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趵恚谀┓ㄊ逼冢道侠鲜凳祷埃晕颐抢唇舱嬲艘寰褪欠畔峦蛟担恍哪罘穑笊煌痢�
印光大师这十六个字的指导是末法时期真实了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十六个字。我们学经教,弘传经教不离这个宗旨,在末法时代你就不会产生错误,你就没有毛病了。我自己学佛五十多年,我学到的,二十个字,比祖师多了六个字。我总结学习的方向、目标,总的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十个字。这些是既契理又契机,总的纲领总要抓住,这就是标准,千经万论、千言万语不能离开这个标准,离开这个标准,错了。
最后一句教导我们「依智不依识」,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智是智慧,理智,学佛人要理智。识是什么?感情。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依感情没有不走邪道。明明是正法,失去了理智,依感情,正法也变成魔法。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现在这个社会是更多。为什么?修行人很不容易不受名闻利养的诱惑,不受财色名食睡的诱惑。你只要著了一种诱惑,你的前功就尽弃了,如果这些东西统统都能诱惑你,你的前途可悲,无论你怎么样用功修行,你的果报还是在三恶道。我们不能够没有这个警觉心,时时刻刻要预防、要远离。世缘远离,法缘要接近,法缘是什么?读诵、礼拜、念佛,为人演说,能把这几点做到,我们往生就有把握了。
出世间究竟圆满的果德,「无病」,我们还有这些毛病,不相应!毛病是没有办法,躲不过的,尽量减少,这就对了。这里面最可贵的是知道病,知过你才能改过。如果不知道自己病,那就难了,你不会求医,这个病慢慢严重,就无药可救了。这种常识世间人懂,但是自私自利的病,贪瞋痴慢的病,损人利己的病,往往疏忽了,不知道这个病严重。这个病发作起来,就是三途地狱的苦报,这还得了!比身病严重多了,身病发作顶多是身体坏了,死亡了,你的灵性不灭。四十九天你又去找一个身体,实实在在讲妨害不大。烦恼习气、知见这个病可重了,麻烦大了,不可以不知道。再看第七句:
【或名无曲。】
「曲」是委曲,确实究竟果地没有委曲相。没有委曲相,那是什么样子?菩提心里面讲的直心,直心没有委曲,「直心是道场」。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直心,『无曲』;菩提心的作用,自受用是深心,他受用是大悲心,也就是说,以深心对自己,以大悲心对一切众生。什么叫深心?古人的注解,我们常常看到的「好善好德」,对自己要好善好德,这是深心。这些名词都不太好懂,所以我把深心说了三个: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清净平等觉,深心,这个好懂。《无量寿经》的经题就包括了,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清净平等觉」是深心,「慈悲」是他受用,就是《起信论》里面的大悲心,《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回向发愿心,就是大慈大悲。无曲是直心,菩提心的本体。
世尊在楞严会上教诫大众,劝导大家真正发心想在这一生当中成无上道,佛说得好,从发心到无上道,菩提大道上这个中间永远不能有委曲相。这句话如果你听了不明了,我们换句话,你就比较好懂了。就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你要保持真诚心,决定不能用虚伪,世间人常讲虚情假意,虚情假意这种心不能成佛。佛是真的,你那个心是假的,妄心怎么能证得正果?它不相应。一真一切真,一真最重要的就是真心,现在就要学。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决定不怕别人用虚情假意对我,别人欺骗我,别人怀疑我,别人误会我,这是理所当然,为什么?他没觉悟,他是凡夫。我在没有觉悟、没有学佛之前,不跟他一样吗?这有什么奇怪?正常!他要也用真诚心对我,他成菩萨,他成佛了,他不是凡夫了。所以我们心里很明白,什么人用真诚心对我?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他们一定用真诚心对我。我用真诚心对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未必用真诚心对我,我知道、我明了。我永远用真诚心,为什么?我要走佛道。每个人面前都是十条大路,你走哪一条?你走佛道,走菩萨道,「无曲」就太重要了。
所以佛说得好,这些总的原理原则必须要记住,直心就是平等心,平等是佛心,是真心,六度是菩萨心;念念跟六度相应,跟平等相应,你走佛菩萨的大道。十善、慈悲喜舍,天心,这个人将来生天;五戒十善,人道、人心;贪心是饿鬼,瞋恚、嫉妒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起心动念跟哪一道相应?如果起心动念是贪瞋痴,不好!为什么?三恶道相应,你就是在走三恶道,你一定会到达。恶道境界现前,你后悔莫及,这不能不知道!为什么不把自己起心动念、一切作为跟佛菩萨相应?那就是说,我要跟清净、平等、六度、四摄相应。
六度是身行,四摄是化他。菩提心里面自受用是深心,六度是自受用的落实,深心是自受用,六度是自行;大慈大悲是他受用,落实在四摄法,有心有行。所以,六度、四摄是行法。法有四大类,教、理、行、果;经典是教,研究、讲解这里头有理,理怎么落实是行,教理落实就是三学、六度。我们今天是用五个科目,落实讲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普贤十愿)。我们讲这五个科目,自行;化他,化他就是四摄。简单明了,容易受持,要紧的是念念相应,中间永远没有委曲相,那就对了,这就叫做菩提大道,这就叫成佛之道。
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这是一生成就的佛道。这个名词好,我们这一生就能成就,当生成就之大道,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成就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念念相应,念念不能离开这个标准。这五个科目就是我们当生成就的大道,当生成就的佛法。我们要安安稳稳在这个大道上获得圆满的成就,底下这三个名称我们就特别要留意了,「无相、自在、无生」,这统统是如来大涅盘的名号。我们知道果德无量无边,说之不尽,每一个名号说一个德,因果都是无量无边的德能,我们从这些名号里头悟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圣谛第八句:
【或名无相。】
『无相』也是究竟果地上的名号,大乘教里头常讲「无相无不相」,这才真正是无相的意思。无相不是说什么都没有,相有,虽然有,它不是真有,所以叫幻有,佛经上多半讲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真空就是无相,妙有就是无不相,这个话的意思确实难懂。到现代,科学有一定的进步了,发现了这桩事,就是无相无不相。但是他不是用这个名词,他是说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没有物质的存在,这就是无相。物质是什么东西?物质只是一种能量的波动,这就是无不相。
佛经名相不好懂,科学家这个解释我们容易理解。虽容易理解,我们是听说,实际上我们没有到实验室去亲身做实验,这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得到的结论,无相。我们对於这些科学家有信心,相信他这个实验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不是伪造的。科学家实验里面证实,正是佛经上所说的「无相无不相」。所谓一切现象「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个话实验室里头的科学家听到,他会完全赞成,他在实验里头证明一点都不错。一切现象当体皆空,了不可得。
物质现象是什么?确实是能量波动现象里面产生的。现代科学家讲,物质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物质是从无生有的,虽然变现成物质,它很快的又还原了。速度之快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它的生灭(能量变成物质,物质马上就消失了,又回归到能量)真的是万分之一秒、十万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那么短暂时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相续相,我们没有看到生灭相。看到相续相而没有见到生灭相,不知道是假的,当真了,以为相是真有,而不知道它是幻有,不知道当体皆空。
由於认识的错误,起了妄念。什么妄念?想控制、想占有。包括这个身体,身体有点不舒服了,去看看医生,为什么要去看医生?想控制这个身体,想占有这个身体。而不知道我们所有毛病从哪里发生的?毛病的根本就是从控制、占有这个念头生的,这个念头就是病根。这比贪瞋痴还要深!贪瞋痴从哪里生的?就从这个根生的。你对於宇宙之间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都没有控制的念头,都没有占有的念头,试问问贪瞋痴在哪里?没有了。贪瞋痴从这一念错觉、错误的认知生起来的。因为生起这个错误的认知,你就不自在了。怎么说?你心里有牵挂,你心里头有忧虑,你心里头患得患失,你怎么自在?
真正知道无相,佛说的这是真话,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你要晓得无相无不相。不要认为无相什么都没有,那个空无,空无是断灭空,那你看错了。事实上是什么?事实上相有体无、事有理无,因果转变、因果相续、因果循环,这才是宇宙万有的真相。因此,相虽然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决定不能在这些幻相里面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错了。这些幻相,诸佛菩萨他用来度化众生,运用之巧妙得心应手,自行化他。我们凡夫也用它,凡夫用它造业,不一样!什么原因?凡夫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著了相。著了相,你应用它就造业,造善、恶、无记业,造净业、造染业,你统统在造业。佛菩萨应用它跟我们应用没两样,人家应用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差别就在此地。
佛菩萨不是不用,用它,你看看在十法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