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常怀感恩之心(2)
有时候想,自己的路能走到今天,其实是缘于文学,但自己文学梦的萌芽,却是得益于中学语文老师的栽培和灌溉。我那时偏科特别严重,但语文老师却因势利导,他不仅给我推荐好书,细心地点评我的每一篇作文,还将一本当时书店里不常见的《四角号码词典》送给了我。至今还记得他指导我背“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时的情形。以至后来每看到“老师”的字眼,我的脑际便会浮现他那亲切的容颜。也因此,就是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也会经常想着给老师写写信、寄点钱。我曾一直认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这种观点有些绝对,但不该遗忘的如果也遗忘了,那甚至比背叛更让人不屑。去年6月,我还曾派人把老师接到广州,我自己也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陪老师游珠江、登白云山。有次他有个亲戚在东莞出了点事,我亦是全力以赴,替他把事情处理好。
在西方(其实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有个感恩节,我觉得这个节很好。他们怎么感恩?他们这样说:有的人有食品却不能吃,有的人能吃却没有食品,我们有食品,我们能吃,感谢上帝!在这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们有房子住;在这夜幕降临的时刻,我们有灯光照;在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有朋友;在我们寂寞的时候,我们有音乐,在我们……感谢上帝!
美国是一个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在尽情享受丰盛食物的同时,却也不会忘记穷人:去超市购物,他们会将所购物品留下几包放在超市的募捐筐里,或者将一包食品塞在饥饿的小孩手里,又或者去参加公益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认为,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肃穆和虔诚所感动。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感恩而去抄袭一个感恩节,但我们必须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会产生力量的,这点我深信不疑。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常怀感激之情。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安稳的大后方。其中包括贤淑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女儿,健康安稳的父母和家人。他们让我放心在外面奔波,每当我拼搏得“遍体鳞伤”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之际,亲人们定会给我疗伤、给我清醒、给我鼓劲。
我感恩,因为仁慈公允的上苍给了我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给了许多帮助我的“贵人”;特别是我每有耕耘,定能每有收获。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常怀感恩之心(3)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
学会感恩,包括对曾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包括对曾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包括对曾遗弃过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自立……感恩,对所有使你坚定信念和取得成就的人。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感恩是一种宽容和豁达,是一种伟大的情操。世上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感恩,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因为忘了感恩,因为欲壑难填,而受到报应和惩罚的例子还真不少。君不见,因为阶段的成功,不知自己“姓什么”,而失去了更多,甚至丢掉了老本;因为升迁的顺意,不想久居人下,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尚无满足,到头来竹篮打水,反误了卿卿性命;因为多方的拥有和富足,而忘了感恩,而求全责备,总想有了还有,要了还要,总追求完美和全部,却失去了更多……正应了一句格言:“上帝叫你灭亡,先要叫你疯狂。”
《风俗通》里引邰子击壤的句子这样说:“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在吴稼祥的《把海倒进杯子》里曾经写道:“上帝其实很公平,他给富人以好食物,给穷人以好胃口;给大人物以矮小的身躯,给伟岸者以卑微的灵魂;给馥郁的桂花以可怜的形貌,给不芬芳的牡丹以天仙的姿色;让恶人得到诅咒,但用享乐补偿;让善人获得赞美,但用痛苦折磨;让强大者独处,让弱小者群居;给无爪牙者以翅膀,给不能飞翔者以爪牙……他不让任何东西完美,于是,人类才有了对完美的渴望。”他给你这么多,也一定会拿走这么多。你所拥有的,都是必须感恩的。想通了,就感到周身舒坦,惶恐和浮躁便随风远去。
还有,因性格使然,在常怀感恩之心同时,我也深知自己有许多的毛病和不足,比如有时有“牛脾气”,经常有“刀子嘴”、“土匪相”……所以,我经常自己与自己作“斗争”,努力让自己做“小”,让自己“低调”……犹如一棵庄稼,成长发育期总是直矛朝上、叶面带刺,只有成熟了,才慢慢低下丰硕的穗头。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我们的命运也充满变数。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日子,既然是上苍赋予,那就会有它的道理,那就需要我们常怀感恩之心。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成功是一种心态(1)
成功是一种心态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个以乞讨为生的人,整天挎着个篮子四处乞讨,看尽了脸色受够了白眼,日子过得好不凄惶。适逢国民党政府发行航天彩票,一块银元一张,头彩奖金是五百块银元。这个乞丐想:一旦中了头奖从此不就发了吗?于是他把乞讨来的铜板一枚枚积蓄起来,终于有了一块银元。于是他用银元买了一张彩票,放在了篮底。
一个月后开奖,乞丐中了头奖;他心花怒放,认为从此再也不必与破竹篮为伍而将它扔进了湍急的苏州河。
他趾高气扬地到银行领奖,翻遍全身也找不到彩票,这才想起彩票早已随破竹篮沉入了河底。他痛心疾首地蹲在银行大厅的地上抱头大哭。
有人说这是命中注定,他就是乞丐的命。天上掉馅饼都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其实,他的命运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假若他没有太得意忘形,他的命运从此真的就会迥然不同。古训中的“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人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一切。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就是说一个人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只有在你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欲望,然后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努力,你才能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和取得成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回答出为什么,怎么办,回答出成功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为朋友做更多、更好的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你的成功才是自然的、进步的和积极的。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地看待你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肯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这就要求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百折不回、屡败屡战的顽强斗志,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成功。曾有人将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方式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别人的成功中找出更多的客观原因来为自己开脱;另一类人是找到了榜样,减少了借口,增加了斗志。香港作家林振强曾趣谈追求成功,他说:“有机可乘时,不要加、不要减,也不要除,勇敢去乘吧。”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成功是一种心态(2)
在你成功之后,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你成功了,随之而来的就会有鲜花、掌声,就会有虚虚实实耀眼的荣誉和奖杯,更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阿谀奉承,乃至温柔甜蜜的陷阱。在这之间,你必须学会甄别,不在这些东西中飘飘然迷失自我。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曾谈论成功——一个人成功后,如果他能在早晨起来晚上睡下,其间又在干他想干的事,而且不愁衣食,那么,他就是真正的成功者。因为成功了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其结局就会像已打到了北京的李闯王和中了巨彩的乞丐一样,美丽和成功只是昙花一现。
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成功”?是以金钱的多寡分出“穷人”和“富人”来,还是另有划分呢?曾有人这样说:在物质普遍比较丰富的背景下,穷人、富人的概念已经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区别了。很多时候你不能从外表判断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比尔·盖茨常常穿便装,城市的打工仔倒是天天西装革履。
穷和富只是相对的。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是穷人,这并不是荒诞。收入越高往往支出越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常自视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有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他要叫穷。早两年央视做过调查,多数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比较幸福了,而部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