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里特岛迷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殿的门前,路面被铺得齐整而平坦,形成一个宽敞的广场,每一面都约有130码长。宫殿的四周并没有围墙。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克里特与“古老的英格兰”一样,都是依赖它强大的海军保护——那应该算是它的无形的“木墙”吧。历任米诺斯国王都十分重视对海盗的镇压,以防他们对岛上那些失去军事保护的城市进行劫掠,进而抢夺海上霸权。'8'
  我们从北门进入到这座宫殿,沿途遇到一队队进行巡查的士兵。这里是进入克诺索斯宫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少量布防,就足以把持住两边高大城墙之间的狭窄通道,我们便由此进入到王宫的中心大厅。一路上,仍然设有大大小小的塔楼和哨岗,里面的防卫士兵可以轻易地向入侵者施射乱箭。在我们的脚下,距地面二十余英尺深的地下,是暗无天日的地牢,被关在里面的犯人将在黑暗与焦虑中度过他们的余生,那时候,也许他们会时时怀念起“他们的祖国、妻儿,还有奴隶”,这一切都将永远地告别他们,环顾四野,到处是“了无生趣的阴冷死水”,这就是他们为挑战米诺斯的权威所付出的代价。
  中心大厅位于宫殿的正中,长约60码,宽约30码。在它的东面是皇族的私家寓所,但从大厅却无法通向那里,入口隐藏在迷宫一般的通道深处。走出它西侧的第一道门,我们穿过一间前厅走向国王的王位室。再往前走,在宫廷中心的附近,是供奉蛇女神的祠堂。在它的后面是东西厢房和一间存放祭物的神舍;这些房间似乎应该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继续向南是一间很大的“祭仪礼堂”。我们穿越这个礼堂朝着最北端走去,然后通过宫中的西配殿。我们发现,宫殿的中间地带被“长廊”分割成若干部分。向南走,我们一路穿行,沿途的右侧有许多储藏室,直到我们到达一个出口,从那里可以通向供奉蛇女神祠堂后面的那间神舍。我们就这样在这座迷宫似的建筑里穿来穿去,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不过这也不足为怪,如果这座迷宫仅仅是徒有虚名,那么那位著名的勇士忒修斯也就不必靠着阿里阿德涅公主的帮助,才艰难地从这些错综复杂、千回百转的通道中成功脱逃了。宫殿内的房间一个连着一个,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一路向前,遇到无路可走便转身返回,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在这里面,如果没有向导的帮助,要想通过蜿蜒曲折的长廊顺利返回中心大厅是多么的困难。同样的,东配殿也是这种迷宫似的布局结构。在东配殿的南侧,分别是迎宾间、会客室、卧房和盥洗室。这些建筑包括“柱廊大厅”、“双斧大厅”、“女王中央大厅”(古希腊和小亚细亚建筑的中央部分,由敞廊、门厅和大厅三部分组成,中间有火炉及宝座,周围4根木柱)和“长椅休息室”。'9'在这里有楼梯通向宫殿的上层。
  这些房间是属于女眷们的,要进入这个区域必先经过一条黑暗的“狗腿形走廊”(dog's…legcorridor)。我们一走进“女王中央大厅”,便立刻被大厅内高贵典雅的装饰风格惊呆了——不但在铺好的地面上覆盖上镶边地毯,而且五颜六色的整体布局也令室内蓬荜生辉,四壁上都装点着壁画,看起来就像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华冠霓裳的鸟儿自由飞翔。在北侧的墙壁,是一位明眸善睐的姑娘在翩翩起舞的画面,她飘逸的长发如湖面的涟漪微微起伏,她修长的胳膊和着音乐的节拍动感十足。她的身体稍稍向前探出,俨然一副“金鸡独立”的身姿。她身着一袭黄衫,低口短袖,裸露出青笋般姣美的小臂,衣衫半红半兰,犬齿交错,相映成趣。其他的舞伴围绕在她的身边轻歌曼舞。在不远处,就是吹拉弹奏的乐师们。'10'此时,我们不由想起在那首著名诗歌《阿基里斯之盾》(TheShieldofAchilles)中所描绘的一幅场景:
  丝竹声起,弹者抱琴轻抚弦,
  舞姿曼妙,众星捧月仙乐飘,
  美景如斯,幻如昔日科诺索斯名匠代达罗斯再世,'11'
  巧夺天工,方使阿里阿德涅美名传天下。
  舞步轻盈,裙裾飘扬手相牵,
  俊俏少年,共与群姝舞翩跹:
  银装素锦,束带薄纱溢芬芳……
  但见众人踏歌而舞,足尖轻点身影飞旋,
  似陶工之手灵动如梭,转眼化出奇葩万朵。
  舞者动则敏如脱兔,合则齐似归雁,
  观者望之如醉如痴,叹其美轮美奂。'12'
  另一件壁画则是一幅生动的对海洋生命全景图。画面中,只见鱼儿在海上往复穿梭,两条大海豚跃出海面喷水嬉戏,不时从它们的鳍间和尾部冒出串串气泡,表明它们在不停地游动。'13'
  每当烈日炎炎的酷暑天气,克里特的贵妇们便聚集在“女王中央大厅”交流她们的家长里短,她们会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身上的花边刺绣,会对墙壁上的艺术品啧啧称叹,亦会对住在“三宫六院”的各色人等统统评头论足一番。她们会对那些造型典雅、做工精细的小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那些与她们的居室布置无甚关系的物件都被置之一旁——她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唯美主义者,所以这样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的魅力对她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抗拒的。一幅巨型壁画需要足够的展示空间,任何可能分散人们注意力的额外装饰都只会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那些风尘仆仆来到克诺索斯宫的客人,都会被领到盥洗室洗漱——它位于宫殿的西北角。这里的墙壁装饰风格相对简约,但有一点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连绵的螺旋形墙裙,中心为圆花饰。房间里备有多个浴盆,这里的侍者会为前来洗漱的人喷洒净身水。
  我们从宫殿的东南侧转到东北侧,发现这里是供那些频繁进宫来不断装璜宫殿的艺术匠师们休息的区域。艺术,从来都是王室证明其高贵身份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然,这里也包括乐师们的居所。继续向前,是仆役长们的房间;同时,这里也是为厨师们贮备各种材料的基地,而厨师们的睡房则被安置在“女王中央大厅”南面的生活区及下面一层。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5)


  前面又是有警卫驻守的岗哨,只有在经过他们的许可后方能通过。我们沿着北面出口的走廊一路走来,在这里转过哨楼后来到“戏院区”,它位于宫殿的西北角。这里的两侧都是石阶,观众便坐在这里。其中的一块为“皇家看台”,能够容纳二百人左右;另一块是为年轻人准备的看台区。而其他观众则只能站在一个用木栅栏隔开的区域外围观。有时这里也会上演竞技运动。拳击和摔跤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运动。此外,舞蹈家们也会在此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舞技,当然,这要在国王的召集下方能进行,因为他们的舞蹈是带有宗教意义的。
  从戏院区向南,我们走进宫殿外层的西院,这里十分宽敞,地面被铺成平台。由于几乎整个西配殿的外部区域都布满了商家店铺,所以这块平台也便成了市场集散地。商人们会在这里兜售水果、蔬菜以及陶器;当然,凡是来到这里从事此种交易的人都需交税。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官员商贾车来人往的那种热闹景象;同时,这里也是与埃及进行物资运输的一个集散地。检查人员要在这里不停地核对发货单,并签上它们的配送地点。一群年轻人围在一位水手跟前,水手身边是一个埃及人,他们在倾听发生在尼罗河及其两岸的城市中的逸闻趣事。
  我们朝宫殿的正南方向径直走去,来到通向“祭坛厅”和另外一些与宗教有关的房间门口。再往前,在东配殿的南侧是“圣堂”。在我们身边,一群工人正在忙碌着将王室内宫的部分向外拓宽。
  至此,我们已经将科诺索斯宫的全貌大致浏览了一番。尽管如此,但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被我们注意到。克里特人不仅是伟大的建筑家,而且也是经验老道的卫生工程学家。
  克诺索斯宫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相当完备的排水系统。这其中包括用陶土制成的排水管,看起来这似乎应该是人类历史的昨天刚刚具有的技术,与厕所排水系统的连接“几乎与现代人相差无几”,盥洗室中也建有一个很大的隔间和检修孔,足够工人们由此穿行检修系统。另外,雨水也被导入到宫殿中,而且水的流动完全受人力控制。
  但是,也需指出,克里特人也并非是这些现代排水方法的惟一使用者。在克里特晚期之前更早的时候(时间大约始于公元前1700年),苏美尔…巴比伦人就已经拥有了排水系统。今天,人们从当年尼普尔(Nippur,美索不达米亚古城,曾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所在的地层中挖掘出明显的水槽和管道,根据地质学家的推算,它的时间要早于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650年)统治时期,类似的工程还发生在拉伽什(古代西亚巴比伦尼亚南部的奴隶制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附近的色古尔(Surghul),法拉(Fara)——即苏鲁巴克(今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附近)的旧址等地。但是,目前还不能肯定,是否克里特人是从苏美尔人那里“搬来”这种相当精细的排水系统的。尽管如此,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当年在这座岛上的王国,以及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城市,他们都能依靠科学的方法成功解决如何阻止洪水泛滥的人类痼疾。
  对于克诺索斯宫的景象描述,如果不是发掘出宫殿本身的话,我们就只能从《奥德赛》中洞悉它的一二,而在这部史诗中与此相关的描述也多是针对“王位室”的。
  《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也就是那位独闯迷宫的盖世英雄——迷失在谢里尔岛(腓尼基人所在的岛)的岸边,他惊讶之余,发出这样的感慨,“曾经住在辽阔的海珀里亚岛上(Hyperei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