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础上,着重了解消费者认为合适并可以接受的价格,以此为采购和进货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只要做到物美价廉、供货及时,总是可以卖出去的。依据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决策,大荣公司把所经营的商品整理归类,按合理的计划和适宜的方法进行批发和零售。以衬衫为例,其他商店基本上是统一样式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不同规格具有不同价格,而大荣公司则不同,他们和生产厂方协调一致,确定一个消费者满意、产销双方又有利可图的采购价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销售量扩大,销售额巨增。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决策,使大荣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生意声誉日隆。
大荣公司和生产者相互配合,采取了联合标名的方式。对质优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商品的生产厂家,大荣公司就和他们联合标名,即商品标有生产厂和大荣公司双方的名称。此外,大荣公司在从这些厂家进货时,一律采取现金结算方式以支持这些工厂的生产。这样,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作为中间商的大荣公司都互得好处。到1970年,大荣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30亿日元,成为日本首家包括47个商店的集团百货公司。1980年营业额增加到1200兆日元,名列日本百货行业前茅。
□吉列公司:不断进取
金·吉列是一个发明家,他把眼睛盯着全世界男人的胡子,发明了剃须刀并投入生产取得成功。
1895年40岁的吉列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职业的需要使他十分注意仪表的修饰。一天早上当吉列刮胡子的时候,由于刀磨得不好,不仅刮起来费劲,而且还在脸上划了几道口子,懊丧的吉列眼盯着刮胡刀,突然产生了创造新型剃刀的灵感。于是他辞去了推销员的职务,专心研制新型剃须刀。新发明的基本要点是安全保险、使用方便、刀片随时可换。由于没能冲破传统习惯的束缚,新发明的基本构造总是摆脱不掉老式长把剃刀的局限,尽管他一次又一次的改进设计,其结果却不能令他满意。几年过去了,吉列仍是空怀雄心,希望渺茫。一天,他两眼茫然望着一片刚收割完的田地,一个农民正在用耙子修整田地。吉列看到农民轻松自如地挥动着耙子,一个崭新的思路出现了。新剃须刀的基本构造应该同这个耙子一样,简单、方便、运用自如,苦苦钻研了8年的吉列终于成功了。
1903他创建了吉列保安剃须刀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新发明的剃须刀片和刀架。经过潜心经营,又过了8年,吉列保安剃须刀不仅打开了市场,而且还把销量扩展到了整个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吉列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时机。吉列对此紧抓不放,他以成本价格把大批保安剃须刀卖给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则以士兵应保持军容的整洁,给美国士兵每人发一支保安剃刀。这样赴欧洲战场作战的美国士兵把保安剃须刀的影响扩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吉列这种策略表面上一文未赚,实际上却产生了任何广告难以达到的效果。1917年吉列保安剃须刀共销售了1。3亿支刀片,是吉列公司初创那一年(1903)70支的近80万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然金·吉列去世,但吉列公司仍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做法,把数量巨大的保安剃须刀作为军用品供应美军,随美军走遍世界各地。由此,吉列公司获得了战后的巨大发展。吉列公司并未就此止步,在世界经营剃须刀片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吉列公司为保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坚持产品创新的决策,于1959年推出了新产品——超级蓝色刀片,称为蓝色吉列,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连续创下了吉列历史上销售新纪录。1962年销售收入达到2。76亿美元,利润4500千万美元,市场占有率高达90%,利润率达到了16。4%,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吉列公司以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在当时的500家大企业中名列榜首。到1968年,吉列公司创下了销售保安剃须刀片1110亿支的纪录。
但是,面对世界各国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吉列想一统天下实在很难。意大利不锈钢刀片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给了吉列公司一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措手不及。吉列公司在意大利的一统市场一下子被不锈钢刀片抢走了80%。随后不锈钢刀片又进入美国。吉列公司因拿不出和不锈钢刀抗衡的新产品而节节败退。面对这严峻的竞争,吉列公司并未因此而惊慌失措,而是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继续坚持新产品开发决策,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投入大量资金全力开发研制不锈钢刀片。在意大利不锈钢刀片问世一年零六个月后的1963年9月,吉列公司把自己的新产品——吉列不锈钢刀片投放市场,竭力和意大利刀片抗衡。两年后,吉列公司又推出第二代超级吉列不锈钢刀片。并且以新产品为依托,采取大规模广告宣传和降低价格策略,不久就把意大利刀片赶出了美国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1960年以后电动剃须刀问世,形成对吉列剃须刀的新威胁。吉列公司采取的对策仍是开发研制新产品,他们研制的“双排刃保安剃须刀”在安全、耐用、价格和能把胡子彻底刮净等方面,具有电动剃须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足以和电动剃须刀抗衡。由此可见,新产品开发决策是吉列公司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盛田昭夫:奇妙的“U”形线
1956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的副总裁盛田昭夫又踏上美利坚的土地。这是他第100次横跨太平洋,寻找产品的销路。
纽约的初春,寒风刺骨,蒙蒙细雨夹着朵朵雪花,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
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带着小型的晶体管收音机,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街走巷,登门拜访那些可能与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然而,当那些零售商们见到这小小的收音机时,既感到十分有趣,又感到迷惘不解。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生产这种小玩意儿?我们美国人的住房特点是房子大、房间多,他们需要的是造型美、音响好,可以做房间摆设的大收音机。这小玩意儿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想要的。”
盛田并不因此气馁,他坚信这种耗费了无数心血而研究制成的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一定会让美国人所接受。
事情总是这样,多余的解释往往不如试用中发现的道理。小巧玲珑,携带方便,选台自由,不打扰人,正是小型晶体管收音机的优点。很快地这种“小宝贝”已为美国人所接受。
小型晶体管收音机的销路迅速地打开了。
有一家叫宝路华的公司表示乐意经销,一下子就订了10万台,但附有一个条件,就是把索尼更换为宝路华牌子。盛田昭夫拒绝了这桩大生意,他认为决不能因有大钱可赚而埋没索尼的牌子。
宝路华的经理对此大惑不解:“没有听过你们的名字,而我们公司是50年的著名牌号,为什么不借用我们的优势?”
盛田昭夫理直气壮的告诉他:“50年前,你们的名字一直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名不见经传。我向你保证,50年后我的公司一定会像你们公司今天一样著名!”
不久,盛田昭夫又遇上了一位经销商,这个拥有151个联号商店的买主说,他非常喜欢这个晶体管收音机,他让盛田给他一份数量从5千、1万、3万、5万到10万台收音机的报价单。这是一桩多么诱人的买卖啊!盛日昭夫不由地心花怒放,他告诉对方,请允许给一天的时间考虑。
回到旅馆后,盛田昭夫刚才的兴奋逐渐被谨慎的思考取代了,他开始感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一般说来,订单数额越大当然就越有钱可赚,所以价格就要依次下降。可是眼前索尼公司的月生产能力只有1000台,接受10万台的订单靠现有的老设备来完成,难于上青天!这样就非得新建厂房,扩充设备,雇用和培训更多的工人不可,这意味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也是一笔危险的赌注。因为万一来年得不到同样数额的定货,这引进设备就会闲置,还要解雇大量的人员,将会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破产。
夜深了,盛田昭夫仍在继续苦思良策,他反复设想着接受这笔订货可能产生的后果,测算着价格和订货量之间的关系。他要在天亮之前想出一个既不失去这桩生意,又不使公司冒险的两全其美的妙计。
他在纸上不停地计算着,比划着,忽然他随手画出一条“U”字形曲线。望着这条曲线,他的脑海里如闪电般出现了灵感——
如果以5千台的订货量作为起点,那么1万台将在曲线最低点,此时价格随着曲线的下滑而降低,过最低点,也就是超过1万台,价格将顺着曲线的上升而回升。5万台的单价超过5千台的单价,10万台那就不用说了,差价显然是更大了。
按照这个规律,他飞快地拟出一份报价单。
第二天,盛田昭夫早早地来到那家经销公司,将报价单交给了经销商,并笑着说:“我们公司在于与众不同,我们的价格先是随订数而降低,然后它又随订数而上涨。就是说,给你们的优惠折扣,1万台内订数越高,折扣越大,超过1万台,折扣将随着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少。”
经销商看着手中的报价单,听着他怪异的言论,眨巴着眼。他感到莫名其妙,他觉得似乎被这位日本人所玩弄,他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说:“盛田先生,我做了快30年的经销商,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人,我买的数量越大,价格越高。这太不合理了。” 盛田昭夫耐心地向客商解释他制订这份报价单的理由,客商听着、听着,终于明白了。
他会心地笑了笑,很快地和盛田昭夫签署了一份1万台小型晶体管收音机的订购合同。这个数字对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合适的。
就这样,盛田昭夫用一条妙计就使索尼公司摆脱了一场危险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