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别婆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让我再为你复诵其中一段精华:祈祷的秘诀就是忘却你自以为是的需求。祈求具体之物,就等于先看到了罪,再去宽恕它。同样的,当你祈祷时,也应撇开自己的具体需要,将它们全交托到上主手中。如此,它们便成了你献给祂的礼物,这等于告诉上主:你无意在祂面前设置偶像,你唯祂的圣爱是求。★祈祷的秘诀就是忘却你自以为是的需求。
  我来举个实例吧!当你冥想时,不妨观想自己牵着J兄或圣灵的手,迈向上主。然后想象你把所有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以及执着的偶像都当成一种礼物,放在祂的祭台上。你不妨告诉上主你对祂的爱,并且感激祂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你的生命永远安全无虞,永远一无所缺。然后,安静一会,沉浸在“上主不只把你创造得像祂一样,还永远与你同在”这一真相里。此刻,决心放下一切,结合于上主的爱内,让自己全然消失于合一的喜悦中。数日之后,也许在你吃三明治时,或是在电脑前工作,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一个灵感,答复了你的问题。你可知道,灵感的原文inspiration的字根就是in spirit;你一与灵性结合,答案自然出现。人们终日忙着要求上主答复他们的需求,如果他们知道如何祈求的话,也该知道答案会如何出现才对。祂的答复绝不会是有形可见的,而是由你心中冒出的一种无声无息的指引,也就是一个灵感,称之为“上主之爱的回响”:任何一种答复,只要是来自上主,都会符合你当时心目中的需要。然而,这不过是圣灵答复的一个回响而已。真正的声音始终是感恩与爱之颂。
  因此,关键在于:与上主结合于爱与感恩之中,忘却其他的一切,消失于祂的爱内。这才是所谓的“充满灵光”,它本身即是一首颂祷。那个回响,则是“附带利益”,它原非祈祷的目的,只是当你结合于上主之爱时自然产生的结果。因此,你要求的并不是那个回响。真正的礼物是那赞颂。与之相伴的泛音、和音及回音,都是次要的。
  葛瑞:这答复可不可能按照我心目中渴望的形式而具体呈现在世界上?
  白莎:上主的答复一向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如果它具体显示于世间,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象征而已。不要期待上主为你在世间做任何事情,祂绝不会的;但当你听从指引所得到的“结果”,却可能以具体的形式显现在世间,然而,那也不过是你生命本有的富裕与安全之象征而已。阿顿:此后,你的起心动念会从“大能”而非“脆弱”的角度出发,你会发现自己工作时愈来愈有耐心,心情逐渐放松,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了。当你迈向上主时,只要放空原有的欲望,便不难感受到祂的爱。即使回到你心目中的那个世界,你也愈来愈容易忆起自己真正之所在,即是与祂同在之处。遇到问题时,你会很自然也很清晰地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面临重要抉择时,你也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决定。这方法及其灵验,为它的有效性提供了最好的证据。当你由天父那儿领受恩赐时,不要忘了,你永永远远都是跟祂在一起的。
  上主的答复必是永恒的。其他零星的答复都包含在这个答复中了。
  白莎:我们得告辞了。但这只是形体的分离而已,当我们消失时,我们要与你结合于上主内,因我们也在那儿。当你迈向上主时,并不是有所求而来的,纯粹出于爱。只有在你爱祂时,才会发觉自己正被祂深深地爱着,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在真实的祈祷中,你只会听到那首颂歌。其余的一切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只因你已先寻求了天国,其余的一切确实都已赐给你了。
  。
  《告别娑婆》第14章 比'性'更美妙
  启示能暂时却全面地撤销人的疑虑及恐惧。它反映出上主及造化之间原有的交流状态,由于这种关系给人极其私密的创造感,有时会使人想由形体关系中寻得。然而,启示是无法透过形体上的亲密而寻获的。我在生活中观察到不少与'性'有关的现象,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下面三点了:
  ﹡虽然'性'跟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一样自然,人们却想尽办法让人对自己的性生活生出罪恶感。
  ﹡即使人们感到罪过,还是照做不误。
  ﹡在这三句不离'性'的西方社会里,没有人愿意面对这一事实:'性'并无法让人真正快乐。
  曾在音乐圈里混过一阵子的我,认识不少娱乐界的朋友,尽管他们的性生活看似无比风光,却依然活得很不快乐。人们总以为性生活频繁的人一定是春风得意,快乐无比的,事实不然,性经验只是一闪即逝的快感。真正活得心满意足的人,他的快乐通常来自内心,而不是靠一时的快感。《奇迹课程》最棒的一点即是:它根本不提'性'的问题,当然也不曾对性行为做过任何批判。它关切的只有一点:奇迹学员究竟在跟自己的'身体'认同,还是在跟'灵性'认同?
  当一个人视自己为灵性生命时,并不表示他放弃性生活;但人们若拼命去压抑自己,或老是劝别人禁欲,这就成为一种批判而非宽恕了。话说回来,一个人若心甘情愿地度贞洁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不把自己看成一具肉体生命,就是要你们迟早能够认出自己以及身边伴侣的本来面目。对相爱的人而言,性行为只是他们表达一体之爱的象征,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觉知'身边的伴侣并不是一具身体,而是基督(即使一时'热'过头而忘了,也无大碍)。总之,他们怎样看待身体的伴侣,在心中也会怎样看待自己。《奇迹课程》最有力之处即是,它不只要求你相信自己不是一具身体,还能具体教你如何获得更超越、更美妙的经验;而大部分的人几乎不敢想像人是可能活得那么美妙的。这部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把学员带到他的真实身分以及那超乎世间的美好经验。奇妙的是,这个'超理性'的境界,必须透过极其'理性'的学习过程,它其实就是圣灵给世界的永恒答复之先声。大部分的人在舍弃世界时,难免踌躇不定;如果他们尝过另一境界的美妙,还会迟疑吗?只要有过一点道地的灵性经验的人,便会知道,物质世界所能给予的,跟那种境界相比,简直像个残酷的恶作剧。世间所有的经验,包括性经验在内,其实都属于心智的活动,即使这经验看起来好像发生在肉体上。我曾在波士顿教学聆听两位喇嘛演讲,会后有一段发问时间,听众提出的问题大都相当'理性',只有一位女性勇敢地站起来问两位喇嘛说:'你们怎么能够忍受三十年没有性生活的日子?'英文较好也较年长那一位,沉思了一会儿,给了听众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当你始终都活在高潮之中,性经验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经过这几年非比寻常的经历之后,我才逐渐了解那位快乐喇嘛的答复,反映出人们在传诵这无常又虚幻的娑婆世界时的两难心态,与《奇迹课程》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若与分裂的心灵所经验到种种起伏不定的感受相比,圣灵所赐的经验才是持久不变的。上主的永恒'圣道'是不可能真正变成无常的'肉身'的,那只可能发生在虚幻的的梦境里;但我们仍可将这血肉之身带入真理实相之中。到了一九九九年四月,我每回走进自家客厅,都满怀喜悦,期盼着阿顿和白莎如约而至,我也早已盘算好向他们请教'性'的问题。就在我们新英格兰区自定的'爱国节'晚上,我终于等到了他们在大驾。白莎:嗨,葛瑞。
  葛瑞:伙伴们,看到你们,真太兴奋了。多谢光临,感到好久没见了。
  白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这儿,你只是看不见而已。说到'好久',顺便跟你提一下,我们最后三次的来访都将安排在十二月,也就是一九九九到二00一的圣诞节。你对宽恕已经懂得够多了,我们的到来,只是帮你打打气顺便再叮咛几句而已。既然'性'问题是你们所谓的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也知道你这回想要谈一变谈'性'问题,就让我们言归正传吧!
  葛瑞:毕竟是喜欢开门见山的好白莎!你曾说过,这部课程提醒我们,小我会千方百计地诱骗我们相信自己只是一具身体。我想问的是:你既然说,我还是可以过我的凡夫日子,那么我在操练《课程》的同时,如何才不会在这梦幻人生中老为着自己不得不与身体认同而感到不安?阿顿:只要记住表相之下的真相,适时地宽恕一下就行了。梦,虚无得很;性,也虚无得很。只是请你千万不要在行房以后,转头就跟身边的伴侣说:'那真是虚无得很!'
  葛瑞:我就知道又被你们抓到把柄了。
  阿顿:然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能看清事情下面的真相。《奇迹课程》一开始就说了:
  幻想是制造虚妄联想的一种工具,企图由此获得某种快感。纵使你看得见这虚妄的联想,除了你自己会当真外,绝不可能把它弄假成真的。你相信自己所营造的一切。如果你所给的是奇迹,你对它的信念也会一样强烈。葛瑞:言下之意,一切都是出自幻想,包括性问题,也不过是人们企图透过虚妄的联想,从中汲取快感而已。事实上,性高潮已被我们的社会捧成虚妄的偶像了,但说穿了,它仍是同一个想要取代上主的企图。白莎:是的。让我念一段给你听,J兄在此谈到'另类偶像',性必然也是其中的一尊。
  不要让它们的外形蒙蔽了你。偶像只是为了取代你的实相。你心里多少有点儿相信它会圆满你那小小的自我,能在充满威胁的世界中,给你一些安全感,因世界上有一股强大的势力不断打击你的自信心与心灵的平安。偶像能够支援你的匮乏,为你增添一些你原本所无的价值。只有自甘卑微以及已经迷失的人,才会相信偶像。他这样作,必是想在小小的自我之外寻得另一种力量,让自己抬得起头来,并与世上的苦难保持距离。其实,你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