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恍蓿趺茨苤さ饺。渴∑腥恍蓿趺茨苤さ绞校渴衅腥恍蓿趺茨苤さ绞叵颍渴叵蚱腥恍蓿趺茨苤さ绞兀渴仄腥恍蓿趺茨苤さ降染酰康染跻恍蓿趺茨苤さ骄烤乖猜鸸炕故且蕖5撬堑男薹ǜ颐堑男薹ú灰谎蟠蟛幌嗤裁床幌嗤克堑男扌薪小肝薰τ玫馈梗轿扌薅蓿薅扌蓿胝飧鼍辰纾飧鼍辰缥颐呛懿蝗菀桌斫狻�
「无功用道」是什么样子?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老师虽然跟我们讲,没有法子体会。最后李老师举个比喻,我们从比喻当中体会到这个意思。他举的这个比喻我们能懂,现在年轻人不懂。我们在二战那个时代(这一个甲子了,六十年前,二次大战的时候),中国内陆非常落后,交通工具可以说贫乏到极处。中国内陆也有公路,诸位晓得,公路是石子路,没有铺柏油的,车走过之后,灰尘都好厚。不要说远,一百多里,我九岁的时候到福建,我从福州到南平是坐船,小轮,小轮船到南平;南平到建瓯这一段是公路,坐长途汽车。那个时候的汽车非常简陋,下车之后,一脸一身统统是灰尘。公路是石子路,车走的时候,就是灰沙,很厚,身上很厚一层灰,脸上也是,灰头土脸,下了车,那个样子!而且多半再往内陆去的时候,轮船没有了,我们走过武夷山,从武夷山那一边就是江西,在江西赣江,从南昌到赣州坐帆船。
老师就举这个例子,他说你坐过帆船吗?坐过。他说顺风的时候,船拉上帆,风吹动,这船向前进,快要到目的地了,我们看船夫把帆下下来。下下来,距离就不太远了,这个时候摇橹,比较大一点的帆船,摇橹;将要靠岸,靠码头了,大概还有多远?还有个十几公尺,顶多二十公尺这样的距离,橹也不摇,用什么?用竹竿,两边用竹竿撑著,让这个船慢慢的靠近码头。大概到了十几公尺的时候,竹竿也不要了,统统收起来了,船还有一点力量,自自然然往前进。李老师说这个时候叫无功用道,我听了,有那么一点意思了。你看船自自然然往前进,一点力都不能用。
他说深位菩萨,就是明心见性菩萨,他们用功就是这样的;换句话说,他决定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我们没有法子想像的。他要断无明习气,所以愈往上去,时间愈长,很不容易断,破一品无明,好难。佛常常讲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圆教初住开始,就是你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这一天开始。要一个阿僧只劫的时间你才能够证得三贤位,证三十个位次,这一个阿僧只劫,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个阿僧只劫修满了,是十回向的菩萨;第二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只修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只劫,更难,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你证得的果位是法云地的菩萨,不是等觉,法云地的菩萨,再提升,这等觉。根据这个说法,我们的推想,等觉要成佛,就是一个位次,可能也要一个阿僧只劫,你才晓得这个东西难。
所以,为什么华严会上,普贤、文殊劝导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把成佛修行的时间缩短。到极乐世界,快!在华藏世界修行,要三个阿僧只劫才能修到法云地,到极乐世界去就太简单了。三个阿僧只劫可能只浓缩成一个劫、两个劫,大幅度的缩短,西方极乐世界快!要不是这样的利益,华藏世界的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尤其是大经上,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菩萨始,开始是初地;终,终是十一地,是等觉,这十一个位次的人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没有一个不念佛求生净土。他们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很快他就证得究竟圆满佛果,比在华藏世界快得多,提前了,是这么一个原因。不仅是在我们这个华藏世界,在大世界,其他遍法界里头,无量无边这样的大世界里头,无量无边的法身菩萨,没有一个不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多,那个上善是什么?等觉菩萨。极乐世界等觉菩萨,比我们一般往生的人数不晓得要多多少。
这就好比我们世间学校一样,它是个大学,极乐世界是个大学,我们凡圣同居土往生,那是幼稚园、小学,是大学附带办的。这个大学,学士多、硕士多、博士多,附带办的小学,小学生、幼儿园的学生不多,我用这样的比喻,诸位能够有一个概念。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极乐世界几乎都是十方世界里的等觉菩萨在里头,这样的学习环境,我们怎么会退转?不可能退转,那环境太好了;老师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同学是无量无边的等觉菩萨。往生不是死,不是生死,往生真的是涅盘,生死即涅盘,往生就是涅盘。
边邪皆中正。这完全是迷悟,迷了,就是边、就是邪,边见、邪见;觉悟了,那就是中道,就是正智。只有迷悟,除迷悟之外,连凡圣都没有。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人生在世间,整个宇宙里头最为贵的是什么?是觉。其他没有一样可贵,觉为贵,真的觉悟了。大圣大贤出现在这个世间,你看看他们所示现的、表演的,都是表演一个觉。正好什么?对治我们六道众生的不觉,他要显示一个觉的样子来给我们看,让我们觉悟,我们要学觉。中国在古时候,这个学(学校的学,学习的学)就是觉的意思,古音念觉,学者觉也。学也有效法的意思,学习、效法,效法觉悟的人。圣人贤人都是觉悟的人,向他们学习。中国称圣,印度称佛;中国称贤,印度称菩萨,所以佛跟菩萨,在中国的称呼就是圣人跟贤人。
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孔孟。孔子,至圣,大成至圣先师;孟子,亚圣,仅次於孔子。孔子给我们示现的是仁,孟子为我们示现的是义,用一个字来做代表,孔子教的是什么?孟子教的是什么?仁义而已矣。什么是仁?仁者推己及人,起心动念,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仁。仁,只有损己利人,决定没有损人利己,损人利己,不仁。今天的社会,许许多多众生起心动念是损人利己,仁没有了。「仁者人也」,这儒家讲的,能行仁的人,这个人是人道;如果不仁,你人道就失掉,你来生就不可能再得人身。不得人身,那就三途去了。所以大多数,绝大多数是饿鬼、畜生;造作恶业重的,那就到地狱。仁这个字太重要了,用最浅显的话来说,仁就是常常替别人著想,不为自己著想,这个人叫仁人。
义是什么?义是义务,你看今天我们这边道场有很多义工,义工是神圣的人,为什么?他尽义务,他不求报酬。公司用职员,职员是用薪水聘来的,他的地位比义工要差很多等级,义工比他高得多。这个要懂,要是像公司老板,对义工是尊敬,他是尽义务的;你里头员工拿薪水的,他不是义工,你这个老板可以命令他,可以指挥他,义工不可以,义工对待他要尊敬,那你才懂得理、懂得道。如果你轻慢义工,那不仁到极处了,就这一个念头,就这一个行为,你就堕三途,这是从前读儒书的人都明了。义工的建议要听,为什么?他们是客观的,他在这个道场没有利害关系;员工不一样,员工有利害关系,说话的时候,他总为自己著想。义工做义务,这个道场他没有利害关系,他说的话很公正,就是他是客人,他是局外人。我们谚语常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不是当局,他是旁观的,他很清楚。所以义工多,常常听义工的意见,这个人有福报。因为自己很多过失、错处,自己不晓得,不是有意犯过,无意的,真的是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来告诉你,帮助你改过自新,你的福报多大!一个人能不能成就,完全在自己的觉跟迷,如果迷了,那就完了,佛菩萨也帮不上忙。所以你还有一点灵性,你还有一点福分,你有救,你不是没救!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许许多多宗教都讲世界末日,我们相不相信世界有末日?我们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佛说的!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就算算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几年,这是中国人计算的。外国人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只有二千五百多年,那就更长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哪里是末日?但是我们肯定,造恶业一定有恶报,这是肯定,因果报应是天经地义的,那是真理。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世间会有灾难,天灾人祸,不是末日。末日也许是外国这些圣贤的形容,灾难太大了,灾难太恐怖了,把它看作末日,这是有可能,绝对不是说这个世界没有了。佛法里,世界有成住坏空。
我们清楚明了,明了之后,佛跟我们讲得清楚,一切众生有共业、有别业,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安慰,莫大的鼓励,真的替我们开辟了一条生路,这是佛法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有缘遇到,真的遇到正法,遇到正法里头最殊胜的佛法,净土法门。只要我们具足坚定清净的信心,决定不动摇,恳切的愿望,你就决定得生;念佛功夫浅深,那是品位高下。蕅益大师说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那是念佛功夫的浅深。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就得到了。你要想得这个殊胜的利益,眼前这个世间,人间天上的利益要统统放下。如果你留恋著人间这些小利益,那么无比殊胜的大利益你就损失了,那太可惜了。所以一心一意取极乐世界,世出世间一切法,你真搞清楚、搞明白,统统放下。如果想要学习,到极乐世界再学。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福报的人,真正觉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