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后这三首,八、九、十,总结庄严的因缘。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比较多一点,他说:「谓由佛等力,明体用无碍,现而常如,然此偈有多意趣。」这三首通一切世间,一切世间所有庄严的由来是佛力、是心力、是众生的业力;大乘教里面常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显现出无比的殊胜庄严。佛的威神、众生的业力,心能转变,这个经论里面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又给我们讲「唯心所现,唯识所造」,识就是现相。所以佛教导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教我们要懂得转变,在念头上转变。讲席里头常常说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转众生为佛菩萨,你只要会转,就成功了。《楞严经》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如来跟凡夫差别在哪里?如来会转。他为什么会转?他觉悟,他明了。众生迷,众生不觉,众生不会转。不会转的就很可怜,经上常讲「可怜悯者」,他不会转,总是为业力拘束。不但是一生,可以讲生生世世被业力牵引,丝毫转动不得。
诸位细读《了凡四训》,你看看云谷禅师那一段的讲话,你就明了了。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转,要了解宇宙人生性相、理事、因果,我们在经教里头学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些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不是虚妄的。学会了,在虚妄境界里面我们得自在。在佛法的名词里面讲,就是你得解脱了,这是学佛首先得到的。然后进一步,大彻大悟,再进一步,证得清净法身,那个时候是大成就。我们得到一点自在,解脱了,这是小成就。如是修学,当然法喜充满。
我们在这一段经文里头,长行接著是偈颂,偈颂前面六首是讲六尘说法,六尘说法就是六尘表法。偈颂里面没有说得那么多,只是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河中莲花,一个是两岸的花树,只举这个例子。河中莲花是比喻相应的心所,性德的流露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佛菩萨的用心、觉悟人的用心,凡夫不尔。凡夫迷而不觉,染而不净,把自性本具的性德由於不觉变成了烦恼,变成了妄想分别执著。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的体是性德,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我们要能懂得佛说这些话的用意,点醒我们,教导我们。我们怎样把烦恼转变成菩提,把生死转变成涅盘?这个转,关键就在觉、迷。所以佛法教学的宗旨,我们常常听说「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佛法教学的宗旨。
总结这一首,第一首『三世所有诸庄严』,这个「三世」是指的三种世间:器世间、正觉世间、众生世间,也指过去、现在、未来,这也叫做三世。前面一个说法是讲的空间,后面一个说法是讲的时间,无论是空间或者是时间,这里面所有一切庄严,『摩尼果中皆显现』。花、树,树开花结果,在果中都显现出来了,这个我们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前面我们读很多,一一微尘,那个微尘里面都含摄世界海微尘数的世界。微尘太小,肉眼看不见,树上果实很大,果实里面哪有不含摄的道理?只是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法身菩萨们见到了,他们是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凡夫是迷而不觉,处处成障,处处都是障碍;理有障碍,事也有障碍,理事、事事就更不必说了。
除障就是修行,我们现在在世间,最严重的障碍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古德常说「做事难,做人更难」,因为人情变幻莫测,冷暖无常,你怎么应付?所以会做人是大学问,会做人是真功夫。学佛、修行,修什么?学什么?说一个浅显的话,学会做人,做一个圆满而没有缺陷的人,这个人就是佛陀,我们应当向他学习。佛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应付这个千变万化的世间?他能做得那么圆满,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行、相好。佛告诉我们,这三种真实、三种圆满是我们自性本具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我们能够用性德,随顺性德,这就是佛知佛见、佛心佛行。千经万论,千言万语,诸佛菩萨教众生都离不开这个原则,都离不开这个纲领。
在护法四天王里面,西方广目天王,你看看他的表法。他一个手拿著是龙或者是蛇,这个手拿著是个珠。那个「珠」是什么?摩尼妙宝,那个珠是摩尼宝珠,摩尼宝珠代表圆满的性德、圆满的自性。龙、蛇代表的是社会,代表的是三种世间,三世间。这个里头人情事理变化莫测,不要紧,你只要掌握到这个摩尼宝珠,你应付裕如。谚语有一句话说「以不变应万变」,摩尼宝珠不变,龙蛇是千变万化,以不变应万变!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他是用变化来应付变化,那就是穷於应付,最后依旧不能解决问题。你要是用不变来应付,问题解决了,这个道理很深很深。
世间人也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说对不对?你听了说:这不错!你要是问佛陀,佛陀说:错了。为什么?凡夫知见,迷而不觉,觉者的知见不如是。觉悟人的知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有。何必要防人?有防人之心,你想想看你的心不清净。真心本性里头,哪里会有防人之心?就是连《坛经》,大家很熟悉的,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防人之心是「一物」,本来无;本来无的,统统要放下,不要防人。这个人毁谤我,不必去防他;侮辱我,不要去防他;陷害我,不要去防他;他要害我的命,也不要去防他。为什么?没事!命都被他害死了,这还没事吗?是没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哪有事?人生在这世间总要死的,早死跟晚死都是要死,有什么差别?我没有过失,他把我害死,消我业障!我防他干什么?我如果一防就增长业障,业障消不掉。
你们要细心去思惟、细心去观察,你才会明白这其中的大道理,这其中有大受用。粗心大意的人,他怎么会懂?活在这世间贪生怕死,不知道生死真相,贪生怕死。觉悟的人晓得这世间是没有生死,宗门的话,我们套一句来讲,「觅生死了不可得」。楞严会上,阿难尊者找心,世尊问他心在哪里?这是很有名的一段经文「七处徵心」,觅心了不可得。阿难找,找,找不到。达摩祖师到中国,二祖慧可见达摩,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他在这一句话里头回光返照。好半天,说了一句话:「我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我把你心安好了。他在这里大彻大悟。
生死了不可得,烦恼了不可得,菩提了不可得。《大般若经》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防什么?没有防范的,你就得大自在。我被人陷害,应该如此。为什么?过去我害他,今生他害我,这个帐不就了了吗?欢欢喜喜结了。我被他杀了,过去我杀了他,这一生他杀我,帐就结了。不要躲避,躲不了!躲得过今生,躲不过来生,生生世世。这是觉悟的人跟不觉的人心态完全不相同,这就转过来了。你这一转过来,你怎么会不自在?顺境善缘大自在,逆境恶缘也是大自在。这个身活在世间大自在,不管遭什么苦难,被人害死了,还是大自在。宇宙人生真相如是!这一首颂是总结器世间的庄严,虽然三世都说到,但是重点还是在器世间讲得多。「摩尼果中」,树上的果实。
『体性无生不可取』,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它在一法里面见一切法。这个一法,「摩尼果中」这一法,「皆显现」,一法里面能展现一切法。这里头也显示佛力。清凉大师注解里面也说这首偈是讲「即性无性,体本不生」,所以它的含义很深,「体性无生不可取」。相是幻相,体是真空。《般若心经》里面跟我们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就是没有两样。体性空寂能现万相,这桩事情佛在经里头常常用梦来做比喻;虽然常常连著说「梦幻泡影」,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梦,其他的三个字是衬托。为什么?做梦,六道凡夫都曾经做过梦;有人一天做好多次的梦,不是一个梦,他晚上睡觉,醒过来之后,他还能记得住做了好几个梦。
能做梦的心性在哪里?了不可得。梦中那个境界,醒过来之后还相当清楚,记得很清楚。昨天晚上做梦,梦到哪些人,跟这些人干些什么事情,在梦中就好像是真的,真有其事;醒过来之后,才晓得原来是个梦幻。那你晓不晓得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是在作梦?是梦境!好像这个梦境的时间长一点,可以做个几十年。实实在在讲,哪有时间的长短?你晚上睡觉做梦的时间很短,刹那之间;跟你这一生的梦境,这一生当中不长,你晚上做的梦境时间不短,你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不但这几十年时间不长,《华严经》上佛给我们讲「念劫圆融」,无量劫就是一念,一念就是无量劫,我这个说法是真实话。如果我讲把一念展开为无量劫,把无量劫浓缩成一念,这个展开、浓缩是妄想分别执著。但是你好懂,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跟你说真的,没有展,没有缩,这才是事实真相。你能懂吗?不懂!我知道你不懂,你是真不懂。什么原因?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见不到事实真相。你要见到事实真相,你的思想、你的言行、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完全变了。
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什么时候提防过别人?祖师大德里头或许有,为什么?他没有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虽然他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没有破。无明纵然破一、二品,无明有四十一品,破一、二品还有三十几品没破,所以可能还有一点习气。这是讲可能还有一点。佛菩萨没有防范过别人,阿罗汉,辟支佛也没有防范过别人。我们是凡夫,如果我们把自己境界提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