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命的账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玩幽默的苏东坡先生在四川陈季常先生家做客之后赋诗一首,诗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河东为宋代郡名,陈季常之妻姓柳,而柳姓为河东望族,苏诗中“河东”一词,乃是指陈氏之妻。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好谈佛,而佛家以“狮子吼”比喻威严,苏东坡正好借此幽陈先生一默。陈先生正在眉飞色舞,高谈阔论之际,忽听老婆一声吼叫,吓得拐杖落地,心中茫然(脸是否变色,腿是否发抖,苏翁未表),可见其怕老婆怕得何等厉害。而此诗问世之后,“河东狮吼”便用来比喻悍妇,或嘲笑怕老婆的男子。    
      盛气凌夫、有咆哮雅好的女人,古已有之,于今尤众,读者阁下不须细心搜求,于散步闲逛或串亲访友之时,一不小心便会撞上三个两个,而那夺魂摄魄的吼声和威不可挡的架式,不仅会令其夫胆战心惊,恐怕也会让你打个冷颤。这些女同胞为何温柔尽弃,成为狮吼型女人?原因颇多:有的生性刁蛮凶悍,只是为了择婿才硬着头皮披上温情的面纱。而一旦结了婚,她便认为婚姻之牢固已如铁打铜铸,于是扯下面纱,重露峥嵘;有的生于富家或长于权门,而丈夫的门第比自家矮上一大截,当爱情的迷雾散尽,发现丈夫不仅没啥,而且短处多多时,便悔不当初,依仗门户之势,动辄猛吼,斥其夫如小儿;有的自恃貌美或位高,视丈夫如奴仆,稍不如意便大呼小叫,横加呵责;有的性好攀比,不仅与人比财比物,甚至将丈夫列入比的内容,当她发现别人的丈夫宏图大展,而自己的丈夫却窝窝囊囊时,便肝火日盛,不吼不快;有的多疑好妒,丈夫外出,疑其赴第三者约会,丈夫与其他女人说笑,疑其与人家调情,由于整日疑神疑鬼,竟以狮吼作为驭夫之术,认为常行此道,可以威震夫胆……    
      狮吼型女人由于性格有别,形成此好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故共性中又有个性的区别:有的人持之以恒,天天吼、月月吼、年年吼,一日不吼,心中发闷,吼了才感觉到自己的威严与丈夫的驯顺;有的人则是间歇性发作,或数日不吼,或半月不叫,然而不吼则已,一吼惊夫,不仅吼焉,且喜听陶瓷玻璃器皿破碎之声,故常边吼边摔盘掼碗以自愉,因此每当吼瘾发作,家中就像闯进了野牛的瓷器店;有的人自知吼起来字难以正,腔难以圆,故常常谢绝外人聆听;有的人却自以为嗓音珠圆玉润,并且丹田之气十足,故常于户外公演,以供大家欣赏;有的人只是关门训夫,来了客便对丈夫作小鸟依人状;有的人却因表现欲太强,一有外人在场,她阁下嗓子就要作痒……    
      狮吼型女人十之有九使丈夫自尊受损,锐气全消。有的男人天生任人揉捏的面团脾气,倒可以逆来顺受;有的男人心中却潜伏着一头睡狮,这头睡狮一旦觉醒;也吼将起来,就要闹得一踏糊涂。在家中闹闹,只是“内忧”,若是有了“外患”,恐怕家将不家。该丈夫若是有柳下惠那种坐怀不乱的操守,倒还有救;否则其结局只能如柏杨先生所言:“等到有另外的女人趁虚而入,他就昏了头;等到那女人给他一种他妻子从未给过她的温存,而且硬要嫁给他,恐怕他就非提出离婚不可。”到了这步田地,狮吼型女人即使是运足丹田之气,吼破喉咙,恐怕也难以挽回败局也。    
    惧内    
      惧内者,怕老婆之意也。说到怕老婆,人们大都以为只有位卑人微、庸碌无能,甚至在生理上有难以启齿之缺陷者方可戴此桂冠。此见未免有失偏颇,纵观古今,地位显赫,才华出众乃至天纵英明,位及人臣而足堪当此美誉者不乏其人,而以“怕”名垂青史者也大有人在。以奇书《厚黑学》传世的李宗吾先生在《怕老婆的哲学》一文中云:“凡官级越高,怕老婆的程度也越深,官级和害怕的程度,几乎成正比。”此语虽然有些武断,而且引起一些人的抗议,但其中也自有一定的道理。    
      隋文帝杨坚先生,灭周伐陈,南征北战,统一了东晋以后南北分裂的局面,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隋书》称其“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堪称一世之雄。但他阁下对他大老婆独孤皇后却是又惧又服,惟一的一次反抗,便是愤而离家出走。杨坚先生既是皇帝,当然是妃嫔成群。怎奈那独孤女士不仅凶悍而且奇妒,叫他面对美女如云,只能过过眼瘾而不能图一夕之欢。一次,他趁独孤氏女士患病之机,偷偷召幸了一个宫娥,后被独孤女士探知,这位床头夜叉竟率宫监侍女将那宫娥活活打死,并对闻讯赶去救护那位宫娥的丈夫撒泼乱骂。杨先生见与自己有过几夜欢情的宫娥血肉模糊,横遭惨死,既悲且愤,但由于惧怕老婆的淫威,又不敢发作,只得单骑离宫出走,以示抗议。结果害得高颖、杨素两宰相策马猛追了二、三十里地,才在一个山村附近追上杨坚先生。高、杨二人苦苦相劝,又加上文武百官带着仪仗舆辇赶来,他阁下才唉声叹气地返回宫中。明人谢肇浙在《五杂组》一书中云:“世有勇足以驭三军而威不行于闺房,智足以周六合而术不运于红粉。俯音低眉,甘为之下,或含愤如叹,莫可谁何……”应是他阁下的zw绝好写照。    
      杨坚先生虽是“见妻如鼠”,却还敢赌一赌气,齐国君主萧宝卷先生则“怕”得简直不像话。他阁下自从宠上潘贵妃,不仅随其任性挥霍,而且想方设法讨她的欢心。他阁下又别出心裁,在宫苑中设立街市,令宦官宫妾为商贩,让潘女士为市令,自己则充当市吏,在街市上鬼混。每发生纠纷,皆由潘女士全权处理,应罚应笞,任她裁断。那潘妃堪称“铁面无私”,即使萧先生犯有小过,她也要升座审讯,或罚其长跪,或施以杖责。萧先生非但不怒,反而乐受如饴。萧先生虽然畏惧潘女士,但他阁下素性好淫,岂能甘心让宫中成群的如花似玉白白闲置在那里。因此他一有机会,便要与那些宫女偷情。潘女士不知便罢,一旦闻之,便要将他召去言斥杖责,潘女士在宫苑街市杖责萧先生时,恐多半有调情的成份,所以萧先生虽然挨揍也感到快活,但潘女士因猛喝名牌陈醋而大发雷霆时,可是要动真格的了,萧先生老是挨揍,痛中生智,英明地下了一道敕令,命侍臣不得向潘妃进荆条棍棒等物,希望这道敕令能够使他免除肌肤之痛。又爱又怕的小老婆手里没有刑具,看她还怎样逞凶,她与侍女们的纤纤玉指,打在身上权当作在为自己挠痒。    
      汉成帝刘骜先生的“怕”,比萧宝卷先生更高一筹。刘骜先生的后宫中佳丽虽逾四万。但他阁下却独宠一对姐妹花——美色传千古的赵飞燕女士和乃妹赵合德女士,并且被两个尤物迷得神魂颠倒,治得服服帖帖。然而不巧的是,这姐妹俩竟不能生育。刘先生时已年过不惑,辛勤耕耘,竟无收获,心中不免焦急。而皇帝先生有没有子嗣,关系到他屁股下的皇位传给谁的问题,这问题比任何问题都要重大。于是他阁下便偷偷扩大播种面积,以期能够结出硕果。不料这一来竟使宫中连续演出血腥的惨剧。这类惨剧,《汉书》中记录在案的就有两例:一是曹宫母子俱被谋杀,一是许美人之子惨遭杀害。曹宫是宫中的女教习,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极有学识,她被刘骜召幸而怀了孕,不久生下一子。然而大祸也因此临头——赵氏姐妹怎能容忍曹女士这一卑微的女性产下龙种,危及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于是两人硬逼着刘先生下诏将曹宫母子及侍候她们的六个宫女全部押入宫廷监狱。更有甚者,刘先生竟命人给曹宫送去毒药,并亲笔写下一封可怕的情书:“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宫,汝自知之。”使得曹宫被迫服毒而亡。她那六个侍女也被赵合德强迫悬梁自尽。随后,刘先生又下诏杀死了他的出生仅二十天的儿子。一年之后,刘先生又在赵合德女士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胁迫之下,将他和许美人生下的儿子杀死。赵氏姐妹见刘骜先生已被她们完全控制,更加肆无忌惮,凡是被刘骜召幸而生子的宫女,皆被杀害。宫女们怕死,一旦怀孕,便服药堕胎,结果闹得刘骜先生虽然广播龙种,却至死也没有见收获。身为皇帝,居然因为怕老婆而接连对自己亲生儿子下毒手,真可谓已怕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平民百姓怕老婆,往往有根源可寻,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的女人皆可为妻的皇帝先生如此地怕老婆,就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以上三位怕界巨擘,除了萧宝卷先生一人,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大约可以称其为“受虐狂”之外,对其余二位之怕,则难以解释。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生前曾极力提倡设立“怕学研究会”,“研究会”的招牌不免令人莫测高深,以为只有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方有资格加入。今有钓鱼协会、信鸽协会、斗鸡协会、象棋协会等等,凡有爱好者,均可加入。我认为还是称“怕学协会”为妥,这样可以广收会员,使怕学得以尽快普及。而倘若刘骜、萧宝卷、杨坚三先生能够转世投胎,不需大家选举,便可当仁不让地担任协会的正、副会长。    
    


第四辑 妄谈男女单身的人

    在许多店铺招牌、产品商标一窝蜂称帝、称王的时代,单身男女的地位也空前提高,虽然讫今尚未听说有哪位单身的先生或女士被有关部门封为公侯赐以爵位,但单身男女这一群体,却已荣膺“贵族”的称号。“单身贵族”的地位高则高矣,身份贵则贵矣,生活却并没有因此变味,该酸甜的依然酸甜,该苦辣的依然苦辣,而且多数单身的人似乎并不想终身保持“贵族”的称号,时刻在为变“单”成“双”而做不懈的努力。    
      比起已婚的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