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济阴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每用一钱,葱汁同捣为丸。薄绵裹,以五寸竹管纳阴户中,候热时,先通黄 
水,次则经行。 

卷之二血崩门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属性:x良方x论曰∶妇人崩中,由脏腑伤损冲任,血气俱虚故也。冲任为经脉之海,血气之 
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无伤损,则阴阳和平,而气血调适;若劳动过多,致脏腑俱虚 
,而冲任之气亦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或由阴阳相搏,为热所乘,攻伤冲任, 
血得热则流散,甚者至于昏闷。其脉数疾,小为顺,洪大为逆,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 
(据言气虚不能约制,则宜补气,其为热所乘者,则宜凉血,不当混言调脾胃为主。观东垣法,便得其窍) 

卷之二血崩门
论血崩因虚热
属性:x东垣x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妇人脾胃虚损,致命门脉沉细而数疾(阴虚阳搏,是阴中有火也,故以尺脉为 
诊),或沉弦而洪大有力, 
寸关脉亦然,皆由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此言脾气下陷为热,宜用升补泻火),经漏不止, 
其色紫黑,如 
夏月腐肉之臭。中有白带者,脉必弦细,寒作于中(东垣以白带为寒,脉以弦细为诊,固是,而后人率以为湿热,须辩 
之);有赤带者,其脉洪数,病热明矣,必腰 
痛,或脐下痛。临经欲行,而先发寒热往来,两胁急缩,兼脾胃证出见,或四肢困热,心烦 
闷不得眠卧,心下急(此虽点出脾胃症,而烦心、心下急,又有虚火矣),宜大补脾胃而升降气血,可一服而愈。 
或先贵而后贱,或先富而后贫 
,病名脱营者,心气不足,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又致脾胃饮食失节,火乘其中,形质 
肌肉,颜似不病者,此心病也(心主以营,故曰心病),不形于脉,故脾胃饮食不调,其证显矣,而经水不时而下, 
或适来适断,暴下不止,治当先说恶死之言劝论,令惧死而心不动,以大补气血之药,补养 
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止矣。《痿论》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则阳气内动(阳气内动,便是胞络中有火),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则肌痹, 
传为脉痿,此之谓也。 
x薛氏x曰∶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血外溢,阴络伤,血内溢。又云∶脾统 
血。肝藏血,其为患,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源,或因肝经有热,血得热而下行;或因肝 
经有风(何以知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而沸腾;或因脾经郁热,血伤而不归经;或因 
悲哀太过,胞络伤而下崩。治疗之法,脾胃虚弱者,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脾胃虚 
陷者,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肝经血热者,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苍术;肝经风热 
者,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汤加山栀、芍药、牡丹皮;若怒动肝火,亦用前药;脾经郁火者 
,归脾汤加山栀、柴胡、牡丹皮;哀伤胞络者,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山栀。故东垣、丹 
溪诸先生云∶凡下血证,须用四君子以收功,斯言厥有旨哉(薛氏所论凡七条,而脾胃三条,肝经三条,胞络一条, 
皆不舍柴胡及栀、芍、丹皮者,以厥阴手足二经为多血藏血之所,血为热迫,则不能从阳亟起,故以引起肝气, 
而栀、芍等收阴抑阳也,如东垣升阳举经之意,尤得其妙。所定脾胃方药,必是久病,又显出脾胃证者宜之。盖立斋 
先生治久病者多,故其立言如此,且谓四君为血证收功须用,则非初治之法可知,立斋一生得力处在此)。 
若大去血后,毋以脉诊,当急 
此等证候,无不由脾胃先损而患,故脉洪大。察其中有胃气,受补则可救。设用寒凉之药,复 
伤脾胃生气,反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x方氏x曰∶血属阴也,静则循经荣内,动则错经妄行。盖人之七情过极,则动五志之火。 
五志之火亢甚,则经血暴下;失期而来,久而不止,谓之崩中,如风动木摇,火燃水沸类也 
。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愚谓止涩之中,须寓清凉,而清凉 
之中,又须破瘀解结,至于补血还旧,又须调脾。其间兼证,或有不同,又当得其所以而处治焉,似难尽一也)。 
若止塞其流而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孤孑之阳无以立(开口便得经旨,自是不凡), 
故本末勿遗 
x张子和x云∶孟官人母五十余,血崩一载,佥用泽兰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补之 
不效。戴人见之曰∶天癸已尽,本不当下血,盖血得热而流散,非寒也。夫女子血崩,多因 
大悲哭,悲甚则肺叶布,心系为之急,血不禁而下崩。《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 
不足,阳脉有余,数则内崩,血乃下流,举世以虚损治之,莫有知其非者。可服大剂,大剂 
者,黄连解毒汤是也(此大寒之剂,非实热症不可,非前药之误不可)。次以香附二两炒,白芍药二两焙,当归二两焙, 
三味同为细末,水调 
西园公治一妇人,年六十二岁,血崩不止,投黄连解毒汤四帖,后服凉膈散合四物汤六 
帖即愈(即阴虚阳搏之治)。此妇因悲哀太过,则心闷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热气在中,血走而崩, 
故效。 
x薛氏x曰∶一妇人年将七十,素有肝脾之证(所见证俱属肝脾,宜审之),每作则饮食(脾)不进,或胸膈(肝) 
不 
利,或中脘作痛(胃),或大便(脾)作泻,或小便(肝)不利,余用逍遥散加山栀、茯神、远志(以脾症而用茯神、 
远 
志, 
何也? 
岂所谓补脾不愈,而当补心欤!若然则枣仁亦不可少)、木香 
而愈。后忧女孀居,不时吐紫血,其病每作,先倦怠(脾)而后发热(肝),经曰∶积忧伤肺, 
积思伤脾。肺布叶举,是令子母俱病,不能摄血归经而致前证,遂以前药加炒黑黄连三分、 
吴茱萸二分顿愈(此左金丸法)。复因怒,吐赤血甚多,躁渴垂死,此血脱也,法当补气。乃用人参一两, 
芩、术、当归各三钱,陈皮、炮黑干姜各二钱,炙草、木香各一钱,一剂顿止。 
一妇人年六十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作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不时有血如 
经行,又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乳肿及两胁 痛如炙,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火 
血燥,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半,二剂肿痛顿退,又二剂而全消(方证合宜,而以四剂全消,恐无 
是速),再用归脾加炒黑栀、贝母,诸证悉愈。 
一妇人因怒,崩血久不已,面青黄而或赤,此肝木制脾土而血虚也,用小柴胡合四物汤 
,以清肝火生肝血,又用归脾、补中二汤,以益脾气生肝血而瘥。此证若因肝经有风热而血 
不宁者,用防风一味为丸(当云肝热生风,而下陷者宜用防风),以兼证之药煎送;或肝经火动,而血不宁者,用条芩 
炒为丸(条芩是大肠经药,用柴胡则治厥阴),以 
一妇人性急,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则胸满吞酸,吐泻少食,经行不止,此 
皆肝火之证。肝自病则外证见,土受克则内证作,若自病见,用四物加白术、茯苓、柴胡、 
炒栀、炒龙胆(芍、柴、栀、胆是厥阴药,白茯是平肝药);若内证作,用四君子加柴胡、芍药、神曲、吴茱萸炒过、 
黄连,诸证渐愈 
惟月经不止,是血分有热(若血分有热,当加丹皮、山栀),脾气尚虚,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又以补中益 
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调。 

卷之二血崩门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属性:x东垣x云∶一妇人经候黑血,凝结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泻不止,谷食有时化,有时不化 
,至今岁四月,血块暴下,并水注俱作,是前后二阴有形之血脱竭于下;既久,经候尤不调 
,水泻日见三两行,食罢心烦不快,饮食减少,甚至瘦弱。东垣先生曰∶夫圣人治病,必本 
四时升降沉浮之理,权变之宜。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非其治也。且治之大法,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故圣人云∶阳盛阴 
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是言阳邪盛于内,故可下;阴盛是言寒邪盛于外, 
故可汗)。大抵圣人立法,各自有义。且 
如升阳或发散之剂,是助春夏之阳气,令其上升,乃泻秋冬收藏殒杀寒冰之气,此病是也, 
当用此法治之,乃升降浮沉之至理也。夫天地之气,以升降浮沉,乃从四时,如治病逆之, 
则杀人矣。故经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可不畏哉。夫人之身,亦有天地四时之气,不可 
止认在外,人体亦同天地也。今经漏不止,是前阴之气血已下脱矣;水泻数年不愈,是后阴 
之气血,又下陷矣。后阴者,主有形之物也,前阴者,精气之门户,俱下竭,是病患周身之 
气,常行秋冬之令。阴主杀,此等收藏之病是也。阳生阴长,春夏是也。在人身之中,令气 
升浮者,谷气上行是也,既病则周身血气,皆不生长,谷气又不升,其肌肉消少,是两仪之 
气,俱将绝矣。既下元二阴俱脱,血气消竭,假令当日元是热证,今下焦久脱,已化为寒矣 
。此病久沉久降,寒湿大胜,当急救之,泻寒以热,降湿以燥,大升大举,以助生长,补养 
气血,不致偏竭。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甲胆也),风木上升是也。故经云∶ 
风胜湿(风胜湿,正是举下陷之气,今人以为风来则干之意,非也),是以所胜平之也。当先调和胃气,次用白术之类, 
以燥其湿,而滋元气,如其不止 
,后用风药以胜湿,此之谓也。此便是大举大升,以助春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