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这道整齐的山岭,萧剑扬的心底升起了几分信心:就凭这么高这么厚的城墙,总能把日本人挡在南京城外吧?
【南京的城墙,建于明代,墙体高度一般在12—14米之间,最高处达18米。中华门一带城墙的最高处达到了21。45米。】
队伍朝着城墙越走越近。萧剑扬渐渐看清楚了,城墙由巨大的青砖和条石砌成,有的部分还比较完好,而有的部分却显得残破。
城墙上长出不少野草,枯黄的草茎在寒风中瑟瑟抖动。城墙上不少地方裂开了口子,有的裂口处竟然长出了小树。
萧剑扬刚刚生长出的几分信心受到了一些打击,他吃不准这么古老的城墙,能经受得起多少发日本人的炮弹。
一条护城河出现的面前。河很宽,起码不下一百米。河面上架着一座桥。
队伍走上桥面。萧剑扬发觉这座桥是用木头架起来的。桥面宽,桥身挺结实。
他探出脑袋往桥下瞅了一眼,桥身下的护城河水呈现出一种深绿的颜色,有的地方结了一些冰凌子,散发着一股逼人的寒气。
走过这架木桥,迎面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在萧剑扬眼里,这城堡就好像一个巨人的头颅,正一言不发地朝南面凝视着。
城堡正面的城墙相当高,估摸着要在20米朝上。萧剑扬扬着脑袋,费了好大劲儿才能看清城堡的顶部。
在城堡的顶部,立着一幢三层高的城楼。城楼的高低、大小,跟整座城堡的体量不成比例,给人的感觉是在大脑袋上扣了个小帽子。
城堡的下部,开了一个圆拱形的城门。城门的上面,刻着三个大字——
中华门。
【中华门城堡,南北宽128米,东西宽118。45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它是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在中华门城堡之上,原有一座歇山式的三重檐镝楼。清代嘉庆年间,此楼倒塌。后又经江宁县筹资重建,但形制缩小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此楼毁于日军的炮火。】
萧剑扬一下子记起了笔杆儿连长曾经跟他们讲过的话——这就是金陵城的南大门啊。
走在前面的四班长吴铁七,捅捅身边的二排长,挤了挤眼:
“排长,这回才算是真正到南京城了吧?”
二排长何进财一手扶着当拐杖的步枪,一手兴奋地抹了把鼻子:
“操!老子这下要开荤了……”
部队正要开进城门,突然从前面传下了命令:停止前进,就地待命。
弟兄们蹲在城门边,都有点不开心。
小苏北嘴里嘟嘟囔囔地:“都到南京大门口了,反倒不让人进了……”
他以前告诉过萧班长,自己长这么大,连老家的涟水县城都没进去过。
二排长何进财跟四班长吴铁七对了个火,低低地骂了一声:
“操!当兵的就这个命,让进茅坑不敢进饭堂……”
笔杆儿连长走过来了:
“别吵吵!让咱们到南京是来守城的,又不是来耍的。”
他在萧剑扬的身边找了个地方,也蹲了下来,指了指面前的护城河说:“这就是书上常说的秦淮河。”
提到秦淮河,二排长来了精神:
“这就是秦淮河啊?”
他四下张望了一下,很困惑地摇了摇头:
“不对吧?不是说河边到处是窑子吗?还听说那帮娘们儿日日在河边上打扮,脸上的粉把河水都染腻了。”
笔杆儿连长笑了:
“这是外秦淮。你说的那是内秦淮,在城里,离这儿还远着呢。”
二排长撇撇嘴,把脸扭过去了。
自从几天前的那次重机枪事件后,他跟连长就一直不对付。
萧剑扬没有参与大伙儿的唠闲嗑。他想起昨晚又忘了记日子,便赶紧从挎包里掏出皮绳,在上面系了第四个疙瘩。
办完这事,他蹲在地上,身子靠着城墙,手拢在袖口里,中正式步枪搂在怀里,眯缝着眼睛,打量着四周的景物。
在护城河的对面,也就是正对着城墙的地方,是一排一排的民房。房子大多是青瓦灰墙,一间一间排列得很紧密。看样子在没打仗的时候,这城墙外也是个人烟稠密的地界。
眼下,不少民房被炸得东倒西歪,有的地方还冒着烟。显然不久前日机轰炸过这一带。
第四章 中华门
第四章 中华门(2)
抬眼朝更远的地方望去,在离中华门大约两三里路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山冈。这山冈不大。由于距离的关系,给人的感觉,它比中华门城楼也高不了多少。
从那个方向,传来阵阵的炮声。山冈上不时升起一股股硝烟。似乎能听到隐约的喊杀声。
萧剑扬倾了倾身子,朝身旁的笔杆儿连长问了一声:
“连长,那座小山包叫啥名字啊?”
连长毕铭成也正望着那座山冈出神。萧剑扬连着问了两遍,他才回过神来:
“哦,那叫雨花台。别看它不高,可却是中华门外最要紧的制高点。”
他眉头紧了紧:
“以前南京有句老话,‘守门必守台’……”
旁边的几个弟兄这会儿也慢慢凑过来了。四班长吴铁七插了一句:
“连长,这‘守门必守台’是啥意思呢?”
“就是说,要想守住中华门,就一定要守住雨花台。”
说着说着,笔杆儿连长忍不住站起来了。他朝着雨花台的方向踱了两步,嘴里的声调放低了,既像是冲着大伙儿说,更像是在喃喃自语:
“不知道守雨花台的是哪个部分的弟兄。他们的担子可不轻啊……”
从中华门的门洞里伸出来一条大路,穿过护城河上的木桥,一直向南边的雨花台延伸。此刻,从雨花台那个方向,不断地有灰蓝色的身影沿着这条大路撤下来。
他们大多是伤兵,有的躺在担架上,有的被自己部队的弟兄搀扶着,艰难地朝中华门移动。
萧剑扬眼尖,等离得近了,他最先看清楚了这些弟兄左胳膊上的臂章——长方形的臂章蓝边灰底,中间印着“88D”。
看样子,守在雨花台上的,是88师的弟兄。
【88师,为当时国民革命军的主力精锐部队,与87师互为“姊妹”部队。下辖二个旅四个团,装备精良,曾在“1。28”、“8。13”两次淞沪抗战中屡创日寇。
南京保卫战期间,该部负责防守城南的制高点——雨花台。师长为孙元良。】
大伙儿正瞧着,从中华门门洞里跑出来一名矮个子传令兵。他传达了306团团长邱维达的命令——
51师305团独立排,加上306团的一个排,两个排在中华门门外的右侧构筑工事。中华门的左侧,由88师的两个排负责防守。
大伙儿站起来,开始忙活。笔杆儿连长派了几个弟兄进城门,去领弹药来补充。
中华门外原本有一些用沙袋垒起来的掩体。萧剑扬他们独立排到来之后,又去领了一批麻袋。弟兄们分了分工,有的挖土,有的填麻袋。
由沙土袋构筑的工事在渐渐成型。306团给独立排拨过来一挺重机枪。这开枪的活计自然又落到了二排长何进财的身上。
(二)
快到中午的时候,站在工事外面担任观察哨的小苏北,突然嚷嚷起来了:“快瞧!那是啥东西?”
萧剑扬正跟另一个弟兄挪着沉甸甸的沙土袋往工事上垒,他左肩上的伤还没好,使不上力气。听到小苏北的喊声,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直起身子瞧过去。
通向雨花台的那条大路上,有五六个弟兄拉着个什么东西,正向中华门这边慢慢地撤下来。
等他们拖着这东西上了护城河桥,萧剑扬看清了,那是一门炮。
这门炮的样子挺怪,浅灰色的炮身又低又矮,炮筒子却又长又细,估摸着那炮口大概也就跟个小酒盅差不多粗。
萧剑扬想起来了,自己在淞沪战场上见过这种炮。当时听老兵说,这炮是专门用来对付鬼子战车的。
不过记得那时候这种炮可都是用车来拉的。
看样子那几个拉炮的弟兄累得够呛。过了护城河桥,他们停了下来,打算歇会儿。
其中的一个弟兄,一摇一晃地朝萧剑扬他们的沙袋工事走过来。从他的领章颜色看,是干炮兵的。看军衔是名上士。
这名炮兵上士瞅了瞅萧剑扬他们的臂章,用沙哑的嗓子说起来:
“51师的弟兄们,给弄口烟抽抽吧。”
二排长何进财从口袋里掏出半包“哈德门”,递给他。
炮兵上士用满是机油的手指从烟盒子里摸出一根,放到干裂的嘴唇边。
二排长给他点上火,关切地问道:“兄弟,你们那边打得怎么样?”
炮兵上士深深地吸了口烟,满是硝烟的脸上不自觉地抖了抖:
“这仗?咳,别提了,那叫惨啊……”
他回头指了指那门炮:
“我们连一共是四门炮,如今只剩下我这一门了。就这门,炮瞄镜也给打坏了,炮弹也只剩下三发了。官长让我们撤下来,说是给88师的炮兵留点儿种子。拉炮的车给鬼子的飞机炸了,还是几个步兵弟兄帮着我们把炮拉了下来。可我们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撤啊……”
小苏北从一旁凑了过来,好奇地问:
“炮兵老哥,你们这叫啥炮啊?”
炮兵上士瞥了他一眼:
第四章 中华门
第四章 中华门(3)
“新兵是吧?这叫战防炮,专门用来对付鬼子的铁王八。”
抽完烟,炮兵上士道了声谢,转过身一摇一晃地朝自己的火炮走去。
萧剑扬瞅瞅他的背影,又瞧瞧那门炮,心里挺遗憾,“如果这炮能留下来帮着一块守城门,那该多带劲儿啊……哪怕是只有三发炮弹……”
正想着,萧剑扬突然看见,从中华门的城门洞里走出来了几个人。走在前面的,正是306团的团长邱维达。
【根据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