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这天胖子钱顺来取录像带了。刘旺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好,便搪塞他道:“不好意思,钱大哥。机器出了点问题,要过两天才能帮你做出来。”钱顺有些失望,他叮嘱刘旺抓紧时间,便说要去医院看望他的妹妹,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刘旺寻思这倒是个好机会,自己可以跟着钱顺到医院打探打探,看看他的话是否属实。于是他换了衣服,拿出帽子和墨镜戴上,悄悄跟在了钱顺后面。令人奇怪的是,钱顺并没有上医院去,而是一直在街上晃荡。 
  走了很长一段路后,钱顺在一个站台上了一辆公交车,刘旺也跟着上了车。车到了终点站,钱顺立刻又跳上一辆往回开的公交车,刘旺继续跟在后面。这似乎引起了钱顺的注意,他不时朝刘旺盯上几眼,看得刘旺直发虚。不过还好,钱顺并没认出他来。 
  过了一会儿,车上上来一批乘客,看到其中的一个人,刘旺差点叫出声来:那人正是录像带中的男子! 
  这人上车之后,就站在离刘旺不远的地方,眼睛看着窗外,可眼角的余光却向车厢四处搜索。突然,车厢前方传来一声惊叫:“呀,小偷!抓住他!”接着车厢里一阵骚动,一个瘦小的男人被大家抓住了。可他奋力挣扎,腾出一只手,“刷”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尖刀,朝身边的人挥舞过去。 
  就在这危急时刻,那个录像带里的男子一个箭步冲上前,大喝一声:“不准动,警察!”然后一个猛扑,英勇地将瘦小男人手中的刀夺了下来,从腰间摸出手铐把他铐了起来。他让司机停车,和几个当事人一起押着小偷下了车。 
  他是警察?刘旺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刹那间,他的脑子里闪出一个疑问:如果那人真是警察的话,那钱顺是做什么的?刘旺回过头去看,发现钱顺的神色中带着惊慌和庆幸,刘旺明白了,原来他是一个扒手!刘旺这下知道了,钱顺来找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认清反扒民警的模样,逃避抓捕。如今,这名反扒民警不得已暴露了身份,岂不是让钱顺这贼有空子可钻?不行,自己得去提醒他一下。 
    
  刘旺在下一站下了车,赶到了附近的派出所。果然,那反扒民警就在那里,派出所的人都叫他老马。刘旺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向马警官讲了一遍。听完后,马警官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要真是像你说的那样,就麻烦了,所以必须尽快确定这两个人的身份。” 
  刘旺主动请缨采集钱顺和老赵的头像。于是,趁着两人来取录像带之机,刘旺偷偷地对他们进行了摄像,又找借口拖延时间,然后把录像交给了马警官。 
  警方很快就查明,那个老赵正是本市的一个贼头,老奸巨猾,作案累累。马警官盯他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能抓住他。而钱顺是外省的一个“神偷”,他四处流窜作案,手段高超,也是令警方特别头疼的一个人物。 
  可惜,现在马警官的身份已被钱顺识破,估计老赵也很有可能通过其他同伴知晓这一情况,以后再想抓这两个老贼,几乎不可能了。 
  刘旺也觉得很遗憾,不过他安慰马警官道:“虽然你不能亲手抓住他们,但你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同事,相信他俩一定会落入法网的!” 
  马警官轻轻摇了摇头:“唉,小刘,你是不知道啊。我们最近有任务,反扒支队人手严重不足,而有能力与那两个贼头一较高下的更是没几个。而其他几位民警都已被扒手们认熟了。我因为刚从刑警大队调过来,所以他们还不认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了,又要让那两个老贼猖狂一阵了。” 
  这时,刘旺一拍脑袋道:“马警官,那两个贼不是正和我打交道,想知道你在电视里的真实模样吗?我倒有个主意也许能先治治他们,等你们忙过这段时间,再去抓他们不迟。”马警官好奇地问是什么法子,刘旺却卖了个关子,说这个办法不一定有效果,所以先不告诉他。 
  两个月后,马警官兴冲冲地找到刘旺,告诉他钱顺再也不出来犯案了。而老赵也不见动静,藏匿了起来。他问刘旺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让这两只狡猾的老狐狸吓破了胆? 
  刘旺得意地笑了起来:“呵呵,这也不难。我不是给他俩摄过像吗?通过剪辑合成,我把他们的影像分别制作到两盘录像带里交给了他俩。这样,钱顺看到的是老赵,老赵看到的是钱顺。他们就会以为对方是反扒民警。我听你介绍,一般扒手们频繁活动的线路就那么几条。那他俩一定会经常碰面,结果嘛,就很清楚了—贼吓贼,吓死贼。” 
  “行啊,真有你的!”马警官乐得捶了刘旺一拳。 
   (题图、插图:魏忠善)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8年第12期   秀才遇到贼  作者:顾文显  字体:
【 大  中  小 】  
 
    
  那贼人高高兴兴地随着下人走了。郑板桥展开那张宣纸,徐秀才的书法果然不错!可他翻过来覆过去地找,正文就两个大字,一个是“可”字,另一个上“女”下“木”,这也不叫字呀。徐秀才这是搞什么鬼?再看落款处,还题着一首小诗:“真意何恨少,凶吉莫言痴。送君熟思后,来日换酒吃。”署名处有一行小字:“反复斟酌,疑惑可解”! 
  “疑惑可解”?自己有什么疑惑呢?郑板桥猛然想起了那桩无头案。这个“可”字,不就是“河”之边吗?上“女”下“木”,正是无头之“案”呀。再仔细看那首小诗,每句的首字联成一句话,便是:“真凶送来”! 
  郑板桥忙命差人前去捉拿送信之人。次日清晨,他又带着手下,去找徐秀才。几经打听,郑板桥追到了贾家铺子,寻到了徐秀才寄宿的小店。刚进大门,便听得里面有人吵架,敢情是徐秀才喝酒把银子都花光了,结不了账,店家不依不饶地纠缠呢,郑板桥恰好给他解了围。 
  随后,郑板桥带着徐秀才返回县衙。路上他问徐秀才是如何认得那杀人凶犯的。徐秀才憋闷了半晌,才红着脸把自己和夏莲躲在树丛里看到的事说了一遍。 
  到了县衙,郑板桥便命人把那个送信人带上堂来。犯人一进门,见一旁的椅子上坐着徐秀才,知道中了他的道儿,心中后悔不迭,嘴里依然高呼:“冤枉啊!” 
  郑板桥下令传夏莲到堂。夏莲眼尖,一见面,伸手指住犯人面门:“这就是河边杀人犯,那天晚上我看清了,而且他说话是个硬舌头,不信,让他开口,一试便知!” 
  犯人依然狡辩:“小民既不认得此女,更不认得什么杀人犯……”差役们差点笑出声来,这小子舌头不是一般的硬,有三成的字咬不清楚! 
  郑板桥想起了夏莲的证词,杀人的一共有三个人,倘若此人不招供,茫茫人海,哪里寻找同案犯去?郑老爷寻思了一下,并没有追问下去,反倒和颜悦色地询问了犯人,十九日夜晚,在干什么,何人可以作证。 
  犯人供述,他叫苏二年,约了邻村朋友郝礼郝义弟兄俩,外出找营生,十九日转到贾家铺子,三个人聚在一座破庙里喝了一宿酒,次日分手,此后他一直在贾家铺子打短工,郝家兄弟可以作证。 
  郑板桥叹口气:“本县不想难为你?只是必须有郝家兄弟作证,才可了结此案……” 
  话音未落,苏二年就叫道:“郝家兄弟就住在贾家铺子镇外的土地庙里。”郑板桥命人将苏二年带下,然后差人去找郝家弟兄。 
  郝家弟兄到了大堂,说的与苏二年一模一样。郑板桥只好将二人暂时押下,明日再审。 
   
  巧取证据 
   
  郝家兄弟被关进了牢房,隔着栅栏,清楚地看见苏二年锁在隔间,有心要交谈交谈,可有衙役守着,只急得抓耳挠腮!直到三更时分,有人提审苏二年,回来时苏二年竟被打得奄奄一息,连人带铐拖到隔壁。不久,看守那边也响起了鼾声。 
  “二年,二年!”郝义轻轻地呼唤。半天,苏二年醒过来,含糊不清地说:“你两个自在了,害我挨打……咱被人咬住了。” 
  “知道,兄弟。”郝礼说道,“一问三摇头,包公也犯愁。你可得把牙咬紧了。” 
  “那脑袋衣裳,你咋弄了?” 
  “你放心。”郝礼悄声告诉他,“衣裳塞在土地爷的肚子里,脑袋埋在庙前叩头的地下了。” 
  “不许串供!”看守一觉睡醒,听到这边说话,忙喊人来。衙役们过来,七手八脚将苏二年抬走了。 
  郝家兄弟跪地祷告:“二年,你可得咬紧了牙啊,要不咱谁也别指望回家了。” 
  第二天,郝家兄弟被带到公堂。郑板桥问二人想起什么来没有?两人答道,该说的都说了,再说,就是瞎编的。郑板桥一拍公案:“大胆狂徒,死到临头,犹自狡辩。来呀。”就听衙役应一声,放下两只包袱,打开,里面是一套血衣,一颗人头! 
  郝家兄弟当时瘫在了地上!郑板桥冷笑道:“多亏苏二年昨夜演苦肉计,诈出了杀人证据所在,你二人还要大刑伺候吗?” 
  “小人愿招!”“小人也愿招!” 
  这郝家兄弟只当苏二年扛不住刑讯,出卖了他们,岂不知他们中了道儿。昨天,两人一开始见到的是真苏二年,等半夜送来的却是徐秀才了,狱中黑暗,隔着栅栏,看不清楚,徐秀才又模仿苏二年硬着舌头说话,二郝急着串供,哪里辨得真伪?就这样自己把证据讲了出来。 
  据郝家兄弟交待,被杀的是苏二年的叔父,三人看中了老头的家财,便借口同去潍县做生意,把老头骗出家门,在河边害死老头,将银子瓜分。 
  案子水落石出,徐秀才因报案有功,受了不少赏赐。郑板桥可怜夏莲,收她做了义女,并将她许配给了徐秀才。 
   (题图、插图:黄全昌) 
    
' 1 ' 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