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如来智慧德相’,个个都有啊!现在我们的智慧德相为什么没有了呢?佛说的,都是因为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可见得我们的智慧德相所以失掉了,是因为我们起了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烦恼啊!我们的心永远不能清净,因此我们的智慧德能丧失掉了。那么这个也好比一个比喻。好比这个一池的清水,我们把这个一池清水比做一切众生的心。那么佛的心,就像这个水平静的时候,一丝毫风浪都没有。水平像一面境子,所以它的功能,是外面一切的境界全都照在里面,像照在镜子里面一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是如如不动,那么这个‘照’是万德万能。我们凡夫的心,也是这一池的清水,不幸的是它起了风浪,起了波浪;这一起了波浪,再问一问照不照呢?当然还是照,那有不照的道理。可是照外面的境界相就见不到真实相,不清楚了。照的是什么呢?支离破碎,不但支离破碎,而且是个生灭相,你们想想对不对?那个波浪一起来,照的那个相,一会儿,它又下去了,又再起来了,所以照那个相,外头像生灭相。那个平静的水,照到外面境界相,是不生不灭的相。由此可知,佛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生不灭。我们住的是十法界,十法界是有生有灭。十法界是心水起了波浪;迷得浅的人,波浪小,菩萨的波浪最小,缘觉波浪比菩萨要大一点,声闻比缘觉要大的,咱们六道凡夫那大风大浪,所以把外面的境界全看错了,完全失真了,完全失去了真相,这个就是讲的我们所造的业不相同。因此我们这一生有这样殊胜的机缘,闻到了大乘佛法,我们应当从大乘佛法里面记取教训,记取佛菩萨的诚言,从今之后,要修我们的清净心,把我们这个心水的风浪平息下来,叫我们能够真正进入到清净平等,恢复如来果地上的万德万能,就是这个十种智力。所以这个十种智力是每个人都有的,不稀奇。并不是说佛有,别人就没有,大家都有。
第三种叫‘定智力’。‘定’就定了,‘定’里头有‘智’,这是什么呢?知道一切众生,他们所修的禅定,所依据的理论、方法,以及他所得到的境界,佛菩萨无所不知。你是世间禅,还是出世间禅?是世间四禅的八定,还是小乘罗汉的九次的定?乃至于诸佛菩萨的百千三昧,统统晓得,如来果地上的上上禅,这叫定智力。
第四叫‘根智力’。‘根’是讲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这个与教学关系非常之大。我们在教学常讲观机,一看这个众生是什么根机,应该要用什么方法来教他,他学那一种理论,那一种方法比教适合?就好像一个高明的大夫,他给病人看病,他一看就晓得你这个病是怎么起来的?什么原因得到的?把你这个病源一看,看得清清楚楚,他这个下药很方便,真是药到病除啊!佛门叫观机说法,或者叫应机说法,那么这个是讲的根智力;这讲的根,根智力‘知道一切众生上中下根’。
底下,这是讲‘界智力’。‘界’是讲界分,知道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种种的界分。这根智力,当中还有个‘欲’:‘欲智力’。刚才讲的是知世间种种众生种种界分,界分就是他的界线,个人个人不相同,不一样。欲呢?是‘知道众生欲乐不相同’,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嗜好,每一个众生的嗜好都不一样,或者讲爱好,他对于世出世间法,对于五欲六尘,乃至于对于八万四千法门,个人有个人的爱好。所以这个欲智力就是爱好,晓得一切众生的爱好。界智力,晓得一切众生的界心。
那么第七,‘至处智力’。至处,‘至’是讲‘到’,就说到达的处所,也就是知道他到达的境界,‘知一切道至处相’。譬如说: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那么他达到的是小乘初果。如果将见思烦恼断尽了,他就能够到阿罗汉果。如果将见思烦恼的习气断了,他就到辟支佛果。破一品无明,在圆教菩萨,他就到初住的果位;在别教上讲,他就到初地的果位。佛统统晓得你到什么地方?你功夫到那里?你的境界到什么地方?
第八,‘宿命智力’,也就是讲宿命通,但是他是广大究竟的,‘知’一切众生‘多世姓名苦乐‘他没有不晓得的。九法界一切众生,你过去世生中,你是叫什么名字?你所受的果报,还是苦报,还是乐报?没有一样他不知道。
那么第九是‘天眼智力’。那么我们从后面这个三样,从这个宿命,可见得佛,我们俗话讲,真是神通广大。阿罗汉的能力,能够知道一个人的五百世,就很了不起了。当做到阿罗汉,他的能力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五百世,就是五百世当中,你无论在那一道投生?你叫什么姓名?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那一生所受的果报是苦是乐?他都晓得。佛所知道的是无量世,每一个众生无量世以来,你的姓名、苦乐,他都晓得。
那么第九是天眼,天眼那是知道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当中,所受的果报,就是见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你在这个六道里,这一生到那一道去投胎呢?那一道死了到那一道投胎了?乃至于你,好像现在我们做人,我们前世是从那一道来的?前生是在那一道?我们这个生到人来了,我们这一生寿命尽了之后,我们会再到那一道去投胎了?在佛的天眼里面,就看得清清楚楚。诸位要晓得,佛真有这么大的能力吗?这个能力从那里来的呢?清净心当中照见的呀!没有心啊!起个心,动个念,照就失掉了。我们这个能力之所以丧失掉,就是我们喜欢起心动念,正是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要问我们的心水为什么会起大风大浪?就是因为你无端生知见,这个知见就是大风大浪,而把你本有无量无边广大的知见丧失掉了,这多可惜!佛心清净,没有知见,所以般若经里面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我们在此地看出来呀!
末后这一条叫‘漏尽智力’,这一条是很难的,很难得的。‘漏’,是烦恼的代名词。那么在佛法里面讲,它有三种,有小乘的见思烦恼,有大乘的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小乘人见思烦恼断了,叫漏尽。他自己晓得他证阿罗汉果,那么这个讲小乘。自己自知生尽,三界六道,舍身受身,就是生生死死尽了,不受后有了,下一次再没有轮回了,到这一生尽了,生死到这一生尽了。‘尽’,也就是了了,没有了,到这一生完了了,下一生再不会有生死轮回了。在大乘佛法里面讲,譬如菩萨,到等觉菩萨,他在修行,他晓得他,哦!我的根本无明断尽了,漏尽了。自己晓得他的变易生死尽了,以后不再退转到菩萨,再没有变易生死。那么换一句话说,他成佛了。从这一段诸位就可以明了,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所证得的果位,你不要问人了。自己晓得,生死有没有了?自己知道;烦恼有没有断?自己晓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自己晓得。‘往生’,我们在讲习当中,常常提示,往生是活着往生的,不是死了往生,为什么呢?在没有往生之前,自己统统都明了了,什么时候去?所谓是预知时至,生死自在呀!所谓自在,就是没有生死;有生死,还会自在吗?没有生死,才真正叫大自在。这一种功夫不是说理一心,事一心,那没有什么稀奇;所难能可贵的,是在什么?是在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就晓得预知时至,就能够达到生死自在,这才是净土真正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是所谓真正难信之法,所以你要晓得这么一个道理。
下面,这是讲‘四无畏’。那么这个也是讲如来果地上的四种特别的殊胜功德。第一,叫‘一切智无畏’,我们简单跟诸位介绍。这个意思是讲,佛对于一切诸法,像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所以他没有畏惧,无论什么东西,你就问他,他马上就可以正确的答覆你,所以没有恐惧。不像我们,唉呀!世出世间的事情知道的太少了,怕人家问,一问,我们答不出来,很难为情。而佛不是的,佛是一切智。
那么第二,‘漏尽无畏’。漏尽就是他真正地烦恼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尘沙烦恼断尽了、无明烦恼断尽了,确实无畏了。就是三界之内的分断生死,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永远离开了。这个是对烦恼,对生死,他从此以后一切都了了,所以是无畏。
第三,‘说障道无畏’。那么这个意思是讲,于障碍大道之法。譬如讲惑业苦,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涅槃道、所知障菩提道,佛能够说得详详细细,能够讲得明明白,使我们一点疑惑都没有。
最后一条叫‘苦尽道无畏’。那么这个是讲如何把这个苦断尽?这个方法,这个大道方法讲,佛晓得。这就是给我们讲三学三慧,戒定慧三学,闻思修三慧,用这个方法的的确确可以将三界之内,三界之外,一切苦统统断尽。佛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决定正确,毫无错误,给我们来说明,所以他的言词是全诚肯定的,叫我们相信。


佛说阿弥陀经  第十四讲  
我们将经文念一句: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那么今天我们继续说明这个念三宝,这是西方世界特别殊胜之处。这个音声就是前面所说这一些众鸟所说的一切法音,在本经里面只举了几个例子,就是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十力、四无所畏。‘等’,是等其他的一切法门,不必一一再多加介绍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人,听了这些众鸟说法,就兴起念三宝的这个念头,这是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在此地,我们将这个三宝给诸位介绍一下,什么叫做三宝?‘三宝’是讲的‘佛法僧’。称之为三宝,这个‘宝’的意思,它是有用处的;像世间的宝物,我们可以得到它的财用,得到宝物了,我们在物质上的生活,就无需要忧愁了。实在讲,世间的七宝,像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