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广播评论员着重指出;列农在7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隐退状态中生活的。悼念群众中有许多人再次集结;走向街头;重演60 年代死者积极参与群众运动的场面。一位20 来岁心神茫乱的青年妇女说;〃我们这一代人再也团结不起来了。〃她的同伴接着说;〃谁也不再关心社会。〃从〃达科他〃大楼到哥伦布大道的路上;一个妇女单独行走;不想让别人看到她在流泪。当她从睡眠中醒来听到一代英杰被害的消息时;她和其他许多人一样;顿时感到失去了崇拜的对象;进入生命中可怕的阶段。在她身后几尺远的地方;一个男人坐在一幢大楼门口的露台;倾听收音机里披头士演唱《昼梦未定迎良宵》。
列农在《情和桥》的唱片中有这样一句〃当你入士之时;人人会爱你〃。
一如往常;他的这句话中肯正确。生前;他为千百万人所爱。他遭到晴杀之后;似乎每个人都无条件地向他表示敬爱之意。
有关他的书藉在他死后不到几个月就成批出版。那些书对死者深表〃哀悼〃;〃颂扬〃不止;认为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家;一个多么全面的音乐奇才。他遇害的那年出现接二连三的无线电、电视专题纪念节目。播放《昼梦未定迎良宵》的电影剪辑、披头士乐曲的选段。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形象树立到和肯尼迪总统并列的位置。
和列农的摇滚乐从来没有什么联系的团体和个人在纽约音乐厅举办了追念他的音乐会。这些团体和个人包括辛辛那提流行音乐管弦乐团、演技拙劣的戴维?克莱顿?托马斯和流行歌手罗伯特?拉拉克。如果列农对这些爱的洋溢能有所评论的话;他使用的语言无疑是不留情面的。列农在披头士乐队解散后所出的第二套唱叶《幻想》中尖声唱道:〃眼光短浅;心地狭隘的十足伪君子;他们的话我是听腻了。〃过去的列农是心怀定见、格格怀斗的入。
大多数〃悼词〃的主要缺点是;它们是对过去列农、作为披头士四人乐队成员的列农的颂扬。
诚然;列农对与披头士的合作给了恰如其分的积极评价;但从1970 年起;他就开始揭穿披头士的神秘。在一张名为〃上帝〃的唱片中;他宣称;〃我不再信任披头士;我只信任大野和自己;梦幻已告结束。〃回想起来;列农早就开始贬低披头散发者的形象。60 年代中;当披头士正处在黄金时代;他就编词歌唱〃救救我们〃。一旦从披头士乐队中解脱出来;他不再有什么顾忌。1969 年;他作词并演唱了《即兴闲语》;生动描绘了他所保存的初次上了海洛因的钩和解毒的痛苦经历。在另一张唱片里;他唱到他母亲的去世、幼年生活的飘泊和孤独。在他《幻想》的唱片中;他诉说个人面临的一些难题以及作为流行歌手经受的苦难。他提出;〃我怎么能够给人爱;如果我从来没有得到过爱。一个人可用微笑隐藏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是支离破碎的;那就无可隐藏的了。〃这些歌曲并不反映列农的思想全貌。他既能尖刻无情地分析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也能执着乐观地看待事物的变化。他去世后所得到的大部分颂词都没有涉及这两个特点的任何一个。如果有所涉及;则是从消极的角度加以否定。
《花花公子》杂志对和列农夫妇谈话的最近一篇评论是这方面的典型。
评论说;列农的自我剖析〃常常令人困惑〃。他的乐观主义难免是〃空泛的想像;对和平与爱的兴叹;带有讲求实利的色彩〃。如果死者有灵;他会如何憎恨这种对他的评论啊!
那些悼念列农;想要消除他生前消极形象的人可以听一下他被害前几个月和妻子共同录制的唱片集《双重幻想》;在那些唱片里;列农演唱宁静的角色;充分流露出他对家庭生活的深情。
但列农并不避开予盾;在他活泼爽朗的笑声中;蕴藏着无限的向前探索的活力。人们怀念的是他笑的狂热;笑中的挑战。披头士约翰属于一个过去了的时代;但诚实而富有斗争性的约翰则会流芳百世。
1620 世纪享誉最高的钢琴演奏家 阿瑟?鲁宾斯坦(1887…1982)在20 世纪钢琴的殿堂中;鲁宾斯坦作为巨人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那独特的技巧、金色的音调与和谐的配置;他在演奏中投入的热忱;他那自然、从容、不慌不忙的风格;使他同任何一位伟大艺术家一样杰出。而他最与众不同的贡献则是他传达音乐欢乐的能力。
〃维生素有什么用?〃在75 岁高龄时;他这样解释自己保持青春活力与热情的秘诀;〃吃大虾;吃它一磅鱼子酱然后生活!如果你爱上一个表情空洞、毫无脑筋的金发美女;不要怕。与她结婚;然后生活!〃这位伟大的钢琴家真心实意地向自己推存了这种处方;他所做的一切都充满生机;正如他华丽的音乐创作一样;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也充满生气。
从他的早年到最后的日子;他都表现出持久的高昂情绪。即使在大多数音乐艺术家都停息下来的年龄;他仍然平均3 天举行一次音乐会;他在自己广泛的曲目之外大量地录音;他是无数舞会和午餐会的中心;他是滔滔不绝的健谈者和讲故事的人他是一言难尽的鲁宾斯坦。
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第一流的严肃音乐家是1937 年以后的鲁宾斯坦。那一年他在卡耐基音乐堂历史性的复出;标志着他艺术的新境界。〃据说;我年轻时把时间公平地分给了酒、女人和音乐;〃他后来说道;〃我承认这种说法。那时候我百分之九十的兴趣在女人身上。〃这种供述中不乏夸张成分;但确实;1937 以后的鲁宾斯坦成了一位成熟的艺术家。他的浪漫精神和书卷气息奇特的融合抓住了听众的心。人们总是听不够;他的音乐会挤满站着的人。他售出的磁带以百万计。他以每场音乐会6000 美元以上的酬金在全世界巡演;并以对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最高的酬金对公众演出。
鲁宾斯坦往往怀着自信的轻松表演节目。他的节目(〃我的音乐提包〃)往往开始于莫扎特;经过贝多芬和整个19 世纪;并以赫克托?比利亚洛沃斯?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和卡罗尔?席曼马诺夫斯基这样的现代音乐家结束。然而;肖邦才是他的专利;许多人不假思索地把他当作肖邦的演奏家。
即使象他这样的肖邦演奏家;他也还自认为自己属于莫扎特。在他的晚年他〃跪着〃回归莫扎特。
不可否认;鲁宾斯坦的琴艺谱子是他特色(和秘诀)的一部分;他的谱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许多传奇性的音乐家。鲁宾斯坦第一个大名鼎鼎的扶植者是小提琴家约瑟夫?乔基阿希姆;布勃拉姆斯是他的朋友。他的早期钢琴教育来自卡尔?海因里希?巴尔特。巴尔特是弗朗茨?李斯特的学生;李斯特受教于卡尔?车切尔尼;车切尔尼又是贝多芬的学生。此外;鲁宾斯坦还亲自受业于如C?圣一桑、伊尼亚斯?扬?帕代莱雷夫斯基、尤金?伊萨伊、C 德彪西、C?弗兰克、A?施纳贝尔如V?帕奇曼这样的艺术大师。
在青年时代鲁宾斯坦倾向于演奏那些被他称为〃大众宠儿〃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的作品;而且他的钢琴象要喷出火来。然而;成年以后他越来越转向肖邦;转向他的同伴波尔。他们以精湛的表达写成的作品能使艺术家象呼吸一样演奏钢琴。
鲁宾斯坦是那样地自然而且精力充沛;以至于他并不把他的艺术活动看成工作。〃我能一连演奏10 个小时〃;在他快80 岁时;他这样说;〃我不觉得创造艺术应被称为工作。工作是那些你不想干但又不得不干的事情。〃这种陈述;与鲁宾斯坦的许多自道一样既真实又不真实。因为用除他以外的任何标准来看;这位最有天赋的钢琴家都是用极其艰苦的工作来完善和发展他的艺术的;尽管他喜欢制造一切都唾手可得的印象。而以上这种印象又为大众所接受。
在纽约韦伯斯特宫为RCA 胜利者唱片公司录音的时候;他总是把一个曲子弹了又弹直到他认为弹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在音乐会前他总是反复练习;尤其是对那些他可能遇到困难的曲子。任何不完美的东西他都是不能容忍的。然而;为练习而练习却不符合鲁宾斯坦对于演奏的观念。
〃我生来就非常、非常地懒惰;我一般不能练习太长时间;〃他说;〃但从音乐的角度看我必须说;过多的练习并不是那么有益。当你反复练习时;音乐就象是从你口袋里出来一样。如果你演奏时感觉;噢;我熟悉这个;那你的演奏就会连一点新鲜的血色都没有;而且观众也会感觉如此。〃在另一个场合;他用他不规则的英语这样解释他的哲学:〃每一场音乐会我都把很多事情留作临场发挥。我必须保留不定的、无法预见的前景。我想冒险;想犯难。我想为将要出现的东西而感到意外。我比观众更喜欢这样。
这样音乐本能如花一样新鲜开放。这就像做爱;动作常常是同一种动作;但每一次都不一样。〃鲁宾斯坦音乐会新鲜性的因素之一是他对他弹奏的音乐的强烈愉悦。
〃别告诉赫罗克。〃索尔?赫罗克是他多年的经纪人他这样劝告一个会见者;〃我弹钢琴没有任何目的;我是这样地喜爱钢琴。〃关于这位钢琴家对整个生活的本质态度;他是这样表述的:〃幸福即是去生活。这是惟一可能的幸福。〃这种整体的生活之乐无疑赋于鲁宾斯坦音乐一种特殊的品质(〃音乐不是一种嗜好;对我来说甚至不是一种情感;音乐就是我〃)并使他高踞于同代人之上。而且;依仗这种万灵之药得了使他的音乐不断进步的见识和能力;这种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他晚年的创作。例如;他在65 岁时录制了舒曼的《卡纳维尔》。当他在10 年后再录制这首曲子时;在《纽约时报》音乐批评家哈罗德?C?舍恩伯格这样写道:〃他的同事在谈到他时;都认为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年长的专家;当他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钢琴家时;没有人持有异议。〃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可能拥有更耀眼的技巧。鲁道夫?塞尔金可能对德国音乐有较深造诣;R?图尔克对巴赫更有共鸣;S?李斯特适合于演奏普罗科菲耶夫和斯克李亚宾的曲子;C?阿劳可能戏路子更宽。
〃但没有一个钢琴家象鲁宾斯坦这样把这一切都溶加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