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寿通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身于社会的人群中,为社会做些有益于群众的事,从中获得“工作着是美丽的”的乐
趣,甚至分文不取也感到异常的快乐。这种奉献的精神既会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还会使他们充满生活的信心,性情开朗,精神愉悦,有利于身心健康。此
其一。 

其二,能够缓冲一些不愉快的情绪。离休干部王化民的家境并不太好,老伴患有几
种疾病,儿女又不在身边,他还是有精神负担的。可是当他帮助青年人创业经营果园时,
当他给学生讲解农机课时,当他看着青少年人在他的图书馆里翻阅书刊时,当他把自己
的积蓄无偿的资助贫困学生时,他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的精神的兴奋点被下一
代的有为所占据,为此感到满足和惬意。因此,老伴的疾病没有压倒他,仍然乐此不疲
地为社会做奉献。 

其三,在奉献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活跃了思维和活动了身子骨。离退休老人在参与社
会活动时,自然要动脑和动手脚,帮助青年人出点子,指导青少年学技术,或者对青少
年进行爱国主义,都需要开动脑筋,有针对性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一来自然就促
使大脑活动。而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系统的载体,它的活跃对身体的各部分的生理活动都
有促进作用。同时,基于这些老人的奉献观,他们将为群众做好事视为乐趣,每做一件
好事自然会感到非常的愉快。这就使他们培养了积极乐观的情怀,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
会在所不辞,勇往直前,而这种心态是有益于健康的。当然,这些老人在他们的做奉献
的活动中,身子骨得到了锻炼,也是对身体有益的。 

自我保护防陷阱 

近几年在一些中小城市里经常看到一些为中老年人免费检查身体的摊点,使得一些
老年人不知不觉间就落入了陷阱。 

有位刘大妈去早市买菜时,见到几个穿白大褂的人为老人免费查体,就凑了过去。
检查的结果是她的血压、血脂、血液粘度都高于正常值,还有心律不齐,脑血管硬化等
多种疾病,让刘大妈吓了一跳。见此,查体“医生”连忙给刘大妈分析了她的“病情”,
并说:“治病要治早,您的病现在是潜隐期,症状还不十分明显,用不了半年,就会厉
害起来。现在治疗正当其时,只要吃了我们这种药,保证一个疗程减轻一半,两个疗程
痊愈。”“医生”的话使刘大妈看到希望,但是一问一个疗程的药费要1000多元,就有
点犹豫。 “医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刘大妈,买了两个疗程的药。结果药
服完了,身体并没有明显的轻松。儿子带她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她除了血压偏高外,别的
什么症状也没有,才发现上了骗子的当。 

像刘大妈这样的老人受骗的并不在少数,有的用假银元骗取老人的存款,有的以推
销产品为名,欺骗老人花高价买的却是低劣产品,有的煞有其事地把获奖通知送到老人


家里,骗取老人的邮寄费,等等,不一而足。按常理,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经得多见
得广,不会轻易上当受骗的。然而,当今的骗子却把老年人作为行骗的首选,究其因由,
主要是一些老人的不健康心理因素造成的。 

其一是轻信他人。老年人在计划经济年代生活的时间较长,对近年社会上出现的市
场诡诈行为,往往认识不足。他们在购物时习惯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被动脚色”,不会
当“上帝”,总是被销售者牵住鼻子走。这样一来,当骗子用花言巧语说服老人时,常
常会失去防范,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束手就范。那位查体的刘大妈就是轻信了“医生”
的花言巧语而放弃了心理的防线,吃亏上当的。 

其二是贪图便宜。骗子要想得手必须给人以实惠,而老年人过艰苦的日子过惯了,
买东西最为关注价钱便宜和实惠。这样,骗子就投其所好,再辅以弹簧之舌的巧辩,这
就容易诱骗老人上钩。像上面提到的卖假银元、以次充好、虚假中奖等都是因为贪便宜
而上当受骗的。 

为防止这种上当受骗的事情发生,首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筑起心理上
的防线。对于一些串街入户、摆摊设点的推销者要多加防范,不轻信其自我吹嘘,特别
是对于那些花言巧语的美丽陷阱,更应该提高警惕。 

其次,要从心理上拒绝诱惑。一些销售陷阱都是设好圈套,请君入瓮的。这种圈套
往往对人有种诱惑力,促使你对它发生兴趣。譬如有的老人贪图便宜,而这种商品就很
便宜,就恰好扣动了你的心弦,再加上一些“托儿”从中煽情,就不知不觉间助长了你
的贪便宜的心理,使你上当。如果面对这种诱惑你无动于衷,任凭骗子怎样口吐莲花,
你也不会受骗的。因此,面对诱惑,需要有一种超人的意志,忍心舍弃。即使是你最喜
欢的东西,也不要贪便宜,也不为行骗的花言巧语所动,这样就不会掉入陷阱的。 

再次,避开盲点。盲点从医学上看是眼部视网膜上的一个没有影像折射的一个点。
后来对于人文现象将其引申为观察事物时被忽略的局部事实。人在选择物品时常常遇到
这种盲点,即有的瑕疵被忽视,事后才被发现。这种盲点的形成一般是购物或考虑问题
时,被其他人的一些言论所左右,扰乱了心灵的宁静,走火入魔般地顺着推销者或“托
儿”的言论走下去而上当受骗。为此,老年人在购物时不要独往独来,要和老伴或者子
女一起来买,这样多一个人的观察,就容易避免盲点,防止上当。总之,自我保护防陷
阱,心筑防线不受骗。 

 

 

 

 

 

 

 


老有所乐篇 

 

退休之乐乐何如 

想来人的一生也是怪有意思的,似乎是转眼之间就度过了儿童、少年、青年、壮年、
老年等几个人生阶段。这几个阶段正如一年之中分为春、夏、秋、冬等四个季节一样,
每个季节都各有各的风采,春花、夏荷、秋菊、冬梅,斑斓多姿,各臻其妙。的确,人
的一生在每个年龄阶段也各有各的辉煌。 

有的老年人对退休的认识总带有消极的情绪,往往被无名的冷落感和寂寞感所笼
罩,似乎没有快乐可言。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工作着是美丽的”,却没有退休后悠
闲之乐的领悟,总觉得干点事业才算是有意义,干些赚钱的事才心里踏实,才有人生价
值。尽管我们不反对老年人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但是我们认为,对一般人来讲,
退休后的任务或职责就是充分享受老年的幸福时光。 

其实,人的一生如同流水一样,只有流去没有流回;人生的不同阶段只能经历一
次,是不可逆转的。生命不可预支,丢弃也是不补的。可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弥足珍
贵。特别是老年人有着大半生的阅历,对任何事物都能洞若观火,就更应该善待生命,
享受退休之乐,珍惜绚烂的夕阳,度过人生最后的辉煌。 

退休之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境,它不是上苍赋予的,而是自己营造的,因而
老人的退休之乐是因人而异和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味到: 

安逸自在之乐。当下有一些另类女孩,生活得很潇洒,整天快快乐乐,似乎不知
道什么是忧愁。她们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她们把过去的岁月抛之脑后,也不考虑以后
怎么办,只是用整个身心来体验每一天的新生活,故而显得非常安逸和自在。其实,退
休老人比这些另类女孩在安逸方面更有优势:一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谋其事不司其
职,卸下了人生的重荷,摆脱了名利的干扰,超然物外,自然就心静如止水,处事而不
惊,活得自在、轻松和安逸。二是儿女大都成家立业,经济独立,自成格局,不必为子
女操心费力。三是退休后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生活宽松,衣食无忧,高无所攀,安于
现状,生活过得安逸而知足。充分享受这些生活的乐趣,安逸之乐也就自然地贯穿于你
的生活之中。 

兴趣爱好之乐。享受退休之乐最重要的就是享受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退休老人由
于人生经历、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在退休之乐的选择上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好
养鸟,有的好养花,有的好下棋,有的好钓鱼,有的好丹青,有的好书法,有的爱读书,
有的爱跳舞,等等,不一而足,但只要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所在,心灵就有了寄
托,就不觉得空虚和寂寞,就会觉得整天有做不完的事,活得有滋有味。一般地说,兴


趣越浓厚就越投入,烦恼就越少,愉快也就越多,达到孔老夫子所说的“乐以忘忧,不
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含饴弄孙之乐。老年人对隔辈人更是情有独钟。对自己的子女往往由于当年工作
劳累、经济负担重等原因,照顾得并不十分满意。有了孙儿之后他们常常是把没有投给
子女的爱,都投在孙儿身上,因而对孙儿付出了更多的呵护和钟爱,以享受天伦之乐。
同时在与儿孙们相处的过程中,儿孙们的孝心,欢愉的生活,能够活跃家庭气氛,感受
生活的温馨,消除老人的孤独感,还能在赏心悦目的亲情中,更加感到老年生活的精神
充实和惬意。 

朋友交往之乐。退休老人如果整天把自己禁锢在家里,就会变得闭塞而孤陋寡闻。
通过与朋友的往来,在彼此谈心中扩大了眼界,开启了智慧,而且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讲给朋友听,会得到排解和释放,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与青年人交往,更能从青年
人那里受到新的思维、新的观点的启发,使得自己的心态也变得年轻起来,容易接受新
的事物,赶上时代的急速发展的步伐。 

健身锻炼之乐。生命在于运动。人到老年感触到来日无多,再加上余暇更多,都
很注意体育锻炼。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