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4年10月,王蒙生于北平。他的原籍是河北南皮县,王蒙的幼年在那里度过。回到北平,王蒙一天天地长大。壮怀激烈而又向往光明的他,成了一名中国革命的勇敢少年,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用他那支真挚的笔,书写新中国的朝晖和他的光明梦。
动笔写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时候,他刚满19岁,是青年团北京市东城区委的干部。他以交响乐的结构和诗一样的笔调,深情地描写了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中学生清纯烂漫的生活。小说在修改期间,上海《文汇报》即以《金色的日子》为题选载了部分章节。由于政治原因,这部小说到1979年才得以正式出版,其被封埋的时间超过了王蒙创作时的年龄。小说出版后,成了当时中学生最爱读的书之一,并被改编成电影,受到极大欢迎。《青春万岁》是中国50年代反映当代生活的杰作之一,它的交响结构应属王蒙的一个发明。
在修改《青春万岁》的同时,王蒙写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以极其敏锐的笔触刻划了中国一个区委组织部门的真实工作状态,崭露了他出色的才华和锐利的思想,小说于195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震动中国文坛,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在海内外也获得强烈反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作品。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造就了王蒙,也几乎毁灭了王蒙。他因此被打成“右派”,接受劳动改造,自1963年至1979年被”放逐”新疆达16年之久。
1979年,中国迎来了新时期文学的春天。王蒙终于回到了北京。他又能写作了。王蒙握紧笔,开始了他的文学“井喷”。他像一只五彩的蝴蝶,为中国文学放飞了一只只多彩多姿的风筝。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作家的创作重心是短篇和中篇小说。王蒙是成就最卓著者之一。他的短篇小说《最宝贵的》、《说客盈门》、《悠悠寸草心》、《春之声》、《风筝飘带》、《夜的眼》、《海的梦》和《在伊犁》系列,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相见时难》、《名医粱有志传奇》等,还有其它一些作品,都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作。其中如《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这些作品打破了时空顺序,打破了沿袭已久的中国小说传统的叙述方式,加进了包括“意识流”在内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因子。这些小说在80年代中国文坛,引起了很大震撼和争议,并逐渐被普遍接受。王蒙的这一创新影响巨大,它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王蒙以其锐气和才华,为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下了重彩的一笔。这个时期,王蒙任《人民文学》主编,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蒙在随后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任文化部长期间,他并没有停止创作。80年代后期,王蒙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是以写长篇小说开始其文学生涯的,被誉为“审父杰作”的《活动变人形》,再度证明王蒙不愧为写长篇小说的高手。这篇小说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新颖视角,描述了在20世纪中国,一个大学教师的命运遭际。它从中西文化冲撞与融合的角度,把握和审视他父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篇小说是中国当代“家族文学”的开山扛鼎之作,也给当代中国“寻根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卸任文化部长之后,王蒙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继续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致力于长篇小说“季节”系列的创作。现已出版《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和《踌躇的季节》三部。他的意愿是要记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他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写小说之余,王蒙还展开了他文学生活的另外一翼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他的《红楼梦》评论专著《红搂启示录》和研究李商隐诗歌的论文,其鲜活的创见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大众的赞叹。有评论家喝彩道:看来王蒙浑身是电,他触到哪一个领域,哪里就会放出火花来。
王蒙在他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里,创作了小说、文学研究与评论、诗歌散文等近1000万字。他获得的中国文学奖难以胜计,还获得日本创作学会和平文化奖和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并担任约旦作家协会荣誉会员。作为一名具有很大国际影响的作家,王蒙应各种国际文学、学术机构和一些国家的邀请,经常参加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学、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足迹遍布亚洲、欧州、美洲和非洲诸多国家,为宣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贡献良多。王蒙文学上的辉煌成就,来自他的语言天份,来自他澎湃的诗情,更来自于对世界观察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想,造就了王蒙创新的锐气和自信。当天份与激情、敏锐与深刻、锐气与自信一起涌上王蒙笔端的时候,便造就了王蒙光彩四溢的文学气象。这一文学气象,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绚丽彩虹和灿烂湖光。
中国文学评论界对这位大师的文学创作,始终给予高度瞩目和评价。评论家指出,王蒙的《失态的季节》的立体反讽样式,给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学提供了一个范本;他的《踌躇的季节》,对中国未来的小说写作,具有启示性意义。
在文学之外,王蒙欣赏毕加索光彩四溢的艺术气象,尤其欣赏毕加索那种不断令评论家惊讶和刮目、不断探索艺术新境界的精神和创造力。一如既往地爬格子,心无旁婺地写下去,按照生活的启示写下去,这可能就是王蒙一个始终本色的文学大师对一切评价和期待的最佳回答。
《王蒙自述》 第三部分《王蒙自述》 王蒙快乐的八大理由
王蒙快乐的八大理由
王蒙
快乐是一种优雅的心态,快乐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感觉。物质的满足未必能带来快乐,而快乐却能带来人生的满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家王蒙快乐的8个理由——
1。多接触、注意、欣赏、流连大自然。高山流水、大漠云天、海潮汹涌、湖光如镜、花开花落、月亏月盈、四季消长、三星在天。万物静观皆自得,世事“动观”亦相宜。到了对大自然无动于衷,只知道“斗斗斗”的时候,你的细胞就要出麻烦了。
2。多欣赏艺术,特别是音乐。能不能听得进音乐去?这大体上是您需要不需要请心理医生咨询的标志。
3。遇事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旁人的好处。不要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不要越分析自己越对,旁人越错。不要老是觉得旁人对不起自己,不要像一个钻头似的钻了一个眼就以为打通了世界,更不要把风钻的所有螺丝钉焊得死死的。那样的话,您能不碰壁么?
4。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与常人无异。您的生理构造功能与常人无异,您的吃、喝、拉、撒、睡与常人无异(如果不是更差的话),您的语言文字与国人无异,您的喜怒好恶大部分与旁人无异。您发火的时候也不怎么潇洒,您饿极了也不算绅士,人们把您当成普通人看,是您的福气。您把别人看成与您一样的人,是您的成熟。越装模作样就越显出小儿科,大家就越不“尿”你。再别这样了,亲爱的!
5。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大脑皮层兴奋作用与意志作用的调剂,该玩就玩玩,该放松就放放,该赶就赶赶,该等就等等……永不气急败坏,永不声嘶力竭。
6。幽默一点,要允许旁人开自己的玩笑,要懂得自嘲解嘲。有许多一时觉得急如星火的事情,事后想起来不无幽默。幽默了才能放松,放松了才可以从容,从容了才好选择。不要把悲壮的姿势弄得那么廉价,不要唬了半天旁人没成,最后吓趴了自己。
7。小事情上傻一点。该健忘的就健忘,该粗心的就粗心,该弄不清楚的就不清楚,过去了的事就过去了。如果只会记住不会忘记,只会计算不会大估摸,只会明察秋毫不会不见与薪,只会精明强干不会丢三落四……您的心理功能不全——比心尖瓣不全还麻烦,您得吃药了。
8。要多有几个“世界”,多有几分兴趣。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打牌,可以逻辑,可以形象,可以创造,可以翻译,可以小品,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不避俗,可以洋一点,可以土一些,可以惜阴如金,可以闲适如羽,可轻可重,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尊重客观规律,要求自己奋斗,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您还要怎么样呢?
王蒙作品获奖目录
《最宝贵的》 1978年短篇小说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悠悠寸草心》1979年短篇小说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青春万岁》1979年长篇小说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
《蝴蝶》1980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一届(1979——1980)中篇小说奖
《春之声》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风筝飘带》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北京文学》短篇小说奖
《相见时难》1982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
《葡萄的精灵》1983年短篇小说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
《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1983年文艺评论获首届《上海文学》文艺评论奖
《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映与呼唤》1984年文学评论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