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发生偿债困难时,借款人采取的不同行动对债权人构成损失的风险程度各有差异。按借款人的行为分,国家风险可细分为赖帐、不履约、重新谈判、延长偿债期限等风险。一般说来,其风险程度依次由大到小。
(三)按借款人的形态分
在这种分类标准下,国家风险可细分为政府风险(主权风险)、私营部门风险、公司风险和个人风险等。
(四)按贷款目的分
出于不同的贷款目的,国家风险可细分为信用额度、进出口融资、计划融资、国际收支融资和开发性融资等放款风险。
(五)按风险大小程度分
根据借款人采取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后果,国家风险可细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风险。例如,赖帐或不履约属于高度风险,重新谈判属于中度风险,延长偿债期限则属于低度风险。
在以上五种分类标准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是第一种、第二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大的实用价值。例如,按发生事件的性质分类,便于探究国家风险发生的根源,测定和掌握风险的大小,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按债务人的行为分类,则有利于债权人直接监测和评估债务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而能及时采取对策,以确保债权的安全或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国际银行界大多采用这种分类标准。
二、国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国际债务累积以及由此造成的偿债困难对国际资金融通有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因少数国家的偿债困难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然而,这种危及国际金融体系安全的债务累积问题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风险的范畴。因此,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信贷活动时,除要考虑一般性商业风险外,还必须考虑借款国本身独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债务累积等风险。只有这样,才可能防范国家风险,避免国际信贷中的重大损失。
在面临偿债困难的时候,债务国不是单方面停止偿债,就是与债权方进行协商,以重新安排债务。与进行协商相比,停止偿债容易动摇债权方对债务国的信心,使债务国失去未来再借款的机会,甚至会遭到严厉的报复,如强行冻结或查封债务国的海外资产等。一般说来,债务国更多的是采用协商方式,以缓解偿债困难。
停止偿债,即债务国运用国家主权,单方面地拒绝偿还到期债务,具体表现为不履约和赖帐两种方式。不履约是指债务人明确向债权人表示,因其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而停止履行偿债义务。赖帐是指债务人否认债务的存在,从而拒绝承担偿债的义务。赖帐对借款国的信用损害极大,现实生活中也很少发生。因此,停止偿债大多是指不履约。值得注意的是,不履约与技术性不履约(technical default)在含义上是有差别的。技术性不履约是指债务国因暂时困难,或行政上耽搁而无法满足部分付款条件,但最终是会履行全部付款义务的。在耽搁期内,借款国通常继续支付贷款利息。
进行协商,即债务国与债权方展开谈判,寻求双方能够共同接受的方式,以缓解偿债的困难。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再融资(refinancing),二是延期偿债(rescheduling)。再融资是指债权方向债务方提供一笔数额相当于到期债务的新贷款,以借新还旧方式清偿到期债务。新贷款的融资条件一般要比原条件优惠,如利率较低,费用较少,或期限较长等。延期偿债是指将到期债务(包括本金和利息)延展偿还期限,均分在数年内偿还,因而每年分摊偿还金额较少,有利于缓减债务国的还债压力。但在展延期内,利率和费用等原定的融资条件不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延期偿债有别于宽限偿债(moratorium)。宽限偿债是指对债务的偿还给予一个宽限期(grace period),在宽限期内暂缓清偿债务。债务延期往往包括一个宽限期和一个展延期。
不论是停止偿债还是进行协商,债务国不能如期履行偿债义务,都会对债权方造成直接的重大损失。1985年召开的拉美会议要求债权国一笔勾销一些债务国的债务。1988年法国率先做出反应,宣布免除原法属殖民地国家的债务,接着日本宣布取消20个亚非最贫困国家55亿美元债务,原西德宣布取消6个国家的债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贷款的美国花旗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偿债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于1987年5月决定增列30亿美元的呆帐损失准备,这实际上是承认发展中国家所积欠的数十亿美元贷款已不可能偿还。发展中国家偿债困难,对债权方,特别是国际商业银行经营上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与停止偿债相比,进行协商、重新安排债务对债权方造成的损失较少,但其对债权方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至少为进行协商而产生的管理成本就是一项明显损失。据统计,1982年至1985年间重新安排债务共有119起,通过巴黎俱乐部重新安排的债务共计201。1亿美元,国际商业银行重新安排的债务协议金额达到1358亿美元'1'。延长偿债期限及其为此进行谈判的各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债权方,特别是国际商业银行的金融实力,并且降低了其金融资产的盈利水平。
国际债务偿还问题不仅对债权方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还威胁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的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迫于债务偿付问题的压力,势必会减少进口数额,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估计,1982~1984年由于全球性债务危机,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萎缩。从1982年到1988年的6年里,美国在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中至少损失了500亿美元。同时,旷日持久的债务偿付问题一方面严重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又会阻碍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进而危及国际支付和国际借贷体系,使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债务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问题银行”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惨烈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些都是与国家风险不无关系的。
由此可见,认真评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防范国家风险及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各国政府和从事国际贷款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对国际商业银行来说,降低风险与损失、实现利润最大化,更需加强对国家风险的管理。
第二节 国家风险评估
国家风险评估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系统分析可能导致国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而测定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对债务国偿债能力的影响。国家风险评估主要涉及评估要素和评估方法两方面的内容。作为国家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国家风险评估历来受到国际信货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
一、评估要素
国家风险评估,首先应确定可能诱发国家风险或影响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在国家风险评估的实践中,政治、社会和经济三大要素是评估的重点。
(一)政治要素
一国的政治状况对其信用和偿债能力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由政治要素直接引发的国家风险,往往是债权方难以规避的,其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激进的新政府拒绝承担旧政府遗留下来的偿债义务,就是典型例证。政治要素的内涵十分丰富,如政体与政权转移方式、政治形势及其稳定性、权力关系与强权人物、政府对外国资本的态度、以往国有化的记录、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以及国际压力导致政治制度巨变的可能性等等。表9…1对政治要素进行了简要概括。
表9…1 政治要素及其内涵
要 素
内 涵
政体与政权转移方式
1。 民主(内阁制或总统制)
2。 君权与独裁
3。 政权通过和平或暴力手段转移
4。 政治制度的弹性
政治形势及其稳定性
1。 统治者的民众基础
2。 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力量对比
3。 执政党的基本准则
4。 政治长期稳定
5。 政治稳定,但内部有分歧
6。 有政变的可能性
权力关系与强权人物
1。 政府的结构特征
2。 政府的行政效率
3。 国家的管理哲学与政策
4。 政府官员的素质与决策能力
5。 强权人物的影响力
政府对外国资本的态度和以往国有化记录
1。 欢迎或不欢迎
2。 差别待遇
3。 征收外国资本或过国有化记录
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
1。 独立自主或依附大国的外交政策
2。 与邻国的关系
3。 与其它国家的经贸关系
4。 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5。 国际外交形象
国际压力导致政治制度巨变的可能性
1。 国际间矛盾激化
2。 外国势力干涉
3。 条约与联盟关系
4。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二)社会要素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征,如社会发展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不安定程度等。这些特征每时每刻都体现在政府与民众的行为之中,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国的偿债能力。因此,国家风险评估不能忽视对社会要素的评估。
表9…2 社会要素及其内涵
要 素
内 涵
社会发展背景
1。 历史
2。 宗教
3。 种族
4。 语言与文化
5。 社会结构与组织
6。 生活习惯
社会发展状况
1。 生活水准
2。 教育普及程度
3。 人民的寿命与健康水平
4。 死亡率或出生率
5。 居住环境
6。 人口结构与分布
7。 人民的工作意愿
8。 人民参与政治的程度
社会不安定情况
1。 种族冲突
2。 宗族纠纷
3。 社会阶层对立
4。 贫富差距
5。 罢工
6。 暴动
7。 叛乱
(三)经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