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可笑着回答:“这代表你我之间的缘份。能见面就是缘,当然,我也希望
这次商谈,能让咱们之间的缘更加巩固和牢靠”。相信这样做肯定会给对方
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另一个故事是某推销员在自己的名片上印有“81030”这一组数字。客户
大都不了解其含义,纷纷向他请教,而他解释道,人类的平均寿命为74 岁,
而这个数字表明人生活的74 个年头中,若按一天三餐计算,总共有81030
次用餐记录。而他本人原来是个人寿保险的推销员!他就是以这个方式引起
客户的注意,然后以此作为话题,展开推销活动的。事实证明,这个奇特的
方式使他成了保险业中的推销冠军。
□说好第一句话
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在面对面的推销过程中,说好第一句话是至关
重要的,开场的好坏,几乎可决定一次推销活动的成败,一般说来,顾客听
完第一句话后,如果一开始不能马上引起顾客的注意,那么以后的谈话就没
有太大意义了。要时刻记住,开头几句话必须生动有力,给顾客以震动,不
能拖泥带水,拉拉沓沓,更不得支支吾吾,避免使用一些无关痛痒的套话。
例如,推销衬衣的推销员以这样的话为开场白会显得十分乏味而失去吸
引力,“这种衬衫只要用温水,泡上一些中性洗涤剂就可以洗得干净,而且
洗好后不用烫衣服就会很挺的”。如果将这句话换为“这衬衫干得快且不用
烫,晚上洗,第二天早上你就可以穿它去上班了”,就能充分吸引顾客注意
力,甚至引起购买兴趣。
如果推销员能了解到顾客之利益所在,那就比较容易吸引其注意。例如,
一家鞋厂的推销员曾多次拜访一家鞋店,要求会见经理,都遭拒绝。后来,
这位推销员在报上看到一则关于税收决定的消息,他分析利用这一决定顾客
可以节省好一大笔开支。于是他带着报纸大声地对鞋店的店员说:“请转告
你们经理,就说我有路子让他发财,不但可以把向我订货的费用挣回来,而
且还可以赚大钱”,于是他得到了经理的接见。
有时,直截了当地向顾客推销你的产品往往没有效果,这就要换个说法。
比如,一个推销员开口便问顾客:“您知道一年只要花上几块钱就可以避免
火灾和失窃的损失吗?”顾客显得莫名其妙,如坠云雾。这时,推销员再紧
跟一句:“有兴趣参加保险吗?”顾客马上就会表现出热情。相反,如果保
险推销员直接问顾客:“您想参加保险吗?”顾客肯定不予理睬。
□解决顾客的问题
顾客为什么会听取推销员的介绍,恐怕最重要的因素是顾客存在着某种
尚待满足的需要。现代推销区别于传统推销的最大方面,就是它旨在满足需
求和解决问题,推销员所介绍的产品只有与顾客利益密切相关时,才能受到
重视和欢迎。
帮助顾客解决问题是引起顾客注意的重要手段,若顾客在访问开始时已
了解到你可以帮助他解决某些问题,那他往往会采取比较合作的态度,乐意
接待你。
一个推销员曾把一块透明塑料布样品递给一个汽车经销商,然后对他
说:“请你摸一摸这块塑料布。试试看能否把它撕烂。”为什么他这样做,
因为推销员知道这位潜在顾客有50 多辆汽车存放在露天停车场,需要东西把
汽车盖起来。以防风沙、雨淋,保护汽车。他在推销时首先让顾客检查一下
产品的质量,当顾客发现塑料布不容易撕烂当然会认为它是盖汽车的好材
料,这样就引起了顾客的注意,坚定了其购买的决心。
某位厨房用品推销员总是在主妇做饭的时间去拜访顾客,当他看到被油
烟呛得直揉眼睛的主妇时,总是以同情的口吻说:“安上排油烟机吧,它可
使你免遭油烟之苦。”对此,主妇总会产生感激之情的。
□利用携带的产品及说明书
设计良好的产品包装与说明书都能引起顾客对产品的注意。推销员可直
接利用产品吸引顾客,其作法是让顾客先看产品,让产品作无声的介绍,让
产品自己推销自己。这一过程给顾客提供了亲眼目睹和亲手摆弄的机会,充
分发挥其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直接引起顾客的注意。
我们平时在街上看人卖刀,很少听见有大声吆喝的,却常常会看见卖者
不停地用刀斩断铁丝。这一超乎寻常的做法其用意虽是证明刀的质量,但由
此也可足以引起顾客的注意。
□巧妙提问
提问是引起顾客注意的常用手段。在推销访问或洽谈中,提问的目的只
有一个,那就是了解顾客的需要,但恰当地提问也可以引起注意,只要你问
到“点子上”。
一个叉车推销员问顾客:“你想减少厂内搬运材料的时间吗?”主管生
产的经理对此肯定兴趣极浓,所以他会兴致勃勃地继续倾听推销员的谈话。
如果推销员一开始就问“你是否有兴趣买叉车?”那就不会引起顾客的注意。
一个推销吸尘器的推销员,他总是能成功地用一句提问话来引起顾客的
注意,这个绝招就是:“我能向您介绍一下减轻家务劳动的方法吗?”
□顾客注意力受到干扰的处理方法
当推销员与顾客正欲作深入洽谈时,外部干扰可能会使顾客分散注意
力,不能集中精力与推销员开展正常的谈话。如电话铃响了,公文传递,秘
书进出,孩子打搅等。当顾客受到干扰以后,最好是提一个检查性的问题,
目的是提醒顾客是否忘记了洽谈衔接处。比如,当顾客注意力受到干扰后,
推销员可直接地问顾客:“哎,刚才我们谈到什么地方了?”这样可促使顾
客做出某种反应。如果你发现顾客注意力不集中,适当的停顿一下,停顿要
短促而突然,这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让顾客感兴趣
引起顾客注意的阶段,往往只是几秒钟或是几分钟就可完成的,此后,
推销员就将顾客的注意引向兴趣,导入第二个阶段。
所谓兴趣,简单地说,就是顾客产生“究竟什么事”的好奇,或者产生
“似乎对我有益”的想法。在推销活动中,推销员使顾客对商品产生的各种
好奇、期待、偏爱和喜好等情绪,均可称为兴趣。它表明顾客对商品作出了
肯定的评价。
产生兴趣在整个推销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兴趣是注意进一步发
展的结果,兴趣又是欲望的基础,兴趣的积累与强化便是欲望。在推销过程
中,如果推销员不能设法使顾客对商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不会激发顾客
的购买欲望,甚至会使顾客的注意力转移,使推销工作前功尽弃。
那么,顾客的兴趣究竟来自何处呢?
从现代生活的实践来看,顾客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商品的特性。从顾客的
角度来看,这些特性能给他(或她)带来一定的好处和利益。
在上文我们已经强调了,顾客之所以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并非是因为
他对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偏爱,而是在寻求购买了这些商品后将给他带来的那
些利益。正是深知这一奥秘,某位制造商才常常谆谆告诫其手下的推销员:
“我们每年能卖出100 万台1/4 英寸的钻孔机,但你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
要牢记,客户并不是需要1/4 英寸的钻孔机,而是需要1/4 英寸的钻孔。”
同样,人们购买保险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为自己的家庭与亲人提
供财务安全保障。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在此,只想再强调一下,每个顾客
在被商品所打动而引起兴趣时,都是因为这些商品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某些利
益。
而商品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利益,则是因为每个商品都有着与众不同的
技术特性,或者称为产品的优点。正是商品的这些优点及可能带来的利益吸
引着顾客,使他们对商品感兴趣。
通常,使顾客产生兴趣的商品特性大体有以下几种:
(1)美观大方;
(2)经济实惠。
(3)新、奇、特(时髦)。
(4)教育性。
(5)安全保险。
(6)娱乐性。
(7)紧俏。
。。
当然,与商品相辅助的良好的配套服务,也能让顾客兴致勃勃。比如,
对家电产品“终身保修”等。
既然如此,为了尽快引起顾客的兴趣,推销员一开始就要向顾客介绍产
品到底有哪些优点。
但仅仅是推销员的介绍,顾客印象不一定很深,也不一定完全相信,肯
定不如一边听,一边再有些其他的配合来得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其意思就是说,要了解一件事情与其让别人解说一百遍,不如自己亲眼看一
次,它表明了视觉对于认识事物的重要性。与此相似,有人认为在理解商品
的性能时,触觉也同样的重要。因此在推销领域也有“百闻不如一摸”的说
法。
事实上,全面来看,人共有五种感觉:视觉——眼睛看;听觉——耳朵
听;味觉——舌头尝;嗅觉——鼻子闻;触觉——手触摸。如果我们用越多
的感官同时接受信息,我们记住的便越多。所以,既听又看比单听要强。看、
听、摸、动已经不错了,但如果适时地再加上味觉与嗅觉,那么顾客便一定
能记住推销员的意思了。比如,推销食品时,味觉和嗅觉是非常有用的。你
让顾客闻到你推销食品的香气,或让他尝一下这食品的特殊美味,一定会引
起他对食品的兴趣甚至需要的欲望。
可见,要想继续保持顾客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就应给顾客以多种感
官刺激,以证实商品的这些特性确实存在,并能为顾客所用。
证实的常用办法是示范。所谓示范就是当着顾客的面展示并使用商品,
以显示出你推销的商品确实具备能给顾客带来某些好处的功能,以便使顾客
产生兴趣和信任。
熟练地示范你推销的产品,不仅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而且更能使顾客
直接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