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不于此取泥洹’。你们诸位想想,这一个愿与地藏菩萨的愿,有什么两样?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看阿难尊者发的愿,要一个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跟地藏菩萨发的愿,没有两样啊!这个愿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那么这一个乾陀诃提菩萨,他这个愿就是这样的,常修万行,自度度他,永不休息。‘常精进’菩萨,‘自利利他,无疲倦故。精进度生,常不退转。’这是我们从事相上所见到的;他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这是从理上讲,‘见法性常住,行无作正勤。’这个我们相信了。凡是明心见性之人,才能说得上真精进啊!为什么呢?见了性之后,晓得法性常住,因此他自己的修行,就是自行化他,才无有疲厌啊!像华严经谱贤菩萨十八愿王里面所讲的,愿愿修学都是无有疲厌,没有疲倦、没有厌倦。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个与如是等,‘与如是’这是总‘结上’面;‘等’,这是‘例余’,其余菩萨,无量无边,用不着一一地列出来了,菩萨众里面,只列了四位。这个四位表法的意思,看这个地方,‘表法’的意思,这个‘四菩萨’,代表‘净土三资粮’,‘资’是资助的意思,‘粮’是粮食。从前去旅行,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到处有饭店,有旅馆,你只要带了钞票就行了,就可以出门去旅游去了。在从前不行,从前出门的时候,不一定有旅馆,也不一定有饭店,所以你必须要带干粮,带钱财还要带干粮,才能够旅行。
那么这个四位菩萨,‘文殊’是代‘表信’,‘弥勒’是代表‘愿’,‘不休息与常精进’代表‘表行’。文殊菩萨,‘具根本智者能信’,代表这个意思,一定要具足根本智的人,对于这一个法门才能相信。像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决定往生是也。’华严经到最后,入法界品里面,谱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四十一位,是属于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四十一位都是得根本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拿净土法门来说,都是得理一心不乱的法身大士,他们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智慧,那能信得过呢?弥勒菩萨表愿,前面说过了,他遇到大慈菩萨,他就发愿将来自己成佛,也跟佛一样,不但要跟佛一样,连佛的名字都一样。那么这个,我们把他借用过来,一切众生‘愿生西方,同佛无量光寿也。’由于弥乐菩萨类似的大愿。而不休息,常精进,这两位菩萨代表行门。行门,这一部经典里面给我们所讲的‘执持名号,念念相续,精进无疲’,达到‘一心不乱’,就是‘止于至善。’一定要精进不休息,才能够圆满的成就。所以,你看这个四位菩萨,很明显地是代表这一部经里面修学的方法。这个菩萨众,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要讲的是天人众,可见得这个法会,因缘非常之殊胜。天人众里面,请看经文,那么这一段是经文。‘及释提桓因’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能天主’,意思就是说,他能够做天上的主人,也就是做天王,为天国之主。一般经里面常常讲的,叫帝释天,就是他。我们中国俗称作‘玉皇大帝’,实际上,他是‘忉利天主’。这个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中国的道教以他为天尊。有许多的宗教,都是以忉利天为归宿、为究竟。当然在佛法里面看,这是错误的。然而,天毕竟要比人间来得美满,无论在福报上、在寿命上、在享受上,都比我们要超出很多很多。‘忉利’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三十三’。在这个地方,能天主,忉利天王,中国人称之为玉皇大帝,忉利翻成三十三,那么就是讲的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诸位要晓得,它只是一层,而不是三十三层。
佛经里面给我们说,这个娑婆世界的天,一共有二十八层天,天有二十八层;欲界有六层,色界有十八曾,无色界有四层,所以一共是二十八层天。那么这个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在那一层呢?从我们底下往上算,它在第二层,所以这个天并不很高,释提桓因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中国人称之为玉皇大帝。‘等’,‘下’面呢?‘等四王’天;‘上’面呢?那是‘等色界,无色界’,就是‘无量诸天’的意思。
四王天,这个地位在诸天里面,它是最低的,我们称之为四大天王。世俗人称这个四大天王,称为四大金刚;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四大天王,在佛门里头也是护法神。
刚才跟诸位讲了,这个弥勒菩萨,佛门一般都把它供奉在四王殿,就是四‘天王殿’,弥勒菩萨像在当中,那么两旁边塑的像就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都是塑的将军的样子,就是塑的将军身,都是武装的。‘东’方这个叫‘持国天王’,南方叫‘增长天王’,西方叫‘广目天王’,北方叫‘多闻天王’。它都代表的含义,在佛法教学表法上来说,这个用意是相当之深。换一句话说,佛法的教学,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就进入到教学的艺术化,达到了艺术化,也就是走向了艺术境界。它用这个造像来表法,使我们见道佛菩萨的形象,就明白它教育的意义。像弥勒菩萨,我们一见到他的像,就晓得它代表的是慈悲,代表的是宽宏大量,至少会给人有这么一个感觉。我们度量要大,我们要能够包容,我们对于一切人,要平等,要大慈大悲,所以它至少它有这个意思在。
那么这个四大天王呢?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这个意思很明显,是教我们什么?‘负责’任,‘尽’忠‘职’守。在一个家庭里面,要担负起家庭责任,为家庭尽忠。在社会上,无论在那一个行业,你对于你自己的职位,一定要尽责尽忠,这一位天王代表这一个意思。
‘南’方天王在第二位,这‘增长’,增长什么呢?就是要求进步,精益求精。佛法里面讲的是精进。在我们儒家讲的是,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求新、求进步,代表这个意思。无论是在我们德行上,事业上,文化水准上,要一天一天地提升,不能停在那里,当然更不能退后,代表这个意思。所以佛法永远在进步,永远在时代的最前端,它怎么会落伍呢?这是真正的学问,这个是第二位天王代表的意思。
第三位天王│‘西’方天王,叫‘广目’,‘广’是广大,‘目’是眼睛,意思就是多看。‘北’方天王,‘多闻’多听。你要想达到前面尽忠负责,又要不断地精进求新,那你就得要多看、多闻,你才能够达到。
所以一入佛门,看到这些佛菩萨形象,你看,一句话不要说,意思都表达出来了,这是你进佛门,上第一堂课。所以佛法,无量甚深的法门、意趣,可以说尽在不言中,你全都得到了。所以这个教学,你看看古老的教学,它已经做到这么高的艺术。很可惜!现在一些人把它当神去看待,烧香磕头在那里求愿,这大错特错。不晓得佛门这些诸佛菩萨这些形象,在今天来讲,就是教具啊!是教学的工具。但是我们一般把教学工具看得很轻,而佛菩萨这些形象,我们对于它有特别的尊重,它有这个意思在。第二个意思就是见贤思齐。见到佛,像这个弥勒菩萨一样,他见到过去大慈如来,他就想学他,见贤思齐。我们今天见到弥勒佛的像,我们就要学他,要跟他一样。我们见到四天王的像,那就要学他,我们学他一样的尽忠职守,一样地学他智慧增长,福德增长,事业天天日新又新,要学他们的‘博学多闻’,这才真正达到了佛法教学教育的意义,真正达到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目的。
那么底下我们再继续看。这个‘大众’,这个里面就‘包括’了‘八部修罗,人非人等’,这是护法的大众,那么这一些,都是指的鬼神,有天神,有鬼神。佛说经,这一些天神、鬼神也都在,也都来听。不但包括这些人,而且包括‘六道众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皆所摄机’,都是这一个法门所接引的对象,是这一个法门所摄的根机。那么我们从这边看,上到菩萨,下到六道众生,真正是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莲池大师在‘疏钞’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是法平等’,这个‘法’就是指净土法门,这个法门是平等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六道众生,人人可以修学,人人可以成就,岂不是平等法吗?‘无有高下’,‘上’达‘圣’人,大菩萨摩诃萨,‘下’到‘凡’夫,乃至于三恶道的凡夫,‘亦与之俱’,都同聚在这个法会里,同修学这一个法门,为什么呢?‘唯是一心,真实性中,无差别故’,一心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啊!真如本性,这一心就是真实性中,这真如本性,里面决定没有差别,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唯有本来无一物,才是‘无差别故’,‘此间佛法住持,本来如是’。此间佛法住持特别是指佛说净土这一个法门,本来如是,可见得这一个法门之不可思议,这个法门的广大无边。
那么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是将序分里面的通序介绍完了,也就是讲的正信序。那么虽然说的是通序,这个六种成就;而在众成就当中,十六位尊者、四大菩萨,以及人天大众,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个法会,它的性质,它的殊胜,也就很清楚地看出来了。
下面这是‘别序’,也就是说的‘发起序’,是本经发起的特别因缘。可是在莲池大师疏钞里面,把这一段经文已经列入正宗分了,换句话说,没有发起序;莲池大师有他老人家的说法,说的意思也非常的圆满。蕅益大师,他把这一段经文看作发起序,也有他的道理。
先说别序│发起序,那么这是蕅益大师的意思。蕅祖的意思说,‘净土法门’,实实在在说,‘不可思议,无人能问’,其余的一切,这些事理可以思议,大众能够问得出来。换一句话说,他能够发现,发现这个问题,问题才能提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