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麟到街上捡起一张鞭炮纸,一看是台湾自己产的。于是,他透过电视把实情告诉观众。这是凤凰的独家新闻。
这样的例子,在杨锦麟的采访报道中其实还有许多,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对细节的把握,使得杨锦麟的报道于快捷、准确之外多了些生动,又于生动之间平添了几分灵动,触手可及。
这一次,杨锦麟还对四年前的采访对象进行了跟踪,记录下他们今天的生活状况和全程投票情况。而这些人,居然也还记得这位曾经与自己有过一面之交的香港记者。临别时,一位老太太还连声叮嘱他,要保重,不要太辛苦!
2004年底台湾“ 立委”选举,杨锦麟又受邀前往台湾观选,凤凰卫视管理层临时指派杨锦麟在观选期间录制一集台湾“ 立委”选举现场节目。那又是一个不眠不休数日的旅程。杨锦麟终于可以踏上返回香港的航班,随行的摄影师记者用镜头录下了他疲惫不堪的“ 丑态”。为此,最擅长将一切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凤凰卫视,还特意将杨锦麟此次采访的全程剪辑成一个专题,长达一个多小时,并多次反复播放,好让人们跟随杨锦麟的镜头完整地重温,让更多人了解和判断事件的始末、真伪,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杨锦麟手头留存的一张日程安排,则能使同行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工作狂人的疯狂之极——
杨锦麟七十二小时“ 跟监”拍摄的“ 超人”行程
12/10(五)早上6:30接杨锦麟
12/10(五)早上7:50市场拜票(吴育升+马英九)
12/10(五)上午9:00选前座谈会
12/10(五)上午9:00宣传车+竞选总部(郑运鹏)
12/10(五)上午10:00 101大楼 阿扁
12/10(五)中午12:00 国民党党部
12/10(五)下午14:00 民进党党部
12/10(五)下午15:30 陈学圣城隍庙+马英九
12/10(五)下午16:30 休息拍摄街景
12/10(五)晚上19:30 新光三越国民党造势
12/10(五)晚上21:00 现场连线
12/10(五)晚上23:00 “ 一○一大厦”圣诞街景
12/11(六)上午9:00接杨锦麟
12/11(六)上午9:20观看投票情形
12/11(六)上午10:30 眷村家庭拍投票 宋妈妈
12/11(六)上午11:30 本省家庭拍投票 孙国文
12/11(六)中午13:00 吃饭
12/11(六)下午14:00 访问台湾中产阶级 许家华
12/11(六)下午17:00 参观计票中心
12/11(六)下午17:30 民进党现场连线
12/11(六)下午18:00 民进党现场连线
12/11(六)晚上19:00 民进党现场连线
12/11(六)晚上19:30 拍摄民进党计票中心
12/11(六)晚上20:00 台北视像连线
12/11(六)晚上21:00 民进党党部胜选
12/11(六)晚上23:00 收工
12/12(日)上午8:30接杨锦麟
12/12(日)上午9:00选后座谈会
12/12(日)下午14:00 杨锦麟和蒋家家属密会
12/12(日)下午15:30 杨锦麟离台(车上拍摄)
12/12(日)下午16:25 中正机场(CI608)
《杨锦麟这家伙》 第二部分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七、2005年,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乙酉年仲春、初夏。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政治事件,政治观察家认为,事件的影响和震撼,不仅限于政治层面,而且在其他领域获得了更大范围的展现。
对于有着如此重大意义的事件,杨锦麟不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些天,他一边随着两人行程的开展,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事件最新的进展,一边把各路媒体的关于事件的头条要闻、社评观点,通过《有报天天读》自己的解读,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杨锦麟还担当了连战返乡祭祖在西安等地凤凰卫视的特派记者。
尽管杨锦麟在凤凰的定位是时事评论员、节目主持人,或因事发突然,或者事关重大,杨锦麟经常地被派往最前线。每一次都是临危受命,在几乎来不及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立刻出发,而每一次他都圆满而超额地完成了任务。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每次采访,杨锦麟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而是希望通过严谨的实地采访,将真相、全貌带给观众和读者,尽管每次外出都很辛苦,但他却乐在其中,十分享受。这次也不例外。
透过电子媒体和报章,多数大陆民众首度和海峡对岸及海外华人一起“ 同步了解”了连战、宋楚瑜此行的大部分行程——会见拜访、参观考察、谒陵祭祖、演讲题词等等,贴身体验到了连、宋以及家人、随行人员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而杨锦麟毕竟是杨锦麟。电视上正经八百的采访过后,多年笔耕不辍的老习惯总会让他写下些什么,作为补正和旁白。文字的表述总有电视画面不能取代的地方。这也是如今知名的电视人杨锦麟,对多年来给予自己厚爱的读者的不离不弃。他十分珍惜这种无需照面的神交。
“ 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连战和宋楚瑜几乎花了整整六十年的时间。这一步的迈出,告别了往昔的仇视,是一次载入史册的世纪握手,也奠定了两岸关系和解的基础。”这是感性的杨锦麟的笔触。
连、宋时隔五十多年后重新踏足大陆的重大历史性意义,力争求大同的探索和尝试,该说的都说了。在杨锦麟笔下,首先触动人们心弦的是连、宋各自大陆的祭祀活动。“ 祭中山陵、祭黄帝陵、祭连家祖母、祭宋家先祖,这种寻根和怀亲,是对近现代历史和民族情感的联接,也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为依托的,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据说,连、宋的祭祖祭陵活动已在内地青年人中引起了心灵触动。杨锦麟认为,大陆民众或许并不完全了解台湾过往的政治变迁过程,对连战、宋楚瑜的政治立场也未必能有洞察和了解,但他们拜谒时的虔诚膜拜,祭祀祖先的真情流露,却在许多民众的脑海里长久定格。
连、宋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演讲,所到之处,他们也会有即席的脱稿发言,对此,杨锦麟特别提到:人们看到了连、宋两人的得体、谦和、亲善、从容,还看到了如影随形的连夫人、宋夫人的雍容和蔼;看到了对先生精彩演讲,连夫人当众献上的亲吻,宋夫人和先生始终扣环的牵手;看到了他们对所到之处欢迎人群热情地致谢,甚至连雨中列队献花的孩子们,也不会忽略、怠慢。杨锦麟说,对于习惯了对各式政治人物只会被允许在远处遥望和凝视其威严凌驾的人们,“ 这也是另一种耳目一新”。杨锦麟相信,凡此种种,绝不可能随着电子媒体具象的消逝嘎然而止,化为模糊的记忆。
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杨锦麟深情咏叹道,任何政治上的歧异,都无法阻隔血浓于水的亲情、炎黄子孙民族复兴的殷切诉求。这一次跨越,是历史为相逢一笑泯恩仇所做的见证。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因此多了一份由衷的期待。“ 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我们似乎已清晰看到了地平线上充满希望的曙光。”
《杨锦麟这家伙》 第二部分了解内地的一扇窗口
第十章 句容现象,了解内地的一扇窗口
一、悠长假期变成一次实地义务采访
2002年10月,江苏句容,首届国际旅游节暨商贸洽谈会在这里举办。杨锦麟应邀赴会。
此前,杨锦麟对句容的了解十分有限,最多不超过诸如革命老区,茅山老道传说,宝华律宗名胜一类的皮毛。当地官员,包括前来躬逢盛会的各路嘉宾对自己的了解,却让他吃惊不小。“ 这人是凤凰卫视评论员”,“ 他就是凤凰台穿唐装的那个人”——尽管杨锦麟一身休闲打扮,与电视出镜的行头完全不同。所到之处,杨锦麟常常被人认出,还争着要和他合影。
据说在内地,能收看到凤凰卫视,多少是身份的象征,有的地方还需要一些小特权,特别是政府官员都以此作为了解海外舆论的重要渠道。这样说来,凤凰的内地观众还真是他们最期待的“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高人士。所以,句容当地的官员们、往来客商,对杨锦麟并不陌生。尤其是不少当地干部,都对这个在电视里身穿长衫,吐字不清,发音不准,却言语犀利,观点独到,锋芒显露的“ 杨老师”印象深刻。杨锦麟在此还是有相当的“ 群众基础”。
一路上,杨锦麟不断替自己开解,对于凤凰卫视,自己不过是客串的嘉宾,报人、专栏作家才是本行。十几年如一日爬格子,为香港、内地、新加坡等地报纸杂志开专栏,写过数百万字,书也好歹出过几本……不停地重复解释,杨锦麟很是怅然。显然,人们对专栏作家杨锦麟十分陌生,甚至一无所知。
那些日子,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的营生,与杨锦麟若即若离,欲拒还迎。句容之行,杨锦麟原本打算是想在加盟凤凰一事没有最后敲定之前,让自己抽离一下,整理一下思路,也彻底放松放松。
接下来发生的几件小插曲,杨锦麟感到一些冥冥之中的味道。
当地政府官员,显然没有把来自香港的杨锦麟当作一般客人看待。
他们发现,杨锦麟虽然第一次到访,但对句容方方面面情况掌握之全面而准确,非同一般。那几天的安排几乎是连轴转,国家级农业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