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歉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这种评价,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上司赏识,在商务社会中得到的小评价而已。
  作为商务人士,类似“他做事很牢靠”的评价可能会是一件好事,但是按照社会标准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的评价。
  其实,这种人属于典型性的不会道歉的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只能做一些不会让道歉情况出现的事情。
道歉是门心理学  第一章:诚恳的道歉并不一定能成功 … 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和归于他人的人
  下面针对道歉,我们再从心理学上稍加分析。
  这其中包含着“归因”理论。
  一般来说,必须作出道歉时,人们首先会考虑道歉的原因究竟出自何处。这里有两种类型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外因归属”理论,另一种是“内因归属”理论。
  “外因归属”类型的人,是指以“偶尔时机不当,才会发生这种道歉状况”等偶然因素为借口或是责怪对方做法不当等,把原因归于自身之外的类型。
  “内因归属”类型的人,是将失败的原因首先归于自身的能力或努力不足,认为“自己的做法不对”、“如果当时自己再稍微做好一点儿就可以了”的类型。
  那么,哪种类型的人可以更好地道歉呢?
  乍一看,可能会觉得“内因归属”类型的人能够很好地道歉,而“外因归属”类型的人不能很好地道歉。因为“内因归属”类型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外内归属”类型的人则总是觉得不是自己的过错,自然没有必要道歉,想尽办法逃避自身的责任。
  实际上,“外因归属”类型的人反而能够更好地道歉,而“内因归属”类型的人却不能很好地道歉。
  “内因归属”类型的人在做错事之后,首先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去向人道歉,结果是伤害了自己。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会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因而陷入更多的烦恼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道歉之后,自我安慰显得非常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没有向人道过歉呢”,只要懂得这点,就能使自己的挫折感减轻不少。
  而“外因归属”类型的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往往抱有“不管怎样,道歉就是了”的想法,很少会伤害自己。也就是说,道歉之后,自己内心深处所残留的伤害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不管你多么擅长道歉,却未必全都是好事。如果遇到了不可草草了事的大事,即使你真的没有责任,也有可能招来他人不必要的反感。
  这种类型的人,即使自己觉得无事一身轻,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周围的人孤立起来。在上司的眼中,找诸多借口的下属也绝不是个好下属。
道歉是门心理学  第一章:诚恳的道歉并不一定能成功 … 带有诚意地进行道歉,可能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会有“孩子王”或“淘气王”的称呼,它们是按照孩子们极其单纯的力量决定理论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力气最大的孩子会成为“大王”,并由他来保护其他弱小的孩子。
  而且,要想参与其中,还要举行一种能够决定上下级关系的“仪式”,类似于结婚、入学、参军等“通过仪式”。
  例如,学校里来了一名转校生,“老大”就会跟他打招呼,通过力量来确认这种上下级关系。
  此后,成为“下级”的人,不仅会得到“老大”的保护,而且遇到麻烦事也会有人帮忙解决。
  但是,最近所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就是由于这种默许的规则本身变得不可靠了造成的。
  多数情况下,被欺负者都会以某种形式发出“对不起(相当于认输)”之类的信号。但是,作为施害者,不仅装作不知道,而且得寸进尺,以更为彻底的方式欺负他,更有甚者,不把对方折磨死誓不罢休。
  因为双方都变得不知道这种默许的规则了。
  时至今日,在职场中,也会存在这种程度的欺负别人的事情。
  也许是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们无法彼此亲密无间吧!
  更麻烦的是,在交错着各种不同价值观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即使已经明确规定了上下级关系,上司却未必一定会体谅自己的下属。
  这种情况下,在道歉时,如果能够稍微盘算一下,或是作出一些预测,就最好不过了。无论如何,道歉时最好要有这样的“谋虑”:这次如果真有事情发生了,上司会体谅自己吗?会保护自己吗?
  在现代社会里,对于道歉者,不要给予过分攻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下属或伙伴,这种动物界的法则已经失效了。现实情况是,每个人都不可能糊里糊涂地、随随便便地道歉。
  在能够轻松地进行道歉的社会之中,一定会存在着类似于动物界的默许规则。如今,这种规则已经变得越来越危险了。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难以得到缓解。人们每天都会感到压力、失意、沮丧,而苦于没有发泄的场所。
  偶然间遇到一个弱者,就会把他当做替罪羊了。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学校或公司里,欺负别人的人,心中并没有憎恨的感情吧!
  在心理学上,对于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失意引起的、转移了的攻击行为”。
  因憎恨而殴打别人,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理由:“我恨你”。虽然说打人并不是好事,但抛开打人是恶行还是善行不说,这种有明确理由的殴打别人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行为。如果有一个像样的打人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只不过,这种情况下,原则上要掌握分寸)。
  但是,这种转移了形式的沮丧,对于被欺负者或周围的人来说,自然是不明就里了。更何况是每逢向人道歉时,都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待,就更为惨不忍睹了。
  也就是说,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如果带有诚意地去道歉,有时会非常危险;如果彻底屈服,就不能期待对手先作出让步。这太可怕了!
  顺便说一下,有一点经常被误解。在职场上所谓的级别(相当于按年龄、级别等的排列顺序)的高低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它取决于组织这一框架结构。它是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不断摸索而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的序列,随时都有可能被逆转。
  如果实际职位的重要程度与下属的评价不一,或是下属被破格录用的话,所谓的级别就可能发生逆转。
道歉是门心理学  第一章:诚恳的道歉并不一定能成功 … 日常生活中的道歉,用心反倒是一种妨碍
  不可否认,在漫长的人生之中,有些时候,需要不顾一切地、发自内心地道歉。然而,我想不会有人每天都接连不断地这么做。相对来说,讲究技巧的道歉,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更加频繁。
  日常生活中的道歉,不需要太过用心,如果太过用心反倒不好。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技巧的道歉就足够了。
  例如,拥有高超道歉能力和技巧的空乘服务人员,他们在面对乘客时,一旦听到有人抱怨,就会毫不犹豫地说“非常抱歉”。这种符合礼仪的道歉并不是都出于真心的,实质上是一种职业习惯,相信大家都会理解。
  一般来说,在服务行业,只凭道歉技巧这一点就能够决定他们能否成功。从这种意义上讲,擅长道歉者也擅长生意经。
  然而,人们都有一种心理:即使是事实,也不希望向人道歉。最好是不向人道歉,也不接受别人的道歉。
  这就好比恋人之间,如果盘问对方“你心里是不是有别人了”时,得到“是呀,是有别人了”这种直截了当的承认,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如果对方否认说“没有呀”,那么就不会破坏气氛。
  这时,计较对方是否真的发生了外遇这一“事实”,对于询问者本人来说,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也就是说,发生了外遇或是寻找借口,有的时候,对于本人来说,都是不愿意去面对的。虽然明白这么做不合乎道理,但是为了自我防卫,许多人都会这么想:我喜欢他,所以我相信他所说的话。都怪我,认为他有外遇。
  这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做法。但是,在道歉时,是有必要根据对方的心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考虑的。
道歉是门心理学  第一章:诚恳的道歉并不一定能成功 … 会道歉的人自尊感高,不会道歉的人自尊感低
  如何区分会道歉的人和不会道歉的人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尊感”。简单地说,就是指“自尊心”,而这种自尊感在结构上,又分为两个轴。
  一个轴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另一个轴是“自己如何看待来自他人的评价”。
  前者非常简单易懂。后者在表达上有些复杂,主要是指自己如何去认识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再简单些说,就是指“我被别人当作笨蛋呢”还是“我受人尊敬呢”。
  不管是哪种情况,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自己”,换句话说,一切都是“自己的判断”。
  如果还是不明白,你还可以把它理解为“自信”。
  也就是说,自己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自己对自己有自信,在心理学上表现为“自尊感高”;自己认为还得到了来自他人的较高评价(自己认为),则是指自尊感的第二个轴很高。
  相反,自己对自己没有自信,在他人的眼中自己也只是得到了很低的评价,那么自尊感的两条轴就都变低了。也就是说,以:
  自尊感的轴A=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自尊感的轴B=自己如何看待来自他人的评价为基本,可划分“A高、B高”“A高、B低”“A低、B高”“A低、B低”四个类型,如下图所示。
  那么,自尊感两个轴都高的人,即“A高、B高”,是什么类型的人呢?
  这种类型的人,不用说,自然是对自己拥有绝对的自信,而且,对自己在别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