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清空膏x 治风、湿、热及诸般头痛,惟血虚不治。
羌活 黄连(酒制) 防风(各一钱)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一钱半) 黄芩(
三钱)
白汤调下。巅顶痛,加蔓荆子、 本。
x芎归汤x 治血虚自鱼尾上攻。
x茶调散x 吐、头痛有痰。
x家珍方x 治偏头痛连睛痛。
石膏 黍粘子(炒)
为末,酒下。
x玉壶丸x 治风湿头痛,亦治痰患。
雄黄 白术 南星 半夏 天麻
x香芎散x 治一切头风。
香附(二两,炒去毛) 川芎 甘草(一两,炙) 石膏(半两) 细辛 防风 草乌 川乌
白芷 荆芥 羌活
煎。
x诸头痛有六证x
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遇风冷则发,脉寸浮者是也。
食积,因胃中有阴冷,宿食不化,上冲头痛,右手脉浮紧甚者是也。
气虚,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者,异乎邪毒所攻,无邪,脉尺虚浮是也。
伤寒在太阳经,其痛如破,关前脉数是也,紧数是也。阳明经胃热上攻,右关洪大而数
是也。
膈上有风涎冷痰,而或呕吐,脉弦细,出于寸口是也。
阴毒伤寒,身不热,脉沉细,目痛,皆血有太过不及,皆能为痛。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
,不
及则无血养而枯痛。目之锐 ,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 ,太阳经也,血多气少。
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唯足厥阴连于目系而已。血太过者,血得太热而溢于上,
所以作痛。治法,血实者决之,虚者补之。宜以辛散之,凉以清之、汗之、吐之。
脑痛,乃风热乘虚而入于脑,以辛凉之药散之、行之。眉骨痛乃风痰。
x羌活汤x 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疼痛及脑疼。
羌活 防风 黄芩(酒炒,一两) 黄连(一两,酒制) 柴胡(七钱) 黄柏(酒炒) 栝蒌
根(酒制) 甘草 茯苓(各半两) 泽泻(三钱)
x羌附汤x 治冬大寒犯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麻黄 黑附 升麻 防风 白僵蚕 黄柏(三钱) 羌活 苍术(各五分) 甘草 白芷
黄(一钱)
作一服。
x眉骨痛方x 羌活 防风 甘草 黄芩(酒炒) 白术 半夏 南星 细辛
x又方x 加乌头、草乌,童便炒去毒为君
x藿香散x 治脑风头痛。
藿香 川芎 天麻 蔓荆子 槐花 白芷
酒调下
x吹搐方x 治同上。
谷精草 铜绿(各二钱,另) 硝石(一钱,另研,吹鼻中。) 细辛 瓜蒂 良姜(各一
钱) 硝(五钱)
含水满口,以药搐鼻。
荆芥 薄荷 木贼 僵蚕 蝎梢
茶清下二钱。
风成寒中则泣出。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人瘦则外泄而泣,宜辛温。
风成热则目黄。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人肥不得外泄,故热郁也。
卷二
二十一、眩晕
属性:x【因】x 痰饮随气上,伏留于阳经,遇火则动。去血过多,亦使眩晕,头眩亦然
,兼挟气虚。
x【证】x 外因者,风在三阳经,头重项强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着
,皆令吐逆晕倒。
内因者,因七情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呕吐,眉目疼
痛,眼不得开。
因房劳、饥饱去血过多者,眼花屋倒,起则晕倒。
x【治】x 散风行湿汤 治痰火晕眩。二陈汤、苍术、黄芩、羌活。
x瓜蒂散x 治晕眩痰厥。
x芎归汤x 治血虚眩晕。
x参术汤x 治挟气虚头痛,补气降火为主。
人参 白术 黄芩 黄连
卷二
二十二、心腹痛
属性:x【脉】x 阳微阴弦,胸痹而痛,责在极虚。短而数,心痛心烦。心腹痛不得息,
脉细小迟者
生,坚大实者死。若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谷气强胃气实;紧者,
阴气胜,故痛。病腹痛而喘,脉滑而利,数而紧者,实也。心痛有热厥、寒厥、大实。
x【因】x 劳役太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或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或久不散郁而
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于胃脘而痛。或有实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
而痛。
x【证治】x 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脾病者,食则呕吐,腹胀喜噫,胃脘痛,心下急。
热厥心痛,身热足痛,四肢寒,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脉洪,可汗。刺太 、昆仑。
寒厥心痛,手足逆,通身冷汗,便利溺清,不渴,气脉微弱,可温。
大实心痛,卒然而发,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痛,不能饮食,可下。
肾心痛,与背相接, 如从后绞触其心,偃偻,刺束骨、合骨、昆仑。胃心痛,腹胀胸
满,刺大都、太白。脾心痛,如锥刺,刺然谷、太 。肝心痛,状如死,终日不得休息,取
行间、太冲。肺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益盛,刺鱼际、太渊。
厥心痛,乃寒邪客于心包络也,宜以良姜、菖蒲,大辛热之药。
盖诸心痛,皆少阴厥气上冲也。刺之,宜通气、行气,无所凝停也。
x腹痛x
x【因】x 有客寒阻之不行,有热内生郁而不散,有死血、食积、湿痰结滞,妨碍
升降,故痛。盖痛当分其部分,从其高下而治之。
x【证治】x 中脘痛,太阴也,理中、草豆蔻主之。
小腹痛,厥阴也,正阳、回阳,四逆汤主之。
杂证而痛,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丁香楝实丸等主之。
腹中不和而痛者,以甘草芍药汤主之。
伤寒误下传太阴经,腹满而痛,桂枝芍药主之。痛甚,桂枝大黄汤主之。夏月肌热恶热
,脉洪实而痛,黄芩芍药主之。诸虫痛者,如腹痛肿聚,往来无有休息,涎出,呕吐清水。
痰积腹痛隐隐然,得热汤、辛物则暂止,宜导痰解郁气,温散之。中气虚亦痛,或饥而痛是
也,理中汤主之。胸痹,皆痰水宿饮,停留不散,宜栝蒌、枳实、香附、芎、苍术、温散之
。
外有似类而痛异名。心痛,有心中寒,有心热,有心虚,有脾积,有宿食留饮,有胸痞
。腹痛,有香港脚。胸痛,有积实。小腹痛,有肝脾,有胞痛,有筋虚,有疝,有肠痈。
x金铃子散x 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
金铃子 玄胡(各一两)
热加黄连,疝气加荔枝核。酒下三钱。
x煮雄丸x 治大实心痛、 癖,如神。
雄黄(一两,另研) 巴豆(五钱,生用去油,烂研,却入雄黄末) 白面(二两)
上再研匀,水丸梧桐子大。每服时,先煎浆水令沸,下药二十四粒,煮三十沸,捞入冷
浆水,沉水冷,一时下一丸。二十四时也,加至微利为度,用浸药水下。
x术附汤x 治寒厥心暴痛,脉微气弱。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炙)
姜、枣煎服。
x术香散x 治心脾卒痛不忍。
木香 蓬术(各一两) 干漆(一钱,炒烟尽) 醋汤下一钱。
x燥饭丸x 治饮水吞酸作痛。墙上蚬壳丸。
x秘丹x 治心痛久则成郁,郁久必生火。
川芎 栀子(炒) 苍术 香附 石碱 干姜(炒)
反治之法。
有人饱过患此,以火毒治,遂以黄连六钱、甘草一两,一服而安矣。
有心痛十八年,因酒、牛乳,痛时以一物拄之,脉三至,弦弱而涩,吞酸,七月内以二
陈汤、术、芩、连、桃、郁李仁、泽泻。
x秘丹x 治死血留于胃口作痛。承气汤、栀子、韭汁、桔梗(能开血气)、麻黄(重
者,须此发之。)
x虫痛方x 治面上白斑,唇红,能食者是。苦楝根、锡灰。
胃脘当心痛,有垢积者,斑蝥、乌梅肉。丸如绿豆大,泔下一丸。皂树上蕈,泡汤,有
肥珠起,饮之,微泄见效。未已又服,无不验。
x草豆蔻丸x 治脾胃伤损客寒,一切虚证,心腹大痛。
x理中建中汤x 治寒腹痛。
x调胃承气加木香槟榔汤x 治热腹痛。
x大承气加方x 治有人雨后得凉,腹痛甚。问之,于夏月投渊取鱼,脉沉弦而细实
,重按则如循刀上。本方加桂两帖,又加桂、桃仁两帖,又加附两二帖,下黑血。
x二陈芎苍丸x 治清痰腹痛,脉滑者是。
x二陈汤x 台芎 苍术 香附 白芷 姜汁
卷二
二十三、腰痛
属性:(附腰胯肿痛、腰软)
x【脉】x 尺脉粗常热,谓之热中。腰胯痛,脉大者,肾虚;脉涩者,痰血。
x【因】x 肾虚而致。有湿热,有瘀血,有外感。
肾虚,皆起于内。盖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皆致腰痛。故使气结不行,血停
不禁,遂成虚损,血气去之。又有房劳过者多矣。
湿热,亦因肾虚而生焉。肾者,水也。气不利而成湿热者,因肾水涸,相火炽,无所荣
制,故湿热相搏而成痛。亦有虚劳,外感湿气,内热不行而成党锢。
瘀血,因用力过多,堕坠折纳,瘀血不行。
外感,因虚袭之。
外有肾风、肾热、肾疟、厥阴疟,皆腰痛。
x【证】x 失志者虚,云不足。面黑,远行久立不能住。郁怒者,腹急胁胀,目视
KTKT ,所祈不能,意浮于外。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房劳者
,精血不足,无所荣养。经曰∶转摇不得,肾将惫矣,名骨痿。
湿热者,四肢缓,足寒逆,腰冷如冰,冷汗,精滑,扇痛。外感,如太阳腰痛引项,尻
重;阳明腰痛,不可以顾,善悲;少阳如刺其皮,不可俯仰;太阴烦热,如有横木居中,遗
溺;少阴引脊内;厥阴如张弓弦。大抵太阳、少阴多中寒,阳明、太阴多燥湿,少阳、厥阴
多风热。
x【治】羌活汤x 治腰痛。
羌活 独活 柴胡 防风 肉桂 当归
如卧寒湿地,足太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加归尾、苍术、桃仁、防己。如湿热痛,加
黄柏
、苍术、杜仲、川芎。如虚,加杜仲、五味、 、归、知母、龟板。如坠扑瘀血,加桃仁、
麝香、苏木、水蛭。
肾气丸、茴香丸、鹿茸丸、此三方补阳之不足也,劳伤、房室之人有之。
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