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要怎样修定?佛给我们讲「持戒」。但是现在我们一般人听到持戒,真的对持戒两个字的含义没有完全懂得,囫囵吞枣,似懂非懂,所以你做不到,你不知道怎么做。持戒真正的意思守法、守规矩。修定有修定的方法,有修定的规矩,你不依照这方法规矩去修,你怎么会得定?那个方法规矩就是戒。五戒十善你要不要修?要修。为什么?你要不修,它破坏你功夫,你不可能得定。你心里头有贪心,贪而无厌,你怎么会得定;你有瞋恚心,不能得定,你要放下贪瞋痴。这我常常说,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控制,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占有,心定了,这就是持戒。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你就不能得定,它扰乱你。真的,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本来无一物」,那你就得定了;你心里头还有一物,你的定功、你的三昧就被它破坏。不可以有一物。有一物,心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不要看那一物,那一物可麻烦大了,障碍你心不清净,障碍你智慧不能现前,你说麻烦不麻烦?所以,你要懂得佛这话的真正的义趣,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之后,解脱了。实在这解是化解,脱,无脱而脱,脱而无脱,化解了。你看烦恼一化解,成菩提了,成智慧了。
所以我们懂得这道理,认知这道理,肯定这道理,SARS的病毒化解了。这病毒是烦恼,三毒烦恼,一转变怎么样?它变成善根,佛法是化解。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世间人对待这传染病,意念不善,把它当作敌人,跟它对立,一定要战胜,一定要消灭它,一定要杀死它,这事情麻烦了。在佛法里面讲你杀不了它,你消灭不了它,它会转变成更毒,这不是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是什么?化解。把它的毒变成善,就是把三毒化解,转变成三善根,这是总原则,总原理。我们不能不相信,不相信你慢慢实验看看,看这一场战争到底谁战胜?人一定是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来求佛。佛教给你,化解不要对立,对立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化解,问题立刻就解决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五0卷) 2003/5/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50
请掀开经本,继续看第五段摄取世界,如来名号第五句:
【或名过去藏。】
这名号是随顺众生建立的,因为在法身菩萨的境界里面,已经没有所谓过去、未来,时间没有了,空间也没有了;空间没有远近,时间没有去来。随顺凡夫,说有三世,说有十方,所以讲过去。说「过去」这意思,跟前面讲的「大伏藏」很接近。「大伏藏」是讲事实真相,这地方加个过去,意思就是说本有的,不是现在修的,不是现在新得的,这意思很重要。修行证果你所悟得的,智慧开了,或者是你所得到甚深禅定,所显现的智慧,所现的殊胜境界,无一不是你过去自性当中本有的,是这么个意思。
自性本来具足,这是六祖在《坛经》里面觉悟之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宗门彻悟之后说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没觉悟之前到处参方。什么叫参方?参是参究,是向别人请教,请别人指导。请什么人?方,方家,大方之家;这句话是说,大有成就的人,德行学问成就了,称他作方家。参方,没有悟之前参方,「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一悟之后,原来「得来毫不费工夫」,就在眼前,随拈一法无不具足。不但具足是圆满的具足,一一法中具一切法,《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个意思很深很深,我们只能够体会很浅显的几分而已,深广不可思议,『过去藏』的意思。再看下面第六个名号:
【或名宝光明。】
『宝』,世间人特别是凡夫,我们印象最深的,眼前的人道,世界上这些人们,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地区,也不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也不分族群,谁不爱宝?佛经里面所讲的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这些稀有的金属、稀有的矿物,人人都喜爱,价值都很高。拥有宝藏,你的物质生活就解决了,可以过富裕的物质生活。佛法里面讲宝,并不重视这些东西,它为什么不重视?这些东西「唯识所变」。它重视什么?重视能变的,这东西所变的。你要把能变的拿到,试问一问,这世间哪一样东西不是宝物?全都是。为什么?你会变,你都把它变成宝物,无量无边的宝物,会变。变要不要作意?我想把它变成什么样,需不需要想一想?不需要。好,这个自在,自自然然它就变了。
华藏世界众宝所成,极乐世界无量宝成就。阿弥陀佛、毗卢遮那又何尝有意思?这两个世界纯一清净。尤其是华藏,全是法身菩萨,不杂他众,真的是纯一清净。极乐世界虽然有没断烦恼的,带业往生的,看起来好像是不齐,但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统统都成阿惟越致菩萨,你说他齐不齐?所以依正庄严,真正是『宝光明』。我们知道佛用这一个名称,肯定名实相副。这世界摄取世界,摄取世界大,我们知道跟娑婆世界一样,这是一个大千世界。这大千世界里面,当然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在实报土里面名实相副,肯定是「宝光明」,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有实报庄严土。下面第七个名号:
【或名离世间。】
本经第三十八品就是「离世间品」,佛要教导我们怎样出离世间。六道是世间,十法界是世间。出离世间的方法很多,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本经「离世间品」里面,佛说了两千个法门,问题是你会不会?如果你要是会,哪一个法门都能出离世间。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做「世间」?世间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世间是烦恼、是染著、是结使、是系缚、是不自在、是苦。本来没有世间。世是时间,你看中国这文字三个十,三十年为一世,过去、现在、未来称之为世。间跟界是一个意思,我们通常讲,现在讲世界,世界、世间是一个意思。间是讲的空间,空间有十方,四方、四维、上下。佛眼睛当中,世间就像一个牢笼一样,像个监狱一样,你在这里面,哪有好日子过?你要过大自在的生活,你要超越世间。超越世间用现代的话来说,超越时空。
时空怎么超越?时空没有了,就是『离世间』,时空还存在,你离什么世间?时空能没有了吗?能,现在科学家都肯定。科学家认为在某一种状况之下,时间、空间不存在的,这发现实在讲很聪明,不容易。这种话在过去只有佛经上讲,除佛经没听说过。但是古时候人老实,佛怎么说他就相信。相信,好,为什么?佛教给他一些方法,教他去证实,这是佛法高明之处。佛不说妄语,教你个方法,你去证明,你依照这方法去修,修到一定的程度,确确实实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那个时候你不能不佩服佛陀,佛陀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自己亲自证实。所以,佛家讲的每一个法门都要求你去证,信解行证,你自己要亲证你才得受用,你要不亲证你得不到受用。
时间空间等於零了,《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说是真的不是真的?时间空间等於零,所有一切的现象岂不是幻化的吗?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在大乘佛法里面法相宗,根本就不承认这世间一切诸法的存在,他们不承认,他承认什么东西存在?唯识,唯独「识」是真正存在。识是什么?识能变,一切万法是所变,就是时间空间都是所变,它不是能变,能变的是识。识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阿赖耶识,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第七末那识。他说唯识,这境界相当高了,但是在一乘法里面,它还是属於不了义,还是隔一层;究竟了义,识也没有,一真法界。这些我们常常在经里面读到,常常听说,听得耳熟了,也能说几句,但是实实在在不是我们的境界,说老实话我们离不了世间。如来慈悲,给我们做特别殊胜的方便,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带业往生,生到他那里去了,离世间了。
末法凡夫要想出离世间,证得无上菩提,除了这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佛这么说,菩萨也这么说,祖师大德统统是这么说,我们自己怎么办,接不接受?不接受,虽然经上讲的八万四千法门,行吗?有这能力,有把握这一生当中能成就吗?别说大成就,最低的成就,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小乘须陀洹果,你有没有能力在这一生当中证得?其他的不谈了,证得这果位,你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得一个小果,没有离世间;但是在这世间,你得到保障,你不会堕三恶道,已经不容易了。要跟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相比,那不能比,比不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品烦恼也没有断,靠什么?靠信愿行三资粮,靠阿弥陀佛本愿加持,就是四十八愿。我们修净土,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知道,要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我自己的本愿才能往生。自己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不一样,相违背,你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你跟阿弥陀佛不是同志,你们志趣不相同,怎么能谈得拢来?所以决定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那就肯定去。
念佛人不能不知道,果然我们跟阿弥陀佛这四同,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念这佛号念念相应。古德跟我们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什么叫相应你要懂得,我们的心不是佛心,佛心是什么?我们讲的最简单最容易懂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心。我们是不是这心?佛的愿,愿一切众生同成佛道,愿一切众生早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