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体质养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医生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人有着复杂的生活背景,有着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心理。作为医生,要关注患者生命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疾病状态,还有病前状态;要关注人生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养生治病无非是在伺候、耕耘、调节健康和疾病的土壤——体质,和种庄稼很像,不能只盯着地面上的庄稼、花草、树木,更要重视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体质包括形神两个方面  关于体质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现在就给体质下一个目前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主要是说明生命活动的差异性或者特殊性。体质由四个方面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这四个方面可以高度概括为:形和神。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态结构的物质部分。
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被吸收利用转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形神结合就是生命,形神和谐就是健康,形神不和就是疾病,形神相离就是死亡。因此凡是说到体质,一定是包含形神两个方面,试想只有形,没有神,那是一具尸体;只有神,没有形,拿我们现有常识和认知,是不可能存在的,当然宗教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从生命体验和体质组成比重看,神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常识多是从形态方面感知生存、疾病、死亡,但是对于生命体验、疾病原因、治疗效果来说,很多情况下神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操纵者、控制者。
  四、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气虚的人,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医生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人有着复杂的生活背景,有着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心理。作为医生,要关注患者生命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疾病状态,还有病前状态;要关注人生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阳气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繁衍能力。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血脉得寒则凝,遇温则行。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鼓舞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因此,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也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很多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有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拉得很厉害。还有的人,一得病就是寒证,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  “气”令我们提劲,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出入有序,营养精微向上向外布散,糟粕废物向下向外排泄。这股气,由空气、谷气、元气组成。空气由肺吸入,谷气从脾产生,元气自肾提供。因此,气虚体质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肺司呼吸,主皮毛,和气息、呼吸、汗出有关;脾主运化,升清,和营养输送、提升血压、固定脏器有关;肾司二便和前后二阴,和二便、经带正常适度排泄有关。俗语道:“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气”好像很玄,不好理解,但是我们可以感知到人体之“气”的存在,比如呼吸、心跳、胃肠蠕动、正常血压的维持、脏器位置的固定、营养向上输送到头面五官等。所以气虚的人,主要表现为不够气,不够力,气息轻浅,语声低怯,肌肉松弛,四肢乏力,慵懒疲劳,排便无力,内脏下垂,血压偏低,头晕,白带偏多,月经淋漓不畅,经血色淡等。另外,气还调节全身各个通外官窍的适度开闭,如五官、皮肤汗孔、前后二阴等,使分泌物、二便、月经、白带等正常排泄于体外,既不过多也不太少;使人体不受外邪侵袭,适应环境。因此,气虚体质的人还常见多汗、容易感冒、皮肤容易过敏、经常打喷嚏等现象,比如一进空调室就打喷嚏,春天春暖花开也打喷嚏。有的气虚的人对温度非常敏感,冬天很冷,晚上睡觉时,刚开始被窝是冷的,就在他钻进去暖被窝的那几分钟,身上会起风团,被窝暖热了风团就消下去了;早上起来穿棉衣,棉衣是凉的,一穿到身上又起风团,等到活动活动,棉衣热了,风团又落了。痰湿体质:怠惰沉重,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是水太多了或者生命的河流不那么畅通,导致不是这里泛滥就是那里堵塞。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人体中70%左右是水分,在婴幼儿或者年轻女性身上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脏腑器官、细胞组织是泡在水里的。这个水是活水,出出进进畅流不息,像一条河流。河流的上游归肺脏管理,中游归脾脏管理,下游归肾脏管理,三脏配合,使水液代谢畅通无阻。 其中最为关键的水利枢纽就是脾脏,中医谓之“脾主运化”。一旦脾脏长期相对不足,就会呈现出所谓的痰湿体质。水太多或者进出不畅、分布不匀就是痰湿。痰湿可不是好东西,会随着气到处流窜,一旦流窜到关键部位,就会产生许多疾病,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腰痛、脂肪瘤、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带下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一部分就属于中医的痰湿作祟,所以中医还有一句话:“顽痰生怪病。”脾主肌肉、主肌肤、主四肢,脾虚,痰湿就容易泛溢肌肤、肌肉,因此痰湿体质很容易发胖,这叫“瘦人多火,肥人多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湿气重的人下肢特别沉重,上楼梯的时候,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得不得了;还有白带多、下肢经常肿胀等。鉴于阴阳的相互制衡关系,既然痰湿重,湿气多,属于阴重,因此痰湿体质本质上源于阳虚,是一个本虚标实的体质。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大家都知道“桑拿天”空气又湿又热,使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湿热体质者体内就像桑拿天,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内外皆显得“浊”。在湿热的环境中,东西非常容易腐败,产生很难闻的味道。对应到人体,湿热体质会表现为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等。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通,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