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寿通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拣废旧电池。他以此为乐,数年如一日,用自己微薄的努力来为环保做一份奉献。开
头许多朋友笑话他“拣破烂”,后来明白了他的用意,才赞赏地向他伸大拇指。他曾说:
“年轻人忙忙碌碌顺手一扔,我就给他们打个下手,让子孙少受害。”他的这种思想和
行为就不单纯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来发挥余热
的。 

此外,按萨维斯基的说法,还要“为未知做好准备”,实际上就是做好重塑生活的
计划,确立期望达到的目标。古人说:“凡事预则立。”干什么事情要有个打算和计划,


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离退休后计划一下未来的生活,便于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
雄心壮志的目标具体化,便于操作,便于按部就班地进行实施。同时也会使得生活的有
节奏,有规律,有条不紊。有位语文教师退休后生活不但安排很有规律,还富于变化,
丰富多彩。一天之中起居有序,安排具体,环环相扣;一周之内安排的活动形式多样,
读书、访友、登山、看影碟、郊游,错落安排,交替进行。不仅如此,她还把每年读多
少本文学名著都有安排。她的这种安排,使得她每天都生活得很有意义,享受到更多的
快乐而有意义的时光。看来,离退休老人只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当,就能获得全新的
生活,感受到生命继续的黄金年代。 

心有宏图不服老 

 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激动地说:“欣逢盛世,我还要做
很多的事情。即使活到100岁也不够,我要订个150岁以前的计划,再把我的画提高一
步。” 当时他正值90高龄,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丝毫没有老态龙钟的征象。他的这
种宏图大志,既反映了他的身体健康,心无忧虑,也说明他非常热爱生活,有着向往未
来的朝气。 

老年人的宏图大志与年轻人不同,不是旨在摸爬滚打地开创一番事业,而是表现为
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把自己熟悉的工作做得更好,发挥持自己的余热。德国哲学家康
德说得好:“老年人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人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人
好比夜莺,有他的夜曲。”这种“夜曲”,正是老年人事业的延伸,余热的发挥,追求目
标的显现。只有充分认识到老年人的自有优势,能谱写自己的“小夜曲” 的人,才能
保持精神上的活力,做些自己熟悉的事,爱好的事。这样的老人会觉得心里充实,总有
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只将去日争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不会为衰老而忧愁,
也不会为自己的未来而终日惶惶然。 

有人说经常缅怀往事是人衰老的标志;总是向往明天的人则是充满朝气的表现。李
苦禅老人的宏图大志为这两句话做了极好的注脚。老年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摒弃“人
到老年万事哀”的消极情绪,更不要感叹自己追悔莫及的人生。往之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沉湎于往事会使你意气消沉,迈不开前行的脚步,也会使你觉得来日无多,生活越
来越没有意思。 

那些心有所求的老人,总是筹划着未来的事情,没有时间和机会翻腾往事的陈谷子
乱芝麻,就不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尤其是当你热心于某个目标的追求时,就会产生一
种 “不知老之将至”的朝气。这种朝气能使老人在自己的爱好、特长方面得以发挥和
进取,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也要注意,处于黄昏时期的老年人是发不得少年狂的,不要
有过高的抱负,也不要另起炉灶,独辟蹊径,应该量力而为,如同徐特立老人说的那样:
“我亦等龟蜗,爬行在人后,日日行不息,一生未曾够。”实际上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
轨道上坚持不懈地前行,就是进取,就是宏图大志。把握了这个分寸老年人就能自得其
乐,精神生活充满活力。 


潇潇洒洒沐夕阳 

江西话剧院的话剧艺术家黄继红先生擅长篆书,日前他根据李商隐的《乐游原》翻
作了一副联语赠给我:“黄昏无限好,只因有夕阳。”这两句联语一扫低沉、悲伤的阴霾,
给人以积极乐观,耳目一新之感。由此也引发我回忆起许许多多美好的黄昏景象:在那
淡蓝的天幕上,稀疏的云彩被夕阳镶上了金边,大块的云朵被渲染得通红,显得非常辉
煌、绚丽;在那浩瀚的大漠,夕阳袒露了博大的胸怀,不禁令人想起“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景象,给人一种自信、包容、沉稳、恢宏的气势。是啊,自然天成的夕阳风
景,充满着神奇的变化,洋溢着斑斓多姿的瑰丽,怎不能让人感慨万千呢! 

如实说来,人的一生也如太阳的起落一样,每个时段都有自己的美丽风景。因为有
夕阳,黄昏时光才显得瑰丽、神奇,让人留恋,让人赞美;人的晚年,同样也是一道美
丽的风景,也像美丽的夕阳一样充满着绚丽多姿的诱惑力。 

能否认识到这种夕阳时光的绚丽多姿,涉及老年人的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度
过晚年的问题。有的老年人有着“船到码头人到站”的思想,觉得已经“土没脖子”了,
没有作为了,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一种苍凉和无奈感。其实,正如对黄昏的评价一样,
只要客观地对待,就能够有滋有味地欣赏其灿烂辉煌的一面。应该看到,今天的老年人
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是饱经风霜,没有得到今天的青壮年这样好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
遗留下很多人生的遗憾。可是换个角度看,既然老年人的坎坷经历,失去的个人空间较
多,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享受退休后无拘无束的生活,潇潇洒洒地度过自己的沐浴夕
阳的岁月。这种活法是积极的养生之道,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哲学。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树立一种潇洒人生的观念。有的人觉得“人到老年万事休”,
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不讲究,几乎是一切都是凑合。把自己限制在消极、灰暗、垂
暮的心境中,终日暮气沉沉,不思进取,甚至还对生活潇洒的老人品头论足,那里还谈
得起自己潇洒呢! 

我们强调潇洒人生,其实是一种潇潇洒洒地沐浴夕阳的养生之道,是一种如何过好
幸福晚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一种抵抗衰老的表现。有位退休的护士年逾60,还经
常穿得花红柳绿,薄施唇膏,佩戴项链、耳环,给人年轻10多岁之感。尽管有人对她
说五道六,可是她自己却感到这样一穿戴起来,就精神爽快,乐以忘忧,甚至连脚步都
觉得轻捷、稳健。她说她这样做,一是要补偿年轻时失掉的美的机会,二是借此来调整
自己的垂暮心理,使得自己忘记自己的年龄,显得心态更年轻一些。这正是潇洒人生的
实质。据说宋美龄平时很注意化妆,就连她身边的侍从,也没有见过她卸妆后的形象。
她这样做反映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忘年心理,也对她的高寿起到积极作用。 

潇洒人生能够丰富生活内容,拓展生活领域,使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开心,很惬意。
有的人终日被消极的情绪所缠绕,易怒易燥,精神不振,生活幅面越来越窄小,甚至连
朋友都不愿意往来,可是潇洒地沐浴夕阳的老人却不这样。他们能够给自己“找乐”,
扩大自我的生活情趣。有的老人很会玩,见人打门球,他就去学;见人抖空竹,他就去
买来抖;见人跳舞,他就参与其中;见人上网,他也买来电脑上网浏览。经常学习,不


断进取,总是追赶潮流,也就总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有的老人喜爱相声和小品,平时
听上一两段,听到逗趣时,开怀大笑,显得轻松愉快。在心情不好时,听段相声或轻快
的轻音乐,排解不良的情绪。这要比生闷气有利于健康。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找到乐趣,
活得开心,就能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营造健康的心理,延缓衰老的光临。 

注重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也是潇潇洒洒地沐浴夕阳的组成部分。老年人一般是认为
与美无缘了,但是作为欣赏者还是不能缺席的。德国的一个科研组对200名男性进行了
为期5年的研究证实,那些注意欣赏美女的男人,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如果
持之以恒,可以把患中风和心脏病的机会减半,延长4—5年的寿命。这项研究成果,
不是怂恿老年人晚节不保,去做一些不正经的事,而是揭示出“让眼睛吃些冰淇淋”,
注意欣赏美有利于健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关系,往往淡化
了自己的欣赏欲望。这实际上是对爱美之心的扼杀。老年人出席一些舞会、音乐会、看
画展和花展、逛公园,欣赏一些美的绘画、音乐、雕塑、风景,以及美女,都应该是无
可厚非的。瑞典的医学家研究证明,老年人欣赏优美的音乐、绘画等艺术品,能够延缓
大脑的退行性变化,陶冶性情,安定情绪。不仅可以调剂身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
焕发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情有寄托健身心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被失落感所萦绕,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精神状态无疑
是对身体没有好处的。可是有的老人退休后,能够很快地调整到位,适应新的生活,特
别是感情上有所寄托,生活的空间很快就被自己所喜好的事情所占领。 

有位叫杨国义的退休教授,从小就喜欢放风筝,但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
初,成年人放风筝还没有提升到健身和休闲的层面来认识,成年人放风筝常常赢得过路
人难以理解的眼光。退休后他不管不顾地开始圆那个童年的梦。后来逐渐吸引了许多同
好者。随着放风筝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发起组织了一个老年风筝队,并亲自担任队长。
如今这个老年风筝队每年举行一次风筝制作和放飞比赛。他还和几名队员参加了第十四
届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