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蒙哥马利(下)-马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少将啊。后来就把炮兵主任等等一系列军官都给撤掉了,砍朽木的同时,他又栽新树。调了一些年富力强的军官担任第13军的军长,第30军的军长,后来方才说的拉姆斯登又给调走了,情报处长、炮兵主任都是新人。 
 
 
  蒙哥马利把英军官兵的士气就烧起来了。我看过一份资料,当时英国第八集团军有一个中校,他写了一个自传,里面就评价了这把火,他说一个没有勇气把一些准将从集团军的参谋机构里解职的将军,一个没有勇气怎样在军士长的心中激发起强烈献身精神的将军,是不能打败隆美尔的,或者是不可能取胜的。而蒙哥马利做到了这一点。 
 
 
  第三把火就是建立一个与他性格和作战理念相符合的指挥体系。蒙哥马利有一句名言,如果脑袋里面总是纠缠一大对琐碎事物是不可能有清晰思路的。他烧这把火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为此他成立了一个作战司令部,这个司令部要设在距他集团军,自己的集团军司令部前沿,就是在前线,前沿地域。所有的作战详细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都出自于这个作战司令部。他要求,这个司令部必须精干,只能配备少量参谋、通信、机要人员,他让德·甘刚,是参谋长全权负责这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和第八集团军下面的军一级单位平级。蒙哥马利终于摆脱忙碌蜂房一样的,有时间,有精力经常到下面和师长,军长,保持密切接触。 
 
 
  第四把火就是寻找隆美尔的弱点。打一胜仗振奋士气。当时,德军进攻已经强弩之末,处境非常不好,打到阿拉曼地区。一是补给线长,部队补给距离是在托卜鲁克,托卜鲁克离阿拉曼500公里,这个补给线太长。运的东西就慢,补给不足,缺乏给养。作战物资不能及时到位,伤病员不能及时后送,这是一个。 
 
 
  第二个,官兵疲惫不堪,士气下降。你想,沙漠地带本来环境非常恶劣,还要打仗,淡水补给不足,士兵渴都渴坏了,疲惫不堪,非战斗减员,不用打。生病,胃病,伤寒等等,这个病流行。 
 
 
  第三个隆美尔身体不好。当时隆美尔病了,据德国军医向希特勒报告说:隆美尔当时患严重的胃病和鼻炎,血液循环系统又不好,并且建议,隆美尔不适应再担任高级指挥员。后来隆美尔一度回国疗养。这是德军的情况。相比之下,英军由于蒙哥马利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士兵的士气是逐渐高涨,后进补给也比较近,补给也比较充分,蒙哥马利更不用说了,精神饱满,极富战胜隆美尔的自信。那么在这个时候,双方兵力对比,作战士气一比,英国就有人提出,最明智的选择是进攻,为什么呢?他说,德军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选择撤退,德军一旦撤退,那么我们现在英军构筑的防线就没有用了,他不来进攻我们,防线就没有用了,要立即恢复对隆美尔的进攻。可是,蒙哥马利,他洞察力强,观察力、洞察力,他根据他对隆美尔的了解,对隆美尔个性的了解,正确判决隆美尔不会后撤的,而会选择进攻。他分析德军在苏德战场攻势正猛,德军正在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斯大林格勒作战的第一阶段,就是高加索作战,攻势比较顺利。北非战场,是德军在战略上两大钳形攻势的一角,这部进攻斯大林格勒,这也在北非作战,如果北非这一段后撤,就等于德军承认失败。这一点是荣誉感非常强的隆美尔所不愿意做到的,他不可能这样做。所以蒙哥马利分析,隆美尔肯定要进攻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时,蒙哥马利正确判断隆美尔将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实施突破,所以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隆美尔是果然上当了。8月31号,隆美尔率家他的装甲集群向蒙哥马利精心设计的这个陷阱冲了进来,结果遭到严阵以待的英军的猛烈杀伤,同时,蒙哥马利请求空军猛烈轰炸了德军在后方的补给重镇托卜鲁克,顿时德意联军军心大乱,托卜鲁克被炸了,所以向后败退。英军正要用坦克实施追击的时候,蒙哥马利突然下令,不许追击,不追了,不打了,不仅不追,而且在几个制高点,仍然保留着德军的哨所,不要进攻他们,为什么呢?他的参谋非常不理解,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啊,是不是啊?蒙哥马利说,留着他们就是为了让德国人看一看,我们下一步实施更大作战行动时所采取的欺骗措施。你把他打光了,我想糊弄他,我想欺骗他,他看不到了。所以这几个哨所,前沿制高点,蒙哥马利说不要打,留着他。那么阿拉姆哈勒法山之战历时8天,犹如一针兴奋剂,使得一直让德国人追着打的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士兵士气高涨。那么这场战役奠定了英军反攻的基础,就连德国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场战役成为沙漠战的转折点。德国在北非的失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就是蒙哥马利上任后的四把火,四把火将整个集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丘吉尔曾经专门在蒙哥马利的纪念册上写到,他说我祝愿第八集团军司令和他的部队战果辉煌、威名远扬。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东北距亚历山大港104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阿拉曼是德国、意大利联军在北非进攻的最远处,当隆美尔率领他的部队攻到这里已经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了。由于油料补给等等的缺少,那么隆美尔再也不敢打他所擅长的运动战了,他只能用阵地战坚守防线,不惜任何代价,阻止英军的突破。10万多德意联军部署在长达8-13公里的防线上。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隆美尔在防线上铺设大量的地雷,并且有一个名字叫“魔鬼的花园”,以等待德国人来突破,来掉入这个地雷区。那么面对德意联军,阵地对面的英军,却早已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兵多将广,补给充足。英军的兵力整整比德国人多出一倍,就是两个英国人打一个德国人都富余。特别是英国这个时候已经获得了德国的超级机密,就是什么呢?就是密码机,超级机密武器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破译了德国人的密码,当时负责是他的军情三处,在伦敦郊外的布奇雷庄园。这个机构在布奇雷,专门破译密码的,而且德国人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密码被英国人所破译了,那么超级机密是英国最机密、最重要的情报来源,为了保证这一机密,超级机密这个武器的安全,丘吉尔计划他说什么呢?下金蛋的鸡从不咯哒咯哒的叫。他要求超级机密只能在口头传达,不需留有任何文字。就是比如说我告诉部队,德国人要兵力部署在这里增加两个集团军或者他的主攻方向在这里,他只口头传达,不留下任何文字资料,蒙哥马利就不断地得到伦敦发来的超级机密,所以对德意联军的动向是了如指掌,甚至希特勒发给隆美尔的电报最早知道的不是隆美尔而是蒙哥马利。所以说,这个超级机密太厉害了,所以他不仅是兵多将广,两个打一个都富余,而且他获得这个,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 
 
 
  由于上述条件,蒙哥马利的心情和隆美尔当然是截然不一样,此刻面对隆美尔这样强大、被神话的对手,蒙哥马利非常亢奋。你想啊,还有什么能比在全世界注目之下打败像隆美尔这样一个著名的敌人更让他心驰而神往呢?隆美尔强,隆美尔被神话了,但是我把他给打败了,我把这个神话的英雄,神话般的英雄打败了,你想他多高兴啊,亢奋。 
 
 
  他现在要做的只是一件事,隐真示假。不让隆美尔知道自己的企图,打他个措手不及。然而在沙漠地带,要把几十万军队和成千上万吨作战物资隐藏在无遮无挡的沙漠地区谈何容易?但是蒙哥马利做到了。他如何做到这一点他有两个招法,第一招变戏法,第二招卖破绽。大变戏法,卖个破绽,军事术语叫伪装和欺骗。先谈大变戏法,也就是伪装。他请来电影布景设计师,这个人叫巴卡斯,他把巴卡斯请来,这是当时英国一个著名的电影布景的设计师,利用光学的原理造成人视觉的错位,将2000吨汽油无声无息地从地面消失。干嘛呢,安全隐藏在一年前英军仓促之中挖的交通壕里面,藏完之后,英国的飞机看一看,在空中照相,根本就看不出来,2000吨汽油悄然无息地变没了,接着他将4000吨作战物资变成了一个个10吨大卡车的模样,远远看去犹如一个大的兵营,火炮是最难伪装的,他有长长的炮筒,轮廓也突出,那么怎么办呢?他把他还是把火炮变没了,他把火炮隐藏在三吨卡车的下面,三吨卡车的下面,1200门火炮远远看去,就好像1200辆卡车一样。大变戏法,伪装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是隐藏进攻企图,蒙哥马利准备在阿拉曼地区北线发起对隆美尔的进攻,自然要把集结在那里的作战物资、兵力伪装起来,不让敌人发现自己将在这个地段,这个地区对隆美尔发起进攻。可是,为了给敌人造成更大的错觉,为了让隆美尔更相信英国人将在阿拉曼北线发起进攻,还要做出在阿拉曼地区南线发起进攻的样子。于是,蒙哥马利就要卖个破绽给隆美尔了,使得隆美尔相信,英军将在阿拉曼南线发起进攻,这个破绽卖得太好了。怎么卖的?蒙哥马利在阿拉曼先所做的,所有的隐蔽在南线都公开出来。比如在北线,他将油料隐藏起来,但是在南线公开建立加油站、油库、铺设输油管,在北线他把火炮和坦克隐藏起来,而在南线,他让几十辆大卡车每天都拖着树枝在沙漠地带绕来绕去,卷起腾天沙雾,来让隆美尔看到,我英国人正在搞频繁的兵力部署,向这个地方调兵。 
 
 
  所以说,为了做到天衣无缝,那么让隆美尔相信,英国人就是要在南线发起进攻,所以说蒙哥马利还命令卖破绽的部队,恰到好处地放慢卖破绽的速度。因为卖破绽,如果蒙哥马利想,你隆美尔根据狡猾,不是一般的对手,狐狸。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