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群体心理教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开纸条或报告老师,内心感到很是委屈,于是情绪一落千丈,整日郁郁寡欢,沉默少语,夜不安睡,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思饮食,身体也日渐消瘦。委屈、苦闷、愤懑之情由于得不到宣泄,加上学习成绩的下降,同学关系的疏远,孤怜之极竟然萌发了厌世之念,遂于某日夜深人静之际,趁人不备,企图上吊自尽,后幸被及时发现方免意外。这是一个挫折容忍力差的极端例子。日常生活中,挫折是难免的,如不主动克服,后果将不堪设想。
  挫折的心理防卫表现形式如上所述,首先是冷漠。冷漠之外,挫折还可以产生以下几种情绪反应:挫折,会使行为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防卫措施。
  固着,是个体受挫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个体在受挫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方能摆脱所遭遇到的困境。但是有人在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学到的方法,盲目地去解决已改变了的情况,“碰鼻子后还不知转弯”便是固着的最好注释。此种情形,比较多见于惊慌失措的时候,如丢失了重要的东西,明知这东西是在外面遗失的,仍不停地在室内翻箱倒柜,问这问那,有时不止一次地重复地进行这种无谓寻找的行为。
  退化,是受挫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心理学家认为退化乃是受挫后表现出来的一种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酷似回到童年时代的行为方式。这种回归的目的,在于博取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这样认为,歇斯底里患者发作时,所以会出现围观的人越多,怜悯的人越多,其发作的严重程度也就越加重(例如满地打滚,四肢乱抖等),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关注。
  如果说当今的大学生中在遭受挫折后的心理反应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以转向攻击为多见。而且这种转向攻击,更多的则是通过自己的语言,运用讽刺的手法和书信的形式去进行发泄,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我们不否认也有通过斗殴、毁物等形式来发泄自己内心不快情绪的大学生的存在,但这必竟是极少数,极个别的现象;也可以认为,这些人的素质本来就比较差。
  个体受挫后,正确处理挫折的方法应该是实事求是分析挫折的原因,审时度势,作出理智性的反应。理智性反应表现有:增强努力。当发现目标难以达到,就要求自己作出加倍努力,鼓起勇气实现目标。
  改变策略再作尝试。当发现目标无法实现,或者降低目标,或者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
  补偿。目标受阻,暂时放弃,以另一方面的成功来加以补偿,也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情感危机揪心痛
  某大学一年级女生,在一次暑期旅游中结识本校一个二年级男生,两人一见钟情,在短短的一周内,感情迅速达到“炽热”地步。但开学返校后,男生态度突变,拒绝再与这个女生来往,使这年仅19岁的姑娘一下子陷入情感危机之中,以她的逻辑,只要一个女孩已被人吻过,就该永远属于他。可男生认为在当今开放世界,“吻”只不过是一种礼节行为,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束缚性,对处于绝望状态下的女同学毫无援助友情之意。她情绪非常忧郁,无法坚持上课学习,整日哭泣,不思饮食,只好由家属监护。但她仍然抱着能见上他一面的希望,并要求老师去找该男生。“哪怕见他一面,看他一眼,我死也心甘!”她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某工科院校高材生刚,已经进入了钻研专业的三年级。三年来,他风华正茂,成绩优异,老师信任,同学信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妮有很大的关系,妮是他中学时就交上的女友,高考时妮功底不足,仅被本地一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尽管如此,进入大学后的他仍是忠心不二,炽热的情书把妮带入了更加美妙的世界,他的情感也有了寄托,妮的缠绵之语使他学习干劲十足,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当他踌躇满志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业和构想日后美好的生活时,一封意想不到的信递到了他的手中,这是妮写来的,信中说到:“请你原谅,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我们原来有过几年美好的时光,但不能再这样没有目标地下去,我早知道我们以后很难在一起,只是一直不忍心伤害你,不久我就将回到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去了,我已经答应了他一起分配到那个中学去,请你不要再找我……”。他的头立即像炸开了一样,几年的感情投入付之东流,这怎不令他揪心地痛呢?他冥思苦想,得不出结果,几日不思茶饭,整日呆呆的表情,逃课躲在寝室写后悔书,弄得同寝室的同学都为他惋惜和担心。
  精力充沛的青年大学生,青春的萌动导致蝶影双飞,而稚嫩的翅膀难免因承受不了外界的力量而损伤或折断,这就是情感危机之一:失恋。
  所谓情感危机是指一个在情感中遭到突然的打击,使他无法控制和驱使自己的感情,从而严重地干扰他的正常思维和对事物的判断处理能力,甚至使学习工作无法进行。在极度的悲痛、恐惧、紧张、忧郁、焦虑烦躁下,极易做出莽撞的事来,导致精神崩溃者也不少见。在大学生当中最常见的情感危机莫过于失恋和失去亲人两种情况了。
  所以,当遇到情感危机时,自我心理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调整手段主要是升华——化悲痛为力量,化消极为积极,从长远着想,从而谋求更大的成功和满足;代偿——以这种收获弥补那样损失,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发挥优势,谨防自卑;转移——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情绪,以改善因危机造成的恶劣心境;合理化——为自己的不幸和损失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从中取得相对的心理平衡。
  对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者,一旦发生危机,应及早发出求援信号。要寻找那些足以能支持你,了解你,信得过、有主见、有能力、情绪一贯稳定的亲友来帮助你。把发生的事情和心里的苦楚全说出来,不要隐瞒,不要控制感情,不要故作镇静,以免给人以模糊的假象。
  为了避免危机中的人发生精神崩溃,可以寻求干预。一种是直接干预,即介入当事人和危机事件之间,以改善危机环境与稳定个人情绪为目的;一种是间接干预,即不充当事件的仲裁者,主要帮助当事人正确对待现实,改善人际关系与处世态度;还有一种是协助谋求社会、家庭、单位和法律上的支持,动员多数人参与危机的善后处理。干预可以由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但不宜人员过多,东一句,西一句,莫衷一是,不会收到理想效果。重点要放在一个援助者身上,这个人开始是劝导者,后来则起参谋顾问的作用,援助者不能越俎代庖,应使当事人在危机中既能接受现实,又能从现实中提高适应挫折的能力。
  最后应指出,干预者要有始有终,负责到底,避免出现空白,使当事者没有被遗弃和孤立无援之感,这一点至为重要。

两难的动机冲突
  某名牌大学三年级学生玲,芳龄二十有二,在经过两年多的艰难的选择之后,终于未摆脱内心动机冲突所带来的厄运,钻进了自己编成的情感的“快乐碉堡”,结果希望成为泡影,沉重的精神打击与心理压力使她不得不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玲一进咨询室,开口便说:“我也许不该逼他表态,我宁愿不知道真相,甚至装作不知道真相。我不想让我的幻想破灭。我想还是生活在幻想之中的好,也许我最终逃不脱梦醒心碎的那一刻,但能在梦中躲多久我还是愿意多躲些时间……”
  事情是这样的;玲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在自己身边寻找“白马王子”的机会,她想:“幸福是自己的,何不早一些选择呢?”于是,她在等待机会。
  在二年级学期开始时,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玲所在小组的成员都是同班同学,闲暇之余,便聚在一起打牌游戏,谈笑说闹。在不太长的两周里,大家玩得痛快尽兴,并形成了一个快乐融融的小团体。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次社会调查会给玲带来意外的心理冲突。
  小组里有一男生渊,起初,同学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后来就慢慢看出其中的蹊跷:玲对渊“情有独钟”。尽管在这一点渐渐明朗之后,男生悄悄地在背后告诫女生:“渊有女友!”但女生们似乎更爱起哄,她们怂恿玲继续她的追求。理由虽然简单,却富于现代气息和诱惑性:“公平竞争嘛!”玲决定按自己的初衷走下去:平时,玲替他整理笔记;考试期间,为他做好复习材料;他衣服脏了,她帮着洗;他生日她送上精美的礼物。然而,玲从没有对他直言过她的恋情,她认为她的行为已说明了一切。而渊并没有拒绝这一切,这说明他也已接纳了她。
  但是,渊依然与原来的女友过从甚密。随着时间的推移,玲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徒劳一场。自己能否得到“幸福”还是一个疑问,是放弃初衷还是继续“选择”下去,玲的心里确实很矛盾,不爱恋情难割,爱下去又不好收场。可当她退却时,渊会主动找她,两人又像好朋友一样谈天说地;而当她逼近时,他又会降下温来,与她拉开距离。他不温不火地暧昧态度令她困惑不已。在兴奋与失落之间,玲的心绪起伏不定。她觉得希望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闪闪烁烁、游移不定,这对她是一种折磨,更是一种诱惑。她不愿想象自己头破血流一无所获的结局。
  如果此时玲在冷静思考之后转移目标,也许还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实际上此时有另一男生健在暗恋着她,她可以在这两个目标当中作出选择,动机冲突也就解决了,然而这种选择对她来说却是何等的困难!
  有些同窗好友见她越陷越深,纷纷劝她转移目标,早些抉择。但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