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代表着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方向。
4、网络证券。美国的NASDAQ(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是全球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电子化网络化的典型代表。NASDAQ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化的股票交易市场,也是一个支持风险投资的市场,它自1971年成立到今天,一直在电子交易创新方面遥遥领先,是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47'8'。与世界其他证券交易所相比较,NASDAQ在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技术含量、市场深度、流动性、定价效率和透明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纷纷建立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1996年11月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EASDAQ)正式运作,亚洲国家和地区有:日本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JASDAQ)、新加坡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SESDAQ)、韩国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KOSDAQ)、马来西亚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MESDAQ);等等。证券交易网络化最大的优点是大大增强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根据网络经济学的理论,任何一个双向网络的价值,等于(n+1)2,n代表网络上的节点数,这表明网络节点每增加一个,其价值(以及内在竞争优势)就会呈指数级而不是数量级增长。从市场经济学角度考察,市场流动性越强,给市场参与者带来的利益则越大,于是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形成更大的流动性,可以看出市场理论与网络效应理论如出一辙,交易数量直接受到市场参与者数量(网络节点数量n)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网络金融环境中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革。
5、网络保险。同上述金融创新一样,在全球保险市场上,网络保险具有信息丰富、选择范围广泛、方便快捷、无地域时间限制、个性化全天候服务、保护隐私和成本低廉等优势48'9'。由于网络保险服务公司可以将各大保险公司的保险品种集合起来,便于用户通过反复比较和选择,因而这种创新深受用户的青睐。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网络保险服务公司(INSWEB)由于提供了28家保险商的费率咨询,用户从1997年的66万增加了1999年的300万。据美国独立保险协会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寿险的18%和个人险种的37%都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这些预示着全球保险网络化趋势日趋明显。
上述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创新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能增加社会总效益。金融机构能够运用先进技术来减少支付和清算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和管理效能,从而增加经营利润;投资者也能运用这些先进技术降低其投资成本从中获益。这表明技术进步导致的国际金融创新使从事金融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少,效率提高,从而增加了社会的总效益。二是鼓励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使得金融机构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成本减少,扩展了金融业规模经济的潜力,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断扩展其国际金融活动,从而削弱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力量。
同时也应该看到,技术进步(网络金融创新)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透支风险、局部和全球性的计算机故障(计算机病毒与故障)及网络故障风险、计算机犯罪风险、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投机交易引起的市场动荡风险等等。为此,要从技术上、法律上加强对网络清算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尽可能地防范这些风险的爆发。
二、防范风险的国际金融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和汇率利率的频繁波动,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严重地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直接威胁着金融业的收益,同时也给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借贷双方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一状况迫使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改变经营方式,或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或采用新的融资技术来降低交易成本,避免融资风险。在这一时期,防范风险的国际金融创新成为国际金融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下面针对几种典型的创新业务展开分析。
(一)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s)
金融互换亦称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定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互换按其交易对象分为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和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s)。金融互换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业务,并且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1981年互换交易额仅有30亿美元,到1988年为1。3万亿美元,到2004年底,全球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现有合约的名义数额总量已经达到155。6万亿美元49'10'(其中利率互换127。6万亿美元,货币互换8。2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因此,金融互换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最重大的金融创新。
1、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是指两个独立的借款人各自借取一笔资金,其币种、金额和贷款期限都相同,但记息方法不同,双方达成协议,各自按对方的利率水平替对方还息,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不交换实际的本金。
利率互换根据交易双方存在的信用等级、筹资成本和负债结构的差异,利用各自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相对优势,在一般不涉及本金实际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债务互换,来防范利率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并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这种业务由于需要有合适的交易对象,通常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寻找搭配方能进行。
利率互换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息票互换(Coupon Swaps),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互换。比如,甲乙双方各自借取100万美元,双方达成协议,甲方对100万美元的名义本金在三年内每半年按10%的固定利率支付给乙方利息,作为交换,甲方按同一名义金额和六个月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浮动利率)向乙方收取利息。(2)基本利率互换(Basis Swaps),是指作为交换的利率支付,按两种不同的浮动利率指标来计算,如互换双方同意对某一数量的名义本金作一个月期美元LIBOR和六个月期美元LIBOR互换。(3)交叉通货利率互换(Cross…Currency Interest Rate Swaps),是指在一笔交易中既有不同通货支付的交换,又有不同种类利率的交换。
利率互换这种新的金融产品能被广为采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特性能够防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筹资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即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分析。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与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利率差别较大,借款人的自信状况直接影响借贷成本。由于长短期资金借贷的风险不同,对借款人的要求或对自信等级的敏感度也不同。通常长期资金借贷对借款人资信更为敏感,也就是说,资信较好的借款人相对资信较差的借款人,借入长短期资金的利息都比较低,但借入长期资金的相对成本更低。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的附加利率为例,可低0。125%—1%;而中长期借贷的固定利率可低2%—3%左右,因而更为有利。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不易借到固定利率的长期资金,而借入浮动利率的短期资金较为容易,所以说双方具有相对优势。如果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利率互换交易,便能够获得所期望的资金,也可以降低资信差异带来的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分析。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风险的大小与资产负债结构关系密切。当资产负债结构表现为:发行固定利率的长期负债(如债券)为资金来源,并将其投资于随市场利率浮动的短期信贷作为资产的收益时,则因利率固定使长期负债成本不变,投资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浮动利率的变化(这里没有考虑汇率因素),当浮动利率上升时,投资收益增加;反之就减少甚至亏损。如果资产负债结构相反,即购买利率固定的长期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发放短期利率浮动的负债,这时浮动利率上升,短期负债的利息支出增加,使成本增加,由于长期资产收益不变,导致净收益减少甚至亏损。这种因利率变动而影响盈亏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暴露。由于利率风险与资产负债结构存在以上关系,对于资信级别较低的借款人来说,一般只能借入浮动利率的资金,并且借贷成本较高,利率风险较大。
利率互换交易能够减少这种利率变动导致的风险和筹资成本,其交易方法是:存在资信等级差别的交易双方在各自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资金或资本市场上筹资,资信等级较高者借入固定利率资金,资信等级较低者借入浮动利率资金,然后双方通过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确定各自承担支付对方利息的责任,不互换本金。由于资信等级的不同产生利率差额,需要介入浮动利率资金的一方贴补一定的利率差额给借入固定利率资金的另一方,其贴补额一般由双方协商议定,但不高于双方借入资金的固定利差。这样可以使交易双方的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更为有利的调整,减少了利率风险,同时使双方降低了各自的融资成本。
现通过举例进一步分析。假定,有两个公司,M公司和N公司各需要期限为5年的5 000万美元资金,M公司资信等级高于N公司,两家公司进行利率互换交易,其筹资成本的相对优势见表7—1。
?
表7—1 M公司和N公司利率互换前各自的筹资成本比较
?
M公司
N公司
比较成本
(有利于M公司的利差)
资信等级
借入资金
固定利率筹资成本
浮动利率筹资成本
AAA
$5000万
10。5%
LIBOR
BBB
$5000万
13%
LIBO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