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记]俞敏洪创业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去泰山,俞敏洪感慨地说:“坐缆车上泰山不再有双足之苦。但像泰山这样的山,一路历史,一路文化,一路沧桑,如果不是自己爬上去,怎么体验得到?”

    真正的旅程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

    后来回忆起这次旅行,俞敏洪要说的话也很多:“登山便利了,但泰山的挑夫们却失业了。尽管现代工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我们在失去泰山挑夫的同时,是否也在同时失去一种坚忍不拔的勇气和精神呢?人类文明是否会因此变得浅薄呢?”一路上,俞敏洪还看到了那些成群结伴一路烧香的朴素农民,他们从泰山脚下的岱庙开始,经过山神庙、各个佛教寺庙、关帝庙,一直到玉皇顶这一路上,也不分神灵是谁虔诚地逢庙就拜。俞敏洪对此感慨道:“中国的老百姓在现实中被欺负得只要见到当官的就低头,反映在宗教上就是见到什么神像都拜……”虽只是只言片语,却足以使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俞敏洪,一个热爱生活,心向远方的俞敏洪。

    如果说经历是必然的,那么体验则是应该的,作为一个北大学子、教师和企业家,俞敏洪相信生命的宽度是由自己掌控的,在同样的一段历程之内,自然应该去充分的体验,去拥有更加深沉的情怀,不仅要体验生活,更多的是去体验自然、历史、人文和社会,这些将是永恒的美好财富。

    在《赢在中国》的点评中,俞敏洪直接指出:“一个人的经历多并不等于境界高。”因为,如果经历并没有提高你的境界,而经历又基本相同的话,经历再多也是无益的,个人魅力与思想境界的提升还需要倾心注入的体验。

    一直以来,俞敏洪坚持把读书作为每天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俞敏洪曾经说:“我是有点学者气的商人。因为我写的文章是别的商人写不出来的。我那些游历的日记、感受其实可以给员工们带来底气。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人文精神无疑将是医治现代社会的浮躁与虚弱症候的最好良药,人文精神其实也是中国最富有的“教书匠”——俞敏洪最深沉的信仰,俞敏洪凭借人文精神维系了新东方的长足发展。无论做什么,做到最高境界就是做文化,对此,俞敏洪与新东方是最好的证明。

    人文精神的获取,恰是对生命的充实体验、沉淀后的一种收获。俞敏洪相信,人应在现实的经历中进一步追求心灵的体验和灵魂的升华,他这样写道:“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从此我们就走在了路上。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越过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走得如此的不同。”

    如果说经历人生是一条现实之路,那么体验则是一条心灵之路。

    有一次,俞敏洪到国外旅行,跟朋友一起去钓鱼,朋友告诉俞敏洪,这次钓鱼是钓着玩的,是“catchandrelease”,意思就是“抓了就放”。当时,俞敏洪心想:“抓了就放有什么好玩的,没事找事。”可是当他真的到了现场,却发现现实的情形出乎他所料,每次钓上来一条鱼大家全都兴奋得要死,尽管最后又把鱼都放了,但是俞敏洪和朋友们却收获了一天极好的心情。

    这件事让俞敏洪深受触动,收获心情有时候比收获具体的东西更加重要,而要收获心情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亲自参与和努力,他说:“如果我们从农贸市场上买回来这些鱼虾,我们能够收获同样的心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如果我们仅仅坐在河边,我们能够收获什么呢?一定是无所事事所产生的烦闷,看到别人得到鱼虾所产生的失落,因为别人的欢乐所产生的嫉妒,因为别人难忘的过去所产生的空虚。”

    显而易见,体验其实是一种如何对待时间的问题,是置身时间之外,还是热切地投身其中,相比之下,俞敏洪在时间的长河中选择了积极参与,努力收获,快乐生活的生存体验方式,而这其实也是我们所有人现在能够采取的最正确的态度。所谓生命在追求什么呢?生命追求的就是欢乐和难忘,而不仅仅是活下去,欢乐是活在当下,难忘是品味过去。

    俞敏洪用13年的时间锻造了一个上市公司,这样的经历注定是难忘的,因为他从其中获取的不仅仅是财富、经历,还有更多的快乐,他说,“全中国用了13年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的人也不是很多,但这个标准也不意味着你就成功了。我觉得衡量的标准是13年你过得是不是愉快,是不是值得,如果不愉快,就别过这种生活了,如果觉得还值得,就继续过下去。”

    为一个有价值的梦想去勇敢经历、充分体验、寻求升华

    如果说经历是必需,体验是积累,那么升华则是人生的质变。这一点,从新东方精神中可以得到最切实的应验,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最沉重的现实中寻求最终的升华。俞敏洪所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他用新东方的精神激励那些“屡败屡战”的学子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绝望是大山,但是只要你能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

    虽然所谓的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很难一言蔽之。对于局外人来说,新东方校训之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只是一句口号,而对于在新东方学习和工作的很多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照。

    新东方精神对新东方的创业者而言,是徐小平跨洋过海重新创业的激情,是王强放弃贝尔实验室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决心;新东方精神对新东方的老师而言,是在教室停电后依然用嘶哑的嗓子借着烛光继续上课,是在学生困惑时用励志的故事催人向上,是在学生劳累时用嘹亮的歌声鼓舞人心,是在夏天40多度的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背诵课文来抵抗酷热;新东方精神对新东方的学员而言,是在孤独与绝望中探索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是在举目无亲的城市从一辆公共汽车挤进另一辆公共汽车的艰辛,是在马路边一边吃盒饭一边背单词的勤奋,是在失败后又鼓起勇气重新爬起来的坚定……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是每一个熟悉新东方的人都知道的一句口号。但是,对于俞敏洪来说,这却更像是一次次歇斯底里的呐喊,因为在俞敏洪的生命里,上帝至少有三次把他扔在了绝望的深渊。每一次挫败,都可以把他放入失败的谷底,最终沦为一个不被人知的小角色,但是,令人惊叹的是他用卓绝的努力把一次次挫败变成让他高高跃起的跳板。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精神都与它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是分不开的,新东方也不例外,探求新东方的精神内核,应该从俞敏洪的苦难开始。

    第一次是高考的失利。当年来自农村的俞敏洪,第一年高考溃不成军,第二年参加高考依然是名落孙山,最终在第三年考入北京大学。失败、努力和成功交织的滋味让他永生难忘,因此,他将新东方的校训定为:“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第二次是留学梦的破灭。当年中国经济尚未腾飞,个人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留学成为名校毕业生的首选,留学热潮中的北大,热度可想而知,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俞敏洪也加入了进来。天有不测风云,美国留学政策的紧缩将成绩不算特别优秀的俞敏洪关在了门外,在努力了三年半之后,他痛苦地放弃了留学梦。没能出国深造的俞敏洪留在国内发展,作为资深“托派”,俞敏洪对各种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对莘莘学子的备考难关和心理动态更有丰富的切身体会,这些经验对他办好新东方至关重要。后来,几位当年风光留美的同学先后回国投身于新东方,俞敏洪再一次从失败获益。

    第三次是被北大“放逐”。毕业留校后,出身贫寒的俞敏洪为了筹集出国资金到外面去兼课教书,因触犯北大的利益而被记过处分,为了挽回颜面,俞敏洪不得不离开北大。工作没了、住房没了,租住在农民的平房里,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抵房租,在周围人的眼里,他的前途暗无天日。但是一边在北大任教一边到外边兼职代课的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辞职后俞敏洪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培训,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如果留在北大,俞敏洪充其量是个副教授,没留在令人仰慕的北大,却成为俞敏洪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时势造英雄,英雄识时势。面对永远微笑并幽默的俞敏洪,谁能读懂他从脸上到心灵的沧桑?这是他人生中曾经的屈辱、坎坷和背运所锻造出来的,就像安徒生一生也不曾被女孩子们爱慕过,但是却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爱的童话一样,大学四年没有被一个女孩子爱过的俞敏洪却拥有了几百万可爱的学子。

    俞敏洪对《赢在中国》的选手说:“男人的坚强是体现在笑容背后,而不是体现在外表很严峻。”男人俞敏洪凭借笑容后的坚强,在苦难的经历中体验人生,默默积累力量,终于一次次地从现实的火海中脱颖而出,获得令人骄傲的新生。这就是人生的升华,它只留给那些长期准备、心地虔诚能够忍辱负重的灵魂。

    其实人生的意义还远不仅限于新生与发展,事业和工作也是在一次次的升华中获取了更为普适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俞敏洪的梦想最初只是改变个人命运,最终却改变了社会对培训业、对出国潮的价值认识,不仅如此,俞敏洪的杰出意义还在于完成了一种“兼容”,在中国崛起的市场经济的“主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