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入「大方广佛华严」,你就跟「大方广佛华严」融合成一体,《华严经》上所说种种境界,你就在身心上统统显示出来。所以《华严经》在哪里?《华严经》在你面孔,在你的眼耳鼻舌身,在你的言谈举止,在你的生活,在你所有一切活动。你生活空间多大?遍法界虚空界。你可以在此地入正受,西方极乐世界起定;在西方极乐世界入定,华藏世界出定,得大自在!而且出入同时,没有间隔。为什么?时间、空间没有了,时间、空间是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变现的,不相应行法。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时间、空间维次都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了,所以出入同时;空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空间没有边际,无边际的就在此地,这是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上来所讲的无碍深妙难思。
  下面这几句话是非常重要,「始学之流,如何趣入」,我们开始学习,怎么样契入?这是我们每个人非常关心的事情。我那个时候刚学佛,第一次见章嘉大师就问这个意思。我说现在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殊胜,知道佛法好,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很快就契入?我就是问的这个意思。当时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也就是针对初学,教我什么?「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进去了。这两句话好像很容易,意思太深,我那个时候听了,实在讲似懂非懂。好像懂得,浅的意思懂得,深的意思不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布施就是放下。
  布施不是施财,是施法,那是一般人讲得很浅。布施是对於你亲爱的人,你把贪心布施掉,没有贪恋;对於你怨恨的人,你把瞋恚布施掉,这高!布施是放下,要放下这些。要让你的清净心现前,要让你的平等性现前,你就契入。看不顺眼的就生气,看得顺眼就贪恋,你完了,你这个不肯布施那就没有用处,你施财、施法统统是假的。我有钱,我布施财,我印《大藏经》,印一万套《大藏经》布施给各个地方,布施法,法布施。看到人还有贪瞋痴慢,没用。你要晓得那是什么?你在修福,修的世间有漏福报。你的果报,果报在世间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什么?你轮回心做佛法的事业,还是在轮回里面。所以,一定用菩提心,菩提心干什么事都是大乘法,这个重要。什么是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只要用这个心,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道场,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佛法,为什么?佛心。佛心,你说话是佛的言语,你的造作是佛的行为,你的造作把它写下来就是戒律,你的言语纪录下来就是经典。这就是你本来是佛,你真的成佛了,成佛不难,很容易!
  可是,你要是没有这个认知,这个认知就是看破,你没有能看破这个境界,你不肯放下这些烦恼习气,你就是轮回心。轮回心学什么都是轮回业,学佛也是轮回业,佛是轮回业里面的善业,善业所感受的是三善道,大概都是人天善法。因为你的分别执著很严重,所以色界、无色界都没分,你只在欲界,欲没有放下,欲望害死人!不可以不知道。严重的执著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你愿不愿意到那里面去过日子?不愿意,那你得把贪瞋痴放下。只要你有贪瞋痴这个念头,无论干什么样事业,它跟贪瞋痴连在一起,你就晓得那是三恶道的业因。你天天干这个,你能说不去?不由自主,业力牵著你去。那不是你想不想去,业力!你能把烦恼习气都放下,愿力带著你走。愿力带著你走,那是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我想证阿罗汉果,我想成菩萨,我想作佛,都能满足你的愿望。所以,六道里头业因果报自作自受。
  始学如何契入华严境界?如何回到本来是佛?「今当总结」,现在给你做总结,「但能知事理无碍,根境一如,念虑不生,自当趣入」。这十六个字重要,你能记住这十六个字,你就入华严境界;换句话说,你即身成佛。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事理无碍,根境一如,为什么?都是心现识变,不离一心。在日常生活当中,最要紧的用功是什么?功夫是念虑不生,就这四个字。念是起心动念,虑就是我们平常讲你有顾虑,顾虑什么?你放不下。念头是什么?念头是你分别没放下,虑是你执著没放下。执著放下,没有顾虑;分别放下,没有念头。所以念虑就是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不生,你就趣入。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无论是日常生活,像我刚才所讲的,你在厨房也好,你在饭厅也好,你在客厅里面会客也好,你处理日常事务,你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甚至在卧房里面也好,只要念虑不生,你的生活是菩萨行,统统是学菩萨道,全是佛道。什么是佛法?祖师大德常常讲,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为什么?你用菩提心,念虑不生,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你有念头、有顾虑、有疑惑,全是世间法,那就是哪一法是佛法?上念佛堂一天到晚念佛,不是佛法;禅堂里面天天坐香,不是佛法;讲堂里天天讲经说法,不是佛法。那是什么?世间法。世法、佛法的界限我们一定要清楚,界定,它的定义,有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叫世间法,无妄想分别执著全是佛法。佛法、世法差别在这里,除这个之外没有一丝毫差别,这个不能不懂。
  清凉大师还有《钞》,《钞》我们念一下就行,「知事理无碍,根境一如,总观也」,这讲止观,这是总观,「念虑不生,总止也,即禅门大意」,达摩祖师传到中国的禅宗,总结就这两句话。人家问什么叫禅?你这个答覆就决定正确,一点错误都没有。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三九卷)  2007/9/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3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十段,「明寂用无涯三昧门」,我们学到正显业用末后的一段,三世间自在。
  这段里面有四个小段,我们学的是第一个小段,第一个小段还没学完。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五对,我们算是学完了,末后的总结非常重要。他老人家说,「始学之流,如何趣入,今当总结,但能知」,你看没有叫你证,你只要能够知,知什么?「事理无碍,根境一如,念虑不生,自当趣入。」这十六个字非常重要,这是先说我们知,就是章嘉大师当年教我们的看破,知是看破,看破之后要放下。此地叫我们放下什么?念虑不生,所以小注讲,「知事理无碍,根境一如,总观也」。教下修行,总而言之,都不外乎修止观,宗门是参究、参禅,密宗是持咒,净土是念佛,教下是止观。《华严》、《法华》,《华严》是贤首宗,《法华》是天台宗,法相唯识宗,三论宗,他的修行统统叫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禅。所以禅定,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念佛还是修的禅定。念佛里头有止有观,观是什么?这句佛号六个字清清楚楚,这是观,很清楚;止是什么?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止住。所以念佛的时候六个字不清楚,含糊笼统,观没有了;还有杂念,还有妄想起来,止没有了。这是什么?这就是古大德所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念这句佛号跟止观要求的原则没做到。如果念佛符合止观的原则,这个佛号叫得力,功夫得力。佛号清清楚楚,清清楚楚里头没有分别执著,清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字字清楚,里面没有起分别心、没有起执著心,其他的念头都不生,这叫得力。念佛要这样念法才行,才能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那就是你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最浅的功夫,叫功夫成片,不管念也好,不念也好,都在止观之中。
  念佛、不念佛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清清楚楚要晓得这里头没有起分别执著的念头,没有这个东西,这就是真正在跟念佛相应了。所谓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跟阿弥陀佛相应,与阿弥陀佛的心愿行都相应。阿弥陀佛的心是什么?真诚、平等,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的心。往生极乐世界干什么?圆成佛道,到极乐世界去作佛的,那个地方是作佛的好环境。阿弥陀佛的愿是什么?愿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太多了,你记不住,四弘誓愿你能记住,没错,四弘誓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愿众生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菩提心。这个心不容易,这个心一发出来,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所,这个心一发出来你就超越十法界。为什么?十法界的众生做不到,十法界的众生度众生,他有喜欢的、有讨厌的,喜欢的我度你,不喜欢的我才不度你。这个不行,这个跟阿弥陀佛的心相违背。阿弥陀佛的心是真诚平等普度一切众生,没有怨亲,一律平等,你就晓得这一愿不容易。所以这个愿一发了之后,超越贤首菩萨,贤首菩萨是圆教十信菩萨,超越是什么?超越就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超越十法界,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真成佛了,就是分证即佛。
  所以要晓得,心量,我在过去讲经常说,你要把心量放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把六道挤破,你就出了六道。再大,再大把十法界挤破,你的心量超过十法界,比十法界大,那就出去了;比六道大,你就超出六道。我从前讲经曾经教大家用这个方法,这个好懂!你的心量不大,你不能容忍,所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心量很小,贪心很重,你出不了鬼道。现在虽然你得人身,你从哪里来的?你从三恶道来的。这一生得了人身,得人身之后你带著有浓厚三恶道的习气,三恶道的习气就是贪瞋痴。你贪瞋痴很重,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瞋恚心很重,这样的,你就看到这个人是从恶道来的。将来怎么样?将来一转眼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