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9年第11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纷乱”;精彩地写出了女人的特质;女性精神与心态的丰富性便在植根于女性身体的语言中得到了区别于异性的独特展现。《无字》里张洁写吴为回到故乡“躲在麦地里的感觉真好;安全如母亲的子宫。”以女性特有器官作喻体的比喻;不仅恰好地表现出了吴为那常存于心的“对故地一种情迷的固执”;而且使女性器官从传统语义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全新的能指意义。 
  相对于“理性的、逻辑的、等级的和直线的型”的男性语言;女性语言是“不重理性的;反逻辑的、反等级的和回旋式的。”⑤女性作家以女性的身体和欲望为对象;执拗地表达女性的体验和幻想。虽然她们深知:“优秀女性;特别是女性作家;不仅拥有可触的感性方式;同时也应具备理性的逻辑的、贴近事物本质的能力;……她们不仅用身体的皮肤写作;而且也用她们的脑子写作。”⑥但是当代女性小说表现了对生活、人生的理性思考;执拗地带上感性的原态;突出放大从身体欲望生发出理性的特点。这种“感性”的理性思想;极大地有别于传统的男性语言;让人感到作家与生活贴得很近;理性来自与身体有关的感性;思想植根于感性生活。同时令人感叹的是女性作家那非凡的想象力;对女性身体和欲望的言说;一旦插上想象智慧的翅膀;将使女性文学获得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就像“那声音使你感到你在人间走着;回身望望足迹;你感到你在人间活着。”(《私人生活》)一句喻示的那样;女性因守着身体与欲望的书写;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性生命的存在。 
  身体语言的话语策略;使女性小说大量出现性的描写。这种带有与女性生理密切相连的描写;更加关注私我体验带来的差异性;因此更加丰富和细腻。有的女性作家将写作与女性生理相连;从而“保持住女性写作的纯洁性”。 ⑦陈染说:“性本质上是原欲;当性摆脱了仅仅作为生殖的工具后;就跟快乐、情感、物质;跟一切有了关系。”在此;性常常会作为生存状况和人生态度的象征物;使女性小说超越了传统历史对性的偏见;通过书写欲望、书写自身;将性描写推进到作为人性深度挖掘的独特路径。“女性写作实际上是使用着女性躯体之笔;饱蘸着女性血泪之墨所记录的苦难历程。倘无‘超越性别’之精神;便无以成就女性文学之大业。”⑧ 
  (三)生命体验的诗意美学特性 
   
  当代女性小说以不断的超越性实践着文学的创造本性;并艰难而着实地建筑着女性文学的诗意美学特性。在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社会里;女性被动低下的社会附庸地位;使女性实际上处于极少自我思索的深层可悲处境;也就逐渐失去了为自己立传的自信和能力。当代女性小说注重女性体验的书写;自传体这种易于表达女性体验的体式;便成为女性作家的偏爱。女性作家笔下的自传体小说也突破了以往爱情、母爱、柔情等女性的主题和题材;而偏重打捞女性经验;并用身体语言谛视女性生命的律动;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而且以引人注目的成就构建起女性小说的诗意美学特征。陈染的《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对女性成长的心路的大胆表白;林白《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一个人的战争》等作品中女性潜意识心理的挖掘;以及她们作品中具有反叛性的女性和与“性”相关联的女性经验描写;都是女性作家借助对传统文学解构的文学经验;女性小说已经从对女性外部生存环境艰难处境的展现;转向了女性自身心灵对外部环境感受体验的表露。张洁笔下历尽情感沧桑的女作家;陈染笔下带有幽闭性、破坏性、反叛性的年轻女孩;张欣笔下失落了浪漫情怀的都市女人;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小姐”、现代女性、农村少女、城市小保姆等不同女性形象;共同构成了女性生命丰富的内涵;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女性生命的本真。“她们”蕴涵了大量的女性体验;如对性的发现和渴望;拥有女性“自己的空间”自由的愉悦心境;对纯洁“爱”的向往;与现实难以相容的“疯癫”心理体验;对命运难以把握的无奈困顿等等。女性经验的打捞是女性小说的首要职能;体验女性生命成了文学的崇高使命;追求创作风格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扩大到了女性主页的最大化。 
  艺术心理学家认为;作家的心中有个结;这位的情结是棵树;那位的情结是条河……。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弄堂;寄寓了作家太多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以至多年后回到上海;王安忆走到当年她住过的弄堂时热泪盈眶;张洁《无字》中吴为故乡的那棵老槐树;既是吴为欲说无言的象征;也是含辛茹苦的母亲叶莲子一生孤寂的写照;这棵老槐树更是作家那女性孤寂情愫的形象化流溢。陈染小说中那照在闺房被子上的一缕阳光;让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迷恋不已;它使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幽闭自我有了具体的寄托物象。张欣笔下那空谷幽兰的谈雅、清香;凝结着作者和女性形象那份浪漫情怀;透过它;可以感到张欣对当下社会物欲横流现实的愤怒;但对生活法则又不得不承认的无奈。每个情结与作家的生活和个性相连;各不相同而构成了女性小说艺术世界的丰富性;但每个物象都流溢出了女性对孤独的体验。路遥说:“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情绪上的大欢大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⑨女性意识经历了觉醒到自觉;有了深层意识的悲哀感;达到了陈染所说的“自由的孤独”或“孤独的自由”。 
  与孤独相伴;女性小说流溢出的是体验到的浓郁的女性生命的痛苦。从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男女两性的“性沟”、时代的孤独、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被剥夺的婚姻、最亲爱的人撒手而去对死亡等等的体验;拨开女性小说理智尖锐的内核;看到的是一片破碎与忧伤;缕缕痛苦的寒风不断吹拂。张洁借吴为之口表达出“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言人生”的破碎心声;谋合了黑格尔“任何生命都是矛盾和痛苦的过程”的论断。女性的痛苦不仅来自社会;来自异性等外在的诸多因素;也来自于与生俱来的性别特性;来自于女性复杂的心理矛盾;来自于对男女两性和谐定命的迫切向往与离此定命相去甚远的矛盾上。同时女性所追求的理想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攀升;以往理想的实现与新的理想的生成;使女性不断处于奋斗与不满之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和冲突;既是推动女性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又是造成女性永无止境的忧郁、痛苦的终极根源。体验女性的孤独;直面女性的痛苦;使女性小说获得了内在的动力、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女性小说表现了诸多个体生命的痛苦或悲剧;却组成了女性群体意识下文学创作生命的凯旋;通过表现女性个体精神的炼狱之痛;达到了对女性生命的终极关怀。在20世纪初觉醒的女性意识观照下的女性文学到了21世纪;以女性意识的自觉开始构建起女性小说的诗意美学。其诗意不是莫名奇妙的多愁善感;也不是强装欢笑的自作多情;更不是无病呻吟的自哀自怜;而是来自于女性超越的渴望;来自于坚定的自信、崇高的理想;来自于对存在无畏的谛视;不仅不躲避污秽、孤独与痛苦;反而能从这一切中升华出创作题材资源与心理积淀。 
   
  注释: 
  ①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94。第134页 
  ②王春荣《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及审美衍进》;《辽宁大学学报》1995。3。 
  ③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④胡亚敏《女权主义批评》;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⑤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出版社;1995。第126页 
  ⑥陈染、萧钢《另一扇开启的门》;《花城》1996。2。 
  ⑦赵如安《女性的艰难与人的艰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3。 
  ⑧王春荣《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及审美衍进》;《辽宁大学学报》1995。3。 
  ⑨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9。 
   
  责任编辑易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