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泰国十日谈-一个上海知青在缅泰的奇遇 作者: 吴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不过十几个人,少的只有四五个人,管理松散,要自己挣工分儿,自己做饭吃,
生活相当艰苦。
    那里是亚热带地区,勉强适合于橡胶树的生长。当时中国的橡胶,主要靠南洋
进口,其次靠在海南岛种植一些,供不应求,大大落后于需要,所以决定把我们这
些“知识青年”送到这里来开垦橡胶园。
    种橡胶,需要比较大的场地,需要严格的管理,需要有组织的熟练技术工人,
因此,最好是组织国营农场。但是“文化大革命”把国家仅有的一点儿资金都折腾
光了,国库里没有钱,只好把我们分送到各生产大队去,以大队为单位,营造一些
小面积的“队有橡胶园”。我们在公社技术员的指导下,和傣族社员一起把热带雨
林毁掉,砍树,烧荒,栽种树苗,施肥浇水,中耕除草,费了好几年工夫,什么收
益也没有。生产大队对这种既没有眼前利益又劳民伤财的经济作物没有兴趣,逐渐
放松了管理,橡胶园又变成荒地了。
    这期间,我外公还在老家监督劳动。我是他从小抱大的,对我特别宠爱。我到
了西双版纳以后,就数他给我写的信最多。这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干校”劳改,
监督得严,所有来往信件都要经过检查,所以除了报平安的“例行信”之外,除非
必要,互相之间很少通信。而外公在农村,所谓监督,只要不破坏生产,不散布
“反动言论”,给外孙多写几封信,村干部并不管。因此他每隔一个来月,总要给
我写一封信,讲讲江南农村的新闻。我也每隔一个来月给他写一封信,谈谈西双版
纳的新鲜事儿。
    我外公年纪大了,生活又苦,精神非常空虚,就去找书看。那时候,全中国除
了四卷《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毛主席语录》之外,只有一部“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际上是以阶级偏见为主导思想写成的小说《金光大道》,宣传的是地主的阶级本
性怎么怎么坏、贫农的阶级本性怎么怎么好。这是一部没有文学价值但却可以当阶
级斗争教材的小说。别的书找不到,只好也拿来看。他看了以后,很不以为然。本
来,像他这样的身份,帮主恩典,没有杀他,让他当一头会说话的牲口活着,就应
该感恩戴德才是,偏偏他脑子还会思考,思想还很活跃,就在他写给我的信中,结
合他读了《金光大道》后的感想,给我说了一个发生在我外公老家的真实的故事。
    四十年代,我外公在县城开布店办纺织厂,我外婆在老家管理田产。本来,二
十几亩地,大都是租出去的。可我外婆总说:“儿要亲生,田要亲耕。”上等好田
租给佃农种三年,就会肥力大减,变成三等田。因此,她哪怕自己辛苦些,雇了一
个长工、一个牧童,亲自监督春耕、秋收,种起田来。雇的长工姓杨,因为是个遗
腹子,长辈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百了”,是“一了百了”的意思。长大了,人家
送他一个外号叫“伯劳”──伯劳是江南的一种常见鸟;当地方言,伯劳也是乖巧、
能干的意思。
    这个伯劳果然乖巧能干。二十亩稻田,年年种得籽粒饱满,比租给佃农种产量
要高得多。由于多施绿肥和圈肥,土地的肥力不但没减低,反而一年比一年好了。
我外婆对他很满意,常给他几件旧衣裳,农活儿累的时候,总要炖肉煮鸡蛋,给他
做点儿好吃的,还给他酒喝。他对我外婆也很满意,常对别人说:这样好的东家,
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只要我外婆不嫌弃他,他哪儿也不去了。
    新中国建立,江南土改,他作为雇农,被工作队吸收为积极分子,通过学习,
回村来开展工作。这时候,他还对我外公、外婆很好,悄悄儿地告诉我外公:共产
党对富农采取的是孤立政策,对地主采取的是打击政策,但如果主动把土地全部交
出,就可以评一个“开明地主”,至少可以不挨斗。他劝我外公看开一些,免得皮
肉受苦。我外公本来就不把这点儿土地看在眼里,于是就接受了他的忠告,把土地、
房屋连同家具、农具全部交了出去。当然,有许多东西,就悄悄儿地让他拿走了。
后来分房屋、分田地,他分到的,全是外公的好地,外公的那座瓦房,也归了他。
    我外公在土改中没吃到苦头,他在土改中立了功,入了党,当起村干部来了。
    打土改以后,他又得了一个新的外号,叫“杨白劳”──这是歌剧《白毛女》
中一个女儿被地主霸占的老佃农的名字。
    十几年过去,等到我外公、外婆被遣送回籍监督生产的时候,他已经当了大队
长兼支部书记,在村子里是最高领导,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了。
    房子呢,土改时候分给他的原来外公的房子,已经作价让给生产大队做了大队
部,他在大队部的前面新盖了一座三层楼。后门正好对着大队部,进出非常方便。
    他对我外公、外婆倒还“不忘旧情”,特地把我外婆当年盖给长工、牧童住的
三间小房子“还给”他们住下。他的这一举措,当然含有“如今天翻地覆,当年你
住的大房子,归我住了;当年我住的小房子,现在得让你们住了”的意思。他让我
外公到积肥组参加劳动,好歹给几个工分儿,好让他到秋收的时候能分到两个人的
口粮。还特地对我外公说:国家的形势在那里摆着,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
既然彼此是敌对的两个阶级,他也不可能照顾得更好了,以免上级批评。只要我外
公不生是非,不多口多舌,在他的治下,可保证老两口儿平安无事,算是他对我外
婆当年对他好的报答。
    但是不久以后,我外公就发现这个大队长兼支部书记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
    杨支书本来不识字,后来上了扫盲班,不但摘了文盲帽子,也摘了“光棍儿”
帽子:他把扫盲班的女老师给娶过来了。
    杨百了当上了大队支书,他老婆也当上了设在乡里的中心小学校长,住在学校
里的时候多。他床上一有了空缺,就总有人来填补。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往往是这
个走了那个来,走马灯似的团团转,又安排得非常周到,从来没有撞车的时候。这
些女人,有些是本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有些是外村来的。不过也有非常明确的分
别:凡是本村的女人,对他家的房间家具布局十分了解的,一律在夜里从他的后门
进出;而外村来的女人,对他家的情况不太了解的,他大都先安排在大队部的客房
里住下,然后他自己半夜里从后门溜进大队部。因为尽管他老婆经常不在家,可他
家里还有老母、幼子,万一撞上了,不麻烦至少也不好看。
    不仅如此,大队里收获的农作物,特别是产量少的品种,如芝麻、向日葵之类,
往往以“不太干燥”为理由,先不进大队仓库,而是先送到大队部“晾”起来。大
队部的大门钥匙只有他和大队会计两个人有,于是送进大队部,也就等于送进他家
一样了。
    为什么这些事儿我外公会知道呢?前面说过,杨百了安排给我外公、外婆住的
房子,就是当年我外婆盖给他住的“长工屋”,就在当年我外婆的住房、后来分给
杨百了、如今变成大队部的那座房子旁边,只要从后窗户看出去,他家的动静一目
了然,清清楚楚。
    怪不得我外公刚到的时候,他要说“只要你不生是非,不多口多舌,保证你平
安无事”的话了。
    我外公自己是那样的身份,支书又这样交待过,他当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
去多管这些“闲事”。何况那年月农村里什么文化娱乐活动都没有,只剩下“色食,
性也”,男女们从本能上找点儿乐趣,也是很普通的事情。
    再过一段时间,尽管我外公不主动找别人说这些事儿,别人主动跟我外公说起
这些事儿的场合也不是没有。通过三个五个人无意中的叙述和透露,我外公才渐渐
明白过来:杨支书有这么多“相好的女人”,对他来说,固然是出于“性的本能”,
多多益善,而对于那些女人来说,却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另有所图的。因为如
果从“性的需要”出发,杨支书已经年近五十,脸蛋儿是黑的,皮肤是粗的,年纪
太大,文化太低,说话缺乏风趣,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绝不是大姑娘小媳妇儿为解
决“性的苦闷”所可选择的“最佳对象”。她们真要打点儿“野食”吃,村里年轻
漂亮的小伙子有的是,特别是那些“知识青年”,正处于“性饥饿”阶段,招之即
来,何至于去找他?
    关键的一个字,是他手中有权。
    权这个东西,在民主国家中,是属于人民的。人民选举自己的公仆来执掌“权
柄”,掌得不好,立即罢免,简单得很,也明确得很。没有至少很少有人敢用权来
给自己换取点儿什么。
    只有黑社会的帮主们,才拥有无限大的权力,而且可以通过权力来取得他所不
应该取得的一切。
    据了解内情的人透露:杨支书玩儿女人,其对象和档次,是分期分批逐步提高
的。
    第一批,是土改之后不久。那时候地主受到管制,富农受到孤立。作为村支书
的杨百了,经常要登门“训话”,进行教育。看见哪家地主、富农的女儿、媳妇长
得有几分姿色,就吩咐她们于某夜到村公所谈话。谈话当然是个别进行的,所以谈
话的内容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人们只发现:凡是有女儿、媳妇到他那里经过他
“教育”的,那家地主或富农就得到了“宽恕”甚至“优待”。慢慢儿的,全村所
有的地主、富农的女儿或媳妇都接受了他的“教育”,他们全家人这才得到真正的
解放,走路也不用低着头了,干活儿也不比别人多、比别人累了。
    他的这个秘密也曾经被本村或外村的干部们所得知,也曾经半开玩笑地提醒他
“要站稳阶级立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