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神鬼信仰的独特部落时,应该可能想到,这是一个已经拥有超自然的意识,并且该意识是有别于一般概念的巫术学说的民族。当人类随着这种兴趣的日益浓厚开始用各种行动来实现这些想法时,也就产生了宗教活动。所以说,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巫术仪式,其实质却可能只是宗教内核的一种折射。实际上,很多古代民族,在进行一些驱魔活动时,都会像对待神明一样套用宗教的形式来施展巫术。正如希腊哲学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公元前436…338)所说,“那些在我们看来是好运之源的神都被冠以奥林匹斯山诸神的头衔;而那些总是与灾难和惩罚相关联的神则要承载遭人避忌的恶名;对于前者,无论在民间庙堂还是城邦祭坛,他们都是受万众景仰俯首参拜的对象;而对于后者,无论在祈祷还是供奉的过程中,都不会有他们的位置,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在驱魔仪式中。”'18'在印度婆罗门的祭神仪式中,会参杂进一些法术内容,这些举动的目的是驱逐魔鬼,免得供奉给神灵的祭祀被中途截取。在埃及,祭司在供奉神的祭拜仪式中也会施展一些法术,以期对神产生影响,在巴比伦也同样如此。宗教与巫术的融合衍生出许多相互结合的活动和更为复杂的信仰体系。
旧石器时代的民族有他们的神或魔鬼,抑或二者皆有,以及有关巫术的信仰。在他们的岩画中描绘的兽头神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有的手臂高举,如同埃及人敬神的姿态一样;有的像巴比伦神话中的半人半兽神和布须曼人中流传的兽头神一样跳起了“丰收之舞”。这种庆祝丰收的舞蹈也是巫术的一部分;舞者是一个信奉超自然主义的民族,这当然是一种宗教上的概念。
在巴比伦,最古老的那些神与妖魔之间是不能辨别的。甚至连慈祥的埃亚也不例外,他按照魔界样式教授他的信徒们怎样建房造屋,耕种土地,制定人间法律。旧石器时代的神身上同时还兼有十分明显的半魔的特征,“破坏者”与“保护者”、“人类的敌人”与“人类的朋友”、“灾难制造者”与“祝福给予者”,这些对立的角色却恰恰都集于他们一身。
在塑造神的过程中,早期人类形成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最想要什么或者最畏惧什么。象征健美与运动的神身形会如同参天大树一般伟岸,他掷起巨石来比人类抛小石子投得还远;代表爱与美的女神则完全不受世俗的约束,妩媚风骚,恣意放荡,在与其媲美者的面前极尽夸张之能,尽情展示她的娇媚柔美,她的追求者就像伊师塔的仰慕者一样多如牛毛。她们通常被描绘成丰乳肥臀的女性特征,这丝毫也不为过,因为从古至今这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完美女性的象征,当然,有时她们也被描绘成那种杨柳纤腰、曲线玲珑的女性之美,毕竟这同样也是令男性心旌摇荡的佳丽形象。总之,在当时人类的心目中,神便是超人,而女神自然也就是女超人了。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的巫术与宗教(6)
当然,这些神的思想同样也要受到当时人类信仰的局限和影响。崇拜动物的民族,自然会相信他们的祖先是一种独特的动物,于是,他们一定会将其与半人半兽神联系起来。例如,巴比伦文明中的天神埃亚,身上就穿着远古时代的鱼皮,这在祭祀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图腾祭仪上的祭司通常身披类似的象征部落祖先所崇拜动物的皮毛,因为这些动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或者戴上一个面具,以此象征图腾与他们部落的合二为一。有关兽头神的另一种理论这样解释,他们是联系人类神与动物神的一个纽带;人类从一开始崇拜“巨兽”(GreatBeast)逐步发展到崇拜“巨人”(GreatMan),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尽力尝试从奥里尼雅克时期南欧和西欧的兽头神着手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而不是埃及或者巴比伦。
因为,对于远古时代散居各地的人类来说,早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之前,这种进化过程就已经在这些地区开始了,它甚至比埃及人开始土耕火种的时间还要早。这样一个漫长的文明年代为未来文明的缔造者们始终在进行着铺垫和准备,这一时期的人类将祖先对于丛林的懵懂敬畏和信仰,连同那些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前和期间发明的装饰图案一起,被沿袭和发展下来。甚至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也同早期的样式一脉相承:喇叭口式的裙子,蜂腰周遭悬挂的饰物,(这些特征与克里特文明联系在一起,)都在奥里尼雅克山洞中的岩画上有所展现。不过这并不足为奇,因为即使是亚述人的女神造型也要早于其文明本身。一尊像埃及女神一样的伊师塔的象牙雕塑在库扬及克(Kuyunjik)被发现。“这尊塑像带有典型的埃及人的特征,”金先生(L。W。King)'19'这样写道,“先看眼睛……事实上,几乎这尊塑像的每一处特征都像是埃及人,只有一处例外——她的手势。女神手抚胸部的动作顿时昭示出她的亚洲人的特征……事实上,这的确是十分典型的西亚人的特征,后来又进一步延伸到爱琴海地区。”这一姿势同时也是奥里尼雅克时代的特征;有些脂肪臀的女子象牙雕塑也有类似的手抚胸部的动作。“现在还不能确定,”金先生继续补充道,“是否裸体女神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巴比伦、安纳托利亚或者爱琴海文明。”或许裸体女神是奥里尼雅克时期散居各地的旧石器时代民族的后裔与新石器时代初期迁至欧洲的后来移民两种文化交融后的结果。在下一章,我们将引领读者一起追溯不同地区祭拜古代女神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生活在后冰川年期的旧石器时代民族,他们与地中海沿岸最早期的居民交往并相互融合。
脚注
'1'《巴比伦和亚述的宗教信仰》,莫里斯·贾斯特罗著,第136页。
'2'女性胡须表明这一地区为寒带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古埃及人中“中性人”的最早证据。
'3'见《南非内陆行记》,W·J·波切尔,第二卷,第61页(1824年);《南非土著民族》,G·W·斯托,第129页(1905年);《加拿大西北地区部落报告》,英国协会代表(1889年),第837页;《古代狩猎者》,W·J·索勒斯,第238页(1911年)。
'4'《西部高地传说》,坎贝尔,第3卷,第225页。
'5'《诺森伯兰郡史》,哈奇森,第14卷,第4页。
'6'《南印度巫术与迷信》,第119页(1912年),《人类学学院期刊》,第19期,第56页(1890年)。
'7'《古代民俗》,布兰德,第2卷,第333页。
'8'《金树枝——摩法的艺术》,第1卷,第207页。弗雷泽教授给出众多这种信仰的例证。'9'《古代狩猎者》,W·J·索勒斯,第235页。
'10'尽管在石壁上绘有许多熊的图案,但是这一直被认为是它们被人类捕食的有利证据。除此之外,原始狩猎者还很可能捕食猛犸和长毛犀。
'11'《澳大利亚中部土著部落》,第176页。
'12'《金树枝——摩法的艺术》,第1卷,第85…88页,第3版。
'13'《苏格兰高地及群岛的巫术与第二重视界》,J·G·坎贝尔,第46…48页(1902年)。注:这些习俗至今仍被沿用。
'14'《巫术与物神崇拜》,A·C·哈登,第19页(伦敦,1906年)。
'15'L'Artpendantl'AgeduRenne。《雷恩古代垂饰艺术》。
'16'《美国人类文化研究署1900年年度报告》,第308页(华盛顿,1900年)。
'17'《谦卑的诞生与人类学》,第212页。
'18'《演说》,伊索克拉底,第5卷,第117页。
'19'《埃及考古学期刊》,第1卷,第Ⅱ部分,第107页(1914年)。
克里特的蛇女神(图)
约翰·邓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附属会员)绘
迈锡尼的狮门(图)
迈锡尼的狮门
第三章 崇拜女神的古代民族(1)
克里特与旧石器时代人类——马耳他、埃及、巴勒斯坦及腓尼基的民族——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联系——法国、丹麦和不列颠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地质和民族的证据——神话传说——现代英格兰中的旧石器时代典型人种——地中海民族中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到来——克里特之蛇——女神,鸽子——女神与“野人中的女性”——克里特的“母亲”——证实泰坦女神瑞亚——作为破坏者的原始女神——英格兰的女巫黑安妮丝(BlackAnnis)和印度教女神黑卡莉(BlackKali)——黑、绿、黄三色的得墨忒耳(希腊神话中执掌农业、结婚、丰饶之女神)/克瑞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利比亚的绿色女神奈斯(GreenNeith)——巴比伦的黑夜女神(Labartu)与苏格兰…爱尔兰的黑女巫——埃及的狮头女神赛克美特(主司战争和破坏)——对树木和高山的崇拜——橡树、许愿柱(Maypole)及“尘埃崇拜者”(SwainMotes)——在希腊和苏格兰的地咒(EarthOaths)——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凯力敕(英国传说中令冬天寒冷的妖精)与阿尔特弥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风婆——女神崇拜与女性地位——创造神话的过程。
在克里特,至今仍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头骨,尽管早就有迹象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比中石器时代更早阶段的人类文明。因为这座岛屿曾经一度与大陆紧密相连,所以也不排除与此相关的早期人种和动物的骨骼化石被埋在爱琴海底的可能——历史上,在几个冰河时代中间隔的间冰期,这里曾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周围遍布水势澹澹的河流和郁郁葱葱的森林。这块大陆十分广袤,从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