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她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她对父亲的情感糅杂了太复杂又无法细究的成因。
陪膝盖受伤的上司搭计程车去参加聚餐是在一个炎热的正午。她们在捷运出口外就看到一长排的计程车。那时她想着,会不会刚好遇到父亲。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小说(上)出外(4)
优雅的女上司刻意选了一台窗户很干净的车。司机很专心地把老花眼镜拿在手上看报纸上的人事广告,冷气开得很大,额头还是有点湿。她敲了玻璃,司机才发现她们要搭车。像电视上教过大家如何安全搭乘计程车一样,上司确认了司机执照上的名字和照片,上车后立即打电话对先生说“我现在搭上计程车啰,司机是某某某,预估十分钟后会到某某。”小心又谨慎的样子让她莫名其妙地难过起来。好多人都这么小心防范计程车司机。
下车前司机不停地说谢谢。
那天聚餐她吃不下饭,父亲也会这样说谢谢吗她不知道。“谢谢你们搭我的车,谢谢,感恩喔。”她害怕父亲每天除了漫长等待也必须这么重复说着谢谢,更害怕父亲这么说时自己会想假装不认识他。
只是父亲没在她面前说谢谢,而是带着醉意和夸耀的语气分享着他的故事。
听着听着,她的泪水跟着溢出来了。
客厅的声音安静以后,她打算要离开。
一个晚上的时间,她发现自己似乎不曾认识过父亲,她很想去找母亲,想弄清楚她离家的原因,还有母亲眼中的父亲。
像肥皂剧一样,她多愁善感地想跟弟弟正式道别。她感觉自己得先离家,学会去接受一些事情,学会倾听父亲,学会习惯父亲和他身旁集聚的沉滞等待和弥漫家中的酒气,学会以父亲养家的辛劳为荣。但她还是希望弟弟活在一个不知情的状态,像年幼时他会接过父亲带来的汽水,喝饱后干爽俐落地打几个嗝。
她听到弟弟的鼾声后又默默走开。
回到自己房间后,她收拾自己的行李,要出门了,她提醒自己。听到客厅传来的均匀呼吸声,她确定父亲和邻居伯伯酒醉熟睡,没有声音了。她打开了门上的三道锁。
搭了电梯到大门口。
夜晚的空气很干净,她的鼻子跟着舒坦起来,忘了刚才没有吃药。独自行走的过程,她惊讶地发现因为时间太晚她没有公车或捷运可以搭乘。
走出巷子到了公车站牌,她又仔细确认了一次,确定最后一班公车早走了。
迎面慢慢地开来了一辆计程车。她看了看表,确定计程车的玻璃干净到可以在夜晚当镜子映出自己的样子,迟疑了一会后她举手招车。
“是你啊!”没有回头的计程车司机从后照镜看着她说。
认出声音后,她抬头看后照镜里的骨头叔叔。很认真地注意了方向盘上他瘦得像骨头的手臂,和上头爬满像梁柱花纹的凸出手筋。
“骨头叔叔。”她微笑。
“这么晚要去哪?”
“要去妈妈那。”
“跟爸爸吵架吗?”
她没有回答。
骨头叔叔开始客套地寒暄。大部分时间她保持微笑表示赞同,却很少认真延长谈话。像是察觉她的情绪低落,骨头叔叔跟着渐渐沉默;遇到红灯停下时,刻意把广播的声音稍稍调大了些,像是避免太过安静时的尴尬。
她很感激他的贴心,索性不再开口说话。
两个人在密闭的计程车里听着深夜广播里播放的西洋老歌。似乎有种细微的浪漫在滋长着,她怀疑骨头叔叔也失眠,像电影里的劳勃狄尼洛。在夜间开车,只是他观察外界的一种方式。
到了母亲住的社区大楼门口,车子停了下来。一如他引以为傲的技术一样,整个路程平稳,她舒服到差点在车上睡着。
说了谢谢后,她伸手到背包里要拿钱。没找到皮夹,她有点紧张地把东西一样样翻搅出来又放回去,还是没看到皮夹。她想起自己匆忙离家,并没有从父亲那拿钱;即使带了皮夹,里头的零钱或许也不足够付车资。
她感觉自己的背脊凉了起来,额头却开始冒汗。
“我,我没有带钱。”她吞吞吐吐地挤出这几个字。
“没带钱吗?”骨头叔叔细瘦的右手缓慢地拉起手煞车。然后回过身来看看她。这是他今晚第一次正眼看她。
他很安静地盯着她看,专注得像在马路上看到一个不熟识却耀眼的女人。
她脸颊发烫,感觉自己在骨头叔叔的眼里被剥光了衣服。
“出门在外,总要多带点钱的。”父亲说。
父亲其实一直都是对的。
大家在车行下棋时一定都听过父亲讲菲律宾女人搭车的故事。
驾驶座右方的菲律宾女子正缓缓解开上衣的扣子。
感到他灼热又刺人的注视后,她试图闪躲回避他的眼睛,头愈来愈低。
空气变得潮湿又闷热,她的喉咙卡了一口像从家中跟着出门、带着刺鼻酒味的痰。鼻子开始不太舒服,一瞬间她又闻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气味糅杂在密闭的车子里,像是父亲身上的,溽湿钞票的还有陌生女人身上的香水味。
用力地打了一个喷嚏后她发现自己全身都湿了。
他细瘦如骨头的手臂就静静地横在自己鼻前。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小说(上)我们的神(1)
陈雨汝(台湾)
木鱼磕碰诵经绵延,唱诗班歌声荡漾,坛前起乩问卜,我们皆垂首祝祷,但虔心的对象不在此处。
闭上眼才明白,神不在名寺古刹,不在教堂,不在道场。
要从哪里说起呢?
我们住在老庙旁边的街上。老庙有名字,可是我不想讲;街也有名字,不是青海浙江福建就是中华中正中山,没人记得住。
老庙的香客不成数,却总有几个圆肚皮的太太或老板愿意来,就这样长年积累香烟,熏制成烤鸭色的老庙,偶尔经过那么用力一吸气,还真有几分香烤味。有时太饿,我不得不压抑扒老庙墙砖的冲动,而且是靠街的那面砖墙,不仅泛着鸭味,还有街上各种吃食店铺的油气。
庙旁这条街,曲曲绕绕,像虫肠子。虽小,但生活该碰着的什么都碰得着,嗅一嗅就知道。闻到了吗?那橱窗油腻得变成毛玻璃的腌肉烧腊店、卤肉饭干面馄饨摊子、五金行钢铁船舱味、佛具店、金纸店、杂货店的陈年五谷柴米油盐味,“肠子”末端还有一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7—11。
黄昏是庙街最精神的时候,各个店门大敞,人人忙着煮食和觅食,人人脸面有欢喜忙碌的油光,人人穿梭逡巡在红灯笼黄灯泡破霓虹之间。俯瞰庙街像血色筋脉,而走进里头,就感到自己是肥美的吃食之一,随肠子活活络络地蠕动翻搅。
有些外边人看我们庙街,都嫌老旧脏臭;这儿的人倒没有搬家意愿,大约是喜欢跟神佛菩萨当邻居,“因为它们会比较快听到我们的愿望啊。”庙里看守香油钱的阿姐这么说,边说边检查头发分岔。提到香油箱子呢,本来是我家阿婆拼老命在守,但庙方想阿婆年纪大了,两眼涣散,目油直流,跨庙内门槛都会摔断牙,难保箱子被抱走了也不知不觉。这样一来亏的可不是菩萨。所以,除了有街上第一字号的五金店贡献的大链条,像个铁铮铮汉子透不过气地紧拥心爱姑娘一样紧拥捐献箱,还安排年轻妖娇眼力过人的阿姐跷腿窝在箱子旁,谅偷儿小贼不敢造次。至少白天不敢。
同时,阿婆被分派到庙门口卖香去。阿婆为这件事哭了四天,毕竟香油钱在她心中是庙里第一重要的事务,实实在在比起来,卖香根本是鸡杂工作。
四天眼泪流掉她十年的目力,扑灭她鸭味儿的虔诚。
我知道阿婆的伤心,所以去隔壁肉圆店A了他们的苹果日报回来,给阿婆看彩色照片,是那个第一名大楼的照片。“听说这是全世界第一高的喔。”我指给她看,阿婆眼眶里的浊水顿时清澈起来,瘪嘴开开阖阖,却没对我说话。
隔天阿婆朝圣去了。阿婆邀了两三个阿婆,搭了大半天公车和捷运,跑酸了两条鸟仔腿,差点没三步跪九步拜,去那很高、很漂亮、很不得了的大楼。当日,有二十五万人前往,声势磅礴丝毫不比麦加会众逊色,穆罕默德若天上有知,想必吃惊:什么信仰让人比穆斯林更虔诚呢。说到这,我挺欣赏穆罕默德讲道的。他教人干净卫生,穆圣很明白不清洁的族群等同于没教化,你怎么能让一群上厕所不擦屁股的人民聆听神的圣音呢?我看这条街上的爷婆伯婶都不一定天天洗澡。
我讲偏了。其实重点是阿婆回来后,就像先知承接启示般充满圣洁的狂喜,不停地冲向老庙冲向捐献箱冲向妖娇阿姐,呸呸呸呸一阵,唾了阿姐唾了箱子唾了整间庙。因为阿婆找到了更好更棒的殿堂。
那天之后,阿婆也不再鄙视弟弟,她终于了解神有很多种,就像街上小吃,我们想吃面疙瘩就吃面疙瘩,想吃酥脆麻嘴的炸馄饨也没人拦得住你。
咱家弟弟不佛不道不崇拜偶像,他全心信仰电线杆常说的审判之日、惟一真主是耶稣,还有什么通奸有罪等等。大概半年前,他开始到教会当义工,整个人散发
“信我得永生”的气息,连手臂上跟人家逞凶斗狠留下的疤,都像殉道者的受难记号。除了义工,阿弟摇身变为一名教会歌手,固定每周三晚上在家里客厅演出;差不多同他以前带着弟兄出门干架的阵仗一样,带着几个可亲的教会朋友来,揪着我们按在座位上,没听完不准走。哥哥常在学校忙,所以逃过每周三的盛会,而我、妈妈、阿婆都得竖耳倾听阿弟那哼哼唧唧唉唉唷唷的圣歌。他的手轻盈地撩拨吉他,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