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记]俞敏洪创业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1979年的高考又开始了,这一年,俞敏洪的高考总分已经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却只考了55分,巧合的是,这一年常熟师专的英语录取分数线却已经变成了60分,俞敏洪再度落榜,他仍然没能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看着那些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们,俞敏洪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造化弄人,今日的英语培训巨头,昔日竟两次因为英语不及格而名落孙山。

    第三年,县政府办了一个高考英语补习班,补习班的主讲老师曾经培养出一个后来考取了北大外语系的女学生,补习班也因此盛名在外,变得炙手可热,人越来越多了,补习班只好开始限制招生名额。这一次,又是俞妈妈,她听说了这件事,就跑到城里去了。凭着对儿子的爱和信念,她居然从教育局找到江阴一中,并且把所有的相关人士都叫到一起,然后恳求他们收下俞敏洪,给他一个机会。俞敏洪至今仍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当我母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刚好是下大雷雨,从城里走到村里全都是小路。我母亲回来的时候浑身全是泥,因为她摔到沟里好几次。”

    那段补习的日子,俞敏洪每次回忆起来,都毫不讳言地说自己“笨”: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考北大,我只是想过要考大学。那么,我第一年考英语考了33分,连江阴师范学院都没有上。第二年干了半年农活之后觉得实在太苦了,就再试试高考吧,这一次英语考了55分,但结果还是没有考上一个中意的学校。第三年再考,这就跟我的个性有一点点关系了,我做一件事情,觉得如果这件事情别人都做成了,那我凭什么做不成?我这个人天生比较笨,所以一般来说,一件事我都会努力好多次,比如说我在学校背课文,我的同班同学全是当天都背完了,背完以后老师就在他的课文本上写一个‘背’字,这样就算过关了,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当天就能过关的时候,一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背一个礼拜才能背出来,连老师都觉得我笨。不过这样后来发现倒有一个好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别的同学当天把课文背完了,但是过几天就全忘了,我虽然用了一个礼拜才背完,却通常一个学期都忘不了,背的时间越长忘的速度越慢,我觉得挺好。高考也是一模一样的,我的同学们考一年,就考上大学了,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还是没考上,但好就好在我没放弃,结果第三年就考进北大了。”

    三次高考的经历,最终让俞敏洪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揉面定律”:“人刚开始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没有任何痛苦,就像一堆面粉,手一拍,它就散了。可是你给面加点水,不断揉搓它,它就有可能成为你需要的各种形状——虽然它还是面,却再不会被轻而易举地折断了,人不断地被社会各种各样的苦难所揉搓,到最后,人会变得越来越有韧性。”

    倾心投入相信未来

    苦难磨砺后的俞敏洪,不仅考上了北大,此后还一步一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如今早已春风得意的他无论是面对新东方的学生和员工,还是面对社会和媒体,谈论最多的话题却依然是——自信。

    他相信一个人的成长首先是也必须是内心的成长,他相信内心的磨难远比其他苦难要来得铭心刻骨,他也相信,内心存在的一点哪怕是微弱的希望,也将成为绝望中的一支温暖的蜡烛,他更相信,内心其实是一种属于未来的东西,内心的强大将提前预示一个坚韧的未来,而相信内心其实就是相信未来。所以,在各种演讲、访谈的场合,他会经常谈到一首诗,这首诗在他上大学的年代里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而如今俞敏洪仍会频繁地把这首诗对现在的年轻人提及,他一般会用坚定的口气吟诵:“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其中蛰伏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那个年代里,人们对于未来有着如同救命稻草般的信任,他希望这种坚定的信念能帮助现在正在困惑的、忧愁的那些年轻的心灵们变得明亮和强大。

    这是一种传递温暖、启发心智的教育方式。

    不仅如此,当他拥有数百万计的学生时,他还会乐于用他儿时的一些经历让学生燃起斗志。

    俞敏洪喜欢插秧。小时候,每次插秧比赛,他都是拿第一的,“实际上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在于两个差别:一个是你面对失败重新去做的能力,还有一个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还有一则是他小时候放羊的故事:有一年冬天,雪下得有一两寸厚,俞敏洪家的两只羊没有吃的了,后来只能吃稻草,但吃稻草羊长不胖,羊在圈里饿得咩咩乱叫,而家里都还指望着年底能把羊卖掉过个好年。好在江南地区的雪一般都不大,积雪下面会存有一些青草,为了让羊能吃上草,俞敏洪只能去雪地里挖青草,他拎着篮子来到原野上,用手把薄薄的雪拨拉开,看见青草露出来了,他一棵棵地往篮子里挑,积少成多,最后竟然一天挑了两大篮子青草回家,那些白的雪,青的草,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俞敏洪话锋一转,对学生说:“我告诉你我背单词的诀窍,我现在的词汇量比较大,但我每天只背几十个单词,因为我老是在背,就比别人背得多,1天比别人多背10个,10天多背100个,100天多背1000个,一年以后就没有人能超过我的词汇量了。”俞敏洪用这些简单的故事向学生阐述坚持的意义,听来十分的亲切温暖。

    而俞敏洪自己,之所以能养成这种坚定的品性,却是来源于一个更为温暖的理由。

    每当他谈起自己艰辛的高考经历,都会不止一次地提起他的母亲,正是这个平凡的农村妇女,赤手空拳地为儿子争取到了一个个宝贵的机会。这是一个奇迹,但奇迹的背后却是坚实的信念在支撑:无论何时,母亲都相信自己的孩子以后一定可以走出家乡建立一番功业。俞敏洪性格中的坚韧,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来自于他的母亲。

    “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生活需要坚韧和努力,这种个性其实是来自我的母亲。我母亲是一个个性很刚强的女人,她有七个兄弟姐妹,我有六个舅舅和一个姨妈,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这些舅舅和姨妈们很听她的话,无论谁家只要有了问题,我妈一出面决断,大家就照做从来不反对。这并不是因为我妈凶,而是因为她的威望高。据说在我母亲很小的时候,她的这些哥哥姐姐们就是都听她的指挥。我妈是我们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生产队的工作没有她的决策几乎就没法进行下去,她公正无私,做事情总是带头吃苦,所以威望极高。

    我记忆中有两件事情能说明我妈是一个极好的人。第一件是有一次突然下大雨,但家家户户的晒场上还都晒着粮食,我妈就带领着我们全家人拼命地帮助别人家搬粮食,结果我们自己家的粮食却被淋了个透湿;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每当村里有人家里断了炊的时候,我妈一定是第一个把自己家剩下的粮食拿出一半给人家送过去的人,所以整个村庄的人都很自然地不得不服她。现在老太太已经快八十岁了,在北京都已经住了十几年了,但是只要她一回到村里,大家还是很自然地把村里的事情交给她来决断。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内部的事情也当然都是由我妈说了算的,我爸到是落得什么都不管的快活,所以养成了他什么都无所谓的宽厚的个性。”

    这样的一个母亲,用强硬的坚持和尊严为俞敏洪争取来了一个关键的机会,这个机会,最终成为了俞敏洪人生中转折的一笔。这样的一个母亲,在俞敏洪还是一株草的时候,能让他每个夜晚都从眼前的苦难中抬起头来去执著仰望理想的灵光。最终,不管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株草,俞敏洪也没有被众人说服,他和母亲一样,始终相信自己终究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当俞敏洪讲出文章开头那段话时,也一定会想起那段时光——他默默地信任自己,也信任着未来。

    的确,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或企业首先是内心的强大,当心灵强大了,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而内心的强大,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信,但更重要的,或者说是更难以做到的,其实是屡战屡败后还能屡败屡战。起伏、涨落更像是人与自然界共同的普遍规律,但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这种轮回变化,在三十年河东的时候还想着也会三十年河西,自信在一路坦途的时候也许更容易摘取和拥有,而每每在落魄的“滑铁卢”,昔日的信念却很难轻易的重拾。

    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死人才不会犯错。”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的执著。对此俞敏洪总结出的人生信条就是,“如果一件事,你努力了,但没有成功,人生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糕;如果有成功的可能,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呢?”这种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信念在他学习时代的三次质变中就得到了精准而充分的印证:

    第一次质变,发生在他两次高考落榜之后。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睡不着的俞敏洪,坐在床上,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前途,不经意地,他就翻开了一本英语书读起来,就这样,从早上开始读英语、背英语一直到晚上,一天居然背下来了6篇文章。从此,他仿佛就找到了对英语的感觉,知道了什么是语感,这种感觉导致他坚定了要再一次复读的决心。虽然当时高考补习班的学费是人民币15元,对于当时的俞敏洪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但他也狠了狠心把自己开拖拉机所赚来的钱都交到了补习班去。

    第二次质变,就发生在高考补习班里。补习班的英语老师综合各年的高考题汇总出了300道考题,来让学生练习。为这300道考题,俞敏洪抛弃了一切杂事,用最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