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聚集在武汉及其附近地区,总兵力三十五万;华东地区第13军控制着京沪杭三角地带,以及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一部分,总兵力在四十万左右;华北方面军控制着山东、山西、河北、察哈尔、内蒙等广大地区,总兵力在五十万左右。另外,日军还有总数超过百万的伪军协同作战。”
白崇禧介绍完战场的情况之后,孙百里站起来说道:“从前阶段的作战情况来看,日军在防御战中的表现非常强悍,野战能力则相对不足,尤其是面对我军精锐的装甲部队时候,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因此统帅部撤销战区司令长官部,组建野战兵团,进行跨地区的机动作战,迫使日军与我军野战!野战军的编制工作将在年底之前完成,明年将是国军全面反击的年份,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内歼灭日军二十个师团左右,将日军从华南和华中驱逐出去。随着战场的扩大,目前的兵力远远不够,所以最高统帅部决定扩编一百万国防军!”
孙百里笑着看了看杜周南,问道:“杜院长,财政方面有没有问题?”
杜周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没有问题!”接着他解释道:“反攻开始之后,国民政府控制的资源和人口必将大幅度增加,这会大大缓解后方在兵源和粮食上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加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加上西南地区的经济已经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另外,日本在占领区内也修建了不少工矿企业,也会有是不少收获。”
看到孙百里把目光投向自己,兵工署长俞大维站起来说道:“兵工生产虽然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是由于国统区内的钢产量只能勉强达到一百二十万吨左右,这些钢材还要优先生产坦克,所以普通的步兵武器和火炮的产量很难满足需要。”
孙百里眉头微微向上一挑,问道:“那飞机的生产能不能保证?”
俞大维回答道:“目前飞机的月产量已经达到了二十架,再加上美国援助的飞机不断送过来,基本能够满足作战的消耗。”
孙百里掉头问刘志航:“现在我们的作战飞机有多少架?美军的新机型给了我们吗?”
刘志航回答道:“目前空军拥有战斗机三百二十架,轰炸机四百余架,美国政府承诺的一千架飞机还差四百架。新型战斗机也交付使用了,但是最新型的远程轰炸机还没有提供给我们。”
陈纳德急忙说道:“这是因为中美达成的协议中没有要求提供远程轰炸机!”
孙百里点了点头,问俞大维道:“现在飞机制造厂能自己制造那几种机型?”
俞大维想了想,回答道:“美国陆军配备的陆基轰炸机和战斗机基本都能够生产,而兵器研究所正在自己设计一种新型的战斗机,其性能全面超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虽然比美国最新型的野马战斗机
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生产成本是只有野马的三分之二,适合大批量生产。”
孙百里急忙问道:“现在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刘志航接过来回答道:“已经进行了两次试飞,感觉还不错,蔡思强说飞机的散热和火控系统还有些问题,需要时间来改进,估计到明年年初能够开始生产。”
孙百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不过,进度还是要加快!”然后用手指着杜周南说道:“如果资金不够,可以直接找杜院长,他会大力支持的!”
杜周南苦笑着说道:“我这里是行政院,不是印钞票的地方!只能尽力而为!”
孙百里笑了笑,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说:“钢产量不足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的,所以我想把钢材优先生产枪支和火炮等步兵武器,暂缓生产坦克,咱们的装甲部队已经全面超越的日军,能够保持优势就可以了。”接着他用探询的目光扫视会场,问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与会者立即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斯兹皮尔曼看没有人发表看法,就站起来说道:“总统先生,我来说两句!”
孙百里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说道:“你是装甲部队的统帅,与日军交手的经验也比较丰富,你的意见最有说服力。”
斯兹皮尔曼清了清嗓子,说道:“众所周知,纳粹德国首先提出装甲集群的构想,并最早将其付诸实战,随即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装甲部队的青睐,纷纷仿效。”
斯兹皮尔曼本身就是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理论的坚定拥护者,又率领犹太军团在中国战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大家前面几句话,想当然地以为他不同意孙百里的提议,没想到斯兹皮尔曼接下来的几句话使众人大跌眼镜:“但是在中国战场上,情况却有些不同:第一,日军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比较喜欢据城死守,而巷战恰恰是装甲部队的弱项;第二,日军从来不缺乏愿意充当‘肉弹’的士兵,因此,在地形不是很开阔的地方,装甲部队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我同意总统先生的意见——把装甲部队维持在目前的规模,只要确保我们的部队能够在野战中获胜就可以了!日军固守的据点就用步兵来一点点地肃清,这样的话,损失可能还会小些,并且可以避免造成大规模的平民伤亡。”
钟武补充道:“斯兹皮尔曼说的很对!前年装甲部队反击广州的时候,日军就是用巷战重创了我军,而装甲部队在反击的时候,摧毁了不少民房,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亡,教训是非常惨痛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要用装甲部队打巷战。”广州城内逾千平民的死亡,钟武一直难以忘怀。
这时候,刘志航提议道:“对于据城死守的日军,可以先用装甲部队切断其补给线,再由空军摧毁其坚固工事,最后在步炮协同进攻,损失应该会小很多。”
斯兹皮尔曼、钟武和刘志航在与会者当中属于比较年轻的,但是由于他们率领的都是最新、最强大的技术兵种,大家看他们三个人都异口同声表示支持,自然没有话说了。
孙百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定了!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议题——确定来年反攻的具体目标和步骤!”
尼莫:以下部分免费!
本书将尽量在12月底前结束,给各位书友奉献全本作品,请大家把12月份的VIP月票投给尼莫,算是小小的鼓励!《战记》从开始上传至今已经半年多了,尼莫还没有拉过票,请大家一定帮忙!谢谢支持!
第三三零章 山城论战(下)
孙百里接着说道:“根据目前敌我双方的态势来看,华北、华东两地是敌强我弱,华中地区和华南则是我强敌弱,因此,统帅部的意思是想先从华南入手,由南至北,先收复江南国土,然后再向北发展。”说到这里的时候,孙百里笑了笑,解释道:“这些只是初步的设想,还没有形成最终的决议,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尽管提出来,我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
薛岳急忙问道:“孙总统,如果从华南开始,肯定要先收复南宁,然后才是广州,对不对?”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薛岳马上说道:“我认为这个计划几点问题!首先,尽管从整个华南地区来看,我军兵力占优,但是在南宁战场上优势并不明显,这一点,白总长可能更清楚!”看到白崇禧点头表示同意之后,薛岳继续解释道:“其次,南宁至广州之间的陆路通道仍然控制在日军手中,海路咱们更是无法染指,这样一来,即使咱们以优势兵力切断南宁守军与广州之间的陆路联系,日军仍然可以从海路增兵,很难在短期内解决战斗,搞不好还会把阵地战持续下去。最后,南宁和广州都是近海地区,守军很容易得到日本海军舰艇的火力支援。日本海军虽然遭到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应付我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自己亲手制订的计划被批驳的体无完肤,白崇禧当即反驳道:“现在咱们的空军已经能够掌握华南地区的制空权,自然能够应付日本海军舰艇编队的威胁;如果广州日军增援南宁,必然造成广州的兵力空虚,刚好可以顺便收复广州,广州拿下之后,南宁还能守的住吗!”
薛岳没有被白崇禧说服,继续说道:“自抗战爆发以来,空军还没有击沉过一艘五千吨以上的舰艇,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把宝全部押在这个不确定的因素上面。”
听到薛岳指出空军的不足,刘志航并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反而对薛岳的意见表示赞同:“攻击舰艇不但需要专门的武器,飞行员也需要专门的训练,以我们空军有限的对舰攻击经验,想完全压制日本海军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陈纳德补充道:“日本海军航空兵配备的战斗机性能远远超过陆军航空兵,其飞行员素质和飞行经验也都是一流的,美军太平洋舰队的飞行员都比不过他们,确实很难对付。”
薛岳看到空军都支持自己的看法,顿时腰杆挺直,理直气壮地说道:“既然空军无法完全压制日本海军,收复南宁和广州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我认为应该让第九、第四、第六战区已经集结起来的部队,挟长沙会战胜利之余威,一鼓作气,收复武汉三镇,歼灭日军第11军!”
薛岳精瘦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红色,炯炯有神的眼睛扫视会场,兴奋地说道:“一旦拔掉武汉这颗钉子,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就连成一片,作为人口密集和重用产粮区的淮河流域将大部分落入我军手中,对今后的作战将有非常大的作用。而日军失去武汉之后,只能控制津浦路沿线的狭长地区,漫长的防线处处是漏洞,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可能没有招架之力!”
白崇禧问道:“日军本来就擅长防御作战,其构筑坚固工事的能力和抗打击能力相当强悍,再加上武汉日军数量空前,重兵密集,且大部分都是日军的精锐,我军需要出动多少军队、花多长时间、付出多大的牺牲才能够将其歼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