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者的消息_恒实、恒朝法师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怎可以懒惰,而不去勤求忏悔?弟子焉敢向任何众生发脾气?

 

(八)润泽心:一九七六到七七年的旱灾,使南加州呈现出一片焦黄及枯干的景象。每一根草木,在热浪中挣扎。动物也变得憔悴赢弱。大地失却丰润与荫被。每当我生起贪心和自私自利的心,或发脾气,变得刻薄暴躁的时候——这一片枯槁萎顿的景象,就成为我心境的写照。这时候,我要用慈悲法水来润泽自心。那么,自心的影像,又似乎变为一九七九年五月在马边县郊外:百花齐放、芳草遍地、欣欣向荣、绿野平铺、莺声燕语的境界。肥硕的牛群、活泼的马儿,在凝烟滴翠的原野里徜徉驰骋,意态悠闲,任运自在。一片万象更新、朝气蓬勃的气息。

 

润泽心,就是一个快乐、富庶的处所。人为什么要战争——简直是丧心病狂!

 

(九)不动心:

 

有人辱骂:‘你这个贱种,滚开!’

 

我心里想:‘你是我的善知识。你提醒我曾犯过的恶口的罪过,以及我对人类大家庭那种歧见,欺淩及侵夺。

 

惟有平等慈悲,才能总摄一切。现在我以谦下心向你顶礼。终有一天,我们会同成佛道。’

 

有人赞颂:‘这真是大菩萨行!’

 

我心里想:‘你是我的善知识。你是我以往谄媚、攀缘的写照。我发愿对所有众生,一律平等看待。我今以感激心向你顶礼,终有一天,我们会同成佛道。’

 

(十)不浊心:我们阅读的是佛经,不看电视报纸,不听收音机、广告及流行歌曲。

 

我们吃的是清淡的素菜。因少欲而知足。我们的思想,不是热恼、焦急、战斗的种子。心无旁骛,更不想过去未来。只知道一心忏悔罪愆,不论人非、洗涤身心、防心离过,为一切众生的福利祈祷。能够‘克己复礼’尊法重戒——这样我们才会快乐。

 

借助于永恒不变的导引,我们可以恢复自性清净、返本还原。好像一艘船在茫茫大海上飘泊,最后看到海峡的浮标,迷途知返回航登岸。这些戒法,超越一切言语思想的范畴,揭示宇宙的奥秘。譬如一个人在漫天风雨中飞行,经过坎坷艰难的旅程之后,终于看见前面飞机场跑道的指挥灯。

 

美国人一向爱好自由,无拘无束,所以不重视‘规矩’。一旦听到‘规矩’这两个字,便产生一种错觉,脑海里不期而然浮现出警察、律师、牢狱的景象。但是真正的规矩,并非生命的枷锁。我们如果以万分的诚敬、身体力行,顶戴受持这些永恒的规矩,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解脱的钥匙。这是佛法予我们至高无上的布施。

 

恒朝和弟子相信,佛法的真理,是众生自性里‘最深刻的轮廓’。一切众生,皆具足这个妙真如性,性净明体。所以佛法在众生心里,融通交澈,相即无碍。在史丁辰海滩,我们遇著一位苏族Sioux印第安人。他说:‘你们两人很有正气!我的师父是玫瑰蕊苏族的医生。他说人有正气的时候,什么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佛陀究竟是谁?就是一个‘浩然正气充塞天地的觉者’。他持守的规矩圆满无缺,如无缝天衣,不容增减,与虚空同体,与法界相融无碍。

 

那么,‘法’又是什么?法就是法则、法律、仪规。也就是教我们:如何行、住、坐、卧、思惟等一切的一切——指引我们回归本来家乡的明灯。

 

‘僧’,又是什么?他们是拾妄归真,弃暗投明,改邪归正的一群。他们很幸运,仰赖善知识的导引,而能从知见的稠林中找到一条出路,昼夜精进劝修净业。

 

我们为什么要拜?为了礼敬诸佛而拜,为称赞如来而拜,为供养三宝及一切众一而拜,为忏悔业障而拜,更为了效法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希望上求佛道下化有情而拜。

 

我们顶礼经典之王——华严经。这部经是宇宙的蓝图,造化之张本。

 

住在加州摩洛湾的维真妮亚,麦更西曾对我们说:‘当你们真守规矩的时候,可减轻很多的负担,对不对?’

 

她完全说对了!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  山景道

 

师父上人慈鉴:以下节自本年六月二十三日之日记

 

在一天里面,有多少众生见到我?我又见到多少众生?一个月内,我曾与多少众生碰头,多少众生曾经受到我的影响?又有多少众生影响到我?不单指人类,还有两足、四足、多足,以及无足——千差万别的众生。约略而说,众生有十二类: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尽虚宛若遍法界,都是无量无边众生藏身立命之所。

 

天地间一切物体,都有它的‘生命’。就算一块石头,也有它的寿命。只是我们走马看花,未能细心观察体会而已。就在一生中,我们所遇到的众生,可以说无法计数,无穷无尽。

 

普贤菩萨第九大愿王这样说: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铙益一切众生。’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我对众生好,这些众生便会转而对其他众生好。我对众生不好,这些众生也会转而对其他众生不好。所以,世界一天不好,就是因为我自己不好。但是,这个看法还脱不掉自他之分、人我之别。假使我把心量扩大来包容整个世界,那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六道众生,皆是我的父母;一切的地和水,曾是我的身体;一切的火与风,曾经滋养我的生命。所谓大悲,就是情感生活的无限扩大,与一切众生溶这一体,也就是与诸佛认得同一法身。所以又说: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因此,待一切众生好,就是待我自己好。承事敬重供养一切众生,就是承事敬重供养诸佛。因为,‘一切佛身,一一毛孔中,皆有一切众生。’所谓小不碍大,大不碍小,大小无碍。

 

‘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悲心,就是与慈运悲爱护怜愍一切众生的思想。然而,这个单纯的思想,能包容甚至超出其他一切思虑。佛法就是这么玄妙!最先进的物理科学家,百般思惟,绞尽脑汁去研究新理论,才刚刚跨入古住今来圣贤哲士皆知的真谛的门槛。

 

节自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我们坐在柏树的浓荫之下打坐,空气清新。佛龛前只有一炷檀香,香气缭绕氤氲。夕阳西下,凉风徐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活,在崇山旷野中行道——时刻与生死问题搏斗。

 

‘一切刹种中,世界不思议,或成或有坏,或有已坏灭。譬如林中叶,有生亦有落,如是刹种中,世界有成坏。’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我们打蓬蒿杂草叶中拜过,便涉入重重无尽的小世界:植物、昆虫,不可胜数。死亡、成长、茁壮、枯萎凋零这种种景象,不外成、住、坏、空的嬗递演变。所有飞禽、走兽、水族、人类;我们所经过的村庄聚落、农圃田坊,乃至无量的汽车——它们都分享一个共同的现实:万事万物,皆在变易迁流、死此生彼、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看到草叶里螳螂的躯壳、看那天边殒落的流星,看看:我的蛀牙——就会懂得诸行无常的生灭法了。

 

在车尾泡茶。茶刚滚沸,烟雾上升,与暮霭炊烟,打成一片。在斜阳夕照中,现出百千万亿那样多的微尘粒,在水蒸气中盘旋飞舞。这些微尘,宛若游龙腾翔到虚空中,转眼消逝了!

 

我从未曾看见这样多的微尘!再转过头来看那檀香的烟缕袅袅四散,也是同一个现象,那微尘粒更加微细了!正是‘杳杳冥冥,恍恍忽忽。’不可捉摸。

 

依据物理科学的分析:一切物体皆由原子微粒构成。而万物的能质原本不生不灭,只会变化成为无量无边的形形色色而已。这岂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

 

一对夫妇路过。他们问:‘什么是佛?你们信不信天主,抑或信抑某一个神?’

 

本来,我何尝不愿意对他们详细说明,可是,弟子自己一无所知,任说什么都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一年前,我还是满腹经论;今日,只知一心跪拜,而且低首下心以万事万物为师,来开掘我们智慧的宝藏。

 

我们那种局限于一度空间的思想,已经开始崩溃。当然,我要急需抓住任何一样东西,以为扶持。我们习惯于用意识心,来辨别组织所有事理;我们善于用美丽言词来掩饰巧辩,其实早已堕入文字语言的窠臼。然而,时至今日,一切的一切,变得像那热茶的水蒸气,又像那缥缈的香烟——一切皆无所得,一切皆如实无异。为什么?

 

‘诸法无二,无不二故。譬如虚空,于十方中,若去来今,求不可得,然非无虚空。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皆不可得,然非无一切法。’

 

—华严经十行品第八难得行—

 

那么,神呢?神也不可得。就算隶属于同一个宗教的教徒,也不能完全同意神是什么?每个人有他自己心目中的神。一切唯心造。所以在佛教里,以一切无著为最高境界。

 

有人问:‘佛陀不是你们的神吗?’

 

不是的。一般宗教都相信,‘唯有我神,才是真神。’深深信这个理论之后,便一心恭敬承事这位神,而视此为最殊胜的境界。可是,依照佛教的看法,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做佛。所以,佛教以‘一切无著’为真正解脱,即是华严经里所谓‘无著、无缚、解脱智’。

 

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