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尊当年在世,每天二时讲经,上课;二时是现在的八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佛没给大家上课,同学们互相讨论研究、参禅思惟,这佛法薰修的时间长。佛陀在世,僧团里面晚上休息时间不长,四个小时,中夜睡眠,中夜是晚上十点到两点,四个小时,这是睡眠休息的时间。除了这四个小时休息之外,几乎都是在受佛法薰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二十个小时没有离开佛法。他所想的,他所思的都是佛陀的教诲,所以那些人有成就;都是做榜样给我们看。
  我们现在在这时代,业障比那个时候人重,从哪里看到?你看从前他们那些人心地清净,一天吃一餐就可以,睡四个小时就足够。现在人睡眠一般八个小时,睡眠不是个好事情,睡眠,你对於圣教薰习中断。这中断不要紧,依旧受烦恼习气的薰习,这话怎么说?他睡觉不老实,他作梦。作梦是不是烦恼在薰习?你说这事情麻烦不麻烦?所以今天讲成就谈何容易,我们不能不知道。就是看近代,我们眼前念佛有成就的人,仔细观察他们,他们这一句佛号昼夜不离。无论在什么时候,他跟你谈话的时候,佛号停了,话讲完了,他佛号又提起了。我们仔细观察,他虽然没有出声音,他嘴唇在动,我们就知道他佛号没有中断,这样的人他能成就。
  所以,我们想想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的修行,一天二十个小时,每天出去托钵,托钵是一堂功课,没中断!他不是念佛,他就是在参究,走路没有中断,托钵没有中断。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集体给我们做示范,我们明了这里面有许许多多是过去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的,应化而来的,给我们这些凡夫做影响众。释迦牟尼佛教我们,那个学习的人怎么学法?这一千多人就做出学习的样子来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圆音说法没有白讲,这些学生真干。
  【或名最上施。】
  施是布施,最上的布施是什么?法布施。这在大乘经论里面我们看得太多。在中国,《金刚经》大家最熟悉,经上佛常说就是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那个福德总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的法布施。《普贤行愿品》读的人多,普贤菩萨也是讲「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第一句话就说「如教修行供养」,这一句很重要。一般大乘菩萨讲布施,普贤菩萨讲供养,以最极真诚恭敬心来修布施就是供养,我们能够如教修行,佛怎么教我,我就怎样做。就像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讲的,「佛教我们做,务必认真努力去做到,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要违犯」,这就是依教修行供养。供养谁?第一个是供养法身,第二个是供养佛陀,第三个是供养自己,第四个是供养一切众生。全都供养到了,功德不可思议,利益等虚空法界,『最上施』。
  因为众生闻法开悟,悟了之后,智慧现前,德能现前,相好现前,绝对不是世间大千世界七宝能够相比的。为什么?大千世界七宝这是比喻,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供给你物质的享受,不能帮助你开悟,开悟能了生死。你拥有大千世界七宝,你还是搞生死轮回,你不能了生死,你不能出三界,那又有什么用处?换句话说,财物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给自己带来麻烦。什么麻烦?造业。就是造善业,你有财富到处去布施,做好事,叫善业,这善业里头有夹杂,不是纯善。做善事,纯善的心不夹杂自己丝毫名利在里头,太少太少了。我们要学,学佛最上施,勤修法布施,法布施里面也有财。
  今天我们用经书布施给别人,这经书要钱去印,自己不能印,你去买也要花钱,所以这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里面还有无畏布施,圆满的布施,圆满就是最上的。我没有能力,没有钱。没有钱,你为人说法,你把佛法介绍给别人,讲给别人听,这里头也有财。什么财?内财。我用我的身体,用我的体力,用我的精神,用我的时间,用我的言语,用我的表态,内财布施。佛在经上说,内财布施的果报超过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你这是内财布施。在道场,在所有一切公共的场所,我们发心做义工,义工就是内财布施,不一定在佛门。许许多多集会团体,私人的公司行号,甚至於政府机构,我不要待遇、不要酬劳,我来为你们服务,这是修布施。你虽然不要酬劳,果报比要酬劳还要殊胜。
  世间事,你要是真正看透了三世因果,你才晓得果报不可思议,种善因必定有善果,造恶因肯定有恶报。我们学佛总得要学会最上施,学会了之后,还特别要记住,不受果报。你要想接受果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果报在哪里?来生一定在人天享福。享福很可怕,福报一现前,享福就享糊涂了,迷惑颠倒了,又要造罪业了。这佛门常讲「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不知道修福,造作罪业,第三世堕落。这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常常记住佛的话,常常想著佛的行谊。佛有福报不享受,有再大的智慧,再大的福报,生生世世永远过著清贫的生活,你就不会堕落,智慧福报会不断的向上提升。所以连诸佛菩萨都不敢享受,那是一切堕落的真因缘。末后一个名号:
  【或名苦行得。】
  前面第二个名号「苦行」,这地方『苦行得』,著重在「得」这字,好!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无上正等正觉,他怎么得到的?苦行得到的。我们相信不怀疑,为什么?我们看到了,释迦牟尼佛确确实实一生当中坚持苦行。他不是不能享受。他的护法,护法都是他的学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当时那个时代十六大国的国王都是他的学生,供养太丰厚了,他不要,他每天还是出门去托钵。提供道场,佛接受。像诸位熟知的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都是当时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他们供养的,佛接受,接受他们邀请,到园林里面讲经说法。用现在的话来说,佛只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园林的产权依旧是这些主人的,佛不要,佛的弟子也不要,真正把佛这一套学到了。你供养很好,很感谢,借你这地方成就道业。佛出家,如果接受别人房地产的供养,那佛不又回家去了吗?哪有这种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中国这社会跟印度不一样,印度那个社会出家人出去托钵,社会大众赞叹,每个人都欢喜供养一点饭菜,在中国不行。中国出去托钵,这是乞丐,社会大众怜悯给你一点,一点尊重心都没有。尤其佛法最早到中国来,是中国帝王礼请过来的,皇帝的客人。以后皇帝皈依了,做了学生,这皇帝的老师怎么能叫他出去讨饭?哪有这道理?这在中国礼数上是决定讲不通的。所以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入境随俗,佛法真是活泼泼的,他并不坚持,接受帝王的供养,不出去托钵,居住也接受帝王提供的房舍,他居住的地方也称作「寺」。
  诸位要知道,中国从汉朝以后一直到清朝,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诸位如果有这机会到中国去旅游,你到北京去看看故宫,故宫里面还有很多招牌都是用寺。这寺不是寺庙,寺是政府办事的机构,在古时候直接属於皇帝的,这办事机构称寺。寺是什么意思?永久设立的,不会废除的,永久设立。在中国确实是永久设立,改朝换代,每个朝代内府,皇宫里面这办事机构还是称寺,一直到清朝这名字没有改过。皇帝把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这地位提得很高。寺的长官是卿。说三公九卿诸位都有印象,三公是皇帝的顾问,用现在的话是顾问,国策顾问,遇到大事皇帝拿不定注意,请这些人来商量商量,这都是元老。九卿是皇帝下面办事机构长官,寺的长官叫卿,所以皇帝下面九个寺,九卿。以后把出家人居住地方也称为寺,这出家人都是皇帝的老师,所以不称卿,称主席,称方丈,称和尚,这些称呼都是寺的领导人。
  称和尚,一个寺只有一个和尚,只有一个人能称和尚,别的人不可以称和尚,和尚是这寺的领导人。现在大家对这历史都没有注意到,这是佛教的常识。所以如来的成就,菩萨的成就,一切真正修行人的成就,没有一个不是苦行得,释迦牟尼佛示现这样子。后面这结语: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第五段妙观察: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观察。如来於彼,或名调伏魔,或名成就,或名息灭,或名贤天,或名离贪,或名胜慧,或名心平等,或名无能胜,或名智慧音,或名难出现。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这是娑婆『四天下东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观察』。从世界的名称,我们晓得这世界的居民都很有智慧,所以这世界称「妙观察」。不像我们这世界称之为「堪忍」,堪忍意思是你真能忍受得了。这是一个好名称,观察上面加了个妙,这意思很深。我们一般讲一一法中,这一切法一一法里头,你都能够看出它的性相、事理、因果,才能称之为妙。一切诸法,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因果有转变不空,因转变成果,果又转变成因,因果转变不空,因果循环不空,因果相续不空,这才称之为妙观察。这世间肯定是多数都有这能力,当然不可能全部,但是占多数,称为妙观察世界。如来在这世界应化现身。
  『或名调伏魔』。魔,《八大人觉经》跟我们讲了四种魔,这是四大类,每一类里头数字没法子说,太多太多。第一种「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佛在《楞严经》里面专讲五阴魔,每一大类讲十种,那十种还是类,五大类总共就五十种。很多同修都晓得,楞严会上佛讲五十种阴魔,诸位记住阴,五十种阴魔,就是从五阴变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