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功]社交谋略与技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请坐!
  K:不坐,我站着好。
  P:请喝茶!
  K:不喝,我不渴。
  P:请吃糖!
  K:不吃,我不喜欢。
  P:吹风扇吧!
  K:不吹,我不热。
  P:那么喝点啤酒吧!
  K:不喝,我喝酒脸红。
  这样的情境真是太滑稽太糟糕了,K 的行为不仅令女友难堪,而且还给人留下一个拘泥呆板、懦弱胆小的印象,会认为你没有男子气概。像这样的一方有所表示而另一方不能与之相呼应的情形,我们称之为对应性互动行为匹配失调。
  产生对应性互动行为匹配失调现象,主要有如下四种原因:
  一是性格、情趣等的差异,双方又不善于寻找彼此均可接受的交往内容、行为方式,寒暄之后就无话可说,双方接不上轨,导致交往受阻、交往不下去的状况。
  二是性格过分内向,或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心目中地位大高,以致另一方有自卑感,这样的话,交谈也很难进行。
  三是刚交往时放不开,拘束、紧张,双方难以协调。
  四是双方个性中高傲成分多,交谈时常顶牛、拆台,以致无法继续下去。
  要克服对应性行为匹配失调这种毛病,除了一个人要加强自己的才、学、胆、识的修养以期在交往中显得娴熟练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双方要寻找共同点,要求同存异,只有这样,双方才可能匹配协调、交谈顺利。
  五、交往冲突人际交往,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永远风和日丽,完全和谐、平静,完全无冲突。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际关系也一样,也许几分钟之前还是风平浪静,但几分钟之后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阴云密布,昔日的平静、和谐不再存在,而现实存在的却是冲突。
  平静、和谐是人际关系良好的标志,但有时过于平静、和谐则可能隐藏着一种不和谐,大家都知道平静的大海下往往是波涛汹涌。电影《乡音》中陶春与木生的爱情,可谓平和得出奇,可准认为那算得上幸福呢?另一部电影《温柔之乡的梦》中的夫妻,可称得上太阳底下最和谐、最平静的一对,男方可对女方任意支配,而女方则乐意接受,绝无违抗。然而,结果却是非常的令人悲伤,一场美梦烟消云散。相反,《李双双》中的李双双与喜旺,虽然他们经常有一点小小的不和谐,有时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可他们终究是相安无事、幸福和乐的。所以,在对待交往冲突上应该有一点辩证的观点。
  不要一看到不和谐就懊恼、回拒,转过脸去,一看见和谐就喜笑颜开,迎上前去,须知几千年前的老子《道德经》中就说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事物都是变化的,要防微杜渐,而不要在春风得意时就高枕无忱。
  冲突本身,并无好坏,只是它的性质和对待它的态度上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冲突非但不会闹翻脸,反而能在冲突中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统一认识,求得和谐,然而,其中的度如果掌握不好的话,那么积极冲突也就可能向消极冲突转化。有一位大学生朋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术的争论可能导致朋友的反目成仇。”学术争论,本身是积极的,但它所导致的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却是消极的。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是:“冲突点”的转移。争论,一般是由学术问题本身开始的,但在争论过程中,由于诸多非学术性因素的加入则可能使争论的火药味变浓,升格为非学术性的争论。双方由于在许多观点上不能取得一致,于是乎双方都希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说服与反说服,几来几往,往往由于情绪的激动而引发对对方人格的攻击,结果“冲突点”由事实转向了人,冲突向消极转化了。
  现代学术史上有两位大家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有一天,两人又谈起来了,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双方观点争执不下,没有办法,最后两人嗓门越来越高终于用打架来解决他们的争端,但幸运的是,他们毕竟是学问修养高的人,打架之后虽对两人关系有所影响,但也无大妨碍。虽然结果并不太坏,但像这样的冲突还是尽量避免为好,好端端的一对朋友因为一点争论就闹翻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古人也讲“争”,但古人很讲“君子之争”,争要争得有风度,有气量。
  《论语》中有一段话描述了这种“君子之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一种竞赛是君子的竞赛。”“君子之争”要讲风度,怕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吧!
  争论而导致恋人之间的分手的事也常有。比如,有一对相爱至深的恋人,就“婴儿刚出生时便先天残废痴愚,杀了他是否道德”这一问题进行争论。
  男方说:“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从受精开始,现代科学证明腹内胎儿6 个月就己开始有思维,也就是说有心理活动了。为什么在腹外杀了残废痴愚的婴儿反倒不道德呢?我认为杀了这类先天痴愚的畸婴,无论对婴儿、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女方不同意男方的这一观点,可怎么也辩不过对方,心头忿然不乐,于是一气之下指责男方“兽性未泯”、“残酷无情”、“不是一个人”。气氛一下子就火药叶十足,一场争论变成了争吵和攻击,结局是不欢而散,分手了事。
  避免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化,应当把握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不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顾及基本的事实,只顾着自己的个性,把理智抛诸九霄云外,冲口而出,说一些既让自己有失体面有失风度又伤害对方感情的话来。或者是虽然自己有理但苦干辩才有限而无力去说服对方,从而在面对方拒绝接受的态度时,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攻击对方的人格,揭对方的疮疤,打击对方的自信和自尊。这样做虽然自己的恼怒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但对于解决问题本身,非但无帮助,反而会把问题弄得更加糟糕。
  二是牢记冲突点,不可随意转移沦题,更不可把论题偷换成与冲突点毫无关联的问题上。比如,双方在讨论“死刑该不该废除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去展开,而不要说什么“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你写有对死刑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更没有看见过你写有这方面的专著,好坏我在这方面还发了一些文章吧!专著也有一两本了,你没有资格和我讨论。”此话一出,顿时全场可能会死一般的寂静,对方也感到非常的难受,自己也不好下台。面对双方争论有话题偏离冲突点时,正确的理智的方法应该是一方立即提醒偏离冲突点的人要“就事论事,不要因人废言”。至于自身,也应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辞是否有超出冲突点而出格的地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
  冲突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具体地避免冲突扩大或者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化呢?除了把握以上两条基本原则外,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1。辩论爱默生说:“什么是辩论?辩论就是指说话时,把真实翻译成使对方一听即懂的语言的能力。”王充也说过:“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之口。”
  苏格拉底就好辩,街头就是他宣讲自己哲学并与人辩论的地方,但是,苏格拉底却从来没有在与人争论的时候发生过出言不逊、伤害对方的情况。这不得不归功于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的智慧与魅力了。辩论时,苏格拉底总是以最浅显的生活事例向对方发问,当对方回答后,他又是一个又一个地问下去,把自己打扮成无知状,但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问,苏格拉底让对方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真理,对苏格拉底表示心悦诚服。经过辩论,找到真理,这就是辩论的目的,辩论的双方无所谓胜与败,因为不是谁胜谁了,而是真理本身胜利了。抱有这样的心胸,很显然真理也找到,朋友也维持,何乐而不为呢?
  2。自检发生冲突,如果错在一方,那么争论很快就会结束。但常见的冲突则是双方都有点理,于是乎互不相让,揪住对方的把柄不放,把气氛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两败俱伤,关系也急剧恶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双方都对对方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肯定,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加以反省自查,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感情不但不会恶化,反而会使双方更加有勇气承担责任。小说《卡玛尔》中的约翰,在同卡玛尔大吵一架后,愤然出走。在去伦敦的路上,别离的愁绪驱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于是中途折返,向卡玛尔当面赔不是。
  卡玛尔怎禁得起这般的仟悔,哭着扑向约翰怀里:“亲爱的,你没错,都是我不对,我不该惹你生气。”于是乎,一场看来势在必然的大冲突在这自检中冰消瓦解,双方比以前爱得更加的深沉了。
  一般而言,冲突难以平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情感因素。冲突出现激情时,情感中枢高度兴奋使思维中枢受到抑制,这时的冲突已不再是求得真理了,主要在于要击倒对方以求得心理平衡。
  此时的冲突者往往缺少理智控制,缺乏自我反省,就是自己错了,也发现不了,只顾像西部牛仔一样,向前猛冲、猛打,击倒对方。清代散文家魏禧说得好:“人于横逆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
  二是自我人格因素。有的人个性太强,于是在一激动时、就不顾及对方的尊严、人格,只顾强调自己的“尊严”、“人格”、“权利”,甚至在毫无道理的时候,也盛气凌人,拒绝认输。结果,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