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悦挥衅鹦摹⒚挥卸睿饨姓睢F鹦亩罹桶颜畋涑赏睢M罾锿酚醒运担罾锿访挥醒运怠U睿颐怯檬浪椎幕袄此担挥檬浪椎幕按蠹也欢K男姆浅5牧槊簦歉隽槊舻母叨染圆皇俏颐鞘兰淙四芾斫獾模湮⑾傅牟ǘ寄芙邮盏玫剑敲囱牧槊簟D鞘鞘裁矗磕鞘敲鳎鞯拢鞘钦媸抵腔郏跃推鸶杏α耍恢谏囊欢腥拖稚恚赣σ允裁瓷淼枚龋拖质裁瓷怼埂>霾皇侨ハ胍幌胛乙檬裁瓷砣ナ鞠郑钦馊耸欠卜颍獠皇瞧腥F腥挥衅鹦摹⒚挥卸睿匀欢幌稚恚Γ徽馐前哑腥挠矸殖扇啵恳焕嗖恢烙卸嗌伲蘖课薇撸芟直榉ń缟怼D隳芏飧鲆馑悸穑�
菩萨现遍法界身,凡夫呢?没有例外。大乘经上常讲「生佛不二,生佛是一」,众生跟佛不二。你们在三时系念上念到中峰国师的开示,「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极乐即此土,此土即极乐」,这话你懂吗?你要真懂了,你才恍然大悟诸佛菩萨现遍法界身,我现在也不例外,我也是在现遍法界身,我也是在现遍法界土。只是怎么样?只是佛菩萨他觉悟,他明了,我们迷惑不知道。除了这个身之外,以为其他的都不是自己身;除了自己住的此土之外,不知道其他土一切都是自己心现识变的,不知道。苦哉、苦哉!可怜、可怜!
你赞美,所有一切赞美,赞美自己的性德;所有一切的破坏,破坏自己的性德。所以宗门有一句话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然后你才知道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性德圆满的流露。第一愿是一切恭敬,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自尊自重。什么是自?自己的性德是自。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的,尊重一切诸法就是尊重自己的性德,这个叫自尊;轻慢一切众生就是破坏自己的性德。谁能入这个境界?谁知道这一桩事情?谁能契入?息心达本的人能契入。也就是说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契入。
这个四不,我过去讲过四好,这对一般人讲的,大家听得懂,「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应该也是十几年前在美国那个时候提出来的;四不,我在讲经里头讲过,也不晓讲过多少遍,「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跟李老师学经教的时候,这四句话我就常说。这四句话是学《金刚经》的时候说出来的。我跟老师十年学五部经,第四部学的《金刚经》,最后一部学《楞严经》。
这个四不实在讲就是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的心态,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教化众生。佛教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祖惠能大师从这两句话建立宗门禅定的理念。六祖说得更好懂,「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就是不取於相,内不动心就是如如不动。那我讲得更白,大家更容易懂,「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四不内外统统包括在里头。说实实在在的话,菩萨从初发心修行一直到证得无上菩提,修什么?也不过就是这四不而已,天天在炼。孔老夫子一生学问的成就也是在这四句。你看《论语》里面记载的,夫子自己说的,「十五有志於学」,初发心,很难得十五岁就发心求学。「三十而立」,学了十五年,这个而立就是我们现在人讲开悟、明白了,能自立了。悟后起修,那个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的习气很重,你要慢慢去磨,磨炼,这是修行,这真做功夫。
所以悟后起修,在生活里头修,在工作里面修,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修,还长时间的修,天天修,一刻都不能中断。你一有中止的时候,马上就退转,你的毛病习气又出来。修什么?就是修「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就修这个。这个就能还原,返璞归真。你以为修什么?修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慧;如如不动,这是定。定慧等学,定慧增上,定帮助慧,慧帮助定。哪个不是佛!每个人自己都是不动智佛。不动智佛是理、是体,没有形象。这是世间人所讲的真理,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如如不动。不动,智慧就现前,这个智慧是本有的,所以不动下面加个智,意思你应该要体会得到。一动,智就没有了,这一动,智就变成识了。识是什么东西?就是智里头夹杂著妄动。
凡是动都是虚妄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不动的。那我们今天看到整个宇宙都是在动,你为什么看到它动?因为你有起心动念,你有妄想、你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来观察宇宙,它怎么会不动?所以惠能大师听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坐在旁边的人看到门外挂著幡,风吹著幡在动,有一个人说:你看幡动。那边人说:不是,风动。於是两个人就争起来,一个执著幡动,一个执著是风动,争论不休,他来调解,他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两个人都服了,印宗法师也感到非常惊讶。你心动,所以风也动、幡也动;你要心不动,给你说幡也不动,风也不动,真的一点都没错。这种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十法界里面有情众生都没有办法契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十法界里面的有情众生没有一个破无明的,只要哪一个人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超越十法界,十法界就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修行,佛法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是修如如不动,都是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真正佛弟子,这是真正在用功。虽然示现在世间娱乐大众,这个娱乐大众,唱戏、表演,表演给凡夫们看,看得欢欢喜喜。自己表演的人怎么样?依旧不动心。表演的人表演的再热闹,他也没有起心,他也没有动念,他也没有分别,他也没有执著。可是我们现在这些舞台的演员都要按照台词来表演,按照剧本来表演,他起心动念,他分别执著。佛菩萨来表演没有剧本、没有台词,他称性。怎么称性?这一句话讲得好,「随机心现」,就这一句话解释得很清楚很明白,随机心现。他表演的那么自然,那么出色,那么圆满,那么自在。他这是什么?给你讲,那是不动智。
不动智能随机心现,就是随一切众生心现,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令一切众生六根接触到之后,他会开悟。众生烦恼习气太重,有的时候看,有的时候听,看了几十年、听了几十年还没有开悟,没有关系来生接著再来,开悟哪有那么容易!你要晓得你的烦恼习气无始劫到今天,这个习气多么严重。我在讲经里头用过比喻说,好比一棵大的树,大木头,泡在海水里面泡了几千年了,湿透了,现在把它捞起来,你点一枝火柴你就能把它烧燃吗?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可是一枝火柴确实能把它烧著,怎么烧法?一枝接一枝。那要多少枝?大概要亿万枝,最后把它烧燃。这就是讲佛菩萨教化众生是长程的工作,不是短程的,无量劫!「佛菩萨真有耐心」,佛菩萨没有耐心,如果有耐心那是凡夫,那就做不到;佛菩萨没有心,佛菩萨随机心现。所以佛菩萨永远在帮助众生,有的时候示现正面的,有的时候示现反面的,反正都是帮助你。正面帮助你增长福慧,反面帮助你消业障,正反都在帮助。
所以真正修行人你要认识善财童子,善财童子示现修行人的榜样。五十三参里面有善人、有恶人,那就是告诉你,你过去生中罪业深重,像《金刚经》上所说的,读诵受持《金刚般若》还有人轻贱你,这个轻贱是没有把你看在眼里,对你一丝毫不尊重;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这用轻贱两个字代表。佛讲得好,这个人过去世罪业应堕恶道,因为这么多人轻视你、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的罪业就报掉了,你不会堕恶道,不但不堕恶道,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才晓得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无一不是佛菩萨随机心现。这个机,我们自己是当机者,是随我自己的心现,不是别人。你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永远存感恩之心,顺逆境缘无一不是成就我的。如果他把我害死了?害死了也是成就我的。就像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害死,成就他,成就菩萨去作佛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世间人把身看得很重,身不重要,身是幻相,有生有灭,灵性不生不灭;把你这个身毁掉了,你的灵性提升了。现在人出门都有车,好比是你驾了个破车,现在有个人把你的破车毁掉了,就好像把你杀死了,把你毁掉了。毁掉之后,你换了个新车,比你那个旧车好太多了,你说他是害你还是来帮助你?你就懂得他帮助你,要不然我还舍不得换车,因为他,我不能不换,好吧!丢就丢掉,换个好的,愈换愈高级,愈换愈殊胜,所以你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但是这一关不容易突破。
我自己算是很幸运,接触佛法的时候就遇到真善知识,我学佛没有走冤枉路。这些大道理老师都教给我了,可是怎么样?我跟诸位大概差不多,半信半疑。境界现前,顺境还是会欢喜,逆境还是有不愉快,心还是不能够平静。我到什么时候才能平静下来?韩馆长往生,我才把老师当年教导我的东西统统用上了。你才晓得不容易,几十年的锻炼才能入这个境界。这是我自己修学的心得、经验,提供诸位做参考。顺境善缘决定不生贪恋,心是平静的,知道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绝对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没有贪心、没有留恋。逆境恶缘没有一丝毫瞋恚,更没有报复,我只有感恩、感谢。为什么?等於像考试一样,我在学佛,我能禁得起考验。我在这个里头心平气和,在这个里面学得如如不动,知道智慧增长,我领悟得很多。
诸位从我历年讲经,你要是常常听(现在都保留的有录相带),你能够觉察得到我境界不断的提升。这种提升,你要做不到四不,你很难。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学什么?不起心,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