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声震耳,四面八方的声势交相呼应,
这亘古不息的风吟穿越神秘的群山、密林与海峡,
古老的预言此刻在我们眼前变得豁然清晰。
挖掘者们的预言并非虚妄的梦幻;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几乎昨夜它们还是依稀的概念,此刻竟已全都展现在人们眼前。考古学家们坚信,要彻底揭开这个谜团,就必须去搜罗足够的证据——证明这座宫殿的主人就是传说中的米诺斯,或者是被冠之以这个称谓的其他国王,随着他的地下宫殿重见天日,最古老的欧洲之王也便呈现在世人眼前。
在这座地下宫殿的腹地,埃文斯们最终挖掘出弥足珍贵的古文明遗迹,几千年来,这些被深埋在历史尘埃下的古老遗迹,见证着荷马时代的过往英雄,亚述文明的兴衰沉浮,巴比伦帝国的繁盛凋零,埃及王朝的权赫天下,以及波斯人的辉煌,希腊人的权贵,罗马人的称王。而当初端坐在这座宫殿王位之上的帝王们,在历经岁月的荡涤沉淀后,演化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在学究们如刀锋般锐利的目光下,它们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但是这里,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古老王朝的如烟往事。
“王位室”(ThroneRoom)位于宽阔的宫殿中厅上层与西配殿的“长廊”之间。但是,只有从宫廷的正门才能够进入到那里。要找到“王位室”,首先必须得穿越一间大约只有七码见方的小前厅,四壁是用碎石垒起的墙,挖掘者们发现,当初这些墙壁在修建时就已经被涂上了灰泥,而且经过古代艺术家们的装饰,墙壁表面十分美观,可以想象,这些古代的建筑师已经具备熟练的绘图技术与高超的着色水平。
在“议事大厅”内的墙壁四周排列着许多石椅,而在北面的两张石椅之间有一块凸起的石板,那便是国王的王位。显然,米诺斯王就是端坐在这里,为满堂的达官显贵们主持会议的。这个房间内大约有二十张左右的座椅。
那个王位在被发现时仍完好无损,造型十分别致。这与第四王朝的埃及国王卡弗拉(Kafra)的金字塔中的布局结构形成有趣的对照。王位的靠背较其他座椅都要高出一块,并且造型也更加简约。它的外形为一种凹凸起伏的轮廓,有点类似于橡树叶的样子。王位的底座坚实而宽阔,石椅中部被打磨得平整光洁,坐上去正好合适。而它的边缘部位也都雕刻精美,从正面看那些“双线条花边”,还有些像“近代的哥特式”设计风格。
挖掘者们像传说中的勇士尤利西斯一样被带到这间房厅——不过他当初是渴望早一点回到自己的家园。传说中,他发现了这座神秘宫殿,看到米诺斯王端坐在众大臣中间,他身下的石椅“打磨得异常光滑”,就像《奥德赛》中对腓尼基王的描述一样——
首领们,(元老院的)议员们!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3)
下面我将发表我的讲话,请诸位注意。
这位与我素不相识的客人,在旅途中误入了我的宫殿,
哦,他或许是来自东方,抑或是我们西边的某个邻国。
他请求能够在我们的指引下安全返回家园,
我们可以满足他的愿望,这里我便宣布批准他早日返回的要求,
作为大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帮助我们的邻邦;
对于此刻这位陌生来客,
尽管我们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以及如何闯进我们的宫门,
但他既然已经抱怨在这里停留得太久,
那我们就尽快——
让他乘坐我们的神舟,哦,那是一艘速度最快的大船,
再从我们的勇士中选出五十二位青年,要保证他们是最好的;
然后,给他们配上最快的船桨,
一切准备就绪,把船停在那里,在我的宫殿举行一个送行宴会,
我将亲自来为这位客人提供各种方便。
因此,我命令所有为他送行的随从们,
还有这里所有的贵族大臣们,
你们要像对待我一样照顾好我们的客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这快乐的时光吧,
尊贵的客人,您可一定不要拒绝啊。
还有啊,叫来我们的伟大歌手得摩多科斯(《奥德赛》中的盲诗人),
一起分享我们的宴会,神赋予了他吟诗诵歌的超凡天分,
他的文辞隽永,他的乐音曼妙,
天才的灵感一旦燃起,四海之内便无人能及。'4'
在米诺斯“王位”的正对面,是一个有石板防壁的浅槽。至于它的作用,还不得而知。尽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诸如外交使节之类的人在此等候国王的召见时,会在这里洁身净面,但这一理论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在这座巨大的宫殿里,在别处有专门的盥洗室,人们可以在那里洗去一身的旅途劳顿,疲态倦容。因此,它或许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仅是装饰整体的一部分而以。此外,这里还使用了鱼尾板作为结合板,这与绘在四面灰墙上的壁画景致融为一体,十分和谐。这是一幅河边的景象,画面上在潺潺的流水边上,是一撮撮茂密的芦苇、嫩绿的水草以及姹紫嫣红的花儿,这些美景令厅堂之内顿显盎然生机,充满欢愉之气。在门口的两侧是两只光芒四射的鹫头飞狮,它们身披孔雀翎,亚瑟·埃文斯先生对此评述道,“这表明,这种印度飞禽在所罗门时代之前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东地中海地区的人们所知”。这样一幅绚丽多姿的花圃图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奇特对比,另外,在那缓缓地蓝色溪流之畔,还散落着一些蕨类植物和棕榈树。
在那场大火吞噬掉这间艺术画廊,以至于摧毁整座宫殿之前,这里一定曾经富丽堂皇、景致典雅。不难想象,当初在这些石椅上面肯定铺着镶满花边的地毯和衬垫,从而与屋内整体华丽的色彩相吻合。而这其中,王位显然也是经过一番精心装饰的。对此,亚瑟·埃文斯先生这样写道,“整面墙壁都被刷成亮丽的白色,并且是用不同的方法反复粉刷。那张王位至今能够显现出清晰的大红痕迹。在对王位的靠背进行细致的检查后,人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那上面有许多细线条(这些线条在墙壁上面的壁画中也大量存在),而它们与埃及工匠习惯使用的一种技术装置画出的引导线十分相似。因此,这似乎表明,王位的靠背是曾经经过异常精心的图案装饰设计的。”'5'此外,经过铺就的地面明显在四面墙壁之间设置了一道边界,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装饰。
另一个有趣的早期发现是宫殿中的“酒窖”——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地下室”。在那个长长的走廊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排排摆放完好的大坛子,“侍酒者”在宴会上所端的酒应该就是储存在这里,此外其中的一些坛子还装着一些油类液体。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其中一个房间的墙壁上,画有一头公牛的浮雕像。“它与真牛大小相当,或者还要大一点”,它的发现者当时留下这样的记录。“它的眼睛格外突出,瞳孔为黄色,虹膜略显淡红,在眼球周围以上部分绕着眼白有一条明显的狭长箍迹。牛角呈淡灰色……总之,这幅浮雕彩绘堪称是迈锡尼文化流传至今的雕塑艺术中最具价值的艺术典范。从对这头公牛浮雕像的描绘工艺来看,当时的艺术家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也使得画面上的这头牛是如此的生机勃勃、活灵活现。可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在高度的自然主义中融入了恢宏肃穆的表现张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此后的古典艺术中,我们再未见到过刻画得如此真实、如此充满力量的公牛画像。”'6'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4)
在克诺索斯宫的第一期发现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座宫殿的规模异常庞大,当初定曾显赫天下。尽管考古学家们收获颇丰,但却没能发现任何迈锡尼时期以后的器物。这也进一步证明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之前的一场大火彻底摧毁了这个前希腊时代的王朝。此外,他们又发现了另一个更早时期的宫殿,在其下面是新石器(或旧石器晚期)时代的地层。遗憾的是,正当曙光乍现的时候,亚瑟·埃文斯先生却不得不于1900年6月中断了对这个神秘旧址的挖掘,原因是恶劣的瘴气环境以及从利比亚吹来的强劲的南方形成的遮天蔽日的沙尘天气。这样,大概过了九个星期后,天气开始好转,挖掘工作重又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了,另外,又有一位像亚瑟先生一样幸运的考古学家,他既有着谢里曼的运气,又有着丰富的考古经验和技术支持。至此,已经没有人再会怀疑,在克里特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段伟大的前荷马时代的文明,随即,米诺斯便被太阳符号象征主义者彻底从神话国度中“解救”出来,重新恢复了其古代伟大君王的身份。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位挥舞权杖的巫术师,在我们眼前这座神秘的宫殿前召灵施法,就像埃及在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统治时期以及托特美斯三世为攫取王位而所作的一样,但无论如何,最令我们震撼的一定是这座皇宫的现代建筑风格。
像《奥德赛》中的那位英雄一样,我们从海边被一路指引,来到腓尼基国王阿尔基努斯(Alcinous)的宫庭。站在一条两侧满是白杨树的大路旁的一处视野开阔的高点上,我们一眼便能望到克诺索斯宫。这座宫殿位于一座低矮的小山脚下的河边'7',周围是一大片肥沃的河谷洼地,此地距坎蒂亚约有3。5英里。这片地形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圣山朱克塔斯(MountJuktas),远远望去,突兀起伏的山峰十分惹人注目。细细端详,它就像是传说中的“宙斯神槌”故意要修理山的形状一样。同时又很像埃及的金字塔,每一座山峰都自成一体,一座挨着一座,连绵不绝。
宫殿的门前,路面被铺得齐整而平坦,形成一个宽敞的广场,每一面都约有130码长。宫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