之舒展开
来。“答得对!”主考官说道,接着又将脸转向其他考生:“我的先生们,
难道你们不知道涛开尔酒吗?”原来这位主考官是一位涛开尔酒的鉴赏家,
他给西门子的地理考试判了最高分。这样,西门子成为了这一批考生中成绩
最优秀的考生。
考试合格,但还不能加入军队,因为国王的命令还没来到。西门子朝思
暮想,企盼着国王同意的指令。终于在11月底,普鲁士国王的批复姗姗而来,
同意西门子作为外邦人加入普鲁士军队。但西门子仍不能马上入伍,因为他
还不满18周岁,不到入伍的年龄,还需要再等十几天。德国人办事就是这样
严格认真。
1834年12月13日,恩斯特·维尔纳·西门子终于加入了普鲁士军队,
作为候补军士进入在马格德堡的普鲁士第三炮兵团。新兵生活是紧张和艰苦
的,为了达到合乎规范的要求,新兵们往往会受到军训教官粗野和生硬的对
待,这在当时的兵营中是常见的现象。普鲁士军队以纪律严格著称,为了使
新入伍的年轻人能经受住战争的险恶环境的考验,训练的强度往往要达到人
自身能力的极限。但这些事情对西门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他对训练规章往往
能很快理解,高强度的训练对这位农家子弟来说也能承受。因此,当六个月
的训练结束时,他已在新兵中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顺利地晋升为上等兵。
… Page 7…
随后他被派往骑兵炮兵队接受射击训练,他在技术方面的天赋这时得到进一
步的显示,许多技术问题,如射程、弹道等,他可以轻易地理解,而大多数
人则经过多次解释仍不知所以。1835年秋天,一纸盼望已久的命令为他叩开
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把他多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被送往柏林炮兵工程学
校,接受为期三年的军官训练。
进入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是西门子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回顾一
生的历程时,他认为在柏林炮兵工程学校度过的三年,可以算作最幸福的时
光。
创建炮兵工程学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官,所以,
通过各级军官考试是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为此,西门子曾下过很大功夫。
他勤奋地学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一些重要的公式或材料都背诵下来。这
样,对付军官考试他便游刃有余了。候补军官考试、军官考试及最后的炮兵
军官考试,他都以出色的成绩通过。因此,当从炮兵工程学校毕业时,西门
子已是一名合格的军官了。在当时的普鲁士乃至整个德意志,军官拥有很高
的地位,不但受到普通人的敬重,而且可以参加王室及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
但西门子的收获不止这些。在他看来,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无疑是一所知
识的圣殿,他可以尽情地吸收有益的东西。他一直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现在
他有了便利的学习条件。炮兵工程学校聘有一批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学者
和科学家,西门子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大满足。在这些学者和科学家中,有
很多是后来闻名于世的人物,如数学家欧姆、物理学家马格努斯及化学家艾
尔德曼等等,他们的课程深深地吸引了西门子,为他展示了一个充满了乐趣
和前途的新天地。因此,西门子几乎把一切空闲时间都用在了数学、物理学
及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学习上,他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已远远地超过了学校的要
求,为他今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西门子的聪明和其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给他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
另外,西门子还在军校中结交了一批朋友,尤其是与同学威廉·迈尔建
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他和迈尔是在骑兵炮兵队认识的,在军校中他们关系
进一步密切,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形影不离。他们之间的友谊贯穿一生,成为
西门子事业中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1838年,西门子从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分到了马格德堡炮兵队,被
授予炮兵少尉军衔。这一年,他21岁。
… Page 8…
三、军人与发明家 (一)
重新回到马格德堡后,西门子把他的三弟威廉带来,安排他进了一家寄
宿学校。他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另一方面是为了
让威廉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因为他认为威廉是一个聪明的可造之
材。
但是,西门子很快便发现,威廉就读的学校教育质量并不理想,尤其是
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但那里又没有更合适的学校;于是在1839年,他把威廉
接到自己的处所同住,让他在学校改学英语,自己亲自教授他数学课。西门
子的这一决定,对威廉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不仅具备了良好的英语技
能,而且数学根底也比学校的同学扎实。对西门子来说,这种授课的实践也
益处多多,他没有因军官生活的优越而变得松懈,仍然对自然科学保持着浓
厚的兴趣。
随后的家庭变故,又促使西门子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去从事科学技术研
究。1839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使原本贫穷的家少了一位操劳的人;他的
父亲也因妻子去世所带来的悲伤,长期劳累而病倒,于 1840年初辞别了人
世。就这样,西门子兄弟姐妹成了孤儿。作为长兄,西门子认为自己有责任
抚养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但军人做生意受到许多限制,并且自己也没有资
本,最好的办法便是取得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出卖成果获得报酬。
这时,西门子听说他的一位堂兄弟试验成功了摩擦炮栓,用以取代当时
还广泛使用的点炮用的火绳。这是一项重大的军事技术革新,西门子深知这
一发明的重要性,也决定按这个方向去试验。于是,他买来磷和氯酸钾等原
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试。由于试验用的点火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因此试验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并把配试的药物调成糊状,以免发生危险。虽
然他采取了许多防护措施,没想到仍然发生了危险。
一天,他正在房间里做试验,将磷和氯酸钾盐混合成了糊状。这时,到
了操练的时间,他必须参加,于是,他便把盛药物的器皿放在一个盆里,并
将其覆盖好,端到荫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